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对干部教育培训新要求、新课题和广大干部成才的新需求,各级组织部门尤需找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课程内容配置精、管理制度落实细、教学方式规划活,持续为广大“全能选手”与“专业骨干”的成长蓄力赋能,让干部教育培训真正落在实处、看见实效、结出成果。
选准“出发点”,突出教育培训的政治性。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做好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根本在于党员干部坚持“姓党”原则。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务必帮助干部解决好“政治像”如何画、“软骨病”如何治、“强心针”如何打的问题,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
瞄准“关键点”,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摸清干部需求,做好前期调研,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制定“培训菜单”,既兼顾提升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又统筹提升业务本领、磨砺增长才干,精心设计贴近基层实际的实践课程,变“固定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要创新培训模式,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以更具吸引力、更接地气的方式激发干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干部听得进课、坐得住板凳、用得上知识,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找准“落脚点”,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持续追踪问效,变“结业式”培训为“跟踪式”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既有的干部培训工作中,“一训了之”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课堂上谈理想抱负,课堂下讲“佛系”“躺平”,违背干部教育培训的初衷。因而,要谨防为了完成任务搞“应付式”“灌输性”培训,把干部培训期间的党性表现、上课态度、学习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培训后跟踪问效,及时掌握党员培训教育后的动态反响,真正让教育培训起到“修枝剪叶”“增花添果”的效果。要探索建立干部教育、考核与使用“全链条”机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作为发现、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之一,发挥好教育培训作用,拧紧干部思想“总开关”,让干部培训有压力、上课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