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图文讲解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滕明道(1085-1132),北宋官吏。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崇宁末,举进士,继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

多音字:

都dōu(都是)dū(首都)

作zuò(作业)zuō(作坊)

乘chéng(乘法)shèng(千乘之国)

笼lǒng(笼罩)lóng(竹笼)

近义词:

保存——保管热闹——喧闹悠闲——清闲

普通——平常紧急——危急惊扰——打扰

名扬中外——闻名天下形态各异——各种各样

反义词:

完整——残缺热闹——冷清悠闲——忙碌

普通——特别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理解词语:

闻名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名气。

形态各异:本课指画中在街上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各不同。

溜达:散步,闲走。

摊贩: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

作坊:本课指手工业工场。

惊扰:惊动扰乱。本课指小毛惊动扰乱了欣赏风景的人。

词语扩展:

描写形态多样的四字词语

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ABB式词语

来来往往清清楚楚吞吞吐吐形形色色兢兢业业结结巴巴密密麻麻

“又一又一”结构的词语

又踢又跳又惊又喜又高又大又快又准

练一练: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示例: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幻多端: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在飘扬,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的像一只蝴蝶,慢慢变大,渐渐模糊了…

句子解析: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首先概括写了画面上人物多,然后运用排比的修辞具体写画面上都有哪些人,主要是通过人物所从事的行业来表现的。“……”表示在画中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没有写出来。突出人物之多的特点,从而看出下了很大功夫。

2.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这句话通过介绍街上的各类店铺说明街市很热闹。句中的“……””表示街市上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建筑这里没有写,突出了街市的繁荣景象。“来来往往”说明街上人多,很热闹。连用五个“有的”,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行人的不同形态,展现了热闹非凡的街市景象。

段落大意:

第二部分(2-4):具体描写了画面的情况。

第三部分(5):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中人物多、街市热闹以及桥北头的一个情景三方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问题归纳:

1.你从“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读懂了什么?

“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说明人非常小,可就是这样小的人,作者也把他们画得“清清楚楚”,这说明画家的绘画技巧十分高超。

2.作者为了写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不仅写各种店铺,还重点运用排比写出了形态各异的人。学习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

3.《清明上河图》全图大致分为汴梁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课文只是侧重介绍了城内街市部分。你想象一下他郊外春光一个场景写一段话,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树木郁郁葱葱,沟渠边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都像赶趟似的。地里老牛迈着沉稳的步子,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人牵牛,一人吆喝,随着吱呀吱呀的犁耙声,缓缓地弯腰撒豆,时不时抬头看看远飞的水鸟。远处几个孩子正爬卧在溪头剥莲蓬,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树荫下一对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4.《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

有四个方面:

(1)这幅画历经八百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2)这幅画内容丰富,描绘细致:人物众多,街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

(3)画家画工精湛,虽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画家画得非常清楚、传神;

(4)画中表现的是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富有情趣。

总之,这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都汴梁的风貌,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一、选字填空。

泽择责选()()备光()

弓功宫拉()武()()殿

蓝篮栏()子()天()杆

貌冒茂()出面()()密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比喻名声很大。()

2.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3.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三、课文整体梳理。

本文先是概说画面上的()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四、重点段落品析。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有的甚至只有()那么大。别看画上的(),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从以上文段,你读出了什么?

五、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学到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你想说些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责备光泽

拉弓武功宫殿

篮子蓝天栏杆

冒出面貌茂密

二、

1.名扬中外2.作坊3.风貌

三、

人物行业人物人物场景

四、

1.一寸黄豆人小清清楚楚

2.张择端画画太传神了,太细致了。

五、

中华传统文化太精彩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精华传承下去。

THE END
1.《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哪里的风光()《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哪里的风光()A.扬州 B.汴京 C.苏州 D.杭州查看答案更多“《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哪里的风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反应北宋时期风俗的画作。()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反应北https://m.shangxueba.com/ask/27502933.html
2.“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穿越时光画卷,领略汉宫风华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一幅画卷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神秘角落。近日,一场关于明代仇英所作《汉宫春晓图》的宣讲在艺术设计学院开展,带领听众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宣讲伊始,主讲人胡程铭便将《汉宫春晓图》的非凡地位娓娓道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gwODk4NQ==&mid=2649833911&idx=1&sn=1c8751802263b2072778db3a238eaa37&chksm=89d2466a0061d2cbc07898948eed73b1b8a690d879a1ad4f7c71d822b1de2640d32d4eff682b&scene=27
3.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哪幅?日记三年级的小同学,本周就要在语文课上学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了。它讲的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幅绘画作品——“中国第一长卷画”《清明上河图》。 这堂课对学生有两项要求: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https://m.douban.com/note/712693905/
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北宋时期山东诸城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历史上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以及“上河”的涵义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却无异议。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此画所描绘的并非春景而是秋色。从《清明上河图》诞生至今,一般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9fd438f16cfe72d5b94838bf0e456c1.html
5.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北宋时期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http://www.dianwannan.com/wenda/shouyou/18201/
6.冯忠莲“复制”《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家网谈起母亲冯忠莲,陈长龙先生饱含深情。不久前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故宫》,有一章专门提及故宫馆藏国宝《清明上河图》,并提到这幅画现存的惟一摹本、同样是国家一级文物的《清明上河图》摹本便出自我国古画临摹大师冯忠莲之手。 冯忠莲1918年生于一个顺德籍旅津巨商家庭。幼时因祖父去世家道中落。少女时期,https://www.huajia.cc/n/201208/0611495710.html
7.课程《照夜白》 钟伟 ● 3.3.3 人物写生讲解示范 钟伟 ● 3.4 经营位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3.4.1 散点透视 钟伟 ● 3.4.2 清明上河图 钟伟 ● 3.4.3 传统国画构图讲解示范 钟伟 第四章 中国画线条之美 ● 4.1 中国画线描发展脉络 ● 4.1.1 中国画早期线描特点 王博唯 ● 4.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cdf29a9e60d0f2645f
8.中国画在唐宋以前,中国画主要画在丝绸或织物上,虽然使用纸张,但并不常见。《五牛图》是唐代韩混画的,被认为是中国较早的纸画五代南唐徐希用诚信堂纸创作了花鸟画。为了满足书画的需要,纸在唐代被明确分为原纸和熟纸。 到了元代,纸在中国画中的应用已经广泛普及,画家大多使用原纸。在明朝,画家更喜欢使用半熟的皮革纸和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849.html
9.中国画的天花板——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名画”、妇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也可算是一幅界画。史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或许是这种史诗般的长篇巨制太耗时间和心力了,张择端的作品少之又少,他的另一幅神作《西湖争标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531/10/6932394_1082823417.shtml
10.纪念钞上的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虹桥是整幅《清明上河图》的画眼,也是这幅画作的“画魂”,更是当年北宋社会的时代缩影。 手释长卷话汴梁,宋末美景醉心房。一缕思绪随风远,千载追忆梦中藏。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https://www.meipian.cn/3b3vbmgk
11.人教版八年级上期美术全册教学教案(通用10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banianji/55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