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年中经济调研行)稳就业如何再加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就业篇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稳就业如何再加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就业篇

??新华社记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的基本支撑。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如何解?如何看待部分人“就业难”和部分企业“招人难”并存的结构性问题?稳就业如何再发力?记者近日到陕西、四川、江苏、山东等地,走访企业、人才市场和高校,感受就业市场温度,了解促就业新动向。

??稳中承压——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但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随着经济回稳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和线下招聘恢复,劳动力市场也趋于活跃。”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宋小强介绍,西安市仅上半年公共服务机构就举办招聘会近300场,7月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更加密集。

??宋小强的观察也在宏观数据得到印证。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就业形势稳中承压。

??“确实现在招聘量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一些行业还在恢复期,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还面临困难,所以会放缓招聘步伐,不可避免地影响就业。”宋小强说。

??湖南一所普通高校法学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小陈表示:“第一份工作还是希望起点能高一点,但大企业招文科的岗位少、应聘的人多,和重点大学毕业生相比自己竞争力不够。所以投简历结果都不太理想,还没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

??“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人难’并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但从求职端看,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规模均创新高,还有不少留学生回国就业,竞争压力加上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更增加了岗位匹配的难度。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企业又面临“招人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杨澎江介绍,今年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明显增长,国内五星级酒店以及全球知名酒店都来招人,学生岗位比可达到1:3,就是一个人可以选择3个岗位。但企业提供的是基层岗位,学生去的意愿就不强。

??“我们这几年发展很快,急需重点大学材料、机械、电机等专业的优秀人才,硕士生最低给25万元/年,但还是招不够。”西安一家民营3D打印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说,计划2023届毕业生招100人,目前只招到80人。

??四川九洲元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人资专员李静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招聘视频拍摄剪辑、游戏测试、新媒体运营等岗位,虽然投简历的毕业生很多,但技术和能力符合要求的很少。“大部分学生学的还是偏理论、较宽泛,很少会参与实际项目,而企业希望一招进来就能上手干。”

??多家招聘机构负责人反映,受大环境影响,企业这两年招人变得更为谨慎和“挑剔”,不仅提高了学历门槛,对求职者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这也导致“就业难”与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招聘难”并存的问题更加突出。

??聚力攻坚——重中之重推动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面对就业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就业工作。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从政府部门到高校,各方正快马加鞭、聚力攻坚,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促进就业,特别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我们正在制订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山东泰安交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朱霜指着电脑说,前几年疫情使得企业亏损严重,但在政府帮扶下保持了2700人左右的用工队伍。今年企业经营好转,决定吸纳新生力量促进发展。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光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一项,企业就能减少支出约30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另外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还能减轻100余万元资金周转压力。”

??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承载着6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国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降低社保费率、发放技能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用“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轻压力、渡过难关。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1月至5月,全国失业保险基金稳就业支出547亿元,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717亿元,就业补助资金下发429亿元,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企业发展实效。

??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需要,近期多省份纷纷加码稳就业政策。经初步梳理,6月底至今,已有北京、黑龙江、河南、湖北等十余地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陕西、云南、湖南等多地专门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包”。

??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晓龙介绍,陕西出台了提高就业补贴标准、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6条新举措;同时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扩大到8.55万个。“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帮助毕业生就好业。”

??7月14日举行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陕西省属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上,新增的3000个岗位集中“亮相”。西安航空学院机械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小高说:“我比较想去国企专业对口的岗位,收到通知后早早就来了,投的企业里已经有两家给出面试安排。”

??政府部门全力以赴稳就业,高校也在想方设法增强就业服务。

??“学院领导多次前往省内地市州访企拓岗,挖掘招聘需求,为学生争取更多合适岗位。虽然毕业生已经离校,但我们会持续向未就业学生推送岗位,鼓励他们多渠道就业。”杨澎江介绍。

??杨澎江说,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有自己的技术含量,现在更多要“+大数据”“+互联网”。“下一步我们会进行跨学科教学,比如培养未来酒店的收益管理专项人才,既能实现稳定就业,还能提升就业待遇。”

??主动应变——顺应社会发展所需,多管齐下持续提高就业质量

??“经过多年扩招,我国已有超2.18亿人具有大学学历。抛开经济的短期波动影响,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始终面临就业选择和挑战。而这不简单是靠临毕业最后几个月就能化解的,应该从整个培养过程进行优化改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

??记者观察到,面对就业环境变化,大学生群体已经在调整发展路径,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对接职场所需,脚踏实地提升能力,或根据自身所长投身更多元的就业形态。

??“到企业见习后才知道,我之前投了一圈简历无果的质量控制类岗位,实际招的都是硕士以上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事管理专业2023届毕业生糜蕊说。

??考研失利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选择到南京奥赛康药业见习:先进生产车间,协助岗位人员搬运药品、对自动灯检后的药品进行装箱、协助清场,因表现优异又被调到质量保证部。“原来从没到企业体验过,几个月下来觉得挺有意思,待遇也不错。”糜蕊笑着说,7月初她已顺利签订了就业协议。

??来自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小王,6月份毕业后到江苏苏州富纳智能制造学院,自掏学费学习机械设计。

??“我每个寒暑假都去企业打工,挣钱的同时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他表示,自己大专学历就业竞争力并不强,干接料员这类偏体力的工作待遇不高,而且很可能随着智能化发展被机器人替代。所以打算精进技术去应聘助理工程师,这样未来有更多选择权。

??“我们原来主要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但是这两年发现,自己花钱来进阶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学习的课程包括电气设计、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等,都是前沿领域企业最缺、待遇最好的专业。”富纳智能制造学院董事长吴加富说。

??部分高校也在顺应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博介绍,这几年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学校新增“高精尖缺”专业,减招停招社会需求弱的专业,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今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在95%以上,主要到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科研院所就业。

??为破解“招人难”问题,一些企业也不断调整,从改善就业环境、提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7月盛夏,在格兰仕中山基地却见不到工作人员汗流浃背。企业投入几千万元进行智能制造车间恒温恒湿升级改造,近70条生产线的一线员工工作环境大为改善。

??“人是企业第一资本。必须从各方面提升员工福利待遇,增强人才归属感。通过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是稳定制造业就业的根本,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格兰仕集团培训中心负责人范鑫说。(记者姜琳、黄垚、李亚楠、陈健、刘巍巍、黄浩苑)

THE END
1.健全就业机制,促进多元化就业发展新闻动态健全就业机制对于促进就业稳定、提高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就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完善就业机制,可以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使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就业机制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持https://app.thtcgt.com/post/1062.html
2.#2024年经济观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来自经济日报#2024年经济观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重启,向17https://weibo.com/3037284894/P4eAyvTqv
3.把就业服务工作做早做深做细——“2024年就业启示录”之三眼下正值“金三银四”春招季,但对于就业服务,每个人的感受或许并不相同。大学生直喊就业之“难”,各地却不断发布紧缺人才目录求解人才之“渴”;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台”的招聘会热热闹闹,但真正“配对”成功的可能并不多……这些感受“温差”,背后是就业服务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应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切入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098371538563210&wfr=spider&for=pc
4.稳就业如何再加力?——年中经济调研行之就业篇聚力攻坚——重中之重推动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面对就业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就业工作。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从政府部门到高校,各方正快马加鞭、聚力攻坚,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促进就业,特别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34544
5.学习体会找准着力点为民办实事新闻频道一、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学校通过提升就业能力、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帮扶等,提振毕业生信心。校领导走出校门,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岗位;举办校园招聘会、专场招聘会,邀请轨道集团、市建筑装修协会等企业和单位走进校园招聘,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https://www.xmnn.cn/news/xmxw/202307/t20230706_88704.html
6.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详情页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3〕4号)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教就业司〔2024〕1号》有关工作安排,为推动各市各高校充分利用寒假窗口期,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山东https://www.sdgxbys.cn/art/zytz/8a7ea68e8c7a8f3a018d547d26fb0087.html
7.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一生一方案”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5月19日早晨八点多,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毕业生春季学期大型现场招聘活动已是人头攒动,200余家企业求贤若渴,提供岗位7500余个。这是学校开展就业工作“百日冲刺”的一项重要举措。 “来的企业很多,提供了特别多的岗位,其中好几个我都非常感兴趣,我想尽快与他们多了解了解,尽快确定更为适合自己的岗位。”空中乘务专业的欧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5956247033058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