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教授执笔的《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获评“2022年度TOP300指南/共识”

2023年8月18日,2022年度中国指南/共识STAR综合评级结果公布——由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围产专科主任张建平教授执笔编写的《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被评为“2022年度TOP300指南/共识”和“共识制定透明奖”。

STAR是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联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研发的指南评级体系,旨在为医务人员遴选和应用高质量指南提供参考。STAR意指指南的科学性(Scientificity)、透明性(Transparency)、适用性(Applicability)、评级(Rankings)。

此次评级共纳入2022年期刊发表的334篇中国指南和1143篇中国共识,再由各专科委员会自行推选出最佳指南或共识以及TOP300指南和共识。

其中,产科学共有5篇指南/共识入选,由张建平教授执笔编写的《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就是其中之一。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的诞生

张建平教授是中国著名生殖免疫流产诊治专家,从事医教研工作已有40年,在推动围产医学和生殖免疫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项就是把临床上一些“零散的思路系统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就是其成果之一。

张建平教授从1998年就开始深入探索生殖免疫学在产科疑难杂症的应用。彼时,临床上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机制了解有限,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因此治疗方案也比较单一,当时主流的治疗方案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该疗法在当时也解决了很多复发性流产姐妹的问题。

后来,随着张建平教授及其团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更多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被发现。

先是发现复发性流产跟血栓前状态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针对血栓前状态,张建平教授在临床上首次使用了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其后又发现复发性流产跟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风湿免疫病或指标异常有关,在治疗方案上开始使用一些免疫制剂,如强的松、羟氯喹、环孢素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张建平教授又开拓性地将免疫球蛋白用于复发性流产和保胎治疗;

再到后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催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因素也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

当然,随着国内外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其他一些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也陆续被发现。

张建平教授及其一众临床工作者的这些探索和发现,大大促进了生殖医学和生殖免疫学的发展,临床诊治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一是病因筛查的思路比较零散。

由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很多临床医师往往不知道从何查起,于是张建平教授开始着手,把这些零散的思路重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病因筛查方案。临床医师据此为参考,为复发性流产姐妹进行病因筛查,避免漏查和过度检查。

二是诊疗思路不明确,诊治工作开展困难。

过去,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筛查和治疗思路较为零散,临床诊疗工作开展困难,整个治疗的周期也比较长。张建平教授又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套系统的诊疗流程,并形成一个简便的诊疗思路,对于临床医师开展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于是,张建平教授又着手整理了一套关于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常规诊疗流程,即病因筛查——制定治疗方案——方案执行——制定备孕方案——怀孕后保胎,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目前临床上,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基本是按照这套流程在进行。

2016年,由张建平教授牵头执笔编写的国内首部关于复发性流产的专家共识——《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布,对复发性流产的定义、病因、筛查和治疗等形成了初步共识。在共识中,张建平教授整理了一套复发性流产诊治的流程图,将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形成一个简单的诊疗思路,使得初学生殖免疫复发性流产的临床医师能够非常简便、快速的学习和应用。

2022年,随着临床实践的推进,国内外复发性流产的诊治有了很多新的理念和进展,张建平教授再次执笔更新了《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的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规范作用。

其他《指南/共识》的诞生

在探索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寻求改善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治疗方法方面,张建平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同时也意识到,善于总结和思考,也是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过去的40年,张建平教授还执笔或参与了多部《指南/共识》的编写,包括:

《自然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0)》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复发性流产合并风湿免疫病免疫抑制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共识》

《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妊娠期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等。

这些《指南/共识》为青年医生的成长和临床诊疗的规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两个重要的探索和实践

前面提到,张建平教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有两大开拓性的举措,为生殖免疫学复发性流产诊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1.国内率先将低分子肝素用于复发性流产和保胎治疗

低分子肝素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78年法国Choay研究所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研究提取出全球第一个低分子肝素。

然而,低分子肝素却并非最早应用于妇产科和生殖领域,它主要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防治,适应症:

①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②预防血液透析时血凝块的形成;

③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④预防与治疗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⑤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⑥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等。

在生殖免疫学应用于复发性流产诊治领域已有所建树的张建平教授,看到了低分子肝素的远大前景,在翻阅了大量国内外医学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各领域的临床应用,在国内首次开拓性地将低分子肝素用于复发性流产和保胎治疗。

围绕低分子肝素,张建平教授及其团队还做了很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包括:

2011年,联合发表《896例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观察与护理》;

2018年,参与编写《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联合发表《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及监测》。

目前,低分子肝素逐步成为妇产科及生殖领域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防治,亦尝试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2.国内率先将免疫球蛋白用于复发性流产和保胎治疗

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最初的意义在于治疗原发性缺陷病,即Bruton氏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或X-连锁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以及作为严重感染的预防措施被广泛用于重症患者和败血症的辅助治疗,特别是严重败血症和败血症休克患者。

免疫球蛋白最初只适合于肌肉注射,不能用于静脉注射,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可安全使用的多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相继问世并先后形成了几代产品。

在21世纪初,张建平教授就开始思考免疫球蛋白在复发性流产诊治和保胎治疗领域的应用。在参考大量国内外医学文献和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张建平教授探索性地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后,免疫球蛋白在妇产科和生殖领域的应用逐步开展开来。大量的研究数据和临床显示,针对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姐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2012-2022年,张建平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的《脂肪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张建平教授为生殖免疫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工作,开辟了许多新的认知和技术可能;同时,通过系统化地思考和总结,将这些探索、实践以及业内临床进展,形成一套更为简单、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二者相辅相成,为推动生殖医学和生殖免疫学发展、规范临床诊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THE END
1.“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正>近年来,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相应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也层出不穷,对该类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深度权威解读,可为国内同行提供相关参考证据,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规范临床诊疗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疑难病杂志》近年组织策划了“中国专家共识”“指南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668b476c617c1ae92806e1f5.html?q=C/N
2.临床指南·专家共识editor@cjmri.cn 网址 www.chinesemri.com 定价 每册30元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5902/R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4-8034 广告发布登记证号 京西市监广登字20170242号 本刊刊出的所有论文不代表本刊编委 会的观点 ,除非特别声明 目次 临床指南·专家共识 胎儿疾病大孔径 MRI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https://www.yiigle.com/apiVue/file/coverPdfAttachment/61921/2
3.Graves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 T/CAIM014—2021 Graves 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Consensu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with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 - 8 - 11 发布 2021 - 8 - 23 实施 ___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布 T/CAIM 014—2021 目次 前言http://www.caim.org.cn/content/clientDf.do?id=17662
4.2018年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与四大指南肺结节影像学随访策略本文对在 2018 年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与四大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肺癌诊疗指南、Fleischner 学会肺结节处理策略指南、肺结节的评估亚洲共识指南)所推荐的肺结节影像学策略进行比较。 对于实性结节影像学随访策略的区别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36912/
5.2023年骨科指南共识盘点骨科在线11、基于三柱分型的髋臼骨折精准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作为骨科领域中的重要专业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脊柱外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以下是2023年脊柱外科领域的指南、共识盘点,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决策依据,内容涵盖影像学检查、疾病诊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https://www.orthonline.com.cn/node/139186
6.指南与共识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随着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分期分型的提出,其治疗有了新进展,2020年7月上述专家组在昆明修订了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主要发病因素,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3]、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https://www.meipian.cn/3t7mkhfb
7.指南与共识皮肤鳞状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转载)|指南与共识|皮肤鳞状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转载)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非黑素瘤皮肤癌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技术、Mohs显微描记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该共识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重点https://www.hnsrmyy.net/info/1535/15726.htm
8.指南·共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目前关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文献报道虽多,但缺少相应的专业性指南或专家共识用于指导临床。因此,我们在《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1)》、《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和文献报道,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319354
9.临床指南临床诊疗指南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站内免费阅读 2024年11月29日 发布 43人浏览 弹性固定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会员可通过APP阅读 2024年11月30日 发布 16人浏览 查阅更多 欢迎关注 临床指南VIP服务号 临床指南app 医脉通指南小程序https://guide.medlive.cn/
10.2020年《2017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与《便秘外科诊治在具体治疗方案的描述上,指南将 便秘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外科治疗两大类,再着重阐述外科治疗方 式的适宜性和具体操作,而共识更多着重于针对不同程度便秘的应对策略 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重点在于直面便秘诊疗行为中不可回避的精神心理障碍 问题。由此可见,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是对便秘外科诊治指 南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7749334.html
11.壹生资讯为降低我国糖尿病患者肺炎的患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亟待建立适用于中国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路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特邀内分泌、微生物、感染以及临床药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了本共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二、糖尿病易感肺炎的机制及高危因素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fbfa076a-4df4-49c1-9adc-9ded521062c6
12.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2018年,由深圳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科医师分会组织编写的《社区医生2型糖尿病管理流程与分级诊疗规范(深圳专家共识)》[4](以下简称深圳专家共识),汇集国内外专业领域相关糖尿病指南、专家共识以及重要循证医学研究作为证据基础,并对这些证据予以质量分类;同时将汇集的证据与深圳市的社区糖尿病防控实践特点和要求相结合https://ccdas.pmphai.com/appguid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guide&id=0001AA100000000AYB1O
13.中国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肺癌肺癌介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于2023 年 4 月正式成立《中国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4 版)》工作组,在《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 版)》[4]基础上修订并升级为指南,历经10个月讨论,确定了章节构架、循证更新,再经过反复论证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417086.html
14.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基于循证医学修订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眼科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基于循证医学修订》。本指南将有助于规范我国DR的预防、筛查、转诊、干预、全身管理和https://www.cjebm.com/article/10.3760/cma.j.cn511434-20230110-00018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因此,如果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应考虑肺动脉CTA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根据指南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可能与抗凝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在选择抗凝方案时应将其纳入诊疗策略制定,具体详见本共识核心问题8和10。 五、心律失常https://www.fwhzxxgbyy.com/NewsDetail-14267.html
16.“天坛”牵头护理专家共识获WHO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近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护士长仲丽芸牵头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会护理学组撰写的《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电场治疗头皮护理专家共识》获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STAR评级工作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共识制订透明奖”。 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310/t20231010_327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