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博物馆热“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图/新华社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视觉中国

为迎接暑假高峰的到来,广东省博物馆大大增加了免费讲解的场次密度广东省博物馆提供

文/羊城晚报记者文艺图/受访者提供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的一则“禁令”引发热议,发布通知称: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难以理解:“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去,也不能给朋友讲解吗?”“应该杜绝过度商业的讲解,而不是全部禁止掉。”

“研学团”“旅行团”等形式“社会讲解”的出现,一方面补充了博物馆的讲解力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对博物馆正常秩序造成压力。作为公共文化传播机构,博物馆在规范馆内秩序的同时,如何保护人们对博物馆的热情、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共利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广东:两家博物馆发文规范“社会讲解”

中国国家博物馆对社会讲解并非一禁了之,其7月9日发布的“规范馆内讲解秩序”通知中提到:“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记者发现,根据成团规模的大小,这些讲解服务售价从168元至1280元不等,讲解时长通常为3小时,“研学团”“深度游”“大咖讲解”等是常见的营销标签。虽然中国国家博物馆向观众提供有免费的讲解服务,但从这些跟团产品的销售情况也不难看出,花钱听讲解的形式在市场上仍然十分受欢迎。

记者还注意到,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规范馆内讲解秩序”通知之前,广东、陕西、河南、辽宁等多个省级博物馆均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有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

可以明确的是,每家博物馆在限制社会讲解的细则上存在差异,但都保留了商量的余地。而绝大多数博物馆目前暂未对社会讲解进行明文约束。

博物馆方:“公益目的”是评判的重要标准

炎炎夏日,既凉快又能长知识的博物馆成为公众出游的首选,尤其是对于已经进入暑假的学生群体而言。进入7月暑游高峰期后,广东省博物馆观众人数快速增长,基本7天之内的门票都是“秒空”,想要预约进馆往往还得“拼手速”。

在2021年以前,旅行社带团到广东省博物馆进行讲解是被允许的。其后之所以要对社会讲解进行限制,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凌丽莉表达了她的看法。

“主要是为了避免社会培训机构过多占用免费的公共资源向观众收取高额费用,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损害。”凌丽莉说,而且部分导游的讲解水平有待提升,有的甚至为了哗众取宠乱讲一通,这不仅歪曲了历史,误导了观众,还会间接损害博物馆的形象。

“公益目的”是广东省博物馆判断是否允许社会人士进馆讲解的重要标准。“我们会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判断,如果的确是公益性质的讲解馆方自然不会阻拦,比如老师带学生过来我们就特别欢迎。”凌丽莉介绍,在申请通过后,申请人还需要到博物馆领取《社会人士临时讲解证》,并在讲解期间全程佩戴。

她向记者介绍,广东省博物馆开馆时预定的最高观众承载量为7500人次,然而现在每天的观众人数已超过了一万,博物馆正在超负荷运转。“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暑假期间我们每位在岗同事都在加班加点,对于观众的讲解需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满足。”

研学机构:支持规范但不希望“一刀切”

何金芳是广州本地的一位研学机构创始人,有十多年美术馆工作经验的她,投身教育培训后选择将博物馆和美术馆作为孩子研学的主要场所。几年下来,她所在的研学机构已经带领学生跑遍了广东省内外大大小小的场馆。

“国博的出发点是好的,过多导游进入博物馆,确实对展厅秩序造成了影响,我个人也有同感。”何金芳说,中国国家博物馆提到社会机构进馆讲解需要提前5天申请,并提交讲解内容,这些流程都是合理且能接受的。

“但是在规范‘野导游’现象的同时,不能把其他认真在做文化传播的人一棒子打死。博物馆本身属于公共文化资源,需要让更多的公众通过展览了解中国的文化以及全世界的文明。”何金芳说。

博物馆课程是何金芳所在研学机构的特色。每组织一场博物馆的游学,机构就会根据展览类型邀请高校教师给孩子做讲解。“高校教师的身份相对自由独立,而且他们往往比较专业,比如在博物馆看文物展,我们就会邀请历史系的教师。”何金芳说。

她表示:“如果要我们做到纯公益,这肯定是不现实的。首先我们需要给高校教师支付课酬,其次机构的日常运营也需要成本,这是相互矛盾的。”

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如今的博物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走进去。据何金芳观察,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代表的省内多家博物馆讲解员素质都较高,“但是毕竟场次有限,目前的讲解力量远远没有办法满足观众的需要,在听众群体上也没有进一步细分成年人和儿童”。

不少家长也向记者反映,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文化教育支付个性化的专业导览费用,但不可能都要求博物馆来提供,所以希望馆方能够成全或培养真正有质量的“社会讲解”,从讲解的时长、音量、人员资质等一些技术层面上来引导或淘洗,而不是“一禁了之”。

“大量的社会人士涌入博物馆做讲解,一方面反映了现在的观众对博物馆是真的热爱,这个现象本身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博物馆讲解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长年耕耘一线的文博工作者程存洁认为,如果博物馆提供的讲解服务非常充裕,观众肯定更乐意听馆方的讲解,而不是花高价在外面请临时导游。这背后反映的是公众求知欲的旺盛与相对滞后的博物馆服务之间的矛盾。

“社会人士的讲解也有优劣之分,如果他们的讲解内容质量很好,这对博物馆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作为博物馆的管理方,如果期望通过一纸‘禁令’就能规范好社会讲解的问题,这是不太可能的。”

对于商业性质的“研学团”“游学团”等,程存洁表示既不支持,也没办法做到完全反对。“它属于市场行为,从我们博物馆方面来讲是没有权利进行干预的。但是进入博物馆就应该遵守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这是最基本的。”

THE END
1.博物馆如何用好“讲解”的社会力量一起说吧新苏时评其次,参与讲解的社会人士水平参差不齐,胡编乱造、篡改历史者混杂其中,最终会误导公众,更会误人子弟。再次,不排除个别人会借讲解之名收取高额费用,这与博物馆的公益性背道而驰。 规矩虽立,但博物馆对社会人士参与讲解不能一堵了之,而是要通过“立规矩”“设门槛”来用好讲解的社会力量,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观展http://www.subaonet.com/2023/xssp/xssp_yqsb/0725/756066.shtml
2.博物馆世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博物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展厅讲解、主题活动等多种志愿服务形式,架起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文化桥梁。未来,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国家博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11/t20231129_265543.shtml
3.博物馆讲解大赛的社会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博物馆讲解大赛的社会意义。 博物馆讲解大赛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明和自然界奥秘的重要场所,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展览,可以向公众传递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而讲解大赛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参与讲解大赛,选手们需要深入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和https://wenku.baidu.com/view/9afd1da9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6.html
4.博物馆青少年志愿讲解服务主题博物馆中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公益事业:青少年志愿讲解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旨在 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同时为博物馆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个人成长和锻炼:通过参与志愿讲解服务,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115/16/85277615_1139429294.shtml
5.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厚植强国复兴文化滋养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迈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人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45181.shtml
6.博物馆工作中的讲解服务及其意义.docx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需有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观众的现代化理念,于是,博物馆的工作者们开始思考怎样运用自身优势博物馆工作中的讲解服务及其意义本文内容:摘要: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文化窗口和宣传教育机构,早已被群众认识和接受。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实现中国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124/6212242241004055.shtm
7.博物馆的意义就是点亮人们眼里的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创造了物质财富的人,还有很多守护着精神财富的人。双方在这个领域有着高度共识,所以合作关系延续至今。” 2016年,敦煌研究院与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携手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用“西遇知美|敦煌”拉开了博物馆走向公众的第一种尝试:把文博一线的守护者精神用数字传播等方式https://www.yicai.com/news/101760171.html
8.博物馆规范社会讲解,不能一禁了之陕西、河南、辽宁、广东等多个省级博物馆均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有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其二,社会讲解往往比较灵活,但其传播的混乱、驳杂的文化知识,也让公众无所适从。https://m.gmw.cn/2023-07/12/content_36690531.htm
9.多元阐释文物价值积极响应观众需求——人民政协网这既凸显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做好博物馆教育提出了要求,即要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多元、便利的教育服务,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我们的教育工作以此为宗旨,近年来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教育项目。 一是提供教育资源,阐释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故宫教育团队通过课程、https://www.rmzxb.com.cn/c/2024-05-17/3545975.shtml
10.博物馆的社会意义(通用10篇)现代意义的博物馆自17世纪后期出现,其后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起来。本世纪中期以来,博物馆事业更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民众和社会舆论对博物馆的活动更为关注,博物馆观众数目逐年增多,有关博物馆的报道时见报端。探讨博物馆的意义,实际上是探讨博物馆之所以发生、存在、变革和发展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换句话说,是为了回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lknwk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