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博物馆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流经的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省(区)。《规划》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廊引领、七区联动、八带支撑”总体空间布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五大重点任务实施。

周口店发现新的人骨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透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此次发现的标本呈黄褐色,已完全石化,其骨壁厚度、曲度和尺寸可与周口店直立人头盖骨的右侧顶骨重叠。该化石的发现,使得周口店遗址新增一处人类化石地点。周口店第15地点发现于1932年,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约20万年左右。

故宫博物院公开首批300余件甲骨高清影像

北京

《关于加强“馆校合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馆校合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北京地区馆校合作机制。《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博物馆与中小学为主体的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推动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工作体系,实现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深度融合、衔接。北京市教委与市文物局将在馆校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各中小学校与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各中小学合理安排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各学段每学年至少安排1次以上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山西

山西探索利用政府一般债券保护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

2022年底,山西首次明确要充分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以长治市为例,今年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总额达1.3亿余元,占全省总数的约40%以上,75处低级别文物修缮中,46处正在施工,29处正在办理手续。近年来,山西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诸如投入1.2亿元建设国保、省保文物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推动“先考古后出让”改革,启动免费培养、定向分配600名文物全科人才,鼓励企业“认养”及适度利用参与低级别文物保护,批准设立“山西文物保护基金”等。

山西成立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联盟

辽宁

首届查海论坛召开

7月16日,首届查海论坛在阜新召开。论坛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共阜新市委员会、阜新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以“八千年西辽河文明之光”为主题,来自十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查海遗址所代表的西辽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进程中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围绕查海遗址群今后的考古发掘研究,文化内涵阐释和保护利用等献言献策。

江苏

江苏推出千余项“博物知旅”活动

7月18日,江苏省第二季“博物知旅”暑期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活动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网信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物局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现场启动“强国主播团”走进博物馆活动,举行“博物知旅”融媒体采风团授旗仪式。活动期间,江苏省、市将联动推出博·览、博·学、博·雅、博·韵四大系列千余项特色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一个充实快乐的多彩假期。

浙江

“走遍杭州的博物馆”主题活动启动

7月20日,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精心策划的“走遍杭州的博物馆”主题活动在杭州启动。现场,3000本专属杭州市197个博物馆的“护照”同步推出,供市民游客打卡集章。活动期间,市民游客在微博等平台带上活动话题#走遍杭州的博物馆#发布自己在杭州的博物馆探馆、探宝、探展、探活动的图文笔记或短视频,并将链接提交到“杭城迹忆”平台“走遍杭州的博物馆”专题页即可参与。活动旨在助力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增强市民游客的城市体验,讲好杭州文物故事,展现杭州文博风采,扩大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河南

河南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

近日,河南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及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就推动河南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形成一批科学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大考古成果,为解决重大历史性问题提供关键答案。要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博物馆群,加快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打造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河南新担当、作出河南新贡献。

广东

广东启动粤游粤红——首届广东红色旅游季暨“重走长征路”活动

7月18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粤游粤红——首届广东红色旅游季暨“重走长征路”活动启动仪式在韶关举行,包含红色文旅展演、广东省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布仪式,以及“打卡广东红”广东省红色旅游季精品线路百团游、百车游、徒步游出发仪式。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图片展、广东省红色旅游资源展等在现场同步举行。启动仪式后,还举办了长征文物活化利用座谈会和韶关红色文旅资源对接参观考察活动,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广西

第七届中国岩画遗址遗产研讨会举办

陕西

“新时代青年延安行”主题实践活动出征

7月17日,“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社会教学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北大学主办,西安市文物局等承办,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师生及媒体记者将以西安为起点、延安为终点,全长400公里,历时1周,一路追溯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北上延安的足迹,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对进步青年强大的感召力从何而来,亲历红色路线,感悟革命情怀,砥砺青春信念。

甘肃

“香港海关青年发展计划”丝绸之路暑期文化考察团走进甘肃河西走廊

近日,“香港海关青年发展计划”(“CustomsYES”)丝绸之路暑期文化考察团一行走进甘肃河西走廊。通过3天的走访交流,考察团成员走进敦煌莫高窟,参加“遇见敦煌色彩”社教活动,登上明代长城西段起点嘉峪关关城,感受卫国戍边的壮志豪情,踏入鸣沙山月牙泉,探寻千年不竭之谜,深度了解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亲身体会祖国在文化遗产保护、自然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宁夏

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暨新时代宁夏考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7月19日,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暨新时代宁夏考古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银川召开。会上发布,目前已明确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地层的堆积序列和旧石器文化层的堆积形成过程,正在对这些信息反映出的人类生存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个项目同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4个项目分别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建成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水洞沟考古遗址公园入列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新疆

新疆馆藏文物区域性预防性保护中心揭牌

近日,新疆馆藏文物区域性预防性保护中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正式揭牌。该中心主要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开展具体工作,将充分发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区域、资源、技术优势和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优势,积极推动全疆馆藏文物环境监测、评估、调控、生物防治、藏品保存环境改善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大力促进全疆各文博单位之间以及与内地文博单位的深度互惠合作,强化学术交流、建立合作联盟、开展共研共建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THE END
1.六朝博物馆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馆校合作签约仪式2024年8月11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六朝博物馆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馆校合作签约仪式,并开展了多项馆校合作精品课程展示活动。 签约活动当天恰逢六朝博物馆十岁生日。十年来,六朝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博物馆教育服务,开展https://www.njmuseumadmin.com/Article/show/id/3384
2.海南省博物馆与海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15日电(薛冬凌) 10月14日,海南省博物馆与海南大学“馆校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大学展览馆举行。签约双方表示 ,此次合作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合作项目、“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科研基地”等双方先行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力量与博物馆文博资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054915830811856&wfr=spider&for=pc
3.博物馆与学校携手探索教育新路径太原新闻网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9日,“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馆校共建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在山西博物院举办,与会人员就跨越国界与文化的馆校合作与共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学术会议会聚了国内外博物馆界专家、高校代表等,馆校双方代表共同签署《馆校共建合作协议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05/13/030752378.shtml
4.博物馆今后,花都区博物馆将加强与各共建单位的共建力度,以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深包括博物馆教育活动、藏品保护、展览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馆际合作、馆校合作,尤其是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通力合作、携手共进,促进党支部共同踏上新征程,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https://www.huadu.gov.cn/zdlyxxgk/whxx/bwg/content/mpost_9407538.html
5.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圳系列主题活动马上开启5月21日下午“迷你深圳·筑”之鹤湖新居社会教育活动将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活动中心举行,主讲嘉宾将讲解深圳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的历史,参与者还可动手搭建自己的建筑模型。 肆 馆校合作 加强青少年博物馆美学教育 5月18日上午,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将启动深博馆校合作项目,深圳博物馆与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南山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3-05/17/content_30230332.htm
6.“馆校合作”浸润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在“馆校合作”活动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承,还需要弘扬,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也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强调的要突出实践,使学生在“用中学”。 小志愿者们走进博物馆开展志愿公益服务活动,通过参与前台导引、学习服务礼仪、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专题讲解等服务活动,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培养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3/t20240322_2111170744.html
7.馆校合作(精选十篇)因此, 无论是贯彻中央文件的要求, 还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馆校合作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建立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 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 应该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和博物馆教育发展共同的一个新的亮点和新的领域。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ppm1eq.html
8.馆校合作搭平台,静安学生课后活动开进自然博物馆“是不是每张蜘蛛网都一样?蜘蛛网有哪些作用?”“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发光动物生活在哪里?”……日前,由静安区科协、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和上海静安创造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静安区馆校合作“三段式”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课程,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课。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5/10/1024627.html
9.馆校合作!11节南京市等级博物馆教育精品课例邀你“云”打卡根据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要求,去年3月以来,先后联合出台了《南京市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意见》、联合召开了南京市馆校合作工作联席会议、联合举办了教育专员培训、联合开展了在全市等级博物馆中教育精品课例评比活动,馆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推介了一批富有博https://rednanjing.cn/article/5747/cid/75.html
10.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博物馆——2024年故宫博物院“5·18”国际博物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内最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古文字资料收藏也非常可观。在研究团队的多年努力下,目前一大批与此相关的整理、研究成果已经刊布,故宫博物院亦坚持做好古文字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创新利用。5月18日于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举行了“汉字中的缤纷世界”馆校合作艺术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呈现了近期古文字主题的馆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2780.html
11.馆校合作:多方支持,多管齐下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市教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馆校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建设北京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课件库”,中小学各学段每学年安排1次以上博物馆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各中小学将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同时,在各学科课程中增加博物馆教育有关内容。 https://www.jianshu.com/p/b591f5fb62e7
12.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第五季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为进一步探索博物馆和学校合作教育活动的合作模式、覆盖范围和研究深度,共享成果、互相促进,南京博物院于2023年2月19日举办了第五季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特邀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黄洋博士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邀请了南京地区2022年度在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策划与实施方面取得优秀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700
13.企事业人才广东省博物馆:馆校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活动交流,深层次推动馆校双方有效合作。粤博将馆校合作确定为重大课题,每年举办大型研讨会,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高校进行研讨交流,推进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8年,联合广州美术学院举办“馆校合作高级工作坊”,邀请上海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以及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100多名学者专家就博物馆教https://www.zuzhirenshi.com/detailpage/2d9714d2-d686-473c-ac17-98d371fde4a8
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校合作妙趣横生团学活动云南师范2022年11月17日,云南师大附中和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校合作’”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双方共同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 铸牢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云南师大附中的启动仪式。 首先,在场师生共同观看云南民族博物馆展教宣传片,宣传片全面介绍了云南民族博物馆依托“馆校合作”模式开https://www.ynsdfz.net/info/157/1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