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德育意识

德育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首先,小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其道德思想正处于形成阶段,此时的德育教育会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最后,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二)知识传授与育人方法相割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致使德育渗透成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德育效果不佳。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述大道理,不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还会加大教学难度。

(三)育人内容

“假、大、空”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气氛活跃,但实际上教学内容却脱离现实生活,不具备可行性,教育活动成为浮于表面的表演。一些教师为了实现德育渗透,选取了与教学内容不符的德育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德育意识

《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转换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二)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选择不得当,就无法很好地将德育和教学联系起来,进而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发挥。而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很好地接受德育内容。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落实好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思想修养也能得到提升,为社会输送品德优良的建设者。

作者:杜方方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柳丽娜.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7(2):7-8.

二.鼓励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利用名言警句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课文的中心思想,都可以通过一段言简意赅的话语进行概括。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这些内容,对其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这些名言警句进行记录,并时常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牢牢的进行巩固[2]。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天正式上课之前,引导学生共同朗读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将其进行记录,还可以将其写到黑板的角落上,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黑板报的醒目位置,每天写下一条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对其含义进行讨论和分析,丰富学生的积累,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为全校的师生播放一条名言警句,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环境对学生产生影响。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小学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具有思想性与情感性,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雏形。语文教材中课文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讲的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有的是古人高贵的道德品质,还有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等等,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为其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学生后期人格的形成与小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德育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与知识掌握能力相比,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明白,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之前,应该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需要融入德育教育,语文课堂是非常好的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德育教育,虽然还不能让学生明确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是对其以后有很大影响,对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2.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是多元化的,在教育中寓教于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上,教师有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师要使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良好地运用专业语文技能进行人际交往;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环境、乐观向上的情感;第三,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让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都过度重视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而所谓的教学质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的。随着近些年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等的教学上。新课改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还是重智育。这种现象,加大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难度,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了达到学校设立的升学指标,也不得不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知识上。另外,对于重视德育教育的学校,有的教师又会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地位,在语文课堂上,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政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1.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学

2.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活动

3.运用多媒体辅助德育教学

四、结语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欢快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其“德智”的双向发展。

[1]刘小梅,宋丽霞.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5(01).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教育理念情感体验

一、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1.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在每一个学生的求学生涯中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每一个阶段都受到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德育要从小抓起,让小学生从最初思维形成之时就受到德育教育,对其未来心理状态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小学阶段是最容易接受外来教育的时期,最容易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2.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双向进步,教育的职责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及应用知识外,还要按照社会的发展培养相应素质的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时期,教育主体制定符合这个制度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从小学时期就加大德育教育的培养力度,宣传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有利于培养适应本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往往对很多是非曲直辨别不清,他们无法站在多种立场思考及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日常和父母及祖父母的接触更多一些,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影响自然更多一些。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用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在对错判断上培养其理性主观的辨别思维,能够更好地孩子的辨别是非能力。

二、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语文教育者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以身作则。师者最关键的教育手段是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从事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信服教育者,使传授知识及经验的过程更加顺利。小学生是最具有模仿意识的,他们在日常行为及思维模式上,习惯于跟随老师及家长,语文教育者对自身的行为规范,是给学生在生活及学习态度上的一种无形的引导,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并对孩子未来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打下根基。

3.语文的课程教育与德育延伸的手法不够完善。除了上述的语文教育者在备课时很少涉及德育知识外,课堂上将语文课程与德育教育的链接手法不够完善,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吸收理解。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思维模式还不能完全稳定,所有接收的知识及经验都靠教育者形象生动地讲解,才能很好地吸收并记忆。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育者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这一点,将语文课程与德育教育完美结合需要自身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并加上严格的职业培训,在这些方面,很多小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三、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渠道

1.借用德育典故使学生们深入理解。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往往都是以爱国、有爱、明理、诚信、尊师、重道为题材的,教育者根据这些内容,借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典故,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应该怎样遵守日常的行为规范及做出怎样的价值判断。在一般教育手法中,典故教育是最能深入学生内心的,将语文课程与典故事例较好地结合,给小学生单纯的思维模式打下深刻的烙印,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2.教育者在传授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心理。语文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及经验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行为模式及心理状态。小学生并没有稳定的性格,他们情绪和心理上的波动都比较明显,贪玩、好动、天真、可塑是这个时期的特点,教育者需要时时观察,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异常反应,能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消除逆反心理作用,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4.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多以感性为出发点,小学的语文课程多含有丰富的情感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以孩子的角度理解世界。教育者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如果结合感性素材,就会更加深刻地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从根源上理解德育的意义并贯彻于自身活动中。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会带动课上氛围,感染效果更好,比起单纯的说教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深入孩子内心,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小学时期是每个学生培养良好德育观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性善良,能够主动接受外界传播给他们的东西,教育者在这个时期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很好地结合,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及经验的重要性,并且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判断是非,如何在自身塑造过程中使自己更加完善。德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根基,在小学时期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为教学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教育

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人素质方面,还体现在中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发展方面。因此,中职学校有必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大力度。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渗透式教育被认为是最容易实现,并且教育效果最好的。在中职学校教育的各个科目中,语文教学本身具有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值得每个中职语文教师思考。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中职德育教育需要语文教学的弥补

中职德育教育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来进行,但是,中职学生群体存在一个集体特征,就是他们在初中都存在学业问题,个别学生甚至存在品行问题。他们进入中职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对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视度不够。一旦学生整体对自身德育水平发展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那么整个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语文教学能够从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自身德育教育的重视,使日常德育教育的效果提升。

2.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优势

中职学校语文教材兼顾了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方面的需要,虽然教材的主体是以学生文化教育为主的,但是语文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着许多能够开展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中国古代诗词和美文中所抒发的各种爱国、亲情等美好的情感,都是德育教育的适用教材;另外,语文教学所重视的阅读和言语表达等内容,为学生开拓了学习视野和空间,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中国文化,这实际上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源。

3.德育教育渗透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和个人素质发展教育,是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了德育教育。我国各级教育都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学校各个科目也都在要求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德育教育渗透已然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向之一。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

2.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3.营造德育教育气氛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1.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德育教育都能够起到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作用。虽然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在教材范围内,但是,教师对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发掘与拓展,无疑是使原本固定的教材更加丰富,使学生能够从教材中获得更多知识的过程。

2.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不足,也能够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而得到解决。为了在教学中展示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必然要追求更多样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也从简单的知识教学升华成为对学生个人修养、思想的教育,这正是中职语文教学优化的过程,也是优化的结果之表现。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仅满足了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还使语文教学的意义得以延展。从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是在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知识;但从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是在教学生如何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学习使用哪种方式去传承这种民族精神、如何进行个人素质的培养。有了德育教育的加入,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之后,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对“德”的阐释,也能够对个人素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在中职阶段所获得的能力,能够对他们未来的人格发展起到指引作用。相信通过中职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将为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和个人素质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罗静.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5):115~116

[2]沙春菊.探寻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考试周刊,2014(A2):120~121

[3]吴丽霞.浅谈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视界,2013(33):125~126

现在再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准确地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本文之所以用了这样一个题目,是因为这是被大家规定了的校本教研课题,所以不得不用。为什么说这个说法不科学呢?这就又得谈谈“语文”是什么东西了。

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说的“语文”,是用语文课本体现的,它的最本质特征是“语言文学”。如果说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还主要是“语言文字”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手中的语文课本就越来越成为一本“语言文学”了,它所展现给学生的课文,文学作品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所谓要“渗透德育教育”的课文,正是针对这部分文学作品而言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了。

那么,把上面的说法表述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文中的‘德’的内容提炼出来进行德育教育”行不行呢?不行。先不说这个表述好不好的问题,就它所表达的内容来说,也仍然不科学。因为它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实践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一宏伟计划。为把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本文就此浅谈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物传记类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有更高的心灵追求和思想境界。深刻透彻地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调动起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评价,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例如,《在爱中行走》中的德兰姆姆用行动践行着对穷人的爱。阅读这些作品时,要从心灵上引导学生,使其身受陶冶。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人物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品质的感召下,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对人物事件的概括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三)在提问启发上进行德育的渗透

二、在情感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三、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引导学生把道德与写作结合起来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每天都写日记。我便引导学生多练笔,多观察,多思考,把道德与写作结合起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观察生活、捕捉形象,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指导学习运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过程;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过程。

THE END
1.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二是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微信书房小程序有60余万册电子图书、音视频等资源达20TB,让读者一部手机畅享海量资源。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好书推荐、线上讲坛讲座、阅读分享等方式,促进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基层阅读站点建设。开展送图书进社区活动,向红旗、东正等社区赠送图书共783册,有效拓宽基层阅读阵地,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2.如何提高阅读书籍的能力?1关于“如何提高阅读书籍的能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https://taoyi360.cn/zsbk/202412-2444.html
3.浸润书香,启航语文之旅——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教师生字读书写作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更涉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畅游,享受学习的乐趣呢?以下策略或许能为你指引方向。 1.培养阅读兴趣,拓宽视野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钥匙。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从童话、寓言到科普、历史,不同类型的书籍都能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EOH900556B190.html
4.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精选6篇)网络资源已经逐渐被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资源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合理的利用也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网络资源对计算机教学中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明确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的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并立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12g3st4.html
5.如何利用图书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10篇(全文)如何利用图书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 第2篇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性学习 许多教师在抱怨,自己的课讲得蛮不错的,重点也抓了,难点也解了,有的问题讲了N遍了,可学生就是学不会,学习成绩也上不去。问题出在哪呢? 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往往是因为教师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如果一味地满堂灌,学生只能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2axamrm.html
6.2016年版)中卫市特殊教育学校人人通空间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目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7.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前语文教学中那种“老师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为学文章而学文章”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现在的语文课程课内外教学已经被打通,单靠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https://www.unjs.com/lunwen/yuwen/20181213044153_1800522.html
8.读书月活动方案集锦15篇移动图书馆已在我校开通,为使读者尽快了解移动图书馆,熟练利用移动平台检索、浏览馆藏电子书刊、学位论文等资源,利用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下载电子书,我们将在现场举办移动图书馆宣传与推广活动。 8、“图书馆达人”知识竞赛 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参赛题涉及图书馆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文史、网络等https://www.qunzou.com/huodongfangan/578369.html
9.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论文(精选15篇)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月活动,为学生制造课外阅读开放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中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并通过读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识与乐趣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将学生所获得阅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阅读“四大名著”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在其中学到的https://m.yjbys.com/bylw/jiaoyuxue/110835.html
10.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实践教学体系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1.发挥图书室资源优势促进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期刊发挥图书室资源优势 促进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伊廷安 张丽萍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分享 打印 摘要:图书室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有利于推动课外阅读教学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选择图书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施行以激励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djyzb201912010
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珠海市第一中学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 在,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 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 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 法、习惯及情感、https://zhedu.net/?q=node/16791
13.开题报告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创新1.智慧启迪——数字化资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研究如何有效整合网络文学资源、多媒体素材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例如,利用数字图书馆让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互动式的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探索智能写作软件、语法检查工具等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文本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71604&id=39391347
14.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职教幼教,教育科研,武昌教育研训网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http://www.jypxzx.com/TeachEdu/Preschool.asp?id=16
15.培智生活语文新课标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语言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应重视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https://www.jianshu.com/p/0f20215e2ee9
16.初三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2篇)初三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https://m.yuwenmi.com/jiaoxuejihua/1519656.html
17.校园读书月活动方案1、读书月期间,每位学生必须阅读两本以上书籍,背诵十首以上的古诗词。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好书推荐、阅读分享活动,倡导“阅读使人快乐”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借阅。 十、评价方式 本次活动分设“好书伴我成长”征文和班级组织奖。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3091888.html
18.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改前沿(二)阅读资源有限。部分学校的阅读资源相对匮乏,图书馆藏书量少、更新慢,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三)阅读评价不科学。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http://www.zhwjw.net/article/research/202410/20021.shtml
19.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通用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阅读的力量”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87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