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技术理论教学部本学期主要承担《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实践之工艺设计训练单元》本科教学工作。2022年3月,面对本轮疫情,根据学校和中心教学工作部署与安排,教学部于3月17日开始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结合中国大学慕课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于2018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并面对公众开放选课,并于2020年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经过多年运行,线上教学资源充足,任课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经验丰富。
1.工程伦理思维与思政融入线上课堂教学
任课教师始终注重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注重工程伦理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培养。比如在探讨应力和变形关系的问题上,一方面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变形减小残余应力,引申出应力与变形的对立统一关系,既生动形象,又便于理解。再比如在探讨节能环保对工艺设计的影响时,枚举塑料袋、碳排放等具体问题,引申出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尖端制造技术,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制造工艺技术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用身边的事例、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例,并说明知识点问题,使课程思政做到润物无声。
学生通过教学部建设的“工程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的课程思政与工程案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大国建造|、“飞向月球”等影像视频,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拓宽课程思政认知方法路径。
工程数字图书馆
2.“宏观+微观”,点面结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脉络图
铸件形成理论基础——知识图谱
3..“自学+难点解析”,
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任课教师整理了重点难点解析文档,并发布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以供学生预习和复习参考。课堂上进行学情测试,针对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难点问题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答疑和重点讲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师一品”,保证知识面和学生受众面全面覆盖,不落死角。
教学部赵立红老师
3.“理论+应用”,科学方法拓展知识面
教学过程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视频及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工程实例,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测验、作业和习题中也包含大量教材上没有的实际应用题,以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部李翀老师
5.“读书报告+答辩”,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布置读书报告任务,有效安排部分同学做PPT进行现场答辩。通过读书报告及现场答辩的形式,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部王利民老师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教学效果达到规定要求,教学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