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有明显的学科知识交叉性,综合能力承载功能,理论与现实生活实践贯通一体紧密相连,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能力培养不匹配,所以教学信息量有限,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融合优势,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整,达到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一)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普通高校公共必修核心课程和其他专业的通识必修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知识支撑体系、核心价值观思想体系、社会思维能力培养体系,在高校教学尤其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五门国课课程中,实际思想行为现象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思想认同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模糊问题、思辨逻辑问题、价值认知问题、理性锻炼问题都是教学重难点,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和导向,反向追索问题症结所在,解决对策与策略,OBE理念是不用试错分析,开始就设置在教学中导入和悬置问题,让学生从客体翻转为主体,提出方案,从方案中分析对策优化对策,围绕问题优化对策。
源于现实生活中思想认知问题的出现,政治课课程以人的思想、社会行为和文化思想制度等公共规则中公平正义维护认同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发挥其能动性,引导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再从三观关系出发分析学综合素养培养,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思政课围绕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因材施教,因此,政治思想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同时,政治学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政治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还要具备理论分析能力,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数理推理演算能力,运用思想学理论分析思想和行为背后的历史因、文化因以及预测发展需要运用如心理分析测量知识技能和工具、社会问题发生历史与逻辑问题、思考问题系统性和辩证分析问题等具体的理论分析软件。思政学科目修大德、启蒙智慧、滋养灵魂、锻造人格以驾驭处理复杂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类和谐与共生,肩负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有序发展,为人类自由解放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中国在加入世界OBE教学理念共同体之后,一直致力于框架的建构和理念的升华,尤其在思想和实践层面不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技术路径监管评价体系与模式,把OBE逻辑与人本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结合、与实践能力结合,开创系统思维与理念有机融合,在育人效果上和整体创新启蒙进阶和认知能力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政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维与进阶
基于知识考核识别的理念选择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教学成了单向的信息传输,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容易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因此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这种教学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渐渐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不愿去主动思考问题,更不愿不敢去问“为什么”,认知停留在“是什么”,缺乏深度研究“怎么做”和能力方法。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受限于时空条件,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信息量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教师的传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和知识的范围。最后,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一直从属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体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二者在体系上应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只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学生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
二、OBE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设计实践路径
(作者:蚌埠学院党委陈国龙教授)(本文系安徽省重大教改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基于OBE逻辑框架下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研究,课题编号:jyxm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