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相互帮助的责任,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2.发展理论
三、服务计划
(一)小组目标
1.总目标
丰富社区社会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成员履职能力,使其了解自己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挖掘成员自身优势和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提高其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引导组织及其成员学习和运用社工知识,提升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与能力;让组织向规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具体目标
(1)促进小组成员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改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沟通与联系。
(2)对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议事能力进行提升,提升小组成员的领导能力,使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3)增强小组成员的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者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志愿者更深入地参与到社区治理服务中。
(4)促进小组成员更加彼此了解,理解团队概念,形成团队认同感,树立团队意识。
(二)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共同进步,畅享成长”社区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小组
小组对象: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成员
小组性质:教育性小组
小组节数:5节次(每周1次,每次约2小时)
组员人数:5人
四、介入过程
(一)小组准备阶段
活动开始前,社工通过联系街道和社区完成人员招募和遴选,与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和原有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摸底调研社区社会组织情况,首先明确小组目标、制定小组计划、选择活动场地,并对活动中的突发状况提前制定解决方案,以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二)小组开始阶段
社工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及游戏,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寻找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培养彼此的信任;共同制定小组契约。
(三)小组中间阶段
1.“同约定,乐成长”环节,组员之间的熟悉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游戏环节中,组员之间配合也更加默契,组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多,都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了刚开始的拘束感,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小组结束阶段
五、服务成效
小组目标实现的程度是小组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社工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形式了解本次小组的服务效果。小组成员认真填写,100%的成员认为小组活动成效显著,对自身意识转变、自身角色承担、自身能力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社区关系方面,各类社区社会团体,作为桥梁和纽带,缓和了居民和社区的关系,让彼此双方互相理解,彼此包容。作为社区,更注重居民的主体地位,并主动邀请居民参与社区政务,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作为居民也理解社区工作的不容易,社区事务的繁杂,愿意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分担社区的压力,提升自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升自身内驱力。
六、服务反思
(一)小组不足之处
2.在小组讨论环节,社工能够及时发现小组成员的情绪变化,做到及时沟通,但是对待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小组优点
本次小组活动,组员们表示通过五节小组活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组员之间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并且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拉进彼此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