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笔记串讲1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和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目标,这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权责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人际关系,也对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政组织的性质(论述题)考试用书

(1)一般性质

(2)特殊性质。

无论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统治的角度,行政组织在具有社会组织一般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质。①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性是组织的核心。②社会性指行政组织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是组织的基础。③*性政府行政组织作为管理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着这种权力,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它拥有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生活秩序。④法制性。法制性是行政组织*性的基础,任何一个行政组织的建立、撤销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并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展活动。⑤系统性。行政组织是依法设置的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权力结构所组成的权责分明、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系统遍布全国各地。⑥主动性这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点。政府应主动地研究、提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主动地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服务。政府行政组织还必须具有创造性,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3、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从总体而言,现代社会存在五大组织系统:国家、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和政党组织。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的区别是:①管理对象不同。行政组织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企业、事业、群团组织以本组织或本群团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为管理对象。②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行政组织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的规范及达到规范的措施;企业、事业、群团组织则提供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局部的行为规范。③活动的依据不同。行政组织以国家权力运行规律为活动依据;企业、事业、群团组织则以本领域内的发展规律、规章为活动依据。④活动的目的不同。行政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企业、事业、群团组织以追求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精神利益为目的。

4、行政组织的功能与国家的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行政组织的功能与国家的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家及其整体活动的方向就是国家功能,即国家在社会事务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国家功能是国家本质的外在表现。国家本质决定其功能,功能体现本质。

行政组织的功能是与立法组织、司法组织的功能相对而言的,是整个国家机器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而言,立法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司法则保证法律公平的实现。行政组织的功能的行使以立法机关的法律为出发点,对其负责,并受其指导和制约;它以司法机关的强制力为后盾,并受其监督。反过来,行政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政组织在法律赋予的范围内,自主确定其行为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并制约和影响着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功能的实施程度。

5、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是指政府行政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敌对阶级的反抗,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妥善处理各个阶级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法制建设,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2)经济功能政府行政组织的存在目的,就是要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保护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并以各种形式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文化功能各国行政组织的文化功能,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二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4)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这有两个方面,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加强环境保护。

6、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考试用书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职能的发挥都是由行政组织来进行的。(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是管理活动的重要支点。首先,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的载体,没有行政组织就没有行政人员及其作用的发挥。其次,行政组织结构上的合理性是组织内部关系顺畅、人员作用得以正常发挥的关键;第三,作为系统的行政组织,能够汇聚很多行政人员的力量,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7、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与有限性。一方面,它涉及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另一方面,它的功能又是有限的,因为:第一,行政功能的发挥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第二,行政组织不能干预合法的私人领域;第三,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第四,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2)稳定性与变异性。一方面,任何行政组织都具有相似的、普遍的功能,这要求行政组织活动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行政组织的功能要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变异性。

8、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1)综合性总体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2)静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②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即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关系。③研究行政组织的类型。(3)生态和心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分析自然、经济等外部环境与行政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内部条件。主要探讨行政组织内部的物质、制度条件和人群关系的影响,以及行政组织如何改善其内部条件。(4)动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②研究行政组织变革。

9、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

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行政组织理论的性质。行政组织理论具有双重的性质,它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由此决定了行政组织理论既有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所共有的社会性。

行政组织的阶级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而对同一种行政组织现象持有不同的看法。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决定了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又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行政组织理论特殊阶级性和一般社会性,决定了我们研究行政组织时,要持批判的继承态度。

(1)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政治学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国家行政组织,这为对行政组织进行微观研究的行政组织理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与管理学的关系行政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产生晚于管理学。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包括对组织自身的研究;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两者的区别在于:组织学的研究主要限于组织自身;管理学的研究既有组织自身,又有对某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问题。(3)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而产生,行政组织理论是从行政管理学中分离而独立出来的。(4)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的认知过程、记忆、思维和想象,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的行为表现规律。而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行政组织内部组成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所以,心理学对行政组织理论有重要的渗透作用。【篇二】1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试述其理由。

该论点从行政组织理论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影响方面,阐明了行政组织研究的重要意义。(1)国家政权是由人来掌握的,人是行政组织中活跃、能动的因素。行政工作人员是政府功能的的履行者、机构的组成者和权力的执行者。如何调动行者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行政工作人员的潜力,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科学的行政组织管理,就能有利于调动行政工作人员潜力。反之,则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认识掌握行政组织自身管理规律,有利于由于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2)研究、学习行政组织理论,使行政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按照行政组织建立、运行的规律办事,也可以提高行政工作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有助于行政工作人员素质提高。

12、雅典的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具有原始的*特征。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等具有行政组织性质的组织以及行政*――执政官,都由公民选举产生,行政的内容亦由公民大会决定(当然只是奴隶主和自由人的*)。②强调依法行政。雅典人视宪法为高法律,从梭伦开始的每改革,都以修改补充宪法为启动,享有巨大司法权力的陪审法庭的基本任务,就是审查行政组织是否违宪。官吏必须公正执法、不图私利,一旦违法,就要受到惩处。③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公民担任公职用抽签方法决定,且任职期极短,不能保证政府公职人员必要品德、才能和经验的积累,影响了行政效率。④行政职能简单。城邦国家,所辖领域极小,不存在纵向层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也不存在横向部门的划分,行政职能未专业化。

13、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4、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体系。(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4)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15、简述外国奴隶制时期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行政职能的内容多限于宫廷内部的管理。(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16、法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半议会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

(1)强化了总统的权力,总统无需对议会负责;(2)提高了政府地位,国民议会无权要求总统下台和解散议会;(3)议会的作用有所下降,但仍然拥有立法、监督政府和批准政府财政预算三大职能。

17、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②中世纪末期,随着****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③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④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18、美国现代的独立政府管理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强,管理职能单一。其*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2)具有独立性。由于专业技术较强,其法律、政策不因政府的政策变动而变动,故在法律范围内他们自行决定执行中的政策权利。(3)行使混合权力。独立行政机构不仅有行政权,而且有准立法权、司法权。(4)办事效率高。由于权力集中,办事程序简化了,再加上管理职能单一,管理者对同类问题具有丰厚经验,因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5)独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各种专门委员会,如中央情报局、民权委员会、人事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储蓄系统等。

19、简述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行政组织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科学化。(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这表现在近年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三权分立作为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下各国的共同要求。

20、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到内阁的演变。(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篇三】21、中华*的行政组织特点

(1)中华*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共和国的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执掌,设参众两院,建立议会制度和内阁制度,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开始初具现代特征。(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孙中山逝世以后,这一体制并未得到真正实现,因为实际上国民大会所拥有的权力很小,而总统的权力很大。(3)从法律上确立了******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法律规定政府主要长官都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军权制主张,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集中制原则。这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保证的。(4)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了上下级或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不清,从而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虽然过去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但往往都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方式是导致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所以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就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前提和基础。

23、马基雅维利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体现在他的《君主论》与《讲话集》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这些原则主要有四项: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必须具有超出常人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的原则;存在下去的原则。

24、简述外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有哪些

25、独立的、系统的行政组织理论(传统行政理论)产生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2)*共和国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3)政治学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为行政组织学的独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②西方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基础,致使经济组织理论研究的代表常常成为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先驱,③由于种种原因,行政组织理论与一般组织理论的质的差别没有得到科学的说明。

26、柏拉图的行政组织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行政组织思想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与《政治家篇》里。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分工是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人们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从而产生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等级构成:监国者治理城邦、五十保卫国家、工匠从事物质生产。(2)“无学识者不能治国”,只有集知识与权力于一身的哲学家才能承担。(3)治国者必须重视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手段。(4)柏拉图晚年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思想,因为他感到要实现德才兼备的好人治国十分困难。

27、亚里士多德的行政组织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在他的《政治学》里,他表达了其行政组织思想:(1)他提出了三权分立的雏形,即无论那种整体的国家都应该包括三中机构: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2)设置行政机构的依据在于: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行政机构的设置要以管理的业务或对象为依据;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行政机构与之相适应。(3)提出了行政组织应当具有一定的职能,如城邦监护职能、公共财政、军事职能等。(4)行政人员的任用的原则是:适用、专任、德才兼备。(5)建立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6)他主张以法治国。

28、威尔逊的行政组织思想

威尔逊是独立的行政科学的创始人,他在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了其关于行政组织的思想:要求首先明白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任务;倡导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强调行政组织应成为公众信赖的机关。中华考试网

*29、汉密尔顿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里。他的主要观点为:(1)主张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2)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力)。

30、密尔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体现在《代议制政府》里。他的主要观点为:(1)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2)政府的职能应该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3)行政组织合理分工,实行个人负责制;(4)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由有特殊专业性的人才来担任。【篇四】31、官房学派的行政组织思想。

官方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意志、奥地利的一些财政及行政改革学家和学者,由于彼此观点接近而形成的一个特殊集团。他们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1)建立统一的、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与方法;(2)主张选用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3)主张国家行政组织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为若干部门来管理;(4)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利。

32、泰罗的组织科学原理

美国工程师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于1911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他主要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涉及到的组织思想有四点:主张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开来;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即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适当放权。

33、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

34、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梅奥是早期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人际关系学说也是行为科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工业文明里的人的问题》。梅奥与其合作者为研究人际关系,于1923-1926和1927-1932两次实施了有名的“霍桑实验”。梅奥的基本思想是:一是提出了“社会人”理论,认为人除了要求获得劳动收入以外,还希望获得安定、友谊和归属感;二是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说法,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作为价值标准,妥善对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三是作为新型的组织,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

35、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与原则

36、古立克、厄威克的组织理论

(1)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这一学科名称。(2)古立克总结出了管理的七要素: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这七项的英文首字母架在拼成:POSDCRB.(3)古立克与厄威克共同整理出了管理的八条原则:目标原则、权责一致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3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行政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理论)

他们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继柏森斯之后,于1970年合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其主要观点是:

(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接受足够的投入,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同时提供足够的产出给外部环境,以便保持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关系。(2)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一般由这样五个分系统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3)提出了组织的权变观念,认为权变观点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组织理论所持的基本观点是:权变理论强调如下思想:①组织具有多变量性,应当具体地研究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②每个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分系统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因而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③权变理论致力于谋求中华考试网组织与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

38、如何认识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特点

综合与批判过去的各种组织思想与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前看似对立或矛盾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在系统的框架中、权变的方式下取得了统一协调,从而使人们得以更广泛、更全面,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组织问题。在这一时期,行政组织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系统,其内部又由于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系统与环境具有某种界限并与之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权变理论的大贡献就是综合,但他们并没有超越片面性。因而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顶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必须有更丰富、更全面的内容,有更新、更科学的方法。

39、柏森斯的行政组织理论

柏森斯代表作是《社会系统论》、《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他认为任何一种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处在各个社会系统中的社会分系统,在此社会系统之内又包括了许多小的社会系统。

处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必须具备这样几个特质: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这四个方面的特质主要通过组织的三个层级来维持:①决策层级,负责决策和组织方向;②管理层级,负责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活动和组织与外部团体之间的接触;③技术层级,这是组织目标的直接完成者。这三个层级有着明确的界限。

40、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

西蒙是美国的行政学家,他以巴纳德思想作为出发点,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全面、成熟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尤其主要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组织决策理论。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管理行为》(或《行政行为》)。西蒙的行政组织四项主要包括:①组织是一个决策系统,组织的功能就是决策。②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取决于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合理选择的手段;由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手段和目的上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整合,因而职能追求在当时条件下令人满意的决策。③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一方面,组织要为个人根据其贡献提供一定报酬,另一方面组织成员同时又必须对组织做出贡献。④他提出了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有:*、组织认同、信息沟通、培训、效率。⑤他提出了组织设计论,认为组织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和为决策所必需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作;要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应当:建立组织的目标体系、进行分工、确立组织的工作中心、进行组织的权力配置。

THE END
1.2010年4月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22.韦伯主张从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即( ) A.经济、政治和社会 B.经济、政治和教育 C.经济、政治和文化 D.政治、文化和教育 23.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提出了两种形式的社会流动,即( ) A.结构流动和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C.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728101710.html
2.李放春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为什么还要读韦伯?澎湃号·湃客不过,对我启发最大的则是美国社会学家伯格(Peter Berger)在其名著《社会学邀请》(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1963)中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精彩点评。他促使我意识到韦伯的历史叙事中隐含的“反讽”意味。二十多年后,我的基本看法仍然如此。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29747
3.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书,标志着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本课程理论专著。() 参考答案:√ 2‘在西方,“课程”一词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有价值》一文。()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ndwtbsl8.html
4.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摘要】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是法典化运动背景下制定的一部成功的证据法典,其法典化的基础是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的独特证据规则:证据的可采性规则。该法典体现了韦伯所说的法律的高度形式理性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在法律的统一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成就激发了中国的法学者在证据规则法典化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8.html
5.2019年4月四川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1.美国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古德诺 C.马克斯·韦伯 D.法约尔 12.提出官僚制理论的学者是( ) A.西蒙 B.韦伯 C.法约尔 D.泰罗 13.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道德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https://www.sczxks.com.cn/zhenti/24126.html
6.有趣英文网站互联网头条另外,网站上还有很多听力资源,比如「美国之声」电台广播,这里配有相关的文章、词汇讲解、小测试等等,完全省去了到处搜罗资源的时间,实在是太方便! Reading Rockets http://readingrockets.org/ 使用年级:K-6 Reading Rockets是由美国教育部赞助建立的网站,主要提供有关儿童阅读的信息,还有老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阅读的https://www.300.cn/toutiao/t_100851.html
7.社会学概论(本专)1C.韦伯 D.吴文藻 14.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包括()? A.经济不断迅速增长。 B.经济结构的改变。 C.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 D.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5.有计划地社会变迁的客观基础存在于()两个方面? A.一般历史条件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6746
8.社会分层的理论测量与中国分层现状对于阶级斗争,韦伯更重视其形成的主观意识条件(如舆论环境、领袖的号召),而不单纯只是客观上生活机会的差异。 身份群体(status group):由受到同样的肯定或否定社会声望评价的人构成的群体。虽是主观声望评价的结果,但也有其基础: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出身的声望或职业的声望。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2362699/
9.国家开放大学23秋社区治理形考作业100分答案C.韦伯 D.帕森斯 2.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是() A.社区 B.城市 C.国家 D.乡村 3.()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http://www.aopen255.com/show/58381.html
10.行政管理学自考题3学历提升学历教育成人自考本科3.一般认为,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美国学者是___ ? ? ? ? A.高斯 B.雷格斯 C.卡特斯 D.林德布洛姆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翰·M·高斯。早在1936年,他发表的《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一文中,就提出http://xueli.en369.cn/xuexiao/168664158091169.html
11.美国学者()提出影响力是一种关系,即一个或者更多行动者的需要谁被称作美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之父( ) A. 罗杰斯 B. 格里弗斯 C. 埃里克森 D. 杜威 查看完整A. 平民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工读教育 D. 实用主义教育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到学前阶段末期https://www.shuashuati.com/ti/4e2268d124c4498bb391d1fddf037f97.html
12.揭晓2023年美国私立寄宿高中TOP50排名你青睐哪一所?圣安妮贝尔菲尔德学校最初为弗吉尼亚大学的女子学校,每年招收35%的申请人。现在,圣安妮贝尔菲尔德学校接受小班教育,平均每个班有13.7个学生,并提供15门AP课程。 47. 达娜豪尔女子高中(Dana Hall School) 马萨诸塞州 SAT平均分:1915 校务基金:3千300万美金 https://www.idp.cn/yingguo/shenqingtiaojian/107727.html
1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用12篇这里我国以美国师德规范为例,可以清楚看到西方国家对师德规范不同层次划分的重视。根据郑金洲、黄向阳两位学者对美国教育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在师德规范划分上,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师德理想是教师努力方向的直接体现,即教师应该培养民主信念,相信每一个人都具备价值https://zgycxb.xueshu.com/haowen/25974.html&wd=&eqid=a357648400000a6600000006645c8b64
14.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theriseofeducation法国拥有一个中央集权的 国家体系,但在教育发展上却并不是很有规律 。英格兰很晚才形成国 家办学体系,被普遍认为在很多教育指标上都很 “落后”。研究还把 美国作为 “控制组” (控制个案 )包括进来 ,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公 立教育具有很高的入学率和扫盲率,但与大陆体系迥异的是,它是一 个 “地方分权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27/7151126064002011.shtm
15.2021年4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00319真题与答案自考6.按照韦伯的观点,下列属于魅力型组织特点的是 A.纽织结构的高度稳定性 B.组织内部管理的非专业化 C.组织具有强烈的守旧性和宗教性 D.行政人员的任免与升迁取决于统治者的亲疏、好恶等个人因素 7.提出“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是 A.马斯洛 https://www.educity.cn/zikao/248554.html
16.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教材考点第十章韦伯夫妇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他们是费边社的创始人,社会民主主义的信仰者,也是西方劳工运动理论的先驱。其主要著作有《工会运动史》(1894)和《产业民主》(1897)。 (二)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 约翰.康芒斯是美国制度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被称为制度主义的“社会法律学派”。他的主要著作包括:《https://www.wangxiao.cn/jjs/96369636936_2.html
17.中国近代企业史的研究范式及其转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企业理论和钱德勒对于美国企业史的实证研究都表明,边界的变迁对于企业有着重大意义。钱德勒甚至认为:“当制造厂商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和分配网络,接着又建立起自己的广泛的采购组织时,现代工业企业即宣告诞生。”(75) 因此,如果我们在继承前辈学者的研究的同时,更切实深入地把企业制度的发生和变迁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商业http://www.sass.cn/109001/39313.aspx
18.世界智识中心的流变——全球史视野下德国大学的兴衰美国大学在一战前后逐渐停息轰轰烈烈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留德热潮,开始实质性成长,并逐步赢得国际公认的地位,其教育和社会科学的美国化也开始真正实现。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访美时,对美国的学术文化水平总体上不以为然;随后,奥地利学派巨擘熊彼特的到访,也让美国同行相形见绌。总体上,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界在面对欧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11/t20231114_2111116557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