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际语言范文

导语:在网络交际语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日常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日常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在交际时,特别是在口头交际时,往往不只是动嘴就了事的。在动嘴说话的同时,还伴有非言语的声音(如咳嗽、鼻音、声调等),而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有所动作。最富有表情的是面部;身体的姿势、手势也在传递信息。再推而广之,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认知都无一不在传递信息。因此,尽管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非常重要,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一套与之平行的符号系统,可统称为非语言交际。”[1](P201)非语言交际符号在交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oss和Samovar都曾声称两个人面对面交往时,高达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2](P107)另一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赫拉别恩的研究也证明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简而言之,非语言交际就是指人们语言手段之外的交际行为。大致包括近体语、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几方面。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可以直接用来表明态度、交流思想、抒感、掩饰内心状态,辅助语言的表达。

三、网络非语言交际的发展阶段

(一)符号阶段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符号,通过各种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的组合,形成各种既形象又抽象化的表情脸谱。比如笑的表情就有很多种表现:∶-)最普通的笑脸,∶-D张嘴大笑,∶->邪恶戏谑的笑……我们只需把符号右转90度即可领略其中的“眉目传情”。网上还有不用转头就可以看的“垂直式”表情符号:(0--<面无表情,目光呆滞,(^o^)大笑,(^-^)微笑,(^-^)v和平或者胜利……表情符号发展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字符图形,即将各种符号组合成各种复杂图形,甚至是图景。

(二)图形阶段

这个阶段,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画替代键盘符号占据了绝对优势。表现形式主要有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字体以及聊天背景等。

除了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这一特点外,这一时期的表情还呈现出动态化、复杂化和与文字相结合的趋势特点。在近五千个图形表情中,70%左右的表情是动态化的,或是描绘一个动作的流程,或是描绘一组动作、一个情节,即使是生活中的静态实物,也可以让它在屏幕上“动”起来。表情的复杂化表现在有很多表情是用一组卡通、一幅图画来表达一个词义。并可以设置表情快捷方式,当在屏幕上敲出这个词时,就会自动用这个图片代替。一组卡通、一幅图画的意义有时会不太明确,需要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在所有图形表情中,这类表情与文字相结合表情已经达到了23%左右的比例,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网络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分类

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网络交际中的非语言手段不可能与日常交际的非语言手段达到一致。一方面是由于网络传播媒体的限制;一方面,网络的非语言交际产生后的历史还很短,许多日常非语言手段还没来得及转换;此外,有些日常非语言交际形式,如声音、空间、近体语等不具备形象的因素,无法实现与网络非语言交际形式之间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将网络非语言交际分为五类:

(一)网络体态语

这是网络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运用最广泛的手段。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网络图形表情,分别用抽象的键盘符号和形象的图形形式描绘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头示语言、手势语言和体势语言,它在网络交际中的作用与日常体态语的功能大致相同,实际上是日常体态语的书面化和网络化。在搜集到的两百多个简单表情符号中,70%以上的属于网络体态语。其中60%以上描绘面部表情,表现了高兴、生气愤怒、惊讶、悲伤、疑惑、恐惧等情感,40%左右描绘面部动作。图形表情中的大多数也属于网络体态语,达到总数的82%。有的是描写简单的面部表情,有的则以动态的形式描绘人们复杂的肢体语言。

(二)网络副语言

日常副语言包括“辅助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外”符号系统。前者是发声的系统,指的是音量、语调、音质、音高、发音清晰度等。后者指的是在言语中所加入的停顿、语速以及哭声、笑声、咳嗽声、打哈欠声等人口所发之自然声。这些因素附着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辅助语言的表达。但在网络交际中,语言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播,脱离了语言的声音形式,这些副语言因素无所附着,在网络交际中无法发挥作用。于是人们利用想像来实现抽象的声音形式与具体形象的转化,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数字来表现日常的副语言。如:“啊~~~”,通过具体形象的波浪线描绘声音的波动起伏;“这个嘛——”,通过破折号的延长联想到声音的延长;“我不想去!”,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隔离联想到音节之间的停顿;“因为。。。。因为。。。。”,通过几个句号连接的断续联想到声音的断续;55555~~~~~,用数字谐音表示哭声;Zzzzz~~~~~,用符号把打呼噜的声音形象化,这是源于漫画中的创造。

(三)网络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是指与交际具体文化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颜色、灯光、雕塑、绘画等等。网络聊天中的不同字体和色彩,以及聊天软件中的不同聊天背景都属于网络化的环境语言。这些字体、色彩、图片背景一旦进入交际领域,起到了情感表达、信息传递、氛围调节的作用,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它的功能与日常交际的环境语言大致相同。

(四)网络个人形象语言

(五)实物形象语言

主要是以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和图形表情等形式来表现。它们虽然在网上被统称为表情,但不是体态语范畴的表情,而是描写事物的具体形象。在网络交际中这些符号往往替代文字传达信息。表情符号中5%左右是属于这类的,如:3∶=9牛,<·=〕>><鱼。字符图形中82.7%属于实物形象语言,表情图形中也有很大比例。

实物形象语言这一非语言手段可以说是非语言交际在网络交际中的独特表现。它们的功能是代替语言的表达,更加直观,同时达到谐趣的特殊效果。在某些文字无法完成交际的特殊场合,实物形象语言的替代就显得尤为可贵。

五、网络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功能

(一)表达功能

这是网络交际中非语言符号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功能。人们在同一句话后面加上不同的表情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如:你不理我(难过地);你不理我(惊讶地);你不理我(尴尬地);你不理我(愤怒地)。

(二)替代功能

(三)强化、补充、说明作用

非语言符号是一种显现性的符号,它较之抽象概括的语言交际符号更生动、形象,所传递的信息可以使语言交际的信息更清楚、更明确,也可以对语言信息起到强化作用。在自定义表情中有很多是图画、动画与文字的配合,这些图形表情实际上是用一个或一组动作来对特定短语进行强化和说明。

六、网络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一)伴随文字表情达意

网络交际不可能完全由非语言的符号来完成,脱离了文字,这些非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是不明确的。

(二)诙谐性和趣味性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交际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创制出许多可爱的表情,营造出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

(三)虚拟性和无限丰富性

如同文字是有声语言符号的符号一样,网络非语言符号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符号(网络实物语言除外)。它的能指是它们的网络形式,即各种非语言的网络载体,所指是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等表达的意义。人们可以把点头摇头等各种非语言附加在不同的载体上,它可以是各种动物,也可以是卡通、漫画人物,表现出极大的虚拟性,同时,载体的不限定性使网络非语言符号无限丰富。

(四)表达的主观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言语交际;任务型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网络通讯作为一种新的通讯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千里之外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比如外语学生可以通过Email与讲目的语(如英语)的本族人进行“对话”,交流思想。这正是广大外语教师和外语学生所追求的理想的学习环境。网络的许多工具都满足了人们这种跨时空交际的需要。国外很多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和学者在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方面己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他们的实验不仅证实了语言交际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而且为将这一理论付诸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展示了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外作业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上的巨大潜能。

一、网络环境下以语言交际为核心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方式

1.网络环境创设虚拟的情境――人机对话

(1)百度一下,英语更精彩。

利用网络中的搜索引擎可以克服英语作业的封闭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一些国家的英文缩写“USA”“CAN”“UK”等;电视电台中的“CCTV”“BBC”等。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收集有关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2)电脑老师,身边的专家。

(3)虚拟现实,我是小导演。

网络可以虚拟出现实的场景,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了“Asktheway”后,让学生上网去找一些公园、车站、学校等场景,并根据这些场景和伙伴进行思考,并想象一下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然后用简洁、地道的英语句子表达出来。

2.网络环境搭建沟通的桥梁――师生对话

对于语言的初学者(尤其是对于尚未形成英语言语能力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一方面真实的交际者――教师,通过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语境,当学生初步理解语境,具有初步的言语能力时,直接用言语与学生交流,即实施双向言语互动――师生对话。当然,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跟每个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而此时的“师生对话”式的课外作业则弥补了课堂上的缺陷。

3.网络环境创设真实的交际――生生对话

合作的网络作业可以是共同去搜索身边的英语。例如:我在三年级开展了一个“生活英语大搜索”的活动,结果,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来的英语琳琅满目。除此之外,模拟语境,表演自编的英语短剧,共同表演唱英文歌曲等。这样的合作型作业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互相沟通互动,凸现了群体的魅力,比学生单独完成作业要有吸引力得多。合作型作业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值得高兴的是,通过网络,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合作,教师只要注意小组的合理搭配,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就可以较好地完成作业。

二、网络环境下以语言交际为核心优化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语言经济性认知机制隐喻转喻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类交际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发展、传播开来。网络信息社会高效快速的特点要求网络语言必须遵循经济原则,最大程度地对已知信息进行缩简。所以,经济性是网络语言的典型特征。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即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如何通过认知机制手段得以实现的。

网络语言的经济性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因此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无疑也是遵循传统言语交际活动语用理据的结果,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网络语言的许多方面,从语音省略、词汇构造、到流行语的简洁,都是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潜在制约。网络语言的这些经济性现象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机制,即通过概念隐喻、转喻、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等认知方式得以实现的。

网络语言经济性的隐喻机制

Lakoff和Johnson说过,隐喻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常将新事物与他们己经认知的旧事物联系起来,并基于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形成了用一个概念域来表达另一个概念域的隐喻。所以当有限的词语不能充分用来表达所有的需要时,隐喻便产生了。在隐喻的使用中有一个方法论上的原则在起作用,即经济原则。

根据雅克布逊的观点,隐喻是一种选择关系。网络语言隐喻机制中选择的喻体的,大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简单的事物;这是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也是网民追求认知“省力”的必然结果。

网络语言经济性的转喻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机制,是基于事物之间邻近关系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指在同一个认知模型内部分与整体的认知现象,通过某个认知上突显的、易感知的、代表性的部分替换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机制在网络语言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认知模式,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需要。

转喻机制在网络语言语音上的表现就是拟声词和许多数字或字母谐音的使用。网络拟声词是主要是对动作行为所发出声音的模拟,从而用这种模拟声音来代替动作本身或整个事物,可视为一种语音转喻。例如:“呼呼”表示睡觉,“卡擦”表示砍了或者杀了某人,“呜呜”表示哭泣。数字或字母谐音是指利用数字或字母来表达与汉语或英语读音相近的谐音形式;而数字、字母本身的意义已经不存在,只是其相近的读音被借用来代替其他词语的意义。这些数字、字母构形简单,在网络的交谈中,使语言简化很多,使交际更便捷;而且这种表达形式只有在网络情境中才会使用,是网络语言特有的经济性。谐音现象,是利用不同符号间能指的相同或相近使所指发生转移,即用与符号X的语音形式相近或相同的符号Y的语音形式来指代符号X。也可以说是在同一个象征单位内,用相近的语音单位来喻指整个象征单位;这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部分代替整体的现象,是基于语音相同或相近基础上的语音转喻。例如: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3Q(thankyou),F2F(facetoface)。

网络语言的词汇层面上,缩略词的大量使用是转喻认知模式的典型代表。缩略词包括拼音缩略和汉语缩略两种类型。拼音缩略主要是指利用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结合成的形式;比如,RP(人品)、BT(变态)、GG(哥哥)、LP(老婆)、PMP(拍马屁)等。汉语缩略词指的是使多音节变双音节,或多音节、双音节都单音节化,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音节,言简意赅,在交流中容易快速被对方领悟,既省时又有一种力度感,很适合网上信息高效传递、快速沟通的交流特点。缩略方式的经济、简洁性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毕业后通过考试选拔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工作)、白奴(指“白领的奴隶”、“白领工奴”)、潮(“新潮”的省略语,指时髦)。一个汉语词语也由“音(汉语拼音)、形(汉字)和义”三个层面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单位。如果用其中一个层面或者一个层面的某部分来指代整个汉语词语,就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所以用汉字的声母组合或形式缩略来代替汉语词语,体现了以突显的、易辨别的部分来代替复杂整体的转喻经济性。

结语

网络语言的经济原则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文化经验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而产生的具有经济简洁、生动形象等特点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是隐喻、转喻和范畴化等认知机制在语言上的体现。(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Croft,W&D.A.Cruse.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Crystal,David.LanguageandtheInterne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5]Typlor,J.R.TenLecturesonApplied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柴磊.试析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中的运行和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7]林纲.网络用语的类型与特征[J].修辞学习.2002(1).

[8]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

关键词:网络语言日常交流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成因素

(一)网络成为网络语言的摇篮

网络环境下,文字不仅用来解决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还要实现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效果,既要声情并茂地传达思想感情,也要有及时的聊天互动,还要体现主体差异。原有的文字表现力不足以担此重任,新的表达方式必然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的产生。

(二)社会文化发展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并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网络语言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一方面,网络语言交际的创造源于社会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融合,形成了当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人群在网络中尽情表现着自己的个性,个性的表达自然要寻找一种或几种适宜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语言就是这些新的表达形式中的一种。另一方面,任何语言都要根植于所属文化的土壤。英文缩写不能完全适应汉语的语言环境,数字组合则语义模糊,中国网民的网络语言最终要落脚于汉字。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充分的可开拓空间,可以满足网民力图运用文字追求视听效果的动机。

(三)网络语言使用的主体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语言方式。网络语言的特点是由网民在网络交流中形成的。18至24岁的年轻人在网民中所占比例最高。年轻人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快,富于创新精神,是网络语言形式最主要的“发明者”。

二、网络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影响

(一)丰富信息交流方式,增强信息交流的效果

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相互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二)简化信息传递过程,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三)交流主体易在虚拟交流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不再是以往受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交流中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

在未来社会,网络将给人的交流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网络交际或许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更为普遍的、重要的交际方式。因此,网络语言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还会继续的得以发展升华。

[1]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10.

[2]飞鲸.网络语言的特殊性[J].东南传播,2006,(1):31~32.

[3]黄晓斌,余双双.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J].理论与探索,

2007.

一引言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1]。当今中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针对这种需求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该专业所涉及的主要课程大致包括:英语口语技能训练、商务英语听力、商务函电写作、外贸口译、办公室文秘等,重点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和管理能力[2-3]。

综上所述,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学应在社交网络商务方面有所涉及,才能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言据性既是商务英语的重要语言学属性,也是商务活动中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社交网络商务的言据性分析必将对商务英语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本文介绍当今最新社交网络商务教材的体系结构,并以社交网站Facebook为例,分析社交网络商务环节中的言据性特点。

二社交网络商务课程体系简介

根据英国东伦敦大学商学院(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EastLondon)推荐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参考书《FacebookMarketingforDummies》,对其内容体系进行分析[7]。此书以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为例,对社交网络商务活动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自2012年出版至今,已经更新至第3版,深受英国商科学生和大众的欢迎。总结全书的19个章节,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PartIV:Themostcommonmistakestoavoid.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内容的补充,提醒社交网络商务的经营者会经常犯哪些错误,如何避免犯错等等。

教材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但因为我们多数人已经或多或少地涉猎了社交网络,又不感觉陌生,却也是目前国内商务英语所远未涉及的部分。教材在组织结构上并非是一本网络软件的使用说明书,而是以Facebook为例,阐释社交网络商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思想适用于一切电子商务活动。此书不仅对于想从事社交网络商务的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能够帮助提供社交网络服务的运营商完善自己的社交网站功能。

三社交网络商务模式的言据性分析

社交网络商务模式中,其核心活动是介入这种模式的买卖双方的人际交互。人际交互过程中的知识传递是双向的,即:能够吸引客户对某种商品的注意力,并作出购买决策的信息,从经营者的角度,笔者称之为“正向信息”;客户反馈给社交网络商务经营者的市场信息,能够指导经营者改进营销策略,笔者称之为“回馈信息”。社交网络商务的成功,与社交网络语言语境的言据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2回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统计言据性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

[2]阮绩智.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语界,2005(3).

[3]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

[4]J[7][8]ohnHaydon,PaulDunay,RichardKrueger.FacebookMarketingforDummies(3rdedition)[M].London:WileyPublishingInc.

网络语言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虫”、“网民”在网上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它有着特殊的表达形式,并已逐渐形成了网络的行话。

网络语言的特点

目前流行的网络语言,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数字化。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快捷,而汉字在输入方式上需要通过拼音的组合或者汉字笔画的分析搜索所需要的汉字,这样的过程无疑给网络的快捷、高效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数字则无须经过这样的程序,它简单、明了。“5555……5555”表示呜呜呜的哭声。

拼音化。“LP”――老婆等的汉语拼音缩写和英文缩写,这样的缩略语成为网络语言的时尚。由于网络和纯文字均不能把人们日常交往中所使用的表情、肢体、动作等语言辅助形式传达给对方,从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方式,这是网络以视觉文字和标点符号为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的必然结果。

个性化。任何人一旦掌握了网络语言交际手段,几乎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这从网虫们独具个性的网名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有的人用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网名;有的网虫起个英文名字;要么就用数字“112233”;更有甚者就胡乱地在键盘上打点什么。这类网络语言以手代口聊天,以符号的象形、数字的拟声、缩写的会意,可以使相隔万里的人们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为了掩饰某些口语的粗俗,经过巧妙的简化处理就可以显得含蓄文雅而且不同寻常。

地域化。网络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有明显的语言地域性。当大家在同一个页面上聊天的时候就要用彼此可以相互交流的语言。南方人经常问:“什么”而北方人则会说:“啥”,南北的地域特色尽显无疑。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从信息量的角度分析

1信息量问题。从狭义的信息量公示来看,信息量就是信息在各种状态下所具有的平均的不确定数。一般来说,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小。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对一种回答作出越少的解释,那么,这种回答所承载的信息就越确定,信息量也就越大。这样,网络语言的简洁性本身就形成了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如网络中的缩略语NB是北京球迷用以表示赞赏的惊叹词的缩写,奉承别人在网上很酷。我们可以用很多感叹词或者组合来表达惊叹的意味,然而网络传播中缺少语音语调的传送,因此我们很难从单个的感叹词中体味到褒贬的感彩,也就会引起许多解释,不确定性大。而NB这一感叹词已固定用于褒扬,因此,这个信息不存在不确定性,概率最小,所以信息量也就最大。

2信息量与新奇问题。信息的不确定性就是熵,而熵的一种功用就是造成新奇感。网络中许多具有高熵值的语言就具备这种功用。这种表示高熵值的词语、符号等并不改变语言的信息量,却造成了网络中语言的独特性。其实所谓的高熵值也就是对于外界(不属于网络群体)而言,对于网络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这种高熵值的,特点就不明显。当你第一次看到“发到我的馨香里来吧”这样的字眼时,你会对“馨香”有一些猜想,然而它们又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信箱”的意思。这时的“馨香”就具有了高熵值,让人感到了与正常生活中的交流不同。这种“违反”与受者对这种语言表达的预见和估计发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形成新鲜感。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

上下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被称作楼上和楼下)这样的词语频频亮相。然而文字表达的约定俗成性毕竟存在,留给人们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所以网络群体只能从数字和字母中发挥自己的个性。

2排遣无聊。网络群体处于一种矛盾中,他们一方面想要与不为熟悉的人交谈,互诉心声;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追求面对面的亲切直观效果。因为互相不熟悉反而使他们消除了心理障碍,更容易袒露一些心事,而一直面对屏幕,总会让人产生隔阂感、孤寂感,年轻的网络人群又正是为了逃避孤寂感而来的,因此他们追求面对面的其乐融融的感觉。网络群体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寻求心理的慰藉。这样各种富有感情的符号应运而生。他们的产生不仅仅避免了输入汉字的繁琐,更多的是适应了网络人群的心理,即人们要以这些符号传递自己的心情,让对方感到他所面对的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让彼此之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即使不曾相识,但只言片语便可以了解到对方。有时几个字几个符号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传递彼此之间的默契。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网络语言现代汉语成因

前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载体,也逐渐在社会语言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网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在其构成的各个要素中都会出现互文性的身影,因为文本的生成过程都是在作者原有的学识的作用下完成的。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也为网络语言的构建提出了新的研究要求。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理论产生于西方,是结构主义的衍生,研究对象是文本。对于这个理论的支持者来说,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实现文本化,它可以渗透到任何领域之中。对于互文性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狭义方面的典型人物是热奈,它是指包含于这个文本中的另外文本可以被该文本进行论述。广义的方面则认为互文性是指文本和附加其含义的知识、符号的使用综合性效应,而这些知识和符号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信息网。

二、互文性视角下网络语言分析

随意一段语句都是对另一段语句的改造和交叉应用,如此的解释能够实现对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的更加明晰的把握。语句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是在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中才能丰富起来的,网络语言即是如此,它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有着根本上的联系,无论代表着怎样复杂艰深的含义,都能够在现实语言中寻找到根本的对应,借鉴、引用、改造、吸收以及消化,这都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必经过程。

上述性质导致了能够在网络畅游的人们由于交际而产生的各种文本的形式也是具有平等性的,而任何人创造的网络语言都有被互文的可能。但是要从互文性角度来考察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就要从传统语言的基础上来进行。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际,必然就会获得对方的回应,那么回应的内容必然产生互文现象,如此的现象也使得互文性作为文本的本质原理得到了最大规模的验证。

空间阻碍被消除,加之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际并不会受审查等限制,因而网络语言互文性的发生的阻碍因素只留下人们的主观意愿这个影响因素。人们的交际和回应欲望强烈,那么网络语言的互文规模也就越大,出现的文本也就相应地增多。

3.互文性在网络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1)引用。互文性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渐渐趋向文学领域,这个特征已经使其广泛地应用在当前的文学研究领域。引用是指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按照创作需要而引用诗词、典故等,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辅助。它是互文的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很多种,本文就直接引用进行举例,比如说某市准备投资资金实现城市的“整容”。在这个网络新闻标题之中,“整容”两个字原本是指人们为了爱美而去医院做的各种美化手术,但是引用在市容建设之中就体现出互文的特性。

(2)模仿。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幽默的效果。它是在人们已经熟悉的语句之上,根据需要解释的内容作出相应地调整,调整出具有新意的语句,常常被用于模仿的语言资源是成语、名言等。模仿也可以根据现实的需求分为几类,考虑到篇幅的限制,仅从仿词的角度进行分析。

比如“门”字在常规语言中描述的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自从美国的“水门”事件出现以后,“门”这个字在网络语言中具备了相较于常规语言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2008年出现的艳照门,自那以后,网络中对于丑陋现象都会在事件的名称后面加上“门”字。比如后来的兽兽门、泼墨门等。针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得知,此类事件往往具有娱乐性。

三、互文性视角下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互文性的作用下,既可以对现代汉语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语言改变了教学语言的修辞手法、语法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们将课堂知识与其发生混淆的状况,在写日记、作文之中,运用网络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导致语言规则被违背,如果有师范类教师将其运用在教学中,后果堪忧。但是它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提供了自由展示个性的平台,方便网络交际,也对现代文化造成一些改变。

[1]毛浩然,徐赳赳.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文分析――以“邓玉娇事件”新闻标题为例[J].当代修辞学.2010(05).

[2]马国彦.元话语标记与文本自互文――互文视角中的篇章结构[J].当代修辞学.2010(05):168-169.

[3]安志伟.网络语言中的仿篇现象探析[J].东疆学刊.2010(01).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进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呢?

一、创造课堂互助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

根据艺术专业学生活泼好动、能歌善舞的特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互动教学形式。艺术专业学生共同的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表演欲极强,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用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课堂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为学习者创造机会,运用其所学的语言进行自我表现。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模式:

大组(10―15人)竞赛,小组(4―6人)讨论,搭档(2人)合作,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竞争的英语学习氛围。分组合作学习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应该向多媒体转变

(一)形象教学,提高质量。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模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知识的形象图片,英语课中的许多课文的发生场景都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或模拟。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在教师工作站上操作课件进行授课,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工作站上观察课件的运行,同时可以听教师的讲解或课件的语音讲解,每个学生可获得同样的听课效果,避免了传统教室中靠后坐的学生听课效果差的弊端。从现有的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的课堂练习模式仍未能彻底实现这一优势。原因就是多媒体课室中只有教师工作站而未能建成学生的工作站,所以教师不能向学生工作站发送课件让学生输入答案,然后直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传统教材都是以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往往以超媒体结构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它把多个知识点(其载体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它们的组合)称为一个“节点”,从一个节点指向其它节点的指针称为“链”,由节点和链组成非线性网状结构,每个节点都有若干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它的指针,学习者可以从任何节点进入学习过程。学习时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或学习的不同层次,向学生提供不同进度、不同方式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创设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学生们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可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四)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整个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过程一一再现,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就自然而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方法,并且不断调整,培养了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网络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完成英语语言知识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整合,教师首先应该对多媒体网络技术深入地钻研,不断地开发、设计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传递教学内容及前沿信息。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作为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师,应当了解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独特之处,观察和掌握他们在外语学习上的心理表现,以此为基础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外语教学规律,设计出更多激发艺术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一定会改善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黄月贺,顾日国.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6.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张艳,杨跃.网络外语教学新模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电化教学,2006,(8).

[8]钟华,樊葳葳,秦傲松.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01,(4).

[9]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汤仁彬.互动媒体阶段远程教育.外语电化教学,1999年第4期.

[关键词]Web2.0翻译教学网络课程

[作者简介]王海生(1973-),男,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吉林通化134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对外经济与贸易课题研究基金项目“基于Web2.0的外贸翻译平台设计”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A-10008)

一、引言

目前我国翻译市场前景广阔,但翻译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大阻碍了翻译产业的发展。而翻译教学更是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在此情况下,翻译的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种翻译网络教学理论和实践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Web2.0理念的产生,给翻译网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前的Web1.0主要提供Web浏览功能,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络,用户很少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Web2.0所带给用户的则是一个可读写、可参与、社会化的网络体系。

Web2.0的核心理念、主要理论基础和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如下的内容:Web2.0是一个以用户为主体的开放性网络,其主旨是更完善更高效地传播信息和进行互联网资源建设;Web2.0的重心是建设关联性的社会化网络,是要打破Web1.0的少数人控制网络信息的模式,从而有更多用户参与,使用户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目前Web2.0的几种主要应用形式如Blog、SNS、Wiki无不出于这一需求。

二、Web2.0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Web2.0的特性和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首先,Web2.0技术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个性化学习。Web2.0技术可以让师生共同把不同媒体信息整合,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整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策略。这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其次,Web2.0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化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和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交流。网络支持的合作学习对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因此,Web2.0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可见,Web2.0教学系统所体现的学习理念与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一致,能够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社会性。

三、构建基于Web2.0的翻译网络教学模式

1.师生共建教学网络。Web2.0最重要的一项理念就是用户参与创建数据信息,这对于目前我国翻译教学师资匮乏的现状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教学力量尚且不足,自然很难组织人手进行高质量的教学网络建设。如果能够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机制,促进互联网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则数字化翻译教学网络的建设势必高效快捷。因此必须创建一种学生参与学习资源构建的机制,使学习者和教学者都可以管理教学资源,从而打破过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垄断管理形式。学生可以管理自己搜集和发表的各种学习资源,并根据教师的审核结果和其他学生的评价来改进。学生可以对各种学习资源评分,形成反馈。网络引擎可以对各项统计包括访问量、评分、投票等进行分析,教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质量把关,从而大幅度降低网络建设负荷。教学平台可以按教师设定的规则对学习资源进行聚合和RSS推送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接收学习资源。因此通过这种学生、教师与网络引擎一体化的学习资源管理机制,可以大幅度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并且学习资源管理也更加科学、高效化。

3.省略、猪八戒威客网、任务中国等。

目前我国翻译人才较为不足,因此,社会上的很多翻译任务就开始流入高校。因此基于威客理念的翻译网络教学资源供求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社会用户可以利用资源交易平台能得到更高质量的翻译成果;二是学生提供翻译可以得到经济利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创造资源的积极性;三是交易的任务往往能够体现当前社会需求的方向,这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四是翻译的质量一般会很高,完全可以存入翻译教学资源库,以供更多的人利用,从而有效地提升翻译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5.开通学生博客空间。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文库,它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简言之,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生活与学习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博客可以构建以个人为中心的用户空间。为使博客理念与翻译网络教学进行高效整合,我们不是简单地增加博客模块,而是构建动态的学生空间。

6.开发主题和模块的定制功能,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Web2.0理念倡导个性化,为学生构建能依据自我的个性进行定制的页面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Web2.0的翻译教学网络应该提供用户主题和模块的定制功能,学生可以在不同主题之间切换以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取向的界面,可以决定某些内容是否显示,或者是如何显示,可以安排常用的模块和链接,屏蔽不常用的模块和链接。由于有XML和AJAX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这些复杂的操作。

四、结语

将Web2.0应用到网络教学中的关键在于在网络教学的设计当中充分体现Web2.0的理念,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资源建设,并通过Web2.0各种具体应用手段进行社会化推动和信息聚送,这将是网络教学理念上的一次推陈出新。当然,Web2.0的理念是动态发展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应用到网络教学当中来,这必将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原动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基于Web2.0的翻译平台,无论对教师、学生、客户还是翻译资助者都是具有极大社会价值的。该平台可以建设以教学为目的的模块化教学平台,以翻译教学和研究为目的的数据库,以社会交际为目的的博客网络,以翻译项目交易为目的的交易平台。一方面可以缓解翻译人才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教学联系实际,使学生按需学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THE END
1.CATTI三级笔译中译英:如何将“大力推动”翻出花儿来中国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改善资源配置。这些措施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句 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引领了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https://blog.csdn.net/baidu_1234567/article/details/144278624
2.考研英语写作: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提分短语积累1摘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相关短语的积累与应用,将是你提升考研英语写作分数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天,小编同大家分享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提分短语。 考研英语写作中,如何让文章更加出彩?通过巧妙地运用短语,你可以让文章在表达上更加流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深度上更加突出。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相关短语的积累与应用,将是https://www.hqwx.com/kaoyan-kaoshi/news/17339725436645.html
3.双语你好!中国中国的汉字,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汉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Chinese characters, also known as square characters, are the symbols used to record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y are one of the oldest scripts in the world and the longest continuously used writing 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6751671a56be8b58b0190c30&categoryname=%E7%83%AD%E7%82%B9%E6%8E%A8%E8%8D%90
4.关于汉语的魅力英语作文(通用21篇)关于汉语的魅力英语作文(通用2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语的魅力英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zuowen.yjbys.com/qitaleiyingyuzuowen/635964.html
5.根据中文名读音起同音的英文名大全起英文名根据中文名读音起同音的英文名大全: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英语及英文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想要和世界交流,我们最好学好英语。同时,英文名也变得更流行、更重要。现在需要使用英文名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打算留学的朋友肯定需要事先起个好听的英文名;在外企、跨国公司上班的职场白领也需要一个时尚的英文名方便交流https://www.meimingteng.com/EnglishName/s.aspx?newsid=7434
6.中文流行语英语翻译(精选8篇)中文流行词汇产生于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中, 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有时很难从英语中找到直接对等的英语词, 需要译者参考英语中的表达习惯, 结合中文流行语的内涵, 进行翻译。 1. 直译 直译是指按照中文流行语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 以译语不会给英语读者造成异义或误解为准, 旨在保留汉语的文化特色。用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mdw3h3k.html
7.有关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英语像汉语一样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外国人学习现代英语,非多看中国报刊、多听中文广播或多看中文电视不可。同样,我们在学习现代英语时,也要尽可能经常接触英语报刊、广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xuexila.com/englishh/c398369.html
8.2013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调研报告重点就汉语水平对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的影响、不同母语区的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的状况、选择网络为主要观看中国电影渠道的受访者的行为特点以及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片的评价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报告认为,“中国梦”理论解决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扩大应不断增强电影创新https://aiccc.bnu.edu.cn/wjty/2013wjty/8641.htm
9.汉语会不会代替英语成为全球第一地位的语言英语才是绝对的世界语言,汉语根本不是一个世界性语言。汉语还是一个本国型的语言,就是它本国人说的最多。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按照人口来说,汉语、英语、印地语、西班牙语这些都是非常大的语言,使用人数都非常多。 我之前聊 YouTube 的用户范围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印地语已经在 Youtube 里头的内容越来越https://codechina.org/2022/06/chinese-english/
10.英语调查报告15篇1.英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青年教师比例剧增 英语教师几年来一直短缺,再加之几年来扩大招生,老教师的相继退休,因此,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仅三年教龄的教师就约占25%。如:20高中,36中,2中。 (2)青年老师队伍相对不稳定 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好的英语教师外流很多。有5、6名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考取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114442.html
11.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有哪些内容摘要: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 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干扰 错误 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https://www.oh100.com/xiezuo/1271059.html
12.汉语很受欢迎的翻译是:Chineseareverypopular中文翻译英文汉语很受欢迎 选择语言:从中文简体中文翻译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瑞典语希腊语捷克语丹麦语匈牙利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挪威语乌尔都语罗马尼亚语土耳其语波兰语到中文简体中文翻译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瑞典语希腊语捷克语丹麦语匈牙利语希伯来语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2230390
13.适合初中生用的英语app最受欢迎的英语学习软件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课本上,现在手机的普及率如此广泛,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适合初中生学习英语软件,供参考。 1初中生最喜欢的英语学习App软件 Learn With Homer Learn With Homer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是练习英语口语的好机会。孩子在使用这款APP时,有虚拟老师和孩子对话。比如,虚拟老师问:“哪个http://www.chusan.com/zhongkao/42082.html
14.汉语在中国很受欢迎用英语怎么说Chinese is welcomed in China https://wenwen.soso.com/z/q157798206.htm
15.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翻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和民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日益便捷,交流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使得汉语与外界的信息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词汇更新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背景下,现代汉语在外来语的充实下,词汇量大增加,词汇内容更加丰富。本文基于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基本概念,从时代特征角度出发,多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30/8170505.shtml
16.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越来越”英文表达式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语“越来越”的英语表达式有哪些?第二,汉语“越来越”的各种英语表达式有什么特点?第三,汉语“越来越”结构的英译方法和技巧有哪些?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基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的汉英平行语料库查找分析出“越来越”的各种英文表达式,并利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分析“越来越”https://wap.cnki.net/lunwen-1018171369.html
17.英语汉化流行词浅析摘要:英语汉化流行词早已有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大量英语流行词进入汉语。本文试图对英语汉化流行词的含义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作粗浅分析,以期总结出一些英语汉化流行词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更好地为繁荣汉语和国际交流服务。 https://www.fwsir.com/wenshi/html/wenshi_20140209214649_23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