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中国的精神卫生事业面临严峻的形势,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变革等影响,精神疾病患病率逐渐增高,由五十年代的2.7‰上升到2019年9.3%,占总体疾病总负担的1/5,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已经位居首位。

目前精神医学专业人才稀缺,响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等国家政策有关要求,河北医科大学自2016年招收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已经招收学生239人,为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我校在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上进行以下创新和改革。

一、优化培养方案

二、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到课堂授课内容中去,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了课本知识基础性强、新颖性不足的缺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研转化为教学的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1、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

●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3项,参与国家级多中心研究3项,承担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财政厅重大专项1项,河北省人事厅归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2项,河北省卫健委适用技术推广跟踪项目4项,河北省卫健委医学研究课题重点计划17项,其它科研项目4项。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讲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研究热点,深入浅出的介绍重要的科研进展,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王学义教授、安翠霞教授带领团队承担:

①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河北省老年期痴呆的诊断及防治研究》(编号:09276103D)。

历时5年,研究规模涉及河北省4个地区3176例60岁以上老年人,明确了痴呆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精神创伤、睡眠障碍、慢性病、感官退化、低业余活动等)及早期识别指标(神经心理学、脑影像学、电生理学、实验室指标等)、非药物干预方式(重复经颅磁刺激、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有氧体育锻炼等);

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母孕期经历大地震胎儿成年后应对应激脑机制研究》。

研究证实早年应激(尤其是胎儿期)增加成年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睡眠障碍、物质成瘾等,同时还会增加心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血脂异常)的发病,其可能机制与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有关;另外,母孕期遭受地震应激可能导致子代成年后视觉空间记忆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CRHR1基因多态性与早年应激对成年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具有交互作用;

本团队将上述项目的研究成果纳入理论教学和实验课的内容中,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通过科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教育水平

●近年来,在各类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积极吸收广大青年教师加入课题组,根据专业特长完成相应工作。

●青年教师通过科研工作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将成果撰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科研项目的带动和锻炼之下,教师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把握住了精神病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思维方法的学习,得到了学生极高的评价。

3、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从大三开始,成立科研兴趣小组,结合学校的“大创”项目,由带教老师组织带领学生查阅文献、文献汇报、提炼研究方向、确立研究内容等,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教会他们科研工作的思路,教师将科研课题分解为毕业设计题目由学生完成,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情况及具体社会实际进行选题,毕业生能够应用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文献学习

文献汇报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科学进展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教师及学生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定期邀请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到校进行学术报告,同时鼓励团队中的教师定期举行学术报告等活动,就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及科研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情况与广大师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哈佛医学院附属McLean医院Dostngür教授来访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Ronald.R.O’Donnell教授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Kasper教授与学生互动

三、提升学生兴趣

1、设立名誉班主任及学业导师

为各级精神医学本科学生设立名誉班主任及学业导师,由河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学义教授和安翠霞教授等担任,自学生入学始就多次开展交流座谈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人才需求、精神科医生必备的素质、人文情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交流,培养本科生对精神医学的兴趣。

2.知名专家座谈

●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专家张道龙教授等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内容涉及精神医学专业领域热点问题、科研成果、临床进展等。

●丰富的学科内容、多样的讲座形式以及热烈的互动交流等都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极大提升了学生们对精神医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精神医学了解和认识,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信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于欣教授为本科生开展讲座

四、教学形式改革

重视传统课堂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构筑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移动设备、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情景再现等方式,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授课与情景再现(模拟)、案例分析相结合

针对步入实习前的大三学生,主管教学的王岚副主任医师借鉴国内外的教学经验,并结合PBL、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方法,在实际授课中采用理论授课与情景再现(模拟)、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精神科技能训练的授课。

●案例分析,采用视频直观分析精神症状,并通过雨课堂对知识点进行考察,掌握学生对精神症状掌握的详细情况;

●医生扮演,以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为基础,结合临床中典型的案例编制脚本,模拟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治疗过程,演示精神检查的规范流程,帮助学生对精神检查技能获得直观感受;

医生扮演

●学生扮演,让学生分组,对精神症状某些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自行设计及表演,加深对精神症状概念和临床表现的掌握,让学生对精神病学这门课直接感受、并形成立体认识。学生们表示,这样的课程让自己对实际的临床诊疗工作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医生、患者),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检验。有助于自己查找不足,重点学习和提高。

学生扮演

2、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

●以团队为基础进行教学,提倡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确认测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讨论,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真实案例给学生提供问题,让学生以团队为基础解决,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在TBL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团队合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口才,有利于在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医学科学发展培养有素质、有用的人才。

THE END
1.郑文辉: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模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郑文辉: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模式 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到目前新东方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探索,郑文辉表示,集团正在拓展OMO模式,即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给予学生学习便利。http://education.news.cn/20240325/45367980433844e9a44a2f2c37b5df81/c.html
2.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支部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立足实际,“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学习教育。线下以党小组为单位,集中学习做好笔记并开展学习交流。线上通过学习强国以及省自然资源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等平台载体,组织全体党员自学并参加答题测试。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1003096574960696&wfr=spider&for=pc
3.小学英语线上线下教学方案(通用11篇)小学英语线上线下教学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小组将继续贯彻学校教科研中心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小学部英语组新学期制定的工作要求,深入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对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努力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以课堂https://www.unjs.com/fanwenku/329779.html
4.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在O2O教学模式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OAO(online and offline)教学模式,即线上和线下相结合。OAO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连接的方式实现教学活动,线上线下各自开展相应的教学和服务,然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实现完整的教学活动。OAO教学模式中,线上线下是混成的,两者属于并行关系,边界依然明显,且无法解决信息流通和跨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330/402.html
5.充分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学以致用促创新———工程局公司(一)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 建立微信群,及时为青年干部推送“学习微课堂”,摘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知识,开展常态化教育;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共同交流学习方式方法,谈学习感悟,分享学习体会。 https://www.scsfjt.com/innovate/787.html
6.线上+线下聚焦创面修复,共话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2021年11月5日-6日,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特色技术与湿性愈合理念结合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学习班在我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吸引了省内60余家医疗机构的护理同仁们参加听课学习,有线上、线下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习培训,会议由护理部孙鸿翼主任主持。 http://www.tzszyy.com/index.php?r=site/detail&id=2530
7.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与发展策略内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主要包含传统课堂学习和使用Internet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特征: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以信息网络的学习平台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依靠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智能终端设备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024
8.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学习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学习 开学伊始,气象局多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为了确保每位学生的健康安全,学校开启了“云端课堂”模式。 为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辅导员老师们在班会中详细解读了线上教学的具体要求、作息时间表及课程安排,专业课老师们精心打磨每一节课,力求让学生在家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体验。https://www.cqyygz.com/info/1045/15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