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集锦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二、记叙顺序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十一、概括段意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THE END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意思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引论即提出问题部分,用来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或者介绍论敌以及有关内容;本论即分析问题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分析论证引论中提出的论点、论题或批驳论敌的观点;结论即解决问题部分,主要用来作总结、下断语,http://www.chusan.com/zhongkao/97358.html
2.议论文知识点汇总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 三、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轮)——解决问题(结论) 1、引论的作用: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https://quan.qlteacher.com/u/5378462af66f238fb3a655ef/blog/626a4a9ec25cfd1e9acaedc9
3.议论文写作指导15篇考场作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够按照合理的论证思维展开,让论证严谨有力,思路清晰流畅,那就可以了。所以,上面的'所提供的议论文九种结构模式并不代表所有的作文模式,不要求所有同学都要严格按照这些结构模式来写。 反而,我们鼓励有较好写作能力的同学能够放开去,在正确立意之下大胆写出富有个性而符合逻辑的文章。但是https://www.unjs.com/lunwen/xiezuo/20210729111658_3924324.html
4.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510113119_3835179.html
5.25,议论文三要素及相互关系四、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是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https://www.360doc.cn/mip/812387102.html
6.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通用5篇)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关于论点和论据的知识,我们知道论文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论证,论点是“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什么证明”,论证则是“如何证明”的过程。在论证上我们要讨论两个问题,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 一、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y5kegiz.html
7.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通用36篇)议论文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篇1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ezuofangfa/673495.html
8.议论文的阅读技巧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出https://www.jy135.com/edu/20289.html
9.长海教育网破议论文九式 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三、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四、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五、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http://www.chedu.net/2020/0619/33191.html
10.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五、议论文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3、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https://www.yjbys.com/xuexi/zongjie/1347346.html
11.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区别是什么呢?请用具体的例子解释说明。目的:议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观点、进行论证,说服读者同意自己的看法。它强调的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结构:议论文通常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提出论点,本论通过列举论据和分析进行论证,结论总结并强化论点。 写作方式:议论文强调逻辑性和说服力,使用有力的论据和清晰的论证结构,常带有个人观点和感情色彩。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501408/article/details/140278261
12.议论文的支撑要素1、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3、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https://www.paperokk.com/article/1a83a0ba646db10645b37143.html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议论文的结构 1.基本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提出问题(引论):引出要论述的问题或提出中心论点;②分析问题(本论):运用充分的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解决问题(结论):或归纳中心论点,或深化中心论点,或发出号召等。 2.本论的三种结构类型 ①总分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②分总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http://www.jtjycn.com/zixun/40023.html
14.议论文写作技巧大全二、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如《怀疑与学问》。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hishi/44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