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施

随着智慧物流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应运而生,行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供给支撑。现代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新的业务板块、优化作业组织流程、更新岗位结构,人才的需求特点也随之发生改变。为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人才,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成立模块化教改实验班,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对课程内容的模块化重构。对接行业头部企业,成立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组建校企双元教师团队,结合企业岗位职责及评价指标创新模块化教学,推进企业岗位胜任力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二、具体做法

(一)深入企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首岗、二次晋升岗和未来发展岗

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聚焦“物流+邮政”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重点围绕支撑邮政合同物流、电商物流、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构建真正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速递物流系选派高磊、赵世文2位教师深入怡亚通脱岗实践3个月,选派王艳丽等5位教师多次深入邮政智慧仓库、山东、河南等20多个邮政县乡共配中心调研,采用面谈、访谈、岗位实践、研讨交流等方式,深入物流供应链企业关键核心岗位,详细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面向的首岗、二次晋升岗和未来发展岗。

图1人才培养岗位发展晋升图

图2企业调研座谈访谈

(二)系统梳理“岗位-能力-任务”要求,归集知识、能力和素质集

在调研基础上,团队深入分析现代物流管理典型5大岗位群的关键岗位、能力要求、工作任务,归集知识、能力和素质集,确定岗位群专项能力培养要求。

图3工作任务梳理示例

(三)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内容

针对专项能力培养要求,基于OBE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CBE)理念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团队把岗位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任务,若干个子任务形成子模块(课程单元),子模块组合成中模块(项目课程),若干中模块组合成大模块(能力模块),如图4所示。

图4模块化课程内容构建路径框架

根据能力模块课程培养的岗位面向、工作任务及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每个子模块课程的项目任务,再通过搭建不同业务场景,重构项目任务式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开发模块化教学资源。如图5所示为《运输管理实务》模块化课程内容构建示例。

图5《运输管理实务》模块化课程内容构建

(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基于图4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根据“物流+邮政”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融入邮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物流行业的职业标准,构建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五岗位、三能力、七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6所示。

图6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五)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校企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

系部加强模块化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组建10个模块化教学团队,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对10门专业课程重构了模块化课程内容。

以《智慧仓配运营实践》课程为例,基于冰峰供应链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校企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岗位任务清单等。按照“一根本-六环节-五步骤”开展教学,实现校企共育、工学结合、边学边做、实践进阶。

图7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框架

在岗前培训和岗位认知阶段,开展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历史、日常管理制度、安全作业规范等教育,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多岗位实践环节,按照单证岗、仓管岗、调度岗分组教学,由企业导师分别带领不同小组开展实际生产,边做边学;同时,每日下发岗位任务书,以头脑风暴、主题汇报、结构化讨论的形式进行每日复盘,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实习期间校企不定期组织学生对学习进展、指导质量和组织过程等座谈,反馈问题及时优化调整;实习结束组织学生交流收获和体会,并向优秀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图8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

三、实施成效

(一)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双提升

打破教室边界,把课堂搬进工作现场,企业教师现场指导,学生真刀真枪上手操作,真实感知作业流程和工作氛围,学生为企业流程优化积极建言献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

图9学生学习实践心得体会示例

(二)团队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显著提升

校企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式创新,课程实施方案设计、课程任务清单制作、校企教师课堂组织分工等,都需要校企教师反复沟通、调整和优化,极大锻炼和提升了校内教师的综合能力。

图10团队教师感言

(三)构建了校企协作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按照ADDIE理念,明确了模块化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企业教师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全流程、闭环式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

图11ADDIE模块化课程组织实施流程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速递物流系王艳丽田永宾孙千雯供稿)

THE END
1.艺术学院全面推进“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艺术学院不断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平台+模块” 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推动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了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艺术学院“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的“平台”是指专业必须且基本稳定的课程,共分为全http://jwc.cjxy.edu.cn/info/1017/1108.htm
2.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摘要: 文章提出从工作岗位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通过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转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根据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遵循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平台+模块”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910/9678394.shtml
3.“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领先发展工程“双元育人”品牌工程项目六:六大专业群“多元选择”课程体系“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https://lh.szjsjt.com/2827/list.htm
4.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 11页内容提供方:sdpsg 大小:374.82 KB 字数:约3.18千字 发布时间:2022-12-08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7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平台+模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源文件可编辑).pptx 关闭预览 想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05/5102023231010030.shtm
5.基于“平台+模块”构建通专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平台+模块”构建通专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平台+模块,通专融合,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其在专业群内呈现网状结构,同时应具备共享、融合、跨界等高水平柔性和弹性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AIZ202109033.html
6.构建“平台+模块”推行“教学做一体化”随后教务处汇报了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总体情况,强调各专业要贯彻执行学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体现我校个性化教育特色的2019级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https://xww.hustwenhua.net/info/1002/21983.htm
7.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01一平台模块三实践案例参考内容二专业群课程体系四总结目录03050204内容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与专业群课程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职院校专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5410180.html
8.模块课程体系(精选十篇)[关键词]跨国企业营销战略课程建设模块化 一、模块化思想与跨国营销战略课程体系建设 网络课程模块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 篇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学交流、课程传授、教学研讨, 成为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典范。网络课程迅速登上了教学改革的舞台,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网络课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ocy9xg.html
9.基于专业群的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专业群依据岗位项目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课岗融通、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构建专业群的“平台课程—融合课程—方向课程”和“岗位简单项目—岗位综合项目—跨岗位复杂项目”的双线进阶课程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说,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整体分为四大模块。 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5616&id=39237269
10.“五金”打造之“金课”:类型教育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际,参照模块化课程标准,根据专业面向岗位(群)的工作业务流程与工作职责及任务,按岗位能力要求收集、整理模块化课程情境素材,充分借鉴与运用信息化平台,有计划地设计好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数字教学资源库。 此外,结合专业从业资格(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103175333&ucid=n1D4rHDvrjm&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7&contentFrom=3
11.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实训模块化要求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即要适应从“专业课”到有功能性单元的“模块”的转化,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拆散、揉和与优化,以面向能力培养构建模块的教学内容。如将原有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等课程中的高级应用和难点部分进行整合,设置Web应用系统开发模块,重点培养基于Web平台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https://blog.csdn.net/2403_87101908/article/details/14306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