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华教授教书育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讲8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主持2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奖1项和省级教学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13部,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共指导博士生15名,硕士研究生76名,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百余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好评。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应用问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不少学生在作完毕业设计后,感到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跨入社会去竞争的自信心.以下内容希望能对学生毕业论文有所帮助.关于本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现在通过例子加以说明.假如一学员在中学教初中物理,平时见过或做过一些初中物理课件,也知道学校的工资,人事等管理已经计算机化.该学员初步可以选择的论文题目就是初中物理课件的制作(或××初中物理课件的设计与实现),或中学工资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的开
事实上,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专业有很多热点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应用问题的选择,则广泛得多.例如应用领域的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一选题中可以考虑的问题有基于网络/Web的应用系统,或者选择基于单机的应用系统开发.
二,是本专业论文写作的特点,写作要点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有如下四种类型:
1.1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这类项目的写作提纲是:
内容.);
2)×××系统的设计(应该写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结论,如系统的总体设计结论(包括模块结构和接口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结论和主要算法(思想)是什么等内容.);
3)×××系统的实现(主要写为了完成该系统的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有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必要时应该给出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应该总结全文工作,并说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等).
1.2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
模块的细化).例如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等,这类工作可以没有具体编程,但应得到有关方面的初步认可,有一定的工作量.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2)项目分
5.1学术论文要求文字流畅,层次清晰,词藻不能过分华丽,近年国内外在计算机方面的论文的语言较以前生动,但用词都以准确,不过分夸张为度。
5.2标题要能反映内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题目是个不好的题目:"图像处理的某些问题的研究",论防火墙技术"等,其中的"某些问题"不如换成最中心的词汇。论防火墙技术题目太大,不适合本科生作。
5.3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一页(1000字左右),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
摘要可以在全文写完后再写。要简明,
中英文摘要应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几个keywords。
写英文摘要时,可先用英文的习惯和用语写摘要(可以借助于电子词典),然后英译汉,用中文摘要去将就英文摘要。反过来,如果先写好中文摘要,再汉译英,则很难把英文摘要写得地道。
平行的内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动,一句被动,语感就非常糟糕:"Thispaperproposesanewalgorithmandaprototypeispresented.....".
5.6上升到理论,一般硕士论文会要求这一点。如果本科生能够在毕业论文中得出有意义的定理或命题,一般会认为是好成果。可能会被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或在考研、求职中得到承认。
5.8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测试、运行结果及分析(图表或曲线)。
5.9结论,小结。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创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内容等。
返回目录
六、参考文献及引用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带着问题读文献或杂志上的论文,不但注意学习学术内容,同时也注意学习选题方法、格式、标准的套话、起承转合的语言和方式,参考文献的写法,字体的运用等等。在论文中明确给出参考文献的出处,既代表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也代表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学研究中应培养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做人准则。
参考文献的写法:按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编码的方式给出,如[1],[2],等。参考文献包括专著、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技术报告等。
七、摘要样板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到1000字,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下面是可行写法之一。
1.介绍项目意义背景,100-200字。
2.本文作的主要工作,(1),(2),(3),.....,400-600字
关键词:操作系统;双语教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TheResearchandPracticeontheBilingualTeachingofOperationSystem(OS)Course
TIANJun,LIDan
(School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X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008,China)
Abstract:BilingualteachingofOperationSystem(OS)courseisthereformandinnovationofteachingmethods,onthebasisoforiginalteachingrequirements.Thenthestudentscanmastertheoperatingsystemdesignprinciplesandmethodsthroughthebilingualstudyabouttechnicaltermsandalgorithms.InthebasisofthetraininggoalofOSbilingualteaching,thisarticleisfocusedonthethreemajoraspectsofthePracticeTeachingReform:teachingmaterial,teachingmethodsandassessmentmethods.
Keywords:operationsystem;bilingualteaching;discoveryofteachingpractice
1OS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从计算机科技研发的发展过程看,重要的技术革新都源于欧美,这也局限了我们所接触的核心学术论文以及软硬件产品的技术资料等都是以英文来编写,计算机专业外语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2,3],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双语教学是实现我校计算机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势在必行。
2本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
5考核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考试成绩只是考虑了期末成绩以及平时作业、实验报告,难以体现出学生对OS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引入了专题讨论成绩,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每章节作业以及实验报告占10%,期末考试成绩50%,主要考察学生对OS原理的掌握;专题讨论占40%,而专题讨论又细化四部分(发现问题10%,算法改进15%,算法实现5%,比较分析10%),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后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如图3所示。
6结论
对比我校近两届学生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成绩,尤其是毕业设计选题及完成情况,学生平均课程成绩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的前沿性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操作系统原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可见,我校操作系统双语教学立足专业注重实践的基本方案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案的实施也为我校其他课程双语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苏晓云.地方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
[2]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7-88.
毕业设计是所有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通过该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在设计态度、工程思想、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统的锻炼和提高,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工程素质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指导教师的治学态度、学术水平和指导设计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尤其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预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思想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
1.2选题不恰当
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我院制订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了选题的基本原则。
尽管如此,但是选题不当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表现在:(1)论文题目大多由指导教师给定,学生并不感兴趣,因此更谈不上对题目的意义有比较深入的思考;(2)论文题目与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致。例如有的学生是软件方向的,但指导教师指定的题目却是硬件方向的等等,对于所用到的一些技术学生知之甚少;(3)论文选题陈旧,图书管理系统题、学生管理系统等类似的题已经做了多少年了,每年都在做,又没有发展,毫无创新性可言;(4)选题脱离社会实践,所使用的技术属于基本已经淘汰的技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
1.3指导教师缺乏经验,指导强度大
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比较晚,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十分稀缺。而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扩招,高校引入了大批的年轻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这些年轻教师本身充满活力,敢想敢干,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实际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不足,而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没有这些实践体会,就很难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技术如何应用到生产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4毕业设计过程缺乏监督
一般按惯例,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每星期至少应见面两次,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然而由于受到学生找工作、升本(接本)等特殊情况的影响,很难坚持下来。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愿意主动找指导教师交流,因此使得毕业设计的过程缺乏监督。
1.5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我校对论文抄袭现象处置甚严,这也是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的培养,然而,部分学生报着侥幸和偷懒心理,往往将网络上检索到的多篇论文稍加修改,重新组织加工,从而就变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甚至一字不改,原文照搬。
总的说来,目前有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少了一点“规矩”,即使有规矩也是“老规矩”。对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及时的改革。
2.毕业设计(论文)的定位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该专业软件、硬件及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等工程领域,是一个纵向较深,横向较广的复合性、综合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接受高等职业技术人员所必需能力的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首先具有教学与教育功能,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经济意识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检验。其次,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具有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的社会功能。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的拓宽改造,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更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质量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怎样主动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使指导教师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使管理人员知道怎样抓住实质问题管理到位,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有关应对措施
3.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3.2在毕业设计之前做专题讲座
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毕业设计,所以对如何进入状态,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分阶段完成,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如何对毕业论文的章节规划、内容安排和格式规范等知识缺乏认识,因此在毕业设计之前有必要做专门针对毕业设计如何开展的专题讲座。
3.3选题是关键,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正确、恰当地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应首先把好选题关。在我系首先原则上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少数课题比较大时,可以分成几个小课题,但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是单独完成自己的课题,防止学生互相“帮忙”的发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经过教研室讨论、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对于一些过易、任务过轻或所使用的是一些过时技术的题,坚决要求进行重选。通过这些做法,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质量,学生也反映良好。
3.4过程管理很重要
开题报告完成以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实际设计过程。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机制,防止学生偷懒。其一,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其二,可引入现在一些软件公司常用的做法,要求学生写周报,让学生每周对自己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果或碰到的困难做一次记录。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临时报佛脚,不做设计只写论文的情况发生,又使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案可查,增加了对毕业设计评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3]
3.5如何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论文抄袭是学术界十分不齿的行为,应当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撰写学术论文,一旦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则日后对己对人都贻害无穷。一方面,应当将“对毕业论文抄袭进行严厉惩罚”写入到毕业论文的要求规范当中去,一旦发现,绝不姑息;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可通过耐心教导,击溃学生的侥幸心理,让学生明白,抄袭的论文是无所遁形的。
3.6改善评判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由两部分来衡量:
一是设计成果的质量,包括软件的功能、所采用的开发技术、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可通过现场演示和答辩来评分;
二是毕业论文质量,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按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评审评分标准采用“结构分”进行评定,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30%,评阅教师成绩占30%,答辩小组成绩占40%
(1)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根据指导教师评审评分标准从学生工作量、工作态度、技术方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论文)质量、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
(2)评阅教师评阅成绩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两位熟悉相应课题内容的教师(可以是外聘教师)进行评阅,评阅评分标准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学生工作水平以及论文撰写规范共同确定,每位评阅教师必须单独填写评阅表。
(3)答辩
成绩主要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评审评分标准从学生的报告内容、报告过程、回答问题以及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85分)、良好(75分一84分)、中等(66分一74分)、及格(60分一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分评定,其中优秀比例控制在20%以内。[4]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受到了扩招、学生就业、升本(或接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做好这项工作,根本在于思想重视,重点在于制度保证,只有学校、教师、学生都加以重视,做好各项制度保证,才能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问题及解决方案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及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专业词汇和英语表达。当前大部分学校把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选修课,课时有限,学生难以有效掌握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书写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如何教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自然就成为教师们最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是讲课主体,而学生只是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经典科技文献的讲解,缺乏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就是学生的状态比较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
2.2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实用技能的培养。其应试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有相当差距
2.3教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英语在教材的选择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3.1教材陈旧。
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而教材却依然是那一本,缺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流行术语等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并且和现实联系紧密的内容。从而导致和现实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2教材的难易程度没有把握。
很多学校的教学对象都包括本科生和大专生(主要指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而专业英语老师只有一个,教材只用一本,势必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3.4“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在基础英语水平方面的差异。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在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基础上开设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而现有教学则“一刀切”,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同一内容,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解决方案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3.1转换师生角色,策划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虽然都是以最新的计算机专业文献和经典的原版教材为基础的,但在讲解时可分难易程度转换师生角色。
例如,在讲解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一节时,让学生选择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What’sArtificialIntelligence难度:+
关键词:knowledge,reasoning,planning,learning,communication,perception,agent,long-term…
②Whataretheapplicatio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难度:+
关键词:expertsystem,speechrecognition,computervision,machinetranslation,gameplaying…
③Canyougiveanexampl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applicationaroundus难度:++
关键词:mobilephone,touchscreen,handwritingChinesecharacterrecognition,computergame…
④HowdoesArtificialIntelligenceexhibitinsciencefictions难度:+++
关键词:sciencefiction,scientificmystery,artificialintelligencerobot,self-determination,genechip…
翻译过程中经常出错的知识点和重要的专业术语。在总结专业术语时,教师说中文,学生说英文。一方面,学生注意力集中,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地位;另一方面,学生用英语表达,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要和学生简单地谈一下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学习目标、大体的授课内容。
此外,我们在课堂上还增加了一些目前流行科技产品如优盘、MP4、上网本等的英文说明书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出现的考点和考题,通过自主分析和教师讲解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水平。
3.3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把握以下三点
3.3.1教材的选择要注重“新”。
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学习计算机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桥梁,而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任何一本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都不可能涵盖计算机领域中的所有新名词和新术语,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定期更换教材,或者在不改变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增加新名词和新术语。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参考国外最新计算机教材、专著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我们的做法是适当删减教材中相对过时的内容,不断补充最新科技成果,如dual-coreprocessor、IPv6、3G等,提前把阅读材料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
3.3.2教材的难易程度要注意把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材。本科生要尽量选择内容和专业词汇涵盖面广的教材,而专科生,尤其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要尽量选择偏重职业活动导向性的教材。
3.3.3选择教材的内容安排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步。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要定期和其它专业课教师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课文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结束语
通过对三届本科生和专科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有所改进。作为一门考查课,学生的出勤率达到95%以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书写的规范性也得到了同行老师的赞许。
以上只是我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经验总结,愿与各位同行共同学习与商榷。
参考文献
[1]金志权,张幸儿.计算机专业英语教程(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韩玉民.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