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医学,在我国要怎样发展?

如表1,2015年之后,“精准医学”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个性化医学”。事实上,个性化医学和精准医学都强调个体间的基因差异,同样也都采取大规模招募患者群体,将患者分层或分类等方法。可见,二者在实质上并无明显差异。

其他说法还包括“分层医学”“基因组医学”等(表2)。

一、个性化医学发展概览

个性化医学发展得有声有色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如美国、英国、德国等,亚太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个性化医学研究,非洲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后也发布了病原体基因组计划。

1.目标与愿景

如表3,美国、欧盟、英国、德国与法国的个性化医学发展目标各有侧重点,如英国和美国强调构建大规模人群队列,欧盟、德国和法国重点在于行业建设,但大致内容一致。

个性化医学实际上是对医疗行业的重大颠覆,行业的重新建设和审查与监管以及医保体系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知识体系构建:美国和欧盟的个性化医学发展目标都强调要改变现有的以疾病为主的医疗知识基础,如建立癌症知识网络、疾病深层理解与再分类,这是个性化医学的“奠基石”。

2)强调合作:美国、英国、德国的个性化医学发展目标中突出了合作,包括患者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的合作、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合作等,以及需要每位公众的理解、接受和积极参与。

3)开发药物:美国、英国和德国的目标中均涉及到了药物,包括降低药物副作用、改善药物耐药性、研发新药。

4)建立研究队列:各国都根据自身的人群特征,开展相应大型人群队列的基因型研究。

5)其他侧重点:美国的个性化医学目标还包括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德国的个性化医学计划目标包括生物标志物审批,英国的资源与数据共享及建立知识产权框架分别是实现个性化医学的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

2.投入强度

注:上述表格经过缩编,详情请见原文。

从投入用途上来看,英国涉及的产业链最广,包括前端的基因组学研究投入和药物研发投入,以及末端的产业化和行业发展支持等;从大健康的角度来看,基因组计划不再局限于人类;从投入项目(计划)覆盖范围来看,除了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外,其他国家的研发投入大多以本国为主,而个性化医学需要有大数据和不同种群的人类作为基础,国际合作应该成为未来趋势。

3.重点领域

如表5,各国(地区)的个性化医学发展方向各有重点,但大致内容一致。

从相同点来看,美国和英国重点领域中都包括了志愿者或患者招募,而法国的重点领域也提到了公众参与。个性化医学的推广和研究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公众参与其中,以提供研究所需的基因数据和遗传药理学数据。

美国、欧盟、英国和德国目前的重点方向中还包括了生物标志物,例如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检验和评价各种已有的或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以达到更准确地诊断。个性化医学发展关键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实践。

从研究的落脚点来看,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和欧盟在发展个性化医学时都从癌症领域开始,也包括罕见病的个性化医学研究,再慢慢拓展至其他常见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前癌症领域已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和个性化药物最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癌症波及患者数量和肿瘤类型比较多,比较容易发现各种组学中的统计规律。

4.管理模式与推进方式

SPHN计划组织架构建议图,分3层:国家层(蓝色)、技术层(橘色)、机构层(绿色)

二、中国个性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基础

1.政策环境

①政府高度重视个性化医学产业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合作资助了精准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还启动并实施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预算总额约11.2亿元。

2.经济基础

①全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全社会的研发投入给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就医药制造业来看,2020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共支出784.6亿元,在制造业细分体系中排名第7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3.13%,在制造业细分体系中排名并列第2位。

②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政府对医药卫生投入加大、全民医保、人口老龄化、慢病需求增大、人均用药水平提高以及大健康领域消费升级等利好因素对医药行业需求起到支撑作用。从医药行业再到细分的个性化医学行业,均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潜力。

3.社会基础

①众多的人口基础

众多的人口为个性化医学研究中的人群队列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同时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口构成也是发现不同种族间基因差异的可靠保障。另外,中国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居民的保健、医疗潜在需求。

②健康事业是民生大计

健康中国是当前中国的发展战略,健康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个性化医学是推动全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

③慢性病患病率增加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改变等,重大慢性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个性化医学的实施(如疾病早期检测工具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靶向药物的研发与上市也极大提高了患者存活率。

4.科技环境

从科研成果来看,中国个性化医学研究已初具成果。通过WebofScience对个性化医学研究论文进行主题检索来看,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3245篇SCI论文,论文数排名全球第三位。

从技术平台来看,中国已具备发展个性化医学的技术条件,包括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医学分析及诊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3个方面。

三、中国个性化医学发展建议

2.加强个性化医学数据共享

3.完善监督机制与伦理政策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多方合作

人才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为我们所用,同时又培养出自己本土的人才。另外,中国目前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科学素养的科学项目综合管理人才,以及医学伦理人才等跨行业、跨部门人才,需要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人才队伍和人才培训体系。

THE END
1.未来已来,21世纪医学发展的五大趋势!将来的医学决不是医学家的一统天下,而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学科。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将更大规模更加普遍地向医学渗透。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21世纪医学发展的五大趋势。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02 一. 生物化 把人体作为一种生物、纯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将继续;未知的领域太多,已知的太少;纯https://www.jianshu.com/p/67f18ddc3ef5
2.科学新闻樊代明:未来的医学发展模式应在有限的、易于操作的学科之间开展医学整合。目前,国内有些大医院的综合病房或介入病房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向整合医学发展。比如血管介入病房或微创病房就是整合内科和外科技术的整合医学病房。所以严格地讲整合病房是指能够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病房。例如,现在的 ICU 就是利用多种技术治疗同类急https://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17/8/3675.html
3.医学发展史医学经历了传统医学、实验医学和现代系统医学发展时期,欧洲传统医学与实验生物学的结合诞生了西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和西医学的融合正在形成系统医学的模式。反馈有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医学发展史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medicine 性质医学 类别历史 轻松涨知识 古代医学 传统医学 近代医学 现代医学 实验医学 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5213765
4.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副主任肖渊从怀密医学中心开工建设规划;国内合作“存量”提质增效,“增量”推动建设;“开放”的合作协同既是北大医学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北大医学人厚道包容的精神状态等方面作报告,并指出开疆拓土的“开工”、支持发展的“开源”、合作协同的“开放”都是以“干”字为核心。 https://news.pku.edu.cn/xwzh/9f08342b59654e44911bbbcc0957c056.htm
5.社会医学的发展社会医学为医学的重要分支,而医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社会医学从预防医学发展而来,是预防医学深化和发展的产物,并使预防医学进入一个阶段——社会预防或社会大卫生阶段。社会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产生大批新学科(如社会儿科学、社会康复学)。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医学着重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实践的组织管理,偏重实践性https://www.med66.com/new/201308/zy201308205283.shtml
6.我国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及展望(共10篇)我国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相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有些学科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提出的“转化医学模式”及“循证医学模式”下,检验医学已经进入了全程检验医学阶段。全过程、全面的质量控制将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检验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面质控有效保证了医学检验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63764.html
7.未来10年医学发展的趋势——营养医学!营养医学治病,这对我们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认为,有病只有药物治疗,营养医学如何才能用来治疗呢? 营养医学是生命之源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这 营养医学治病,这对我们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认为,有病只有药物治疗,营养医学如何才能用来治疗呢? http://www.daisyfsmp.com/wap.php/news/detail/cid/8/id/1163
8.中国医学发展史重大事件中国医学发展史重大事件 远古一公元前21世纪:人们从采集食物中,逐步发现了一些植物药;由于火的发明,逐渐产生了熨法和灸法;氏族公社时十期,衣食不断改善,使用了砭石、骨针;认识了更多的药物。 约公元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已开始有使用汤液治病;有病名、症候以及除虫、洗澡、洗脸等记载。https://www.jzefyy.cn/info/1064/1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