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工作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土地整治工作已在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等多个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大,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已难以解决乡村耕地分布零散碎片化、乡村空间布局杂乱无序、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落后低效、生态质量不断恶化及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等综合性问题,“时空综合化、目标多元化、要素多样化、政策系统化”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然而,在开展该项工作中也清晰地发现:虽然我国以往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陈文建
滕州市安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77500
关键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对策
1内涵和意义
1.1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三农”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强产业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满足产业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旺盛需求,吸引外来资本投入乡村,给乡村地区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实施。
1.2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型家园
新时代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抓手,对生态环境予以改善,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为农民提供优质、现代化的生活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统筹全域生态系统进行土地整治方案的设计,维持生态平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家园,乡村地区美丽的风景会让当地居民感到骄傲和自豪,给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1.3有利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民间资本和广大村民,构建利益共享、上下联动的机制,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自主权,对于土地整治工作模式有着新的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是以乡村发展和村民需求为核心,赋予了村民更多的权利,其严格遵守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激发乡村发展潜力,促进乡村自治的长效化和科学化开展。
2存在的问题
2.1工作观念有待更新
2.2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
2.3各部门缺少交流合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参与部门众多,不同部门往往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信息传递和共享遇到阻碍,无法为土地资源整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4全过程管控有待加强
3对策
3.1强化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3]。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认识,深入学习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辩证关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推进不同部门间沟通协作,为项目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大领导(特别是县、乡两级党政领导)的宣传培训,而且要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力度,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3.2完善和补充配套政策
结束语:当前,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处于重大发展的机遇期,虽然有了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实践成果,但全面开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因此,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有利的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完善,以保障该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总之,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期早日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恒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与实施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1(5):144-152.
[2]陈艳林,李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土地,2021(2):44-46.
[3]谢源.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3):116-117.
[4]贺涌源.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8(4):37-38.
[5]张兆林.浅析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J].矿山测量,201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