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水生物病害预防和治疗的职业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及水生动物疾病判别能力,视觉、嗅觉正常。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结)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
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需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1:20,技能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1:5,且不少于3名以上考评员。
1.8.6鉴定场所及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考核场所在教学实验室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一)爱岗敬业、一丝不苟。
(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三)遵纪守法、规范用药。
(四)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2.2基础知识
2.2.1专业基础知识
(1)水生动物学基础知识
(2)水生动物饲养管理基础知识
(3)水生动物生理、病理基础知识
(5)水生动物检验防疫基础知识
2.2.2安全知识
(1)水、电、气安全使用常识
(2)兽药安全使用知识
(3)高危化学品使用知识
(4)安全操作及自救常识
(5)传染病防护知识
(6)病原微生物使用和管理知识
2.2.3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5)《兽药管理条例》
(6)《病原微生物管理条例》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一、预防
(一)巡查
1.能发现养殖对象的死亡及明显的异常现象
2.能测量水位、水温
1.巡查的内容与方法
2.养殖对象健康与异常情况的鉴别
3.温度计、水位仪的使用常识
(二)消毒
1.能进行池塘等养殖设施消毒操作
2.能进行养殖器具消毒操作
1.养殖设施消毒的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2.对养殖器具消毒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诊断
(一)外观诊断
1.能判断养殖对象缺氧的症状
2.能准确描述病症特点
1.养殖对象对水体缺氧的应激反应
2.常见疾病外观症状及流行情况
(二)解剖诊断
1.能够对患病水生动物进内部病症描述。
2.能够准确分离病变器官和组织。
1.水生动物内脏组织器官分布特征。
2.病变特征知识。
三、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能进行泼洒药物操作
2.能进行药物挂袋操作
3.能进行药饵制作
4.能进行浸泡药物的配制操作
1.泼洒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药物挂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药饵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浸入药物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二)生物学治疗
1.能疫苗注射操作
2.能利用水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水质
3.能利用维生素、矿物质等非功能性物质调节水生动物机能。
1.疫苗注射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3.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知识
四、无害化处理
掩埋、焚烧处理
1.能对养殖生物尸体、病体进行掩埋处理
2.能对养殖生物尸体、病体进行焚烧处理
对患病个体及其尸体的处理方法
液化处理
能进行病原体的液化处理
液化处理方法
3.2中级
1.能辨明养殖对象浮头或发病
2.能观测水色、盐度、透明度、pH、溶解氧理化因子
1.养殖对象的生活习性及异常现象的判定.
2.水色、透明度的判定方法
3.pH、盐度、溶解氧等测定方法
1.能对养殖对象进行消毒
2.能对养殖饵料进行消毒
1.养殖对象消毒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2.养殖饲料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1.能判断养殖对象的应激反应
2.能辨别养殖对象常见主要病害外观症状
1.养殖对象的应激反应的类型
2、养殖对象主要疾病的病原体、外观症状及流行情况
1.能对养殖对象进行解剖操作
2.能识别寄生虫类疾病
1.养殖对象生理常识
2.寄生虫类病变的特征
(三)显微镜诊断
1.能使用生物显微镜和解剖镜
2.能制作水浸片
3.能识别常见寄生虫
1.显微镜和解剖镜的使用方法与保养
2.水浸片的制作方法
3.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
(一)常见疾病治疗
1.能根据确诊病症选择合理药物
2.确定给药剂量和方式
药物的特性
(二)选择治疗药物
1.能进行常见药物种类的鉴别
2.能按照药物的特性对疾病实施治疗
1.常用药物的分类
2.药物的使用准则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四、无害化处理与疫情处置
(一)无害化处理
1.能对水域进行无害化处理
2.能对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无害化处理常识
2.疫病发生后养殖场所的消毒方法
(二)疫情处置
能根据疫情及时报告
农业部疫病名录和重大疫情处置常识
3.3高级
一、病害预防
1.能辨明养殖对象发病原因。2.能判别水体(域)异常变化的特征。
3.能检测氨氮、硫化氢、重金属离子指标
1.养殖对象致病的主要因素
2.氨氮、硫化氢、重金属离子检测定方法
1.能测量水体与计算消毒剂使用量。
2.能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配制消毒剂。
3.能根据不同情况对鲜活饵料进行消毒
1.养殖水体测量及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2.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能初步诊断疾病的类别
2.能根据养殖对象的体表症状做出初步诊断
3.能基本确定病程
1.主要疾病病症特点
2.主要疾病发病规律。养
1.能根据解剖病变特征确定常见细菌和病毒病
2.能进行病原的分离与操作
1.常见细菌与病毒病的病理特征
2.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1.能制做血涂片和染色
2.能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和描述
3.能病变组织观察和描述
1.常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
2.血涂片的制作、染色及的观测方法
3.病理知识
(一)疾病治疗
1.能针对细菌性疾病选择不同药物治疗
2.能判别治疗细菌性渔药的质量
1.细菌性疾病治疗要点
2.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特性、性状及使用方法
1.能根据水质变化选择常用生物制剂
2.能进行疫苗注射
1.常用的生物制剂特性及其使用方法。
2.疫苗的使用方法
四、疫情处置
疫情记录
1.能监测水生动物疫情
2.能对日常发生的的疫情进行详细记录
疫情报告监测的方法和规定
疫情报告
能编制水生动物疫情报告
疫情报告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4师技
1.能制定巡查方案
2.能制定水质检测方案
1.本地区主要养殖对象的病害和流行特点
2.本地区水文、水质的基本情况
1.能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季节、水域和疾病流行特点制定病害预防方案
2.能根据养殖对象、季节选择消毒药物,制定消毒方案。
3.能根据水生动物病害流行特点确定消毒预防措施。
1.本地区水生动物疾病流行特点。
2.消毒剂的药理和药性知识
(一)解剖诊断
1.能对各种养殖对象进行解剖
2.能根据养殖对象的内部病变特点,对疑难病症做出诊断
水产动物病理系统知识
(二)显微镜诊断
1.能设计生物显微检测方法,对不同的病害进行诊断
2.能依据光镜、电镜病理组织图像,做出正确的组织病理分析
3.能鉴别寄生虫的种类
1.水产动物病理系统知识及主要疫病的组织病理特征
2.主要疾病的组织学检测方法
3.寄生虫形态和结构特征
(一)制定方案
1.能根据常见疾病确定治疗药物
2.能根据常见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疾病特征、发生发展规律
(二)评价效果
1.能评价常见病症的治疗效果
2.能进行常用疫苗效价评估
1.药物使用效果评价的方法
(一)疫情控制
能制定水生动物疑似疫病的控制措施
水生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知识
(二)疫情处理
能对确定的染疫水生动物进行隔离、消毒、扑杀
3.5高级技师
(一)日常防病
1.能制定本地区主要养殖对象的防病措施
2.能制定本地区主要养殖对象的防疫措施
养殖对象的主要疾病、发病特点、流行规律和预防知识
(二)疫病预防
1.能开展疫病的防治工作
2.能制定疫病隔离等预防措施
1.本地区养殖品种主要疫病流行情况、预防措施、周边疫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