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舒适性赞2017款林肯MKZ长测(2016年11月19日开始)

转眼两年过去,林肯的成绩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林肯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达到20998台,直逼英菲尼迪,销量相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91%,增长速度实在是惊人,同时林肯中心在全国也达到了50多家,成绩显著,由此可见,林肯在国内想要追赶上凯迪拉克也并非遥不可及。

1、仿皮座椅和真皮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是否有明显差异,如果有,就选择舒适性更好的那款。

2、对标准尺寸天窗是否有特别的需求,如果有,就直接选择尊享版。

最后,顶配的尊耀版,除了动力更强之外,比尊雅版则增配了19寸轮圈、标配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后排座椅加热、前排座椅按摩、高级音响系统(14个扬声器含低音炮)、LED大灯、自适应远近光、感应雨刷、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虽然价格上贵出5.6万元,但物有所值。

●哪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没享受到期待已久的“林肯之道”服务很遗憾。

2、迎宾感应系统效果特别暖心。

3、外观尺寸比同级车型都大。

与外观尺寸相比,林肯MKZ的轴距却是同级别几款主流中型车中最短的,车身长,轴距短的特性也容易导致2个问题:

1、车厢纵向空间会被挤压,因此后排乘坐的腿部空间会很难规划的很大。

2、车头和车尾的尺寸会更长,那么转急弯和倒车入库时会不那么灵活。

4、座椅非常舒服,小瑕疵:坐垫长度和宽度可以再大些。

5、动力输出初段挺轻快,在城市里驾驶易超速。

1、2017款林肯MKZ新前脸辨识度不如之前的“天使之翼”!

2、路上偶然见到一辆2017款林肯MKZ还挺激动。

●阶段油耗

●开篇小结:

●先简单聊聊配置单上看得到的变化

一个观点是2017款确实更实惠了,动力变强、价格便宜、功能更多,但是LED大灯和自适应近远光灯尊雅版不再配备,只有最顶配的尊耀版才有,这项有B格又实用的配置被减去有些遗憾。

●配置单上看不到的变化

1、外观:林肯全新家族设计/功能实用性更好

外观变化主要集中在车头和车尾,车头全新中网和大灯,更商务、更大气,但是辨识度变低,上一期更新中也说了容易被认成捷豹。车尾,尾灯由原来一体式白色灯带样式,变成了红白相间的样式,这一设计其实在老款的美规版MKZ上就使用了,这一次直接使用在了进口到国内的版本上,确实更好看。

外观功能上还有一个值得说的小改变就是电动尾门的按钮位置,虽然这是2016款的变化,沿用到了2017款,但是确实大大提升了便利性。最初引进的2014款MKZ电动尾门按钮位置设置在牌照框的上方,太隐蔽不说正常情况下车主需要弯腰才能够到。在2016款改款时按钮被换到了高位刹车灯的边上,更实用也更美观,点赞。

2、内饰:细节一点一点被优化

●其他细节的改变:钥匙大气了不少

●微体验

1、360度雷达预警系统精准性很差

2、停车尽量倒车入库

●阶段性油耗

近期的油耗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表显油耗均在9.7L/100km,同时平均速度上也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早晚高峰时寻找了绕开杜家坎堵点的路线。综合来看,对于一台2.0T的发动机,近1.8吨的车型来说,整体油耗控制在10L/100km已经非常不错了。

小结:

当我发现2017款林肯MKZ配置单外的变化还有这么多的时候,有一种很暖心的感觉,其实从这次更新的内容我们也能看出林肯在针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在车型变更设计上的用心。当然本篇更新中提到的雷达系统精准性差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厂商能够尽快优化。

●首保及基础项目检查

1、车内饰不少接缝处理不够细腻,有待提升。

2、转向系统的3个注意点

近期的油耗情况同样相对比较稳定,表显油耗均在9.6-10L/100km,其中油耗最低的第9次加油,油耗和平均速度变化的原因是中间参加了公司的年会,行驶了250公里左右的高速,因此导致油耗较低。整体而言,林肯MKZ的油耗表现让人满意。

与往年一样,每次春节回家早上天刚亮就出发,往年出发时,因为担心后面还有上千公里的未知路程,以及急于回家的心情,开起车来就容易着急。不过今年开着林肯MKZ就不这样,因为林肯MKZ营造的那种舒适的驾驶感受,让你很难心浮气躁,开着它我更喜欢开启舒适模式,定速巡航(尊耀版配有ACC自适应巡航)静静的享受着在路上的过程。春节期间2800多公里的高速路程基本也都是这么开完的。

林肯MKZ高速驾驶的舒适性主要体现的以下几个方面:油门的调校、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车厢的静谧性、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及悬架的软绵调校。林肯MKZ的油门响应非常灵敏,你可以尝试高频的轻踩油门,转速指针都能随之迅速反应。在120km/h限速以内提速,脚只要搭在油门上就好,稍踩深一点转速就迅速攀升,油门初断就会有充足的动力输出,所以长途驾驶你的右脚不会很累。

林肯MKZ悬架营造的感觉很软绵,高速上的细碎颠簸会被大部分的吸收,传到车内的只是一点点的起伏。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湖北的丘陵山路,在频繁上下大坡时,感觉就像整个人压在了很像厚实的棉花上,跟着车身在整体的上下起伏。

在春节期间使用车辆还有1个不得不说的体验,就是行李厢的容积,在不放倒后排的情况下,505L的行李厢容积实用性非常强。每年春节回家都是把行李厢塞得满满的回北京,今年也不例外,具体今年塞了多少东西,大家可以看上图。

1、从发动机冷启动到水温上升到工作温度只需要8分钟左右。

2、车辆尺寸略大,出入地库转弯时费劲。

该种情况其实在刚开始驾驶MKZ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在出入我居住的小区地库时,每次进出地库转弯都需要倒一把,不然就容易剐蹭。这当然跟地库设计有关,起初我认为可能是林肯MKZ的最小转弯半径大,查完数据(5.95m)之后发现与对手(宝马3系Li5.85m)相差无几,综合分析来看,还是因为车身尺寸较大、轴距相对短的原因造成,驾驶的时候需要注意。

近期的3000多公里都是在春节期间产生,包括了大部分的高速以及部分城乡路况,整体的综合油耗在9L/100km左右,相比在北京市内行驶综合油耗平均减少1L/100km左右。对于林肯MKZ纯高速的油耗表现,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

●小结

林肯MKZ所营造的驾驶感受是舒适惬意的,静谧的驾驶舱、顺畅的换挡过程、软绵的悬架调校、座椅的舒适性使得它特别适合作为长途驾驶的工具,它不会不停的挑逗你神经,让你不自觉的就开始激烈驾驶,而是营造那种让你静静享受驾驶它在路上的感觉。另外,虽然它的动力也不弱,且也有运动模式和换挡拨片,但是它也很难给你带来激烈的驾驶感受。

一、SYNC3多媒体系统

常用功能2:Carplay

可提升点1:智能语音系统

福特多媒体系统中带的语音控制功能基本还是需要你给它各种指令,具体指令你可以语音"帮助"或者查车主手册。一般让它搜索一个导航地址,基本需要一问一答4-5次,呼叫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也经常会识别错。电台调频倒是非常好用,说出需要调频的数字之后就能瞬间切换到想听的电台。综合来看智能化程度一般,还是要去看说明书上的各种指令完成想要的操作。毕竟市场上像Siri、别克英朗上的语音系统、荣威RX5上的语音系统都已经非常智能化,MKZ的语音控制智能化表现一般。

可提升点2:自带的导航系统

MKZ自带的导航系统在现有的车载系统里算是不错的,操作难度、流畅度、导航路线计算都不错,但是相比起现在手机的高德或百度导航,差距还是不小,比如:导航地图还比较老旧,不少2015-2016年修的道路还搜索不到;语音导航太过简洁,不少需要转弯的路口没有语音提示,很容易错过路口。更没有违章提醒,及避开拥堵等智能路线规划功能。

二、回答论坛网友的几个问题:

1、安卓手机怎么办?能不连接SYNC3系统使用手机里的App?

2、车载Wi-Fi连接后有什么用?

1、两段式车窗一键升降功能

2、AUTOHOLD+启停系统很方便

四、近期油耗

林肯MKZ使用的SYNC3系统在2015年推出时整体就获得了好评,无论是流畅度还是界面设计、功能多样性上都做的非常不错。不过在2017年的今天,车载互联系统也在不段更新,不管是智能语音控制还是多媒体系统,市场上都有更具优势产品出现,此时SYNC3系统的优势也就不再。另外,林肯研发的MyLincolnApp也为这辆车增加了不少功能,好在目前还是免费状态,但是未来一旦收费的话,还有多少车主会选择使用呢?

一、自动泊车系统体验:适合新司机,使用得小心。

小结:林肯自动泊车系统适合新司机,且适用于规规矩矩的两车中间的停车位,挨着墙的,独立2个停车位或3个停车位都很难停进去,且停车的时候需要十分小心,随时会剐蹭到周围的障碍物,或其他车辆,除了方向盘之外,刹车、油门、换挡、观察周围情况等事情还得驾驶员自己把握。

二、行驶中误触碰按键挡位会怎么样?

三、微体验

1、偶遇扎胎,发现林肯MKZ的换胎工具挺方便。

2、近期用车偶发多媒体系统死机重启。

这个月用车的过程中共计加了3次油,由于这些天北京频繁下雨,导致路况变的极度拥堵,因此在上下班路线不变的情况下有2次平均速度下降到25km/h左右,平均油耗也上升到了百公里10L以上,总平均油耗也比之前略有上升。

其实林肯MKZ自动泊车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要差一些,原以为自动泊车会更智能,至少不会在泊车时快撞上障碍物还不提示你停车。目前来看,林肯MKZ的自动泊车还是处于“1.0”的版本,只实现了发现规则车位时,帮你自动打方向盘,其他都还得自己操作。后续建议林肯开发更高级的自动泊车系统,可以帮助车主自动刹车、自动换挡、自动避开障碍物、智能搜索停车位等等。

在试“行驶中误触碰按键换挡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时,其实我心里也是没底的,虽然有网友用MKC试过有保护,但是在MKZ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并不好说。实际操作来看,基本上误触碰P/R/N时车辆都会进入滑行状态,跟传统挡杆车型行驶中D挡推入N挡的结果一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还是尽量教育副驾驶“请勿触碰”为妙。

一、被追尾的经历

二、第二次保养

三、其他服务体验

1、代步车服务

2、本次送修和取车的服务

3、两个服务的细节

四、微体验

1、进入夏季,初次使用空调时有轻微异味。

五、近期油耗

这个月用车的过程中共计加了5次油,中间跑了一次长途,高速平均油耗最低达到了8.1L/100km。而回到北京后,天气变热开始频繁使用空调,通过近期观察,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城市中行驶的平均油耗在11L/100km左右,总平均油耗比之前略有上升。

本次进行的车辆追尾维修及二保服务,基础服务上林肯中心一如既往的令人满意,不过在我想申请代步车的服务时,没有体验到,心里上还是有些落差。另外,在第二次保养时,各地林肯中心可能会推出一些非厂商建议的保养项目,这些内容就需要车主自己识别选择了,毕竟都是自费的。其次,1550.89元的小保养价格,在目前的豪华车品牌中算是较贵的。

一、空间体验

1、乘坐空间

2、储物空间

三、几个"隐藏"功能

1、钥匙远程启动发动机

2、密码锁“78/90”锁车功能

3、MyKey功能

1、中间后视镜视野比较窄

2、MKZ尊雅版没有雨量感应雨刷,略不方便。

总结:

之前看到论坛里有网友表示林肯MKZ的空间表现一般,实际体验来看,主要表现在后排中间座位和后排头部,如果你身高超过180cm,经常坐后排或者经常需要满员用车,那么可能会受到林肯MKZ空间影响。除此之外,其他储物空间,乘坐空间都表现不错。另外,上文中介绍的几个“隐藏”的小功能,一般使用的频率比较低,适合比较喜欢琢磨和研究车辆功能的朋友尝试。

平日里我的座驾是一台嘉年华ST,没错,就是那台受到国内外专业媒体高度评价的平民小钢炮。我之所以购买那台车,正是看中了它出色的操控与驾驶乐趣,开着它总是能让我找回年轻时的激情(其实现在也不老,只是心态已老)。很显然,林肯MKZ与我的座驾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车。

一、舒适性

真皮内饰营造出了很典型的美式豪华感,舒适性无可挑剔。首先它的座椅宽大柔软,适合各种身材的人,至少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乘坐这款车,从来都没有抱怨过它的舒适性。其次,偏软的悬架设定也是保证舒适性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经过长波路面上,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让乘客很享受。减振能够有效吸收来自路面的颠簸,再加上轿车底盘本身的特性,悬架压缩和拉伸的行程不会太长,所以车身的起伏不会像SUV那样明显,高速稳定性比很多SUV都要更加出色。第三,MKZ给人感觉是一台很重的车,这种厚重的感觉是国人非常喜欢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隔音,你能感觉到工程师在NVH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它的隔音措施做得非常到位,在车厢内你几乎听不到来自发动机舱的吵闹,即使在急加速时,发动机也表现得很顺畅,且足够安静,车厢内根本听不到涡轮泄压阀的声音。只要关闭车窗,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很安静。在高速行车时,胎噪和风噪也很小,因为在车窗、车门以及底盘方面,隔音措施都已经相当完善了,四条固特异御乘轮胎的静音性也很不错。

不过在舒适性方面,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在经过短波路面时,减振器偏软的初段调校不能有效的抑制车轮的弹跳。在车内,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车轮在不断的上下跳动,偶尔还会出现横向摆动,这一点不如其它豪华品牌的车型。

二、操控性

聊完舒适性,就该聊一聊驾驶和操控了。首先,MKZ的油门和转向也都是偏舒适性的调校风格。尽管它有舒适、标准和运动三种驾驶模式选项(在仪表菜单中),但选择舒适性无疑是最明智的,因为这是最符合这台车性格的选项。尽管在运动模式下,变速箱会提高警惕,尽量降低一个挡位来保证更快、更好的动力响应,但是笨重的车身和模糊的转向还是无法带给你激情,反而会让你感觉到很不协调。

前面并没有提到动力系统,MKZ上的这台2.0T发动机属于低功版,只有203马力,381牛·米,所以加速感受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强。不过结合这台车自身的性格来说,这样的动力也足够了,因为开着它你压根就没有开快的欲望。如果真有急事的话,它的动力也能够满足你急加速超车的需求。至于这台6AT变速箱,它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吧!因为它在1-2挡之间切换时,偶尔会出现顿挫感,甚至车辆会向前轻微窜一下,大多数情况下,它的换挡平顺性还是很不错的。

三、油耗表现

关于油耗,近期我一共加了四箱油。因为我每天上下班的路程真的是太远了,我应该也算是汽车之家开车跨省上班的第一人吧!每天上下班往返的距离是150公里。千万不要问我是如何坚持的,因为那样很可能会打击我上班的积极性,哈哈。来说说油耗吧!因为每天都要经历堵车的环路和畅通的高速路,所以油耗非常综合,平均油耗大概都在10-11L/100km/h之间。

就在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一次洗车过程中,MKZ车尾的字母C竟然被冲掉了。也许是最近天气太热,胶水的粘性下降了吧,也许是出厂时就没有粘贴的太牢固,总之,这个字母C丢了。原本的LINCOLN现在变成了LINOLN,下次去4S店保养的时候再去贴一个吧,也不知道这一个字母会收多少钱,我比较期待。

五、总结:

问题1:MKZ是否就是换壳蒙迪欧?

问题2:同平台的车型是不是开起来的感受都非常相似?

我知道在国内,很多人还都处于不懂车的状态,他们只认识几个常见的品牌,买车时也只关心牌子、样子和空间等表面元素。不过在网络上也同样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根据一些资料武断的下结论。其实,良好的探讨一件事是非常好的,比如“这款林肯MKZ开起来到底和蒙迪欧是不是一样?”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只不过在没有亲自试驾之前,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猜测妄下定论。

其实在上一期的内容里,我已经发表了观点,那就是MKZ和蒙迪欧开起来完全是两款截然不同的车。首先,我要充分肯定MKZ的舒适性,无论在底盘调校、还是座椅的软硬方面,MKZ都具有典型的美式豪华车的特性,而蒙迪欧则感觉更加硬朗,也更运动。其次,我所长测的这款MKZ采用的是一台低功率版的2.0T发动机,动力表现并不算强劲,只不过整车的调性都明显偏舒适,所以坐在它的驾驶舱里,你根本也不会想去激烈驾驶,对于动力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另外,MKZ整车的质感要比蒙迪欧强很多,不信来看下面这段尊耀版内饰的VR吧!

不仅是林肯,像雷克萨斯这样的其他豪华品牌也是一样的,它的车型开起来和同平台的丰田车型感受差异也很明显。总而言之,每个品牌都一定有着自己的风格,这不仅反应在设计、做工、用料等方面,动力和底盘也一定会根据品牌自身的定位而做出不一样的调校。所以,别再纠结平台的问题了,在这个生产趋于模块化的时代,今后采用相同平台、相同动力系统的车型只能会越来越多。

问题3:发动机横置和纵置哪个好?

发动机横置和纵置到底哪个好?毕竟大多数豪华车都是纵置,是不是就意味着横置前驱就比较低档呢?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太好解答。从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前驱是后来才出现的一种更好的驱动方式,因为发动机、变速箱横置可以节省更多空间,从而可以留出更多的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另外,少了一根传动轴也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从而降低油耗。不过由于之前很多豪华车采用的大排量发动机体积都比较大,不便于横向布置,而且会严重影响操控性,所以很多高档车型到现在也一直都在延续纵置发动机的经典布局。

拥有类似情况的还有沃尔沃,之前也一直都采用福特的发动机,而现在转而自己研发,但依然采用横置发动机布局。以S60为例,发动机舱所能够放下的最大的横置发动机就是那台3.0TL6发动机了,但由于体积过大,导致车头太重,操控性根本没法和宝马335i(现在的340i)等车型抗衡,所以现在沃尔沃又研发出了横置的2.0L(机械+涡轮)双增压发动机,以压榨更强劲的动力,并保证操控性。

不过话说回来,福特自家也不是没有纵置后驱的车型,比如野马。只不过对于MKZ这样主打舒适性的车型来说,还没有必要安装一台纵置的2.3T发动机在上面,目前这台2.0T低功率版就已经足够了。

问题4:6AT变速箱和对手比是不是没优势?

从挡位数量和科技含量上看,的确是这样的。目前宝马3系采用的是8AT,而奔驰C级则换装了9AT,奥迪A4L是7挡双离合变速箱,凯迪拉克ATS-L也是8AT,林肯MKZ的6AT是显得有点落后了。不过好在这台6AT的日常表现还不错,除了低速换挡偶有轻微顿挫之外,至今没有出现过什么大毛病。

问题5:按键式换挡麻烦不麻烦?

怎么说呢?这个设计很新颖,但初次使用时肯定是有些不习惯,适应一下也就好了。有些人担心“行车过程中误操作按键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比如高速行驶时按一下R挡。说实话,我自身没敢做这样的体验,不过据之前长测这款车的小伙伴说,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即使误碰了R挡,变速箱也不会挂入倒挡的,各位车主大可放心了。

问题6:这款车是不是真的尺寸大、空间小?

可以这么说吧!因为这台车从外观尺寸上来说,确实比对手要大一些,但是后排空间却没什么优势。尤其是和国内那些加长的车型相比,后排腿部空间显得很一般。当然,对于不同身高的人来说,体验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的身高不超过180cm的话,坐在后排还是非常OK的。

问题7:好奇我每天开150km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说实话,每天开车长距离上班的确是一种痛心的体验,无论你开的是什么豪车都是如此。更何况,北京的交通是出了名的拥堵,所以上下班的过程简直就是对一个人忍耐极限的考验。不过还好,由于经常性的出差和外出测试,我也不用每天都去公司打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烦躁的情绪。当然,如果以后领导说可以不用坐班就更好了。

油耗

微体验

北京最近一个月降雨量比较大,有一次我在高速公路上就遇到了大暴雨的罕见情况。由于当时是夜晚,再加上倾盆大雨,我几乎无法看清前方的路况,只能依稀跟着前车的尾灯缓慢行驶。好在这台车的雨刷效果不错,不过没有采用雨量感应雨刷是我之前没想到的,希望下次改款时能加上这个配置。

根据保养手册的规定,第三次保养的内容很简单,只是更换机油、机滤。除此之外,林肯中心的售后人员也没有给我推荐其他的额外服务,这点还是很不错的。当然,我还向对方诉说了车尾字母脱落的尴尬境遇,现在LINCOLN七个字母已经掉了两个,其中的C下落不明,倒数第二个L在洗车掉落时被我发现了。对方表示,如果有备用字母的话,会免费给粘贴上。在这里,我一定要提醒各位广大的林肯MKZ车主,洗车时一定要留意,因为类似的情况可不只发生在这一辆车上。当然,这绝对是厂家粘贴不牢固的问题,也希望林肯能够重视一下。

话题还是回到午餐上吧,上一次我的同事在二保时体验了另一家4S店的午餐,我感觉可着实没有我这次高大上。虽然可能都是快餐,但是我这次从包装到用餐环境可都是星级酒店的水准。我之前也体验过奔驰的售后服务,相比这次的林肯,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午餐之前,服务人员还带我参观了整个二层的休息区。豪华感真是没得说,而且空无一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个林肯售后服务电子平台,通过这里您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包括林肯之道等等。除此之外,您还以通过这个大屏幕观察您车辆的保养情况,各项服务都非常透明,且具有很强的科技感。

关于林肯之道,我现场也咨询了工作人员。他们表示会不定期的邀请车主,举办一些自驾游活动。如果您的车辆出现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维修,4S店还会在车辆维修期间为您免费提供代步车,这一点倒是很人性化。

这期的油耗和上次差不多,由于这辆车一直在扮演工作车的角色,经常会去一些偏远的地方,路况相对较好,所以平均油耗比较低。到目前为止,这辆车已经行驶了超过2万公里,总平均油耗为10.15L/100km。从提车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机械故障。

这期的微体验我主要想说一说这台车的自动启停功能。我们都知道自动启停在停车时可以自动熄灭发动机,这样既可以减少排放,又有助于降低油耗。不过有些车辆上的自动启停功能是比较智能的,它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拥堵状态,从而有选择性的关闭该功能。例如,当你处在漫长的拥堵路况中,车辆会长期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智能的自动启停系统此时可以根据车辆的状态来关闭启停功能,减少启动电机的磨损。而这台林肯MKZ就没这么智能了,必须手动关闭自动启停功能才行,否则车辆就会一直处于熄火、点火、熄火、点火……的状态。

THE END
1.中控台大屏幕化趋势分析深海水产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是产品设计和改进的重要依据,可以探讨消费者对当前中控台设计的满意度、对大屏幕化的态度、对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可以为未来的中控台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探讨不同车型的中控台设计差异、人机交互在中控台设计中的应用、未来http://app.tcylb.com/post/131.html
2.车辆安全结构大揭秘,千万不要被刻板印象欺骗了!星车场但是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对于车辆而言,真正的安全核心在于车身框架结构和材料选用。比如在发生碰撞的瞬间,车身框架才是保护乘客的关键所在,而非所谓的覆盖件。所以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基础的车身结构,并对相关的被动安全概念有所掌握,让大家能够避开那些关于车辆安全性的误区。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6689200487039515
3.转两篇关于德国大众MSBMLBMQB平台的介绍这些字母不好记,就根据字母拼音暂时给它们个中文名。MQB(没区别)平台为横置发动机布局,MLB(煤老板)平台为纵置发动机布局,简单来说煤老板平台比没区别平台要高端一点。 至于它们的优劣,漫哥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将MQB(没区别)平台当做本科大学,里面的学生有霸有渣,比如学霸奥迪TT(参数|图片),也有相对较渣的大众朗逸https://www.douban.com/note/737666754/
4.看3分钟能装3年B天天讲的汽车平台到底是个什么鬼?独家新闻MFA(Mercedes Front-wheel-drive Architecture)平台,横置发动机前驱模块化平台,它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匹配四驱系统。 涵盖车型:A级、CLA级、GLA以及B级等前驱车型。 MRA(Mercedes Rear-wheel-drive Architecture)平台,纵置发动机后驱模块化平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钢铝混合架构,通过采用热成型钢https://news.16888.com/a/2017/0805/8780808.html
5.一汽研发总院:红旗·鸿鹄混动平台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以上总结,红旗 · 鸿鹄混动平台聚焦于品牌的安全基因,打造两大核心标签:强电感和耐低温。横置平台在红旗车型中主要以 B 级和 C 级车为主,在 B 级和 C 级两驱车型上着重降低油耗,形成产品差异化;在四驱车型上则强调高动力表现。同时,在纵置平台上进行了全面优化,以提升平台全面的竞争力。 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729f084b15ec074f64cf5a2
6.横置纵置算啥,见过大众“歪置”么?图:百度知道截图 你可能听过发动机横置、纵置,但可能不知道大众独创的“歪置”。那大众为什么喜欢把发动机歪着装呢? OK,老规矩,诺诺又要做话题终结者了,请准备好瓜子和可乐。 图:动力总成平放不好么? 【开始上课】 汽车工程师绝对不傻,发动机歪置是相当有逼格的。为了说清这个问题,诺诺得先解释一个前驱车的https://auto.sina.cn/guide/chexing/2016-02-05/detail-ifxpfhzk8962711.d.html
7.四驱形式详解(公路四驱下篇)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由于动力传递路线的明显差别,纵置平台可以通过改变中央分动结构(中央差速器)的形式,衍生出后驱带前驱的四驱、前驱带后驱的四驱、以及天生四驱,三种四驱形式。 而横置平台通通的都是前驱带后驱的四驱形式。而且由于没有传统分动箱,也就没有了低速放大挡,所以一般的横置四驱的城市SUV越野性能相对比较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6294666435805
8.技术狂人看到这里,大家对这三个MxB平台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未来90%的VAG新车都将出自这三个平台!另外不得不说VAG旗下虽然品牌众多,但是其内部等级制度还是十分森严的!比如斯柯达和西亚特最高只能使用MQB就到头了;作为大哥级品牌的大众,自从第六代帕萨特从纵置改为横置后,现在除了中国买不到的UP!、目前仅为天朝特供的https://www.xincheping.com/tribe/art/24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