“平台化方向性拓展式”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本科教育聚焦于培养能够驾驭复杂挑战的现场工程师,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在高技术技能上精益求精,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随着制造业智能升级加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些人才需具备洞悉客户需求、精准方案选型、现场编程调试及售后维护等综合能力。

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凸显高素质与多技能的特性。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新趋势,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还存在主线模糊、衔接不畅且创新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实践教学离散化严重。迫切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更多符合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Figure1.Thecurriculumsystemofthe“Platformization,Directionality,andExpansion”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pecialtygroup

图1.“平台化、方向性、拓展式”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

3.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3.1.平台化

3.2.方向性

Table1.Thesignificanceofofferingpublicbasiccourses

表1.公共基础课开设意义

公共基础课

课程开设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和政策,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与职业体能

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职业体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人工智能导论

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Table2.Thesignificanceofofferingprofessionalfoundationcourses

表2.专业基础课开设意义

专业基础课

电工原理、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

为学生提供了智能制造领域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深入探讨了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Python程序设计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Table3.Directionofindustrialrobotics

表3.工业机器人方向

专业核心课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

教授学生如何为工业机器人编写程序和进行仿真模拟,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场景,从而深入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

学习如何应用视觉技术来增强工业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作业精度,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和柔性化。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过程控制系统

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过程控制系统,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优化和维护。

Table4.Thesignificanceofofferingprofessionalfoundationcourses

表4.智能控制技术方向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教授学生如何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编程。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用、安装、调试和维护变频器与伺服驱动系统,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工业机器人的高精度、高效率作业,包括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调试、优化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等任务,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3.扩展性

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教育体系中,职称证书、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的扩展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学生大赛、就业、创业、职称证书等个性化需求。

Table5.Directionofartificialintelligenceengineering

表5.人工智能工程方向

数据采集与处理

机器学习技术与应用

学生将学习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应用和评估方法,了解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解决智能制造中的实际问题。

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

学生将学习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方法,以及深度学习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系统架构、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以及如何部署和维护人工智能系统。

(1)职称证书需求

针对职称证书的需求,如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等证书,帮助学生具备获得证书所需的全面能力,并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2)大赛需求

(3)创业需求

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以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如开设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师、系统项目集成管理等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创业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4.结束语

基于“平台化、方向性、拓展式”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22-87-1,JXJG-22-87-6)、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3YB365)的资助。

参考文献[1]蒋爱荣,黄杏.基于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机械,2023(18):108-111.[2]廖耀青.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6):219-221.[3]范红铭,樊棠怀,蒋淦华.职业本科智能控制工程类专业群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教育进展,2022,12(9):3305-3310.[4]雷红华,雷俊峰.智能制造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216-218.[5]袁俊,彭宽栋,胡冬生,等.基于技术创新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72-76.[6]蒋淦华,李志翔,樊棠怀,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单片机课程“三教”改革实施路径[J].职业教育,2022,11(4):437-442.[7]郭纪斌.“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农机,2023(3):106-108.

THE END
1.艺术学院全面推进“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艺术学院不断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平台+模块” 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推动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了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艺术学院“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的“平台”是指专业必须且基本稳定的课程,共分为全http://jwc.cjxy.edu.cn/info/1017/1108.htm
2.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摘要: 文章提出从工作岗位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通过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转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根据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遵循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平台+模块”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910/9678394.shtml
3.“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领先发展工程“双元育人”品牌工程项目六:六大专业群“多元选择”课程体系“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https://lh.szjsjt.com/2827/list.htm
4.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 11页内容提供方:sdpsg 大小:374.82 KB 字数:约3.18千字 发布时间:2022-12-08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7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 关闭预览 想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05/5102023231010030.shtm
5.基于“平台+模块”构建通专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平台+模块”构建通专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平台+模块,通专融合,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其在专业群内呈现网状结构,同时应具备共享、融合、跨界等高水平柔性和弹性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AIZ202109033.html
6.构建“平台+模块”推行“教学做一体化”随后教务处汇报了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总体情况,强调各专业要贯彻执行学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体现我校个性化教育特色的2019级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https://xww.hustwenhua.net/info/1002/21983.htm
7.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01一平台模块三实践案例参考内容二专业群课程体系四总结目录03050204内容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与专业群课程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职院校专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5410180.html
8.模块课程体系(精选十篇)[关键词]跨国企业营销战略课程建设模块化 一、模块化思想与跨国营销战略课程体系建设 网络课程模块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 篇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学交流、课程传授、教学研讨, 成为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典范。网络课程迅速登上了教学改革的舞台,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网络课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ocy9xg.html
9.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专业群依据岗位项目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课岗融通、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构建专业群的“平台课程—融合课程—方向课程”和“岗位简单项目—岗位综合项目—跨岗位复杂项目”的双线进阶课程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说,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整体分为四大模块。 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5616&id=39237269
10.“五金”打造之“金课”:类型教育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际,参照模块化课程标准,根据专业面向岗位(群)的工作业务流程与工作职责及任务,按岗位能力要求收集、整理模块化课程情境素材,充分借鉴与运用信息化平台,有计划地设计好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数字教学资源库。 此外,结合专业从业资格(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103175333&ucid=n1D4rHDvrjm&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7&contentFrom=3
11.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实训模块化要求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即要适应从“专业课”到有功能性单元的“模块”的转化,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拆散、揉和与优化,以面向能力培养构建模块的教学内容。如将原有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等课程中的高级应用和难点部分进行整合,设置Web应用系统开发模块,重点培养基于Web平台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https://blog.csdn.net/2403_87101908/article/details/14306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