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刑事辩护律师: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实务问题研究刑事实体法包头律师包头律师事务所

2013年10月24日,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理念、程序保障、法律适用等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对实践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在实务中该类案件的办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检视,本文作逐一探讨。

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的问题

(一)办案程序方面的问题

检察机关目前积极探索并建立未成年人被害人刑事案件专业化归口办理制度,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人员办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但是由于侦查机关业务涉及面广、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数量总体较少等原因,目前侦查机关尚未建立性侵案件专办制度,通常都是随机分派案件,侦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办案程序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

1、询问过程不规范,容易造成被害人“二次伤害”

未成年被害人在遭受性侵后,心理和情感会比较脆弱。有的侦查人员询问过程不规范,言语、态度和方式方法不合适,往往会让被害人遭受到二次伤害。比如未成年被害人是女性,询问时没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某市基层检察机关受理的17件性侵女性未成年人案件中,有8起无女性工作人员在场。又如侦查人员在实践中并未严格执行《意见》第14条规定的“一次询问”原则,在上述17件案件中存在2次以上询问的案件就有8件,多次询问致使被害人被二次伤害,加深其内心创伤。

2、未成年人近亲属在诉讼中存在“身份重叠”

《意见》规定询问未成年人被害人时,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为照顾被害人情绪、方便取证多选择让未成年人的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询问,但未成年人在案发后也会将被性侵事实告知父母。被害人的父母既是法定代理人同时又是本案的证人,这种双重身份的重叠往往会造成被害人陈述与证人证言内容上出现重合的情况,可能影响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3、忽视了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明效力

性侵案件的隐蔽性、“一对一”特点导致了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容易出现翻供。侦查阶段录音录像能够系统记录取证的全过程,既能够证明取证的合法性,又能证明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但有的侦查人员对于犯罪嫌疑人第一次供述的重视不足,忽视了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明效力,导致一些性侵案件的认定难度较大。

(二)证据收集方面的问题

1、证据收集缺乏全面性

2、证据收集存在困难

(三)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

性侵案件犯罪形态复杂,法律适用容易出现模糊。《意见》为司法办案人员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刑法适用依据,但对理论及实务界争议较大的部分问题并未涉及,司法适用仍存在分歧。

1、猥亵儿童罪与非罪的认定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规定从重处罚”。从法律规定来看猥亵儿童罪是行为犯,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猥亵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均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但界限不明,如何区分把握,给司法实践带来困惑。有观点认为,对于猥亵儿童行为如同奸淫幼女罪,原则上都应当起诉追究刑事责任[1]。也有观点认为,区分猥亵罪和治安管理处罚中的猥亵行为,界限是考虑情节[2]。

2、情节恶劣的认定

当前发生多起多次对同一幼女实施奸淫的案件,且大多是发生在继父、老师、亲戚等具有特殊责任的人与幼女之间,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如牟某强奸、猥亵案,牟某利用继父身份在2014年7月至10月间性侵被害人十几次,造成被害人精神恍惚、心理负担过重;李某强奸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姨父身份在2014年多次强奸被害人并致被害人怀孕,后又言语威胁被害人堕胎。这类案件在本地造成了恶劣影响,社会危害性较大。《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强制猥亵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加重情节,那么多次对同一名幼女的奸淫行为是否适用“情节恶劣”?目前并不明确。

3、公共场所的认定

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完善建议

(一)推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专业化

1、侦查机关应由专门工作机构或工作小组办理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作为刑事诉讼启动的关口,侦查机关最先接触被害人,对于被害人及时的身心抚慰,侦查机关责无旁贷。侦查机关成立专门机构或工作小组,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女性侦查人员来办理该类案件,有利于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抚和情绪疏导。同时,询问时应选择在自然、平静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并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受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引导作出片面或主观猜测的陈述,影响其证明力。

2、司法机关应当吸收医疗、心理等专业机构和儿童保护机构的专业人员参与办案工作。单纯的物质救助系治表,难以治愈被害人因犯罪带来的心理创伤。因此需要将心理治疗纳入到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视野中,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专业知识给予人文关怀,缓解未成年人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在询问被害人时,应优先考虑由儿童保护机构的专业人员,比如未成年保护组织成员参与询问。

3、对被害人以一次询问为原则并同步录音录像。不同部门或诉讼阶段重复询问相同事项,给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应以一次询问为原则并同步录音录像。检察人员、法官以审查录音录像代替询问被害人和核实细节。另一方面,应扩大对犯罪嫌疑人讯问过程中同步录音录像范围。无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尤其重视第一次讯问的同步录音录像。

(二)实现证据收集的规范化、标准化

1、侦查机关明确证据收集的标准,提高取证质量

2、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三)认真把握法律适用问题

猥亵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受不法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深远,应受国家特殊保护。《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条文中,对猥亵儿童罪未规定行为人必须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换言之,不论儿童是否同意,也不论其是否进行了反抗,只要对儿童实施了猥亵行为,就构成本罪,所以猥亵罪是行为犯,这也是现在的主流观点。

至于区分猥亵儿童罪和一般猥亵行为的问题,笔者倾向于认为原则上猥亵儿童都应入罪。首先,该罪采取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是比较常见的行为方式,但也有一些是以财物等利益手段让儿童自愿提供猥亵的行为。其次,猥亵儿童罪行为手段通常是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等行为,造成轻微伤及以上伤害程度的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但该罪对被害人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损伤丝毫不逊于一般人身伤害造成的影响。再者,从重打击是我国现阶段对猥亵儿童行为强调的原则,在制定标准上我们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从严把握。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只要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有追求刺激或满足性欲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性交以外的猥亵行为,原则上都应当认定为犯罪。当然对于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比如亲昵、戏谑、亲吻他人脸部的,可不认为犯罪,仅以治安管理处罚即可。

对强奸罪或强制猥亵、侮辱罪中的“情节恶劣”如何认定,目前尚无司法解释明确,一般由司法机关酌情认定。司法实践有观点认为,参照1984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即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或者多次的,属情节特别严重),对多次强奸同一被害人的,可认定为情节恶劣。司法实践也有观点认为,判断是否属于“情节恶劣”,应结合案件具体事实、情节综合判断。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从立法原意上看,上述《解答》中虽将多次作为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但1997年刑法修订时未将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次”“多人”的情况一起作为加重处罚情节进行单独列举,说明立法仍有意区别对待,不能一律认定为情节恶劣。同时,《意见》第25条将“多次实施强奸、猥亵犯罪事实”明确规定为“更要从严惩处”,从严惩处是酌定处罚情节,不等同于法定的加重处罚情节。笔者认为,多次对同一幼女进行奸淫,如果有犯罪嫌疑人系对幼女负有教养职责的人、造成幼女怀孕或流产的严重后果、长期多次对同一幼女奸淫、奸淫幼女手段残酷、强奸次数3次以上等情形之一,社会危害性较大,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去的地方或者对公众开放的地方;公众是指社会上大多数的人或者大众。“公共场所应具有不特定性、空间开放性、以及社会活动性的特征”。换言之,公众场所应具有不特定多人进出、使用的特征,从而体现其涉众型[4]。那么,在教室强奸猥亵是否属于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猥亵犯罪?对此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从体系上解释校园、教室一般属于“单位内部”不属于公共场所,《意见》将校园列为公共场所是基于从严惩治发生在校园等未成年人集中的特殊场所的性侵害犯罪的政策考量,在适用时不应脱离公共场所和当众的文义、脱离罪刑相适应原则、立法演进过程进行过分扩张使用[5]。也有观点认为“将教室解释为公共场所并未超出公共场所概念所能包含的最广含义,也符合一般公民的理解和认知,属于合理的扩大解释”[6]。

笔者认为,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专门地点来往人员相对固定,似乎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场所有所不同,但教室并非私人场所,而是供学生公共使用,且教室是校园的组成部分,仍具有相对的公开性。另外,从立法原意看,《刑法》规定“公共场所当众实施强奸、猥亵”为法定加重处罚情节,是因为不仅伤害了被害人的性的自主权,而且严重损害被害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更恶劣。行为人在教室里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奸猥亵行为,与在某些不特定多数人集中场合的行为相比社会危害性相当,对其加重处罚符合立法宗旨。

(嘉兴市人民检察院柏屹颖、陈姗)

[1]阮齐林:《猥亵儿童罪基本问题再研究》,载《人民检察》2015年第22期。

[3]谈剑秋、谷莺:《审判中心背景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工作机制的完善——以未成年被害人保护为视角》,载《以审判为中心与审判工作发展——第十一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

[4]缪树权:《猥亵儿童罪中“公共场所当众”的理解和认定》,载《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22期。

[5]阮齐林:《猥亵儿童罪基本问题再研究》,载《人民检察》2015年第22期。

[6]赵俊甫、王钰:《吴茂东猥亵儿童案——如何认定“猥亵”和界分猥亵犯罪行为与猥亵违法行为以及在教室讲台实施的猥亵是否属于“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载《刑事审判参考》2014年第3集。

THE END
1.大成研究刑事案件律师调查取证权修法完善调查取证权作为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使辩护权的一项基础权利,对还原案件事实、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保证程序及实体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司法实践中,辩护律师申请调取证据难及自行取证的风险,导致无法还原案件事实进而造成部分冤假错案的发生,为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U3MTMzMA==&mid=2661879680&idx=1&sn=0935c4fc4c172d3055bf7f1c9457ebd3&chksm=8ac8d49689c26a0b3ba0ffdc6746a2cb3ab3f5b46805583db68b61b48c48a1c7df2d1721882b&scene=27
2.刑事案件家属要找律师吗?法庭侦查检察官判决书写错时间家人被拘留,很多家属不知道要不要找律师,很多人说找律师没用、有的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找有用,今天来给家属科普下! 刑事案件跨度比较长,从被抓到判刑大概半年时间,如果能取保就能先出来等判,取保不出且被判实刑的就判完后下监。 刑事案件建议家属找律师,且越早越好!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PR2A300556647T.html
3.生活律师会见VS刑事律师会见?怎么选?#2024华为新品发布会#家人涉嫌刑事犯罪被上海警方抓捕,刑事拘留在上海看守所,家属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委托律师会见了解一下案件情况等,那生活律师和刑事律师怎么选择呢?看以下几点!一、如果家属仅仅只是为了带话传话以及看看家人在看守所里面过的怎么样人还好不好等,这种工作一般就是生活律师的工作,如看守所门口的黄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164335881218647&wfr=spider&for=pc
4.福州刑事专业律师福州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专职执业律师,厦门大学法学硕士,福建农林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福州市工商联执委,福州市泉州商会副会长兼法律顾问委副主任、秘书长,福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福州市政府法律顾问智库律师,福建省监狱管理局执法监督员,2015年入选福建省优秀青年律师人才库律师,福建省律师协会首批认定的专业刑事律师,https://www.maxlaw.cn/gsfy-fjfzxszyls-com
5.刑事询问时间如何规定律师普法刑事询问时间如何规定2022-11-03 636 普法内容我国相关法律对询问时间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规定了传唤、拘役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的需要拘留、逮捕的,传唤、拘役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调查询问后不得限制被拘传人的人身自由。24小时的起算时间,应当从限制人身自由的那一时刻开始计算,不能单纯从https://www.110ask.com/tuwen/10923533439852914999.html
6.刑事询问笔录格式是什么答:…… 好了,以上就是刑事案件讯问笔录范例了。形式案件通过笔录、审查、判决执行,每一级都有严格的程序与法律规定。因此,每一件形式案件都会受到公正、严肃的处理,这样有利于国家法律统一正确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如果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我们有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服务。声https://www.66law.cn/laws/1078855.aspx
7.刑事辩护全流程实务指引与文书模板(教科书式的规范导航式的流程(三)对律师权利的保障不够 (四)司法体制存在的问题 (五)律师的自身问题 六、刑事律师执业风险防范对策 NO.2刑事律师在接案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一、刑事律师与委托人初次接触、询问案情的风险防范 (一)初次接触的方式和执业形象 (二)了解案情时需注意的问题 (三)明确委托人的目的、要求和心理预期 二、刑事律师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7845
8.浙江律师简介:吴亮律师.秉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严谨的法律服务.在债务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劳动纠纷.房产纠纷.刑事辩护.公司证券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案件处理经验.坚信法律的力量[详细资料] 15555555523 [浙江金华]罗钟亮律师VIP 最近登录时间: 2024-12-21总积分:2247http://lawyer.110.com/lawyer/region/rid/12/
9.律师在办理刑事辩护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受理刑事辩护案件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家属委托时,应注意审阅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只有符合法律关系的人可以签合同、签委托书。 2、签订合同或委托需防止委托人假冒,需复印委托人的身份证件,需在收到律师费后开发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04/22/8378385_422557491.shtml
10.刑事律师,南京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振轩案例2、其次,介绍自己是受到谁的委托,并说明委托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把相关的手续递交上去律师会见 (1)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3份; (2)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专用介绍信1份; (3)律师执业证。 3、询问犯罪嫌疑人在哪羁押?是否有同案犯?现在犯罪嫌疑人以什么罪名被羁押的?是否有被害人告诉的情节? http://m.njls365.com/list.php?tid=30
11.刑事案件咨询律师都问什么问题当被指控或涉及到刑事案件时,律师通常会问以下问题:1. 案件背景:律师会询问涉案人员的个人背景和案件http://www.yuntulawyer.com/ask/416803.html
12.刑事庭审询问证人制度实证研究报告2、辩方询问证人空间有限。一方面,庭审中辩护律师对控方证人的询问多局限于控方发问的范畴,较少提出截然相反的主张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如在双方互殴的某故意伤害案中,控方证人称“在围观人数众多情况下,见到被告人用木棒打伤被害人”,辩护人对该证人的陈述持怀疑态度,但在询问中没有进一步提出被害人的伤并非被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1/id/2516422.shtml
13.盗窃罪律师会见应该询问什么?导读:盗窃罪律师会见应该询问什么需要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盗窃行为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询问犯罪行为人的自然情况、罪轻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等等。具体的盗窃罪律师会见的询问内容可以参考下文来确定。盗窃罪律师会见应该询问什么? 一、盗窃罪律师会见应该询问什么? 1、表明身份,出示委托https://www.64365.com/zs/1838293.aspx
14.找刑事律师刑事律师寻找指南三、深入了解,评估能力1. 专业领域:确认律师是否专注于刑事辩护领域。刑事法律复杂多变,专注于此的律师通常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2. 成功案例:询问律师是否有处理过类似案件的经验,并了解这些案件的结果。成功案例虽不能保证未来结果,但能反映律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积累。 https://www.bjpuhui.com/blog/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