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资源中心于志新语文工作室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对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指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以及有关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丰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

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运用想象和联想、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并努力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指通过语文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态度,以及具有文化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初步具有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能力,并在学习中拓展文化视野,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模块

语文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

1.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按专题组织。

2.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二)学时安排

模块

内容

二级内容

学时安排

基础模块

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

64

古代诗文

28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20

写作

12

语文综合实践

教学内容不少于5个专题

72

*职业模块

专题10个

拓展模块

不做统一规定

合计

216

说明:实施学分制的学校,16或18学时折合1学分。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模块

1.读与欣赏

诵读课文。

了解汉字特点,认读与书写常用字。

学习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

不同句式的表达及作用。

判断与改正常见语病。

缩写、扩写、改写、仿写句子。

学习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和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

阅读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实用类文本。

阅读多媒介文本。

诵读课本中的古代诗文,学习文言基础知识。

课外阅读各类优秀作品,养成阅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

2.表达与交流

进一步学习用普通话交流。

学会倾听和述说。

学习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学习根据表达和交际需要写作。

片段和篇章写作。

条据、通知、书信、启事、计划、总结等应用文写作。

使用常用软件及文字处理程序编辑文本。

3.语文综合实践

根据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确定活动主题与内容,制订活动计划,设计活动项目,开展语文活动,展示活动成果。

学习检索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二)职业模块

专题1:新闻和通讯

阅读有关行业模范、大国工匠的新闻和通讯。

学习新闻和通讯的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

快速浏览新闻和通讯,整合和运用基本信息。

写作新闻或通讯。

专题2:传记和回忆录

阅读有关行业精英的传记和回忆录。

学习传记和回忆录的基本特点与阅读方法。

学习资料的筛选与整理,以及专题讨论的方法。

专题3:科普作品

阅读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科普作品。

学习科普作品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理解科普作品蕴涵的科学道理。

专题4:混合文本

学习由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的混合文本。

学习筛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专题5:敬谦词

学习运用敬谦词的文本,理解敬谦词的特点、功用及使用要求。

在介绍、交谈、采访、讨论以及书信、便条中使用敬谦词。

专题6:古代诗文

学习表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古代经典诗文。

学习古代诗文常识。

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对律己修身的作用,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提高职业修养。

专题7:微写作

学习微写作在内容、结构及创意方面的特点。

学习微写作方法。

练习微写作。

专题8:洽谈与协商

学习洽谈与协商的方法和技能。

在职场情境中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洽谈、协商。

专题9:调查和策划

学习编制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和策划书的原则、格式与要求。

开展行业调查,编制调查问卷,写作调研报告和策划书。

专题10:求职与应聘

学习求职与应聘的方法与技能。

模拟求职与应聘,写作求职信和应聘书。

(三)拓展模块

1.阅读与欣赏

学习绘思维导图、做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学习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欣赏方法。

阅读经典作品。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本中的古代诗文,丰富文化积累。

使用普通话,借助态势语表情达意。

学习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尝试写作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

写作海报、会议纪要、简报等应用文。

根据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确定活动主题与内容,制订活动计划,设计活动项目,开展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的语文综合实践。

五、学业要求

教学

学业水平描述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有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运用多种检字方法辨识字形、字音、字义、词义,区分常用同音字及形近词、同义词、多义词;正确认读和书写《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的汉字

◎能掌握和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和加圈点、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能根据需要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在具体语境中分析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能按照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能整体感知和领会文本,筛选、提取并解释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复述文本内容,包括复述重要细节,体会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能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整合文本的信息,整体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概括文本的要点和主旨

◎能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阅读记叙类文本,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思路

◎阅读说明类文本,能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的方法

◎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区分事实和观点,理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提炼和概括文本的观点态度

◎阅读文学类文本,能了解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理解主题,并说出自己的体验或感悟

◎能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规律

◎阅读常见的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的实用类文本,能理解文本中信息的含义,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筛选和提取主要信息

◎能阅读多媒介文本。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整合和运用有用的信息,具有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网络伦理道德

◎有较广泛的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爱好和发展需要选择阅读的文本,注重读好书,读整本书,扩展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熟练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增加词汇积累

◎有阅读多种类型文本的习惯;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具有整理、筛选、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能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能快速阅读和浏览多种材料,并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筛选材料(包括数据、图像、文字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能分析文本的主要特征和表达技巧,推断比较复杂语句的含义,理解文中修辞方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文本,能凭借语言知识和语感,根据语境分辨语言材料的细微差别,理解重要语句所隐含的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阅读文学类文本,能多角度进行探讨,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分析作品的形象、主题,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并能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阅读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的混合文本,能完整提取文本信息,并利用文本信息做出合理推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根据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阅读材料,注重经典作品的阅读,读整本书,不断扩展阅读领域,提升阅读品位

◎能熟练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增加积累,培养语感

◎阅读比较复杂的文本,能掌握绘图表、做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式

◎能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包括理清比较复杂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进行比较阅读,对从多个文本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类、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能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结构,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或社会价值

◎阅读文学类文本,能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本中的古代诗文

◎能正确、通畅地诵读浅易古代诗文,背诵、默写课文中的名句、名段、名篇,增加文化积累

◎阅读课本中的古代诗文,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别

◎能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疏通、解释文言句义,并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句子

◎能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古代文体知识及文史、文化常识,感受和初步理解课文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能把握课本中古代诗文中的形象,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并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能借助语感、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与课文文体相同、难度相当的古代诗文,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

◎能解释浅易古代诗文中实词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对古代诗文中的形象和语言表达做出初步的分析和鉴赏,说出自己的感悟

◎能背诵和默写古代诗文中自己喜爱的句、段、篇

◎能理解课本中经典古代诗文表达的思想内容,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古代经典诗文

◎在掌握课文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上,能筛选文

本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赏析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语言艺术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浅易文言文,领悟古代诗文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能写鉴赏评价古代诗文的短文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交流的目的、情境与交际对象,适时调整内容,灵活应对,提高交流效果

◎能使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

◎能主动与人交流,尊重他人。听话耐心、专注,做到听完整、听明白,说话自然、清楚、有礼貌

◎在一定的情境中,能有意识地运用正确方法和技巧,进行介绍、交谈、应聘、复述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交际的目的、情境,选择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初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普通话

流利地与人交流

◎能友好地与人沟通,态度诚恳。听话时能正确领会说话者的内容,抓住重点,概括要点;说话文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能根据情境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进行答询、洽谈、协商、即席发言

◎能根据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自如得体地进行讲解、采访、讨论、演讲、辩论;能运用态势语提高交流效果

◎能有意识地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能根据需要使用常用软件及文字处理程序编辑文本

◎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需要,写作内容明确、文字简洁、格式规范的条据、通知、启事、书信、计划、总结等应用文

◎愿意运用书面语言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情感,初步养成写作习惯

◎能根据兴趣和表情达意的

需要进行200字左右的微写作,语言精练、构思精巧、内容有创意

◎45分钟能写700字

◎能尝试写作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的混合文本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作品

◎能使用常用软件及文字处理程序编辑文本,有一定的创意

◎能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写作文字简洁、内容明确,符合文体规范的海报、会议纪要、简报等应用文

语文

综合

实践

◎能根据已确定的生活情境和学习目标,设计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活动项目、活动流程,以及活动评价标准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能根据要求,完成听说读写任务

◎能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创设活动情境,确定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与目标,设计活动项目、活动流程及活动评价标准

◎能根据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确定以提升语文素养为核心,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与目标,设计活动项目、活动流程及活动评价标准

说明:

1.“水平一”是学生学习基础模块内容应达到的要求,为学业水平合格标准;“水平二”是学生学习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内容应达到的要求,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标准;“水平三”是学生学习拓展模块内容应达到的要求,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而确立的标准。

2.三个水平的学业要求呈递升状,前一“水平”已明确的要求,后一“水平”一般不再提出。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总体建议

语文教学要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线索,把握教学关键,创设教学情境,传授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教师要开展以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写听说活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文化熏陶。

语文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相机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1)确立课程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理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把握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与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反思与研究,确立师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促进教学中有效生成的意识。

(2)注重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的功能,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尊重学生阅读与表达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要重视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强化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实践与应用

(5)提高信息素养,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体建议

(1)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加深体验与感悟。要通过读写听说活动,使学生了解文本表达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古代诗文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增加文化积累,增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自信。

(2)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应避免单一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要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听与说互动过程中理解要领,形成能力,提高表达、应对和沟通的能力。

写作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交际需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激发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综合实践要依据阶段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业要求,确定活动主题。注重知识与方法的整合,语文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自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参与的态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活动的结果,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的评价,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二)考核与评价

1.语文课程评价应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评价要发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提升语文素养。

2.语文课程评价要多元化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要逐步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

3.语文考试以学业要求为依据

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进行的各类语文考试、学业水平测试、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要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应学业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教科书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教科书编写要注意整体性和有序性

三个模块要合理衔接,教学内容与要求要逐步递升。基础模块要重视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模块要体现专题学习的特点,注重语文活动设计,处理好文本、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职业素养。拓展模块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科书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

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既要注重经典,又要与时俱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适合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4.教科书的呈现形式要多样

语文教科书的呈现形式和编排方式,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心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运用,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所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5.教科书要具有普适性

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文本资源、数字化资源、生活资源、地域特色资源。

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包括教科书、教与学的辅助材料等。学生学习辅助材料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度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及职业素养。教师教学辅助材料要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确立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

2.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先进信息技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搜集信息、精心筛选信息,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动学习的工具,指导学生在网络中搜集资料,辅助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有效扩大、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数字化资源的经验。

3.生活资源

4.地域特色资源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检索文献,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本地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俚语等,对本地区特色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整理成专题性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开发利用地域特色资源的语文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五)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规划与管理

要通过监察、抽测,以及组织毕业生语文素养跟踪调查等措施,加强语文课程的统筹管理,并及时反馈各类数据,提出改进要求。应加强对语文课程质量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学业水平测试。要把教师素质提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强化服务与指导工作。要对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开展针对性的教科研活动,如举行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帮助教师在执行“语文课程标准”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专业发展。

2.学校负责对课程教学实施进行管理

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突出课程质量管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落实三个模块的教学,保证课时。应通过组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措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特点,使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在课堂教学层面得到落实。

学校要健全和加强语文教研制度,把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中“教学实施建议”的有关要求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3.地方与学校要推动行业参与语文教学改革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开展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在语文素养方面的需求,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推动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改革。

THE END
1.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二是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微信书房小程序有60余万册电子图书、音视频等资源达20TB,让读者一部手机畅享海量资源。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好书推荐、线上讲坛讲座、阅读分享等方式,促进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基层阅读站点建设。开展送图书进社区活动,向红旗、东正等社区赠送图书共783册,有效拓宽基层阅读阵地,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2.如何提高阅读书籍的能力?1关于“如何提高阅读书籍的能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https://taoyi360.cn/zsbk/202412-2444.html
3.浸润书香,启航语文之旅——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教师生字读书写作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更涉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畅游,享受学习的乐趣呢?以下策略或许能为你指引方向。 1.培养阅读兴趣,拓宽视野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钥匙。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从童话、寓言到科普、历史,不同类型的书籍都能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EOH900556B190.html
4.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精选6篇)网络资源已经逐渐被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资源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合理的利用也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网络资源对计算机教学中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明确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的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并立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12g3st4.html
5.如何利用图书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10篇(全文)如何利用图书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 第2篇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性学习 许多教师在抱怨,自己的课讲得蛮不错的,重点也抓了,难点也解了,有的问题讲了N遍了,可学生就是学不会,学习成绩也上不去。问题出在哪呢? 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往往是因为教师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如果一味地满堂灌,学生只能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2axamrm.html
6.2016年版)中卫市特殊教育学校人人通空间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目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7.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前语文教学中那种“老师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为学文章而学文章”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现在的语文课程课内外教学已经被打通,单靠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https://www.unjs.com/lunwen/yuwen/20181213044153_1800522.html
8.读书月活动方案集锦15篇移动图书馆已在我校开通,为使读者尽快了解移动图书馆,熟练利用移动平台检索、浏览馆藏电子书刊、学位论文等资源,利用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下载电子书,我们将在现场举办移动图书馆宣传与推广活动。 8、“图书馆达人”知识竞赛 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参赛题涉及图书馆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文史、网络等https://www.qunzou.com/huodongfangan/578369.html
9.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论文(精选15篇)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月活动,为学生制造课外阅读开放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中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并通过读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识与乐趣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将学生所获得阅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阅读“四大名著”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在其中学到的https://m.yjbys.com/bylw/jiaoyuxue/110835.html
10.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实践教学体系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1.发挥图书室资源优势促进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期刊发挥图书室资源优势 促进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伊廷安 张丽萍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分享 打印 摘要:图书室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有利于推动课外阅读教学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选择图书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施行以激励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djyzb201912010
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珠海市第一中学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 在,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 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 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 法、习惯及情感、https://zhedu.net/?q=node/16791
13.开题报告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创新1.智慧启迪——数字化资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研究如何有效整合网络文学资源、多媒体素材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例如,利用数字图书馆让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互动式的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探索智能写作软件、语法检查工具等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文本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71604&id=39391347
14.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职教幼教,教育科研,武昌教育研训网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http://www.jypxzx.com/TeachEdu/Preschool.asp?id=16
15.培智生活语文新课标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语言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应重视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https://www.jianshu.com/p/0f20215e2ee9
16.初三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2篇)初三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https://m.yuwenmi.com/jiaoxuejihua/1519656.html
17.校园读书月活动方案1、读书月期间,每位学生必须阅读两本以上书籍,背诵十首以上的古诗词。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好书推荐、阅读分享活动,倡导“阅读使人快乐”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借阅。 十、评价方式 本次活动分设“好书伴我成长”征文和班级组织奖。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3091888.html
18.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改前沿(二)阅读资源有限。部分学校的阅读资源相对匮乏,图书馆藏书量少、更新慢,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三)阅读评价不科学。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http://www.zhwjw.net/article/research/202410/20021.shtml
19.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通用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阅读的力量”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87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