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鉴别拾遗

自古藏书事业总是旋聚旋失,鲜有自始至终为一家所藏而经久不散者。因此藏书家殷切希望子孙能够绍续其志将藏书事业进行到底,于是好多藏书家定下“鬻及借人为不孝”的书约。更有甚者将对子孙这种殷切的教诲刻于藏书印中,做到书约与书印合一。如明朝的祁承叶“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勿失”;明朝的钱叔宝“百计寻书志亦迂,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鬻之何其愚”;清朝的徐学乾“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此种书印、书约合一的做法特色鲜明,寓意深长。既体现了藏书家对书籍的挚爱又饱含对子孙的期望,同时也为我们版本鉴别提供了可咨的信息,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这些书约、书印来考察书籍的版本及流传。

(二)藏书目录与目录注释

尽管古人爱书如此,但藏书事业鲜有长盛不衰者。鉴于古籍搜求之困难、保存之艰辛,藏书家往往编有私家书目或藏书笔记,也有后人为藏书家书目所作的注释。无论是目录还是注释,其中往往包含有古人藏书的经验与古籍版本流传的信息。如陈景云注《绛云楼书目》、莫友芝《持静斋藏书纪要》、钱曾《读书敏求记》、叶德辉《书林清话》、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以及张元济《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等。这些书目、笔记或书札皆为藏书家藏书经验的积累,其中包含许多有关版本、目录的信息,是版本目录学中的经典之作。因为古代藏书家往往又是校勘、版本、目录大家,他们凭借长期的实践经验,对古籍版本的考辨往往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清代“绛云楼”主人钱谦益,据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词》云:“牧翁每及一书,能言旧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间差别几何,验之纤悉不爽。”尽管许多书籍没能像藏书家所希望的那样永传子嗣,但藏书家的这些著述却保留了下来,为我们考察古籍的版本和流传提供了便利。

1.《绛云楼书目》与陈(景云)注。“绛云楼”是明末藏书家钱谦益的藏书楼。顺治七年(1650)“绛云楼”罹火后,钱谦益根据自己的回忆编就了《绛云楼书目》。《绛云楼书目》的著录相对简单,除少量图书注有卷数外,其余只录书名和作者。尽管如此,《绛云楼书目》因出自名家之手,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可咨性。尤其是许多失传已久的宋元善本,在《绛云楼书目》中都有记载。康熙年间,陈景云因《绛云楼书目》太过简约而为其作注,此举也首开为私家目录作注之风。陈氏以朱书注钱目,蝇头行草,所注极详瞻,援据亦精审。补注内容包括卷数、作者姓名、仕履、内容提要、辨别真伪、版本流传、刊刻等问题。

如“《论语集义》三册”其下注曰:“三十四卷,朱子集程、张、范、吕先儒之说,凡十二家,初名曰精义,后刻于豫章郡学,始名集义。”其注文虽简略,却也涉及书目、卷数、内容、刊刻等问题,我们据此可以考察《论语集义》的版本。

又如“本朝国纪类”《备遗》下注曰:“二卷,孙芹记齐黄诸臣死于建文之难者。序文正德丙子作”。注文介绍了《备遗》一书的内容,且知其有序文,作于正德丙子。这为我们了解此书的版本提供了线索。

诸如此类的注释比比皆是,我们不能全部列举。但如果我们对陈注《绛云楼书目》的信息巧加利用,再结合一些其他鉴定版本的方法,对我们弄清某些古籍版本是很有帮助的。同样有一些藏书家所编写的藏书提要,也为我们鉴定古籍版本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2.《持静斋书目》与《持静斋藏书纪要》。“持静斋”是清末广东大藏书家丁日昌书楼。丁日昌于咸丰四年(1854)以军功入仕,历任万安庐陵知府、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光绪六年(1880)会办南洋海防节度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清末政坛风云人物,同时也是清末著名的藏书家。《持静斋藏书纪要序》曰:“东南文集,夙称美备,镇扬、杭三阁,又得副天府储藏。军兴以来,散亡殆尽。吾中丞锐意时艰,力振颓弊,而敷政余间,即典册不去手。计十年嵬集,除重复,可十万卷,其中宋元善刻及旧抄大部小编单秘无行者,且居十之三四”。由此可见作为晚清大藏书家之一,丁日昌名副其实。

《持静斋书目》四卷,续增书目一卷,由丁日昌主持编撰。《持静斋书目》按四库总目分类,共收录书籍二千九百一十三种,是无解题的简目,但它对版本的注记较详,多从鉴赏的角度来记注图书的版本形式特征。

如“吴桀窃笔一册”下注曰:“知不足斋抄本,顾千里藏。是书文笔老健,而字点古雅,可宝也”。又若“九国志十二卷”下注曰:“书福楼抄本,其目云系照叶东卿抄本过录,全书则照孙渊如藏本过录也”。再如“吴郡图经续记三卷”下注曰:“黄丕烈藏旧抄善本,顾广圻以演繁露易之即此卷,后有朱笔,题‘雍正十二年夏五月既望,于昆山徐氏购得叶文庄所藏宋刻本,校勘一过’云云。末钤‘可潜’小印,再后有顾闲蘋、黄荛圃手跋”。由此可见在书籍版本鉴别方面《持静斋书目》极其详瞻。

同治六年(1867)到同治九年(1870),丁日昌又延请莫友芝编订了《持静斋藏书纪要》二卷。《持静斋藏书纪要》所收书籍按版本类别编次,上卷依次著录宋刊、元刊、明刊和近刊佚书,下卷著录抄本。莫氏于每书下撰写解题、鉴赏版刻、考定书籍源流,遇作者不明者兼有作者考定等内容。如集类“《玉海》二百卷。附《词学指南》四卷,宋王应麟撰。元至元四年刊,至正十一年补,正漏误六万字,赵体书,极工致,首尾一律棉纸,精印本,失首册。精抄配人,当湖胡惠孚、沪上郁松年皆经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明时此板归南监正德嘉靖递有修补不足观也)”。又如职官类“《作邑自箴》十卷,宋李元弼持国撰,政和丁酉待次广陵,自序谓‘剽闻乡老先生论为政之要,得一百三十余说,从而著成规矩,述以劝诫,又几百有余事。置之几案可以矜式。’明人影宋钞本,钱榖又以宋本覆校,末卷末叶有淳熙己亥浙西提刑司刊二行,又有康熙丙寅陆贻典题,是书宋志失载,《直斋书录》有之,明及国初人书目尤著录,四库未收”。

数量上《持静斋藏书纪要》所载书目比《持静斋书目》要多出许多,并为每书增加了解题。在版刻与源流方面也翔实了许多,这对于古代藏书目录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同时也为后人考察书籍版本、流传积累了宝贵财富。

(三)书信、手札

除了上述专门性的书籍目录,藏书家的手札、书信也多涉及图书版刻等信息,同样可以为古籍版本鉴别服务。一些大的藏书家穷其一生致力于藏书事业,他们的书信手札等往往对古籍版刻、书目流传等问题多有涉及。这些东西也客观上为我们研究古籍版本提供了便利。

如《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一书,它是近代藏书家张元济先生与藏书家傅增湘从1912年到1947年之间有关藏书事宜书信往来的合集。这些书信多为探讨古籍版本、交流藏书心得、互通有无等内容。其中不乏对书籍版本的鉴赏和品评,这同样为我们研究古籍版本提供了方便。

如1912年“在京偶购得残本王刊史记十八册,又购得八册,竟是原书,可喜之至。旋又配得内府流出之本。有乾隆御宝八九方,天禄琳琅、天禄继鉴各印。又得残本十二巨册,其首册乃是宋本。目录后有校对宣德郎秘书省正高张来八分书木记。亦内府物。计尚缺十余卷。不知公处有之否,附目别纸,希便为一配,或询何刊亦可。文友书有残本廿余册,亦王本,有十余册为内府流出者,公欲得之否,价亦未必贵也……手此敬请台安。恃增湘顿首。旧历四月初一日(1912年5月17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有关《史记》版本的信息,我们了解到民国初年王刊《史记》原书尚存,且得见内府《史记》的钤印特征,为我们鉴定《史记》的版本提供了线索。

再如1912年张元济致傅氏一书曰:“《孟子集注》(宋大字本,七行十二字,注十五字,刻印皆精而有疑点。缺四卷。宋讳如完、殷、敬、慎皆不避,构字避,榖字亦避,不知何故。此二书在正文斋)”我们从短短数字中,足见张氏观书的严谨与审慎,既考查版印又检讳字,最终还是存疑。我们当学习张先生这种谨慎的态度,同时也当学习他鉴定版本的方法,同时记忆《孟子集注》一书的特征及宋代避讳的特征。

以上是从藏书家的藏书目录、藏书纪要、书信手札等方面来找寻版本鉴别的门径。我们同样可以从藏书家个人特点入手去查找古籍版本方面的信息。

二、藏书家藏书个性

古代藏书家众多,但每个藏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藏书特色。熟悉掌握这些藏书家的藏书嗜好或惜书偏好,对我们考察书籍版本是大有裨益的。

如明代藏书家项元汴,他的藏书习惯就可以为我们鉴别古书版本提供可咨的信息。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又号香岩居士,退密斋主人,嘉兴人士。家资殷实,广事收藏,建书楼“天籁阁”,一时“三吴珍秘,归之如流”。时人王世贞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王氏“小酉馆”藏书三万,其“尔雅楼”所藏宋版更是名闻天下,但时人以为“不及墨林远矣”,由此可见项氏藏书之富。但项氏藏书有两大特点:

其一,项氏每得名迹,即遍钤以收藏印记。而他的印章又多由俗手所制,刻工恶劣而累累满幅,令人不忍卒目。故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讥之为:“以明珠金鏐聘得丽人,而虞其他适,则黥面记之。抑且遍黥其体肤无完肤,较蒙不洁之西子,更为酷烈矣。”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则有“十斛明珠娉丽人,为防奔月替文身”之叹。

其二,项氏藏书非好古之士的收藏,更多的是出于乡间财主自发的保值意识。项氏于所得画幅、书卷之后记上收购之价,其意本愿子孙常守,即或出售,也应在原价上有所增值。《寒云手书写所藏宋本提要》曾记载:“北宋本《北山录》卷尾欄外下角,墨林题‘原值一金’四字。”

项氏所为对古籍本身来说是一大不幸,但我们如果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为版本鉴定服务,可谓一大幸事。如果我们熟悉项氏这些藏书特征,再结合其他的版本信息,对古籍版本的鉴别将起到很大的作用。项元汴对古籍的涂鸦又与近代藏书家周叔弢先生的惜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叔弢先生作为近代著名藏书家之一,一生善本经手无数,却一般只用一“周暹”小印。据周一良先生赐示,说是老人惜书,恐后人不愿保留他的藏印,这样剜去时不至于伤书太甚。我们既为周先生惜书的精神感动,同时也了解周先生藏书的用印特征,同样可以为我们鉴定版本积累知识。

再如明代“天一阁”主人范钦,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收藏家。在明末“佞宋”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他却更多的是收藏当时人的作品,颇具“厚今薄古”的思想,这一点在整个明末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的藏书主要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为主,还兼有明代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招供等官书。通过范钦的个人藏书特色我们也可以宏观把握“天一阁”的藏书种类和书目,以此作为判断书籍版本的依据。因此,了解藏书家的藏书特色和偏好对古籍版本鉴定帮助很大。

古籍流传既久,我们在梳理版本流传时势必困难重重,我们当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有益的信息以解决手头的问题。(张小平)

[1]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2]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丛书集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发行,1935.

[3]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林申清.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叶昌炽.王锷,伏亚鹏点校.藏书纪事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7]梁战,郭群一.历代藏书家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8]张元济,傅增.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

THE END
1.古籍之家www.twoshu.cn精选网址古籍之家收集了数万部中国历朝历代的古籍善本和文献资料,包括古代文献、民国文献、现代文献、海外文献、地方志、家谱等珍贵历史资料,并提供资料的PDF电子版下载服务!http://www.fwol.cn/show.php?iid=131261
2.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中国古籍总目 《中国古籍总目》(网络版)数据库将单独设置模块,对1950年至2019年间古籍整理本图书进行全面、集中地展示, 帮助读者用户整体把握古籍整理的成果现状,也可为相关部门做今后的古籍整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总目检索 古籍总目 古代至民国初人撰著并经写抄、印刷的历代汉文书籍目录 古籍整理 建国以来正式出版的https://www.guji.cn/
3.第五批第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公布!澎湃号·政务此书经王拯、邓邦述、王体仁收藏。书前有邓邦述朱、墨笔双跋,赞其“源出于宋,而字体真行间见”,以为至少是明家初刻。钤羣碧楼、羣碧居士、嘉靖以前刻本、茂陵秋雨词人、九峰旧庐珍藏书画之记、绶珊六十以后所得书画、沅印、弢庵诸印。入选《第五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03165
4.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方书卷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方书卷--来自【古籍之家】.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方书卷 作者=周仲瑛,于文明总主编 页数=360 SS号出版日期=2014.12 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号=978-7-5357-8496-4 中图法分类号=R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25/117969569.shtm
5.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10万部古籍IT之家12 月 13 日消息,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消息,为方便社会公众在线使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 10 万部 / 件。 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https://www.ithome.com/0/592/095.htm
6.华康古籍真竹体下载华康古籍真竹字体下载字体预览请输入1-5个文字;部分字体有 繁 简 英文 之分 A 华康古籍真竹是华康字库推出的一款该字体在原有的宋体基础上,调整了部分笔画的粗细,非常适合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领域使用,这款字体看上去十分好看,字体整体非常统一,欢迎喜欢华康古籍真竹字体的朋友前来下载使用。 https://www.jb51.net/fonts/767175.html
7.A19522,妇科各种药方手抄本写了75个筒子页7788商城__七七八八商品交易平台(7788.com) >> 首页 >> 零售 >> 古籍/善本 >> A19522,妇科各种药方手抄本、写了75个筒子页_价格650元【牡丹之家】 A19522,妇科各种药方手抄本、写了75个筒子页 统一编号: se104127130 店内编号:739 品种: 古籍/善本 属性: 农学/医学,年代不详 ,普本,线装,抄本https://www.7788.com/57112/search_4_104127130.html
8.目前最值得收藏的100个各类资源站资源稳定永久更新站大量在线资源、子数据库、可以在线阅读海量电子书,需要注册(实名注册、需要身份证号)。国图购买了大量资源,有账号,便可在线阅读或者下载,版权期限内的图书只能读前两章,民国图书和古籍则可阅读全部内容。 21、PDF之家 网址: http://www.pdfzj.com/ https://blog.csdn.net/qq_44032411/article/details/128327919
9.敬业奉献罗红:守住初心无惧寂寞的古籍“书医”家学渊源,敬业乐群守书香 罗红同志的父母均为吉安地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肇基人。“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家庭氛围的感染,造就了她喜爱图书馆职业的原生情感。自1987年入职以来,她历经图书馆的阅览、期刊、编目、典藏、古籍保护等岗位,始终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每一项岗位职责。 https://xcb.jgsu.edu.cn/info/1181/26691.htm
10.光明之门高清原版字画古籍在线阅读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华夏文光明之门原版古籍在线图书馆古籍在线移动古籍图书馆手机古籍图书馆数字古籍馆,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华夏文明.The door of light: The original ancient books reading online library for free by GMZM.ORGhttp://rongci.cn/
11.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的原文及译文赏析(1)夫江上之处女(处女:少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2)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https://m.ruiwen.com/guji/1923406.html
12.清代在扬州刊刻的三部古籍巨著中国古籍曹寅上奏康熙时说:“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当时正流行软字精刻风尚,曹寅于康熙四十四年七月专门召集文人训练名手缮写和雕刻《全唐诗》,《全唐诗》字体借鉴欧体、赵体风格,秀丽、俊逸且九百卷前后字体几近一致,因为字体风格https://www.sbksc.zcxn.com/html/xsydzggj/1121_608.html
13.收藏之家收藏之家是专业收藏类门户网站,提供邮票收藏、古玩收藏、书画收藏、奇石收藏、钱币收藏、陶瓷、古籍、红木、佛像铜器等收藏知识,让您对收藏品各类信息着更好的全面了解,迅速鉴别收藏品真伪!http://36bu.com/
14.一月文艺日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推介民族管弦乐《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之天地英雄 项目主体:中国煤矿文工团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演出时间、地点: 1月2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歌剧《唱响南泥湾》 项目主体:中国歌剧舞剧院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https://www.cnaf.cn/exhibitions_detail/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