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的基本内容如下:
1、系统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确定系统目标
系统可行性分析
2、系统调查
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其中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应画成树状结构。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3、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系统关联图、顶层图、一层数据流图、二层数据流图)
数据词典
代码设计
4、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系统控制结构图
5、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实体、实体间的联系、e-r图
关系模式设计:e—r图->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
关系模式
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6、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7、人机界面设计
8、模块处理概述
9、系统测试和调试: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
三、开发工具和注意事项
1、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可由学生任选。如delphi、foxpro、vb、access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全由学生自学。
2、注意事项
(1)项目开发步骤的完整性(系统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物理设计、系统环境和配置、系统实施以及系统测试和调试等)
(2)每个开发步骤所得结果的正确性(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hipo图、e-r图、关系模式、人机界面设计及模块处理等的详细分析和说明)
......
目录:
一、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的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要求和存在问题
1.1出题
1.1.1要求。由指导教师出题,各学科组织人员对本学科教师所报题目进行审核后上报学院,学院将再次组织人员对各学科所报题目进行审核后公示。
1.1.2存在问题。(1)部分题目过于简单,工作量不够。(2)部分题目有新意,但难度偏大。(3)部分教师题目与往年重复。(4)部分题目表述不清楚,功能模块或关键技术描述不清。
1.2选题
1.2.1要求。学生对公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选定。共公示两次,学生可以在一次公示后经指导老师同意后申请更改论文题目。
1.2.2存在问题。学生选题时发现没有合适自己的题目,无法进行选题。
1.3开题
1.3.1要求。(1)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现状。(2)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实现的基本功能。(3)研究中的重难点分析、实用性及创新性分析,预期达到的成果等。(4)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实施中的实验条件分析,项目应用环境和系统测试环境分析等。(5)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6)主要参考文献:指撰写开题报告所参考的学术文献。
1.3.2存在问题。开题报告中需要填写的参考文献是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参考文献。
1.4中期检查
毕业论文和设计进度过半。各位指导教师在中期检查期间,按照进度要求对所指导学生的设计进行中期检查,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在此期间学院将按10%比例抽取学生进行中期检查答辩。
1.5初稿检查
1.5.2存在问题。(1)学生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2)指导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指导教师没有认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和部分初稿检查表为学生填写。
1.6毕业论文格式审查与论文
要求:(1)毕业论文格式审查:学院安排专人对所有论文的格式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审查。(2)论文重复率检测:学院通过“论文相似性监测系统”检测所有论文的重复率,检测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具有一票否决作用,未达到标准者不能参加答辩,直接视为毕业设计不合格。
1.7导师答辩前审核
1.7.1要求。导师审核所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同时给予是否能参加一次答辩的意见。
1.7.2存在问题。指导教师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不管情况如何均同意答辩。
1.8一次答辩
1.8.1要求。参加答辩的每位学生必须通过PPT汇报,评委进行提问,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1.9二次答辩
要求:二次答辩过程要求与一次答辩过程相同,并且答辩过程全程录像。
2采取的对策
2.1选题阶段的变化。如果没有合适的题目,由学院指定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在选题结果一次公示后申请更换题目。
2.2开题阶段的变化。(1)学生开题过程中发现毕业设计题目不合适者,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申请更换题目。(2)对于考研学生如需推迟毕业设计工作,可在提交开题报告时,同时提交推迟毕业设计申请,申请上学生和指导教师务必手工签字。(3)指导教师签署开题意见时,需要按照开题报告具体内容逐项评价,并手工签字,不能只填写“同意开题”。
2.3中期检查阶段的变化。(1)学生在中期检查阶段需提交前期工作材料(论文及系统),并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2)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在中期检查表中结合开题报告对该生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是否按照计划进度执行给予明确意见。(3)学生不能私自填写检查表。如果老师强制要求,学生有权向学院反映。
2.4初稿检查阶段的变化。学生需按照进度要求提交成型的系统(作品)及论文初稿,并且学院进行抽查。
3结语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应用问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不少学生在作完毕业设计后,感到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跨入社会去竞争的自信心.以下内容希望能对学生毕业论文有所帮助.关于本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现在通过例子加以说明.假如一学员在中学教初中物理,平时见过或做过一些初中物理课件,也知道学校的工资,人事等管理已经计算机化.该学员初步可以选择的论文题目就是初中物理课件的制作(或××初中物理课件的设计与实现),或中学工资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的开
事实上,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专业有很多热点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应用问题的选择,则广泛得多.例如应用领域的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一选题中可以考虑的问题有基于网络/Web的应用系统,或者选择基于单机的应用系统开发.
二,是本专业论文写作的特点,写作要点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有如下四种类型:
1.1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这类项目的写作提纲是:
内容.);
2)×××系统的设计(应该写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结论,如系统的总体设计结论(包括模块结构和接口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结论和主要算法(思想)是什么等内容.);
3)×××系统的实现(主要写为了完成该系统的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有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必要时应该给出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应该总结全文工作,并说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等).
1.2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
模块的细化).例如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等,这类工作可以没有具体编程,但应得到有关方面的初步认可,有一定的工作量.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2)项目分
5.1学术论文要求文字流畅,层次清晰,词藻不能过分华丽,近年国内外在计算机方面的论文的语言较以前生动,但用词都以准确,不过分夸张为度。
5.2标题要能反映内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题目是个不好的题目:"图像处理的某些问题的研究",论防火墙技术"等,其中的"某些问题"不如换成最中心的词汇。论防火墙技术题目太大,不适合本科生作。
5.3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一页(1000字左右),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
摘要可以在全文写完后再写。要简明,
中英文摘要应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几个keywords。
写英文摘要时,可先用英文的习惯和用语写摘要(可以借助于电子词典),然后英译汉,用中文摘要去将就英文摘要。反过来,如果先写好中文摘要,再汉译英,则很难把英文摘要写得地道。
平行的内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动,一句被动,语感就非常糟糕:"Thispaperproposesanewalgorithmandaprototypeispresented.....".
5.6上升到理论,一般硕士论文会要求这一点。如果本科生能够在毕业论文中得出有意义的定理或命题,一般会认为是好成果。可能会被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或在考研、求职中得到承认。
5.8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测试、运行结果及分析(图表或曲线)。
5.9结论,小结。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创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内容等。
返回目录
六、参考文献及引用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带着问题读文献或杂志上的论文,不但注意学习学术内容,同时也注意学习选题方法、格式、标准的套话、起承转合的语言和方式,参考文献的写法,字体的运用等等。在论文中明确给出参考文献的出处,既代表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也代表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学研究中应培养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做人准则。
参考文献的写法:按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编码的方式给出,如[1],[2],等。参考文献包括专著、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技术报告等。
七、摘要样板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到1000字,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下面是可行写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