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10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2.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二《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正确认读11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兴趣。

2、利用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注意读音。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交流识字方法。

5、采取不同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6、检查读书情况。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1、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感受。

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理解“孤单”的意思并感受树和喜鹊前后的变化:

A、“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B、“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此环节要求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课文内容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3、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课间或者是课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四、活动《找朋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六、师生总结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三《种水珠》: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

拓展: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劳动种出来的呢?你们家都种了些什么?他们都是用什么种出来的?你们想种什么?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愿望可特殊了,她想种水珠,板书课题。

二、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学生读题。

2、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3、指名分段读,互相评议。

4、集体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认识水珠。

1、小朋友们,水珠是什么样子的呢?画水珠。

2、引导学生观察水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水珠是什么样子的?

3、课文中的水珠是怎么来的?它又是什么样子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读文,了解水的作用。

1、“我”为什么要种水珠呢?

2、地上能长出小草、小树、小蘑菇,“我”羡慕极了,他那么喜欢水珠,就希望地里也能长出水珠来,可是水珠会出来吗?

3、水珠为什么不会长出来呢?

4、小结:水珠和小树不一样,它没有生命,一落地变成了水,流进了土里,自然找不着了,也不可能长出来。

5、那水珠躲到土里干什么去了呢?

6、你们呢,想到哪里种水珠啊?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小水珠是亮晶晶的,我可喜欢水珠了,看到地上能长草长花,就把水珠种到地里,可水珠一下就找不着了,因为它被花草树木吸收了。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一、巩固复习。

1、读生字词。

2、我想种水珠,把水珠种到地里去,水珠能从地里长出来吗?

二、拓展,了解水的循环。

1、是呀,水珠种到地里是长不出来的,那它躲到地里干什么去了呢?

2、其实,水珠也不全跑到地里灌溉花草,它还去了许多地方,介绍水的循环:这些水珠可淘气了,它们跑到江河里去了,又到处灌溉农田了,飞到天上看世界去了,有时变成云,有时变成雪,可有意思了。

三、语文实践。

1、引导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2、自由读,指名读,看看这四句话有什么关系?

四、指导写字。

1、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

2、指名反馈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由的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鼓励学生把字写好。4.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四《四季的歌》:

学习目标

1、学会“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10个字。认识偏旁春字头、折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四季的了解和喜爱。(画、唱、读诗、说话)

3、出示课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灵一块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请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

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

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

1、学生朗读第一节。

2、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春天是怎样“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

3、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第一句。

4、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读第一句。

5、学生接着读第二句。

6、看课件,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学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齐放”“春耕春种”等词语。

8、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9、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后交流,在春天里,还听见谁唱歌?

10、配乐朗读第一节,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体会人们心中高兴的心情。

四、写字教学。

1、出示“冬”,读准后鼻音,学习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谁有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注意“走”的笔顺

3、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漂亮?

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一节。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节。

(1)学生朗读第二节。

(2)出示课件,朗读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读第一句。

(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绿树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6)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交流在夏天,还听见谁在唱歌?

(7)配乐朗读第二节。

2、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三四节课文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节。

(3)指名朗读,说说红叶、北风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还听见谁在唱歌?

3、朗读课文。

4、比一比,谁背得快。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瓜、果、谷、北”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写日,再写木。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5.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五《春天来了》: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把学生的心灵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看桃花争艳,观柳枝吐绿,听河水淙淙,闻柔风低吟,与燕子私语,和蜜蜂嬉戏……把可爱的汉字娃娃一起融入春的奇妙里,在心情舒畅的学习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学生: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春节。)

2、师: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表述。)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4、揭示课题:春天来了。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2、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生字,读准音,了解义,认清形。(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

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5、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识记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6、全班交流。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1、看图读词语。(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如: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看了眯眯笑。

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

师:春天在哪里?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诉我。

生:春天在山林里,小鸟快乐地飞来飞去。

春天在花园里,朵朵花儿竞相开放。

……

5、学生再读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

6、春天是无比美好、无比生动的,瞧,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春景图(教师课件出示文后“读读想想记记”的六幅图)。

(1)学生描述图画内容。(尽量做到描述清晰,语言优美。)

(2)再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

(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

7、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儿歌、图画。

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冫”是新认识的偏旁。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

如: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

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

5、快乐写字。

师:你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愿意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下来吗?6.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六《夜色》: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课件播放)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领读。

(2)课件出示词语:先开火车领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5、检查读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三、读读悟悟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后,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轻声读课文,读后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读时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3)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

(7)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说话训练:你有过害怕黑夜的故事吗?现在还怕吗?小组说一说。

6、小结: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

1、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眼中的夜色: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

(2)指名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

2、课件展示小朋友画的《美丽夜色》画,学生观看后,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彩色画笔把你看到的美丽夜景画下来。课下画一画。7.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七《荷叶伞》: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感受。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

2、理解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则谜语,看谁聪明!“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是什么?(生:荷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叶的故事。(板书:14荷叶伞)

2、指名让学生读课题后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词。

1、师: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吗?让我们看看课文吧!(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课文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

3、同桌合作“我读你听”。

4、检查识字:

过渡:生字都认识了吗?荷叶姐姐要考考大家。请先把这些生字读两遍,做做准备。(出示课件:①认读带拼音的词。②认读去掉拼音的词。)

5、检查读课文情况:①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指名读)

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既正确,又流利。(指名读)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2、品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你们看,荷叶姐姐来了,她站在池塘里,书上是怎么说得?谁来读?(指名读后指导美读)

3、品读第三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

②想像一下还会有谁来她的伞下躲雨。

③(出示课件)想像青蛙、小鱼、蜻蜓在荷叶姐姐的伞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指名答)

④师生合作表演,体会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的幸福、快乐。

过渡:荷叶姐姐为别人遮了雨,自己却淋湿了,不一会儿,雨停了,谁来读后一段。(指名读)

4、品读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讨论:荷叶姐姐为什么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回读课文,感情升华。

1、配乐朗读全文。

2、布置作业。8.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八《心里的世界》:

1、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识十二个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

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奇妙。

教学准备:课件,识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心里的世界》(板书课题)

看到大树,你想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

文中的小作者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二、读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同桌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据回答贴图片

3、卡片检查识字

卡片检查

(2)送生字宝宝回家

师:生字宝宝玩得可开心啦,现在它们要回家,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去,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吗?

生踊跃参与

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你喜欢那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导朗读

一二两段语气舒缓,边读边想象;后一段感情激昂

相机指导拥抱:调动学生肢体语言,作拥抱的动作

3、作者为什么会看到小草,想到草原呢?

为什么会看到鲜花想到果园?……

4、师小结:作者的想象力真是新奇、大胆、合理

四、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听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看到小草,你想到了什么?

3、看到鲜花,你想到了什么?

4、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还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五、作业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希望看到你们心中那多姿多彩的世界。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将自己的世界在小本本上描述出来。9.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九《地球妈妈》: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和偏旁“角字头”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共同家园——地球的感情。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字,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让学生理解文中“大大的家”和“小小的家”各指什么,进而了解我们伟大的地球家园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3、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录音中的小朋友读得好不好?你想不想也像他一样?清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在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生字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屏幕出示生字,教师领读。)

4、请认识这些生字的同学读一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利用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认字的兴趣更浓。)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认识了这些生字后,我们读起课文来,就能读得更流利。(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更主动地读好。)

2、再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地球是谁的妈妈。(小鸟、小鱼、小虾……)

3、让学生在课文里找一找,这些小动物都住在哪儿?读一读相应的句子。

4、想一想:课文的开头说“地球妈妈真好,她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小的家”,结尾又说“她让所有的孩子共有一个大大的家”,“小小的家”指什么?“大大的家”又指什么?

四、思维扩展、延伸

1、地球妈妈只给了这些小动物一个家吗?它有没有给其他小动物一个家?(有,其他的书上省略了没有说。)

2、除了书上提到的,你还知道地球妈妈给了谁一个家?同桌说一说。

五、小结:

1、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你们表现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一些小礼物给你们,看,它们漂亮么?这些山山水水、花鸟鱼虫一切一切美丽的、可爱的、活泼的,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地球妈妈不仅养育了我们,还让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让我们带着对地球妈妈的感激再读一读族后一段吧。

2、地球妈妈真好,给了我们所有孩子一个家,我们应对她做些什么呢?(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地球,热爱地球。)10.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十《一起歌》:

1、会写本课四个生字,认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正确的笔顺书写要求会写的4个汉字。

过程与方法:

1、小组探究识字,书写生字;多种形式熟读课文,合作交流,畅谈所知所感,在此过程中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质疑问难。

2、小组识字中巩固各种识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电脑、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看到过广场上的白鸽,谁能告诉大家白鸽象征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表现“和平与友爱”的儿歌。

二、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词。

2、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3、请学生小组读文,然后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

4、电脑出示字词句,检查识字效果:

学生按要求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与自己的小伙伴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一边听一边仔细看书。

学生看屏幕上的字词,以不同的方式认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合作的能力。

通过听,再次对课文有整体感知。

给学生提供识字方法的交流机会,互相促进。

将课文中的字词抽出来认读,体现由文到句,由句到词,到字,逐步识字,减轻识字负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指导,如:白孩子、黑孩子指什么?“全世界,小孩子,心和心,连一起”是什么意思?

边读课文边思考。

2、认真思考,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四、朗读表演,升华情感

1、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全世界儿童无论何种肤色、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手和手拉一起,心和心永远贴一起。我们在认真朗读这首儿歌,体会这种情感。

2、组织学生表演。

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

这一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五、学习写字,感受汉字之美

1、出示要求会写的4个汉字,组织小组讨论:怎么教大家写好这几个字?

THE END
1.一句话充满了故事一句话充满了故事阿凉影视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儿子婚礼当天准婆婆被气晕,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结局太精彩了 不二小动画v 1跟贴 打开APP 美女贪图富贵嫁给大龄富豪,为了得到亿万家产她竟这样做 乡野华叔 710跟贴 打开APP 费玉清怎么也没有想到,与大衣哥同唱昨夜星辰,开口就听出区别 福满来传媒 https://m.163.com/v/video/VCI3Q2469.html
2.纽约英语口语网(nyyy.com)英语口语八万个短句和单词,全部由美国播音员朗读,发音清晰纯正。请反复按声音按钮,就像对面的播音员教你一样,认真模仿每一句。记在脑子里才达到学习目的。学习二年后,您的英语就会脱口而出,可以与美国人自由交流。http://www.ny-yy.com/m/
3.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sheji/349044_3.html
4.2020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谁来学学刚才学“两”字的方法也给它编个字谜? (出示课件:一点一点大。)一想到这两条字谜, 我们可以就想到“两”和“头”字,这样就帮助我们记住它们。 (3)把生字放在句子里,大家再来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课件出示第一句,“两”“头”字标红) https://www.zhaojiao.net/beikao/show-5101.html
5.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doc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在延津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一样,倒不出来。 人问:老汪,你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5/7153046034004060.shtm
6.《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篇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767604.html
7.小学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3,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四人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朗读交流: ①《本草纲目》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416170116_3816948.html
8.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通用13篇)(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https://www.jy135.com/jiaoan/1935597.html
9.《将进酒》教案优秀11篇1.布置思考题:如何鉴赏诗歌,今年的高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就是抓住“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呢?下面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诗歌,整体感知。(板书:感知思想内容) 2.学生自读 3.学生回答思考结果(估计回答有多种) 4.讨论:你为什么找这一句?联系你所学过的、知道的李白诗歌稍加说明。 https://m.ruiwen.com/wenxue/jiangjinjiu/996608.html
10.语文《赵州桥》说课稿(通用9篇)随后我播放背景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在头脑中想象这美丽的画面。接着借助填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请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栏板上图案的特点,并进而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方法。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以学生谈学文后体会的形式,我引出了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是古代https://www.yuwenmi.com/fanwen/shuokegao/2052718.html
11.《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3)用怎样的情绪朗读这一句? (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 2、作者是怎样承接主题展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 (1)展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 (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暗示什么? http://wenxue.yjbys.com/loushiming/60554.html
12.囊萤夜读师:学到了这些方法,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6.正是车胤恭勤不倦才有了后来博学多通,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 1.小结第一句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句。 师:刚才我们学习第一句,用了看注释、扩词语的方法。现在你能不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看看你能不能学懂第二句。 https://www.jianshu.com/p/cc225b3300a0
13.强师工程2019.09向浙沪名师学习——0922刘飞耀老师篇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了奴婢。 成长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谨防教师主体的缺位 非文本解读现象: 教参照搬,泛概念化,泛政治化,时尚化,功利化解读 课例分享:《皇帝的新装》 导入: 顾城献给美人鱼和丑小鸭的诗歌 引用周作人的话,用一句话说说读后感 https://www.meipian.cn/2eemcpuz
14.《我和星星打电话》教案4篇.docx2、朗读歌词: 师生分角色朗读歌词。老师朗读旁白,也就是第一句,男同学朗读小伴侣、女同学扮演小星星。 3、演唱歌曲 (1)师生接唱。老师演唱前半句,同学接唱后半句。关心同学熟识歌曲。 (2)演唱全曲。老师提示同学:当你和星星打电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同学兴奋感动地演唱 (3师生接龙演唱(老师唱领唱部分,同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6358932.html
15.爱莲说语文教案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 https://www.cnfla.com/jiaoan/2416503.html
16.20192020(下)一(8)班语文教案栾志敏(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需要认识的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1、教师总结:姓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https://gys.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3994
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一等奖5篇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http://www.jiaoyubaba.com/yuwen/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