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干货,2021年度儿科最新指南共识盘点!儿童治疗共识推荐参考文献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儿科各亚专科均有不少最新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为临床儿科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上提供了指导,现本文按各亚专科方向指南进行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儿科各亚专科均有不少最新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为临床儿科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上提供了指导,同时在新冠疫情反复的这一年中,针对儿童新冠病毒的防治工作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南,极大帮助基层儿科医生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开展正确、规范的诊疗工作。现本文按各亚专科方向指南进行总结:

1新生儿

1.1中国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8):627-632.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329-00261.

1.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与分度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认为肺实变是RDS最重要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是LUS诊断RDS的必备条件,根据肺实变程度和范围及是否导致了严重并发症将RDS分为轻、中、重三度,从而优化对RDS的管理。

参考文献: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与分度专家共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07:545-551.

全文知网网址:

1.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CBP治疗新生儿AKI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应用条件与禁忌证、时机与终止指征、CBP治疗过程中监测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制定专家共识,以期规范CBP技术,为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治疗新生儿AKI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4):264-269.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0922-00898.

1.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疗指南(2020)

主要推荐意见有:a.NEC的预防:推荐有早产风险的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推荐早产儿延迟结扎脐带;推荐使用布洛芬关闭早产儿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推荐避免ELBW儿持续较低的血氧饱和度。b.预防NEC的喂养策略:推荐首选亲母母乳喂养,当其不足或缺乏时,使用捐赠人乳替代;在亲母母乳或捐赠人乳不足或缺乏情况下,推荐使用标准配方奶,不推荐常规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c.NEC的诊断:推荐临床疑似NEC患儿行腹部X线检查;推荐超声检查用于动态观察腹部体征改变;推荐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及血气分析;推荐疑似肠穿孔伴腹水患儿行诊断性腹腔穿刺。d.NEC内科常规治疗:推荐对疑似及确诊NEC患儿禁食;推荐对疑似及确诊NEC患儿进行胃肠减压;推荐对疑似及确诊NEC患儿可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疗指南(2020)[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1):1-11.

1.5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管理专家共识

主要推荐:CMV感染高危儿并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正确选择合适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前需进行严格的治疗指征评估;提倡母乳喂养,进行适当母乳处理以降低母乳喂养感染CMV的风险。

参考文献: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21,36(6):1-7.DOI: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1.06.001.

2小儿呼吸

2.1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9):720-729.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513-00423.

2.2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2):881-89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531-00621.

2.3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2):1681-1709.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713-00811.

2.4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0):1521-1528.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720-00845.

2.5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17-423.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127-00114.

2.6儿童上气道炎症性疾病联合治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儿童上气道炎症性疾病联合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1,12:897-903.

2.7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上海智慧儿科临床诊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3):1761-1768.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927-01165.

2.8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1):801-81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308-00273.

2.9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05-409.DOI:10.3760/cma.j.cn101070-20201130-01832.

2.10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7):484-49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310-00290.

2.11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向莉,万伟琳,曲政海,等.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10-416.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03-00157.

2.12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儿童中心气道狭窄呼吸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5):1121-1137.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617-00695.

3小儿神经

3.1中国脑性瘫痪儿童登记管理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中国脑性瘫痪儿童登记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9):1441-1445.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728-00898.

3.2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家庭实施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徐秀,邹小兵,柯晓燕,童连,张崇凡.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家庭实施早期干预专家共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1,05:327-332.

4内分泌遗传代谢

4.1中国儿童戈谢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与中国罕见病联盟组织专家共同撰写此共识,旨在帮助儿科医生早期准确识别并规范诊治和管理儿童戈谢病。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等.中国儿童戈谢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12):1025-1031.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611-00494.

4.2软骨发育不全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等.软骨发育不全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7):545-550.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1229-01142.

4.3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诊治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临床生化遗传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遗传学组.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诊治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5):361-367.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1026-00976.

4.4黏多糖贮积症Ⅱ型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黏多糖贮积症Ⅱ型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6):446-451.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210-00124.

4.5居家学习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管理的专家建议

参考文献:陈立,王琳,武丽杰,贾飞勇.居家学习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管理的专家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1,09:641-644.

4.6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3):169-174.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116-00050.

4.7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等.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6):439-445.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1210-01094.

5小儿血液

5.1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20年5月共同发起,采用ADAPTE方法,遵循现有的指南改编理论框架制订了“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童ITP的临床诊疗决策。

部分推荐意见:a.初次诊断时,对具有典型表现的ITP患儿,在无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建议常规进行骨髓穿刺;初次诊断时,对具有典型表现的ITP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建议完善骨髓穿刺;初次诊断时,对不具有典型表现的ITP患儿,推荐进行骨髓穿刺。b.对一线治疗无效的ITP患儿,推荐完善骨髓穿刺;c.对持续性、慢性ITP患儿再评估时,推荐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穿刺和活检检查;d.持续性、慢性ITP患儿再评估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建议复查自身免疫系列检测和进行基因检测;e.将ITP患儿血小板计数作为治疗决策的次要考虑因素,而将出血表现和生活是否受到疾病干扰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指南改编工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10):810-819.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509-00397.

5.2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童危重症应用的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儿童危重症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共识工作组.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童危重症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5):352-360.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302-00169.

6小儿消化

6.2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

参考文献: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2-13.DOI:10.3760/cma.j.cn101070-20201103-01708.

7小儿心血管

7.1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2020年修订版)

2020年修订版诊疗建议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儿童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2020年修订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2):84-94.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0619-00737.

7.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杜忠东,冯迎军,焦富勇.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09:867-876.

8小儿感染与免疫

8.2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起,回答了12个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评估、治疗和预后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临床问题,以期提高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的规范性及科学性,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12):1009-1024.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905-00743.

9小儿新冠病毒感染

9.1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

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二版)》的基础上,总结儿童病例临床疾病特点和诊疗经验,就儿童病例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指导儿童2019nCoV感染的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蒋荣猛,谢正德,姜毅,等.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0):721-732.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26-00235.

9.2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郑跃杰,王晓川,冯录召,等.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8):1361-1367.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902-0105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科学网—[转载]张文宏教授: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修订启动张文宏教授介绍,本次共识修订主要是基于4个方面的考量,包括疾病谱的变化、检测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病原诊断技术的增加和基因检测的逐渐普及。 图2 指南更新契机 以儿科“发热待查”诊断数据为例,1961年-2007年间,以感染与肿瘤为病因的发热待查占比逐渐降低,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占比出现上升趋势。张文宏教授回顾称,在20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293&do=blog&id=1463593
2.国家卫健委: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品种剂型规格按照加强儿童用药工作的要求,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2016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5批共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国内药品专利情况及临床供应短缺、研发生产动力不https://life.dayoo.com/health/202412/09/154596_54758264.htm
3.第十五届中国妇幼降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11月27日下午,由首都儿科研究所承办的儿童早期发展分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开场致辞。 论坛上,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戴耀华教授围绕养育与儿童早期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基因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412/t20241211_3962688.html
4.基因检测标准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专家共识2018从2007年全国只有一两家肺血管疾病专科诊治中心,11年来陆续发展成为数十家肺高血压专科临床诊治中心,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内科、心血管外科以及儿科医生投入到肺血管疾病的诊治工作中。 显然2007年版"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已远不能支撑当前我国肺高血压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因此,https://www.jiaxuejiyin.com/m/view.php?aid=1284
5.社区获得性肺炎案例事实上,这样的抗生素目前是不存在的,可能是开发方向。我国2011年发布的《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主要推荐三大类药物用于CAP的抗菌治疗: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呼吸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因其安全、副作用小无疑是应用最广泛的主流抗生素,随之而来是耐药菌增多,我国Mohnarin耐药监测显示肺炎链球菌https://www.360wenmi.com/f/qve3ld2d0qir.html
6.新生儿区儿科指南容量目标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指南 容量目标通气近年已广泛用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但因其模式较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现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新生儿维生素K预防对于预防维生素K缺乏出血(VKDB)具有明显益处,本文主要针对足月和早产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预防提供共识建议。 国外儿科相关医学专家组(统称) https://www.medsci.cn/department/details?s_id=18&page=1&module=guider&t_id=117862
7.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目前在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 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主诉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目前还没有任何https://ccdas.pmphai.com/jeesitede/appguid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guide&id=0001AA100000000EGDDC
8.牵头制定!国内首部“儿童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定稿会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委会及《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委托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和心力衰竭协作组,在广泛征集儿童心肌病患者家长日常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经多轮次征求国内儿科心血管专家以及基层儿科医生的意见与建议,凝炼出亟待解决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重要临床问题,按照指南制定的“STAR标准”制定了该共识。https://www.qdfuer.com/news/2024-3-25/6061.html
9.国内指南与专家共识(2022年度)第三期(5): 395-400 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诊断、管理和内镜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22,60(5): 401-407 院前急救待援期公众应对措施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31(5):585-591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 中华内科杂志 2022,61(5): 480-487 经皮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治疗恶性阳管梗阳中国专家共识(https://www.hb2h.com/tsg/webpage/goNoticeDetail?id=DBB31437D4724F3489B02D09A05771FD
10.《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2018年6月9日,由北京体育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下称《指南》)在北京发布。 《指南》内容涉及3~6岁学龄前儿童每日各种身体活动,其中以运动为重点,为幼儿园、家庭及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专业人员等提出行之有效的运动推荐https://www.meipian.cn/2vm8qacm
11.雾化吸入疗法应用专家共识暨哮喘防治指南发布在此期间举行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雾化共识》)和《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哮喘指南》)新闻发布会。出席此次发布会的有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以及林江涛教授、康健教授、沈华浩教授、陈荣昌教授、文富强教授、周新教授、瞿介明教授、杨岚教授、周建英教授、https://jianka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fSswuunRMKMADJX895c2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