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材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语文《观潮》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准备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可能的几种情况:

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一)指导分段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概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

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述最准确,最能吸引人。

(三)作业:

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听写词语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读了之后的感受。谈完感受后再鼓励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带入自己的朗读中,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大潮的壮观。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加强指导。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以学生跟读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朗读训练,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而且朗诵情况也比以往稍好一些。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文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THE END
1.一句话充满了故事一句话充满了故事阿凉影视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儿子婚礼当天准婆婆被气晕,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结局太精彩了 不二小动画v 1跟贴 打开APP 美女贪图富贵嫁给大龄富豪,为了得到亿万家产她竟这样做 乡野华叔 710跟贴 打开APP 费玉清怎么也没有想到,与大衣哥同唱昨夜星辰,开口就听出区别 福满来传媒 https://m.163.com/v/video/VCI3Q2469.html
2.纽约英语口语网(nyyy.com)英语口语八万个短句和单词,全部由美国播音员朗读,发音清晰纯正。请反复按声音按钮,就像对面的播音员教你一样,认真模仿每一句。记在脑子里才达到学习目的。学习二年后,您的英语就会脱口而出,可以与美国人自由交流。http://www.ny-yy.com/m/
3.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sheji/349044_3.html
4.2020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谁来学学刚才学“两”字的方法也给它编个字谜? (出示课件:一点一点大。)一想到这两条字谜, 我们可以就想到“两”和“头”字,这样就帮助我们记住它们。 (3)把生字放在句子里,大家再来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课件出示第一句,“两”“头”字标红) https://www.zhaojiao.net/beikao/show-5101.html
5.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doc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知识力量Tel 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在延津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一样,倒不出来。 人问:老汪,你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5/7153046034004060.shtm
6.《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教案4篇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767604.html
7.小学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3,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四人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朗读交流: ①《本草纲目》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416170116_3816948.html
8.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通用13篇)(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https://www.jy135.com/jiaoan/1935597.html
9.《将进酒》教案优秀11篇1.布置思考题:如何鉴赏诗歌,今年的高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就是抓住“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呢?下面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诗歌,整体感知。(板书:感知思想内容) 2.学生自读 3.学生回答思考结果(估计回答有多种) 4.讨论:你为什么找这一句?联系你所学过的、知道的李白诗歌稍加说明。 https://m.ruiwen.com/wenxue/jiangjinjiu/996608.html
10.语文《赵州桥》说课稿(通用9篇)随后我播放背景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在头脑中想象这美丽的画面。接着借助填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请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栏板上图案的特点,并进而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方法。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以学生谈学文后体会的形式,我引出了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是古代https://www.yuwenmi.com/fanwen/shuokegao/2052718.html
11.《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3)用怎样的情绪朗读这一句? (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 2、作者是怎样承接主题展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 (1)展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 (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暗示什么? http://wenxue.yjbys.com/loushiming/60554.html
12.囊萤夜读师:学到了这些方法,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6.正是车胤恭勤不倦才有了后来博学多通,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 1.小结第一句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句。 师:刚才我们学习第一句,用了看注释、扩词语的方法。现在你能不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看看你能不能学懂第二句。 https://www.jianshu.com/p/cc225b3300a0
13.强师工程2019.09向浙沪名师学习——0922刘飞耀老师篇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了奴婢。 成长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谨防教师主体的缺位 非文本解读现象: 教参照搬,泛概念化,泛政治化,时尚化,功利化解读 课例分享:《皇帝的新装》 导入: 顾城献给美人鱼和丑小鸭的诗歌 引用周作人的话,用一句话说说读后感 https://www.meipian.cn/2eemcpuz
14.《我和星星打电话》教案4篇.docx2、朗读歌词: 师生分角色朗读歌词。老师朗读旁白,也就是第一句,男同学朗读小伴侣、女同学扮演小星星。 3、演唱歌曲 (1)师生接唱。老师演唱前半句,同学接唱后半句。关心同学熟识歌曲。 (2)演唱全曲。老师提示同学:当你和星星打电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同学兴奋感动地演唱 (3师生接龙演唱(老师唱领唱部分,同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6358932.html
15.爱莲说语文教案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 https://www.cnfla.com/jiaoan/2416503.html
16.20192020(下)一(8)班语文教案栾志敏(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需要认识的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1、教师总结:姓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https://gys.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3994
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一等奖5篇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http://www.jiaoyubaba.com/yuwen/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