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精选5篇)

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的60秒课程及英国的一分钟演讲。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的概念,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秒~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分钟~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1]。在国内,佛山教育局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正式给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2]。2013年以后,微课概念和实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

(二)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概念首先由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0年给出,随着实践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他不断深化微课的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013年2月)[2]。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深化了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概念。微课从“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发展为“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最后提升到“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不变的特征是:以“微视频”为核心,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制作。

(三)微课的特点。

2.重点突出。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目标明确。

3.依托网络。以支持网络传输的多媒体格式为主要载体,实现在线学习。

4.使用方便。资源容量小,适用于移动设备,实现移动学习。

5.自主学习。形成资源库,学习者按需择课,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微课与说课、微型课的对比

(一)微课、说课和微型课的五要素对比。

1.定义.说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研究,就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改进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4]。微型课,又称为微格教学、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采用可控的教学环境,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组织及教学技能的活动[5]。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

3.作用:说课的作用是丰富及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促使教研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微型课的作用是使教学技能训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克服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使师资培训科学化。微课的作用是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复习巩固;丰富的技术环境为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

4.对象:说课和微型课的对象是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微课的对象是学生。

1.说课、微型课重在教师的教,微课重在学生的学。说课和微型课都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分别从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通过听者的评价反馈,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调整、及时改进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及技能水平。而微课是一种学习型资源,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而制作。

3.说课重在教学理论,微型课、微课重在教学实践。说课不仅要说“做什么、怎么做”,还要说“为什么这样做”、“理论依据是什么”,体现了教师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另外,说课不是实际课堂教学,无法看到教师的临场发挥及教学效果。可见,说课侧重于教学理论。微型课的目的是分阶段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组织及教学技能。上微型课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技能的过程,注重于基本技能的形成、掌握、达到熟练,微型课对教学实践的侧重是不言而喻的;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侧重的是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及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英语微课有利于增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技能水平。

(二)英语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不仅服务和提升教师的“教”,更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作为新生事物,微课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满足了新时代学生对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同时,微课带动英语教师更加积极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英语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这种英语教学新资源非常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10-13.

[4]陆昌然.小学数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微课程与传统面授课件的区别

微课程与传统面授课件的最大不同在于出发点的不同。传统面授课件是教师用来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微课程主要应用于学生自学,以学习对象为中心。图1展示了两者的区别。

互动微课与传统视频微课的区别

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程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程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项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下和在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创造性工作。

没有精心教学设计理念支持的微课程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课堂的“翻版”或“束缚”。

1.微课程的选题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只有那些主题相对独立、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内容,才适合制作成微课程进行辅助教学或异步学习。笔者认为微课的选题应遵循如下原则。

(1)课题名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课题名称要尽可能涵盖研究的对象及范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选题要有针对性。尽量选择课程中的常见问题、典型问题、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些知识点是传统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它可以是知识点讲解、易错点分析、案例分析等,也可以是习题讲解、方法传授、技能方面的展示等。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4)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主客观条件,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经验积累的,微课程的目标是提高效率、提高效能、提高质量。

选题时尽量小(微)而精,应该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2.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引入:用于告知学生学习主题,讲解课件内容的重要性。一般可使用案例型引入、问题型引入等,吸引学生注意,营造学习情境。

(2)知识讲解:微课程的主体,用于展现课件所要讲解的内容。微课程内容不宜过多,讲解清楚一个知识点或解决一个问题即可。

(3)课程小结:用于对微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印象,采用互动类测试题检验学习效果,也可提供扩展知识获取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三角形中位线属于新授课。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决有关线与线的平行及线段倍分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对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经验的进一步应用和深化。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中,渗透着化归思想,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笔者采用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结构,即问题引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

(1)在问题引入中,利用一个学生可实现的剪纸活动引出问题,其中加入了学生可直接输入答案的互动(如图2)。

(2)在探索新知时,采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层层递进。加入学生可动手的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下页图3)。

(3)在学以致用时,通过几道相应题目,并有相应反馈,检验学习效果,以使学生有学到知识的成就感(如下页图4)。

(4)设计“三角形的中位线”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课设计反思

二、微课在营销师考证课程中的应用

营销师考证课程知识点多且相对独立,因为有考试压力,教师多采取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微课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依据教材并结合营销师(四级)职业资格鉴定考点,笔者选取考试中的重点“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例,探究如何应用微课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

1.确定选题

笔者选择“产品的生命周期”制作微课,一是因市场营销组合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的第一要素,是营销师职业资格鉴定中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二是在生活中,有丰富的产品可以借助图片、视频来展示,用实例能形象生动地讲解该知识点,容易让学生把握,并且也能有较好的录制效果。

2.撰写教案,根据选题内容撰写“微教案”

(1)动画引入人的成长周期:婴幼儿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2)产品也有生命周期: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教师介绍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注意用词简洁、准确)。

3.搜集教学素材和习题

4.制作课件

根据选题内容及准备好的教学素材制作微课件(PPT)。

三、营销师考证课程中使用微课应注意的问题

微课是一种能自学、能共享的教学资源,但要在营销师考证课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作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科学选题

营销师考证课程不同于普通课程,学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因此,在微课的选题上,应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要严格按照营销师职业资格鉴定大纲挑选和提炼,选题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一个微视频对应一个知识点或考点,让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深化知识点,还能会答题。

2.出彩设计

正因为微课只有短短数分钟,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综合使用举例、分类、画图、画线、表格、对比法、图像法、思维导图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点或考点。

3.完美呈现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通过对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微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望对以后微课的发展和研究有少许借鉴作用。

关键词微课;发展现状;策略

0前言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本文旨在通过对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找到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微课发展道路。

1微课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微课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逐渐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并开始广泛流行.微课在英文中一般用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Micro-lecture表示,最早的微课被称之为微型课程(Minicourse)是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同时它也被称之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同时还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这里的单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也称为专题。

紧接着微型课程相继在新加坡和英国得到开展,这一时期的微型课程大都是面向教师针对教师培训而设置,如新加坡和英国分别实施了MicroLESSONS研究项目和教师电视频道。新加坡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是1998年由新加坡唯一一所教师培训社会机构NIE(NationalInstituteofEducation)联合教育部共同实施旨在培训教师可以建构微型课程,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到了2000年Edno—vation教育软件公司也参与了此项目,并提供开发微型课程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该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这一项目仍然在参与培训的教师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1.1可汗学院

1.1.2TED

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并在YouTube上推出了针对于教育的TEDEd频道。这些短于18分钟的TED演讲已经吸引了五亿多的播放次数,通过使用TED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涉足教育领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TED演讲的特点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更能够吸引学习者学习兴趣,其在全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1.2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和实践最早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2]而目前我国对于微课的实际应用最主要的是佛山微课,凤凰微课以及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

1.2.1佛山微课

从2010年11月起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后,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每一届都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微课最为丰富的一个微课网络平台,也是我国最早的微课平台之一。

1.2.2凤凰微课

2012年12月28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共同推出凤凰微课,通过联合高校、出版社和电视台对教育文化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小专题、小模块、小学分,专题丰富的海量微型课程。凤凰微课是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这一平台上的微课以弘扬闽南文化为主,内容丰富,制作水平和质量相对来说比较高。[3]

1.2.3微课大赛

微课大赛是现下我国国内有关微课的最火的活动,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不断出现,各地方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含金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该大赛主要是以中小教师为主。

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的省级赛事组织单位已经确定,各省级赛事组织工作将陆续启动。

2微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微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不管是国外的可汗学院,TED还是国内最早的佛山微课,凤凰微课以及现在正在如火如荼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微课大赛,都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微课的追崇,以及微课的火热发展。我国对于微课的研究自2010年开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教学设计,课程制作以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教学设计

2.2制作方面

微课是以微视频的形式来记录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者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来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因此对于微课的制作录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之高。而纵观目前微课平台上展出的微课可以看出,制作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微课画面不清晰,声音收录不清楚,画面布局不合理等等。有些微课制作后的画面布局并不能很好的传达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反而给观看者一种视觉上的负担,没有很好的视觉体验。这些在制作上的不足很容易降低微课本身的价值。

2.3应用方面

从目前国内微课的发展情况来看,微课不能得以更加广泛的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虽然现在微课热很火,微课大赛也举办的如火如荼。但并没有过多的运用到实处,没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所以就很难发挥微课的学习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微课应用方面是我国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根据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

面对微课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紧跟潮流的同时还要认清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出现问题及时反思,找到对策,以此来促进微课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根据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后,列出如下几点对策:

3.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合理

3.2制作要精细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微电影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制作也变得越来越简易与快速,要想制作具有专业水平的微课可以用摄像机与电子白板相结合,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画面将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好。而简单一点的微课可以用普通的数码相机,摄像头,手机或者是使用录屏软件进行制作,然后用会声会影等简单的影片剪辑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要合理安排信息量更好的传递教学信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整体要更容易操作,画面布局要更加合理符合人的注视习惯,注重课件的制作更加方便学生使用和学习。

3.3创设高质量的微课平台

4总结

参考文献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凤凰微课”启动新闻会隆重举行[DB/OL].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1/04/20769994_0.shtml.

关键词:微课程;微视频;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微课程的涵义:对学生来讲微课程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教师来说微课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改革而言,微课程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尝试和革新,将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推进。

二、微课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有人说书应该越读越薄才称得上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因为书中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都已渐渐被读者所吸收;而笔者认为读书不能越读越薄,更不能越读越厚看不下去,读书应该像伸缩自如的弹簧一样:想看薄就提纲挈领、抓住中心,想看厚就细细咀嚼、体味深意。笔者将这一理念应用到了微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在此仅以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为例,展示一下设计过程。

1.课前:告别传统备课形式,利用多种形式把课“备厚”

传统的备课形式往往是“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本”,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办公无纸化、电子化也应运而生,教师备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怎么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更需要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做足准备工作,认真备课、仔细备课、充足备课、超前备课。教师要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在倒满学生的“碗”之前先装满自己的“桶”。在制作微视频课件过程中坚持紧密围绕主要知识点进行阐释,主题突出,特点鲜明,结合本学科自身特点,选材要集时政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另外,由于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往往也出现良莠不齐的显现,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教学预案”,案例选择上留有“替补队员”,即一节课的内容至少准备两种以上不同版本的教学案,以备不时之需。

2.课中:告别“满堂灌”,少讲、精讲把课“上薄”

让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微课程学习任务式导学案,汇总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对学生分困惑和误区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释疑解惑。微课程学习任务式导学案步骤如下:

(1)课题: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2)达到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微视频资料,完成“任务导引”环节的任务,了解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流程示意:微课程资源上传与共享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学生课上小组间合作探究教师课上释疑解惑学生温故知新。

(4)任务导引:

学习任务一:货币的本质

问题1:货币从何而来?

问题2:为什么必须用货币购买商品?

问题3: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问题1: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问题2:实际生活中怎么区别货币的不同职能?

学习任务三:纸币

问题1:什么是纸币?

问题2:国家能不能想发行多少纸币就发行多少纸币?

(5)反思:说出自己的疑问,或提出建议。

3.课下:教师总结反思,学生复习巩固,把收获“变厚”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地对于某一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展开思考、寻求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有效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积极影响后续的教学行为。复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也能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温故而知新”,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形式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巩固,才能有所收获,有所积累,为新知识的获取做下应有的铺垫。教师的不断总结反思,学生积极地复习巩固,能使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双方都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微课程的思考

与传统政治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内容短小精悍,能够突出主题;方式新颖灵活,便于操作使用;资源丰富广泛,易于改进扩充。其优势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面临不少的问题与挑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1.学生层面

由于微课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微视频的观看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其主动性难于掌控;而对于导学案使用,其有效性也不好监控。以至于有些家长开始担心学生会以观看教学视频为由,使用网络做出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

2.教师层面

由于有些教师对于微课程知之甚少,对其实际的操作流程不甚熟练,加之微视频制作过程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甄别选择、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对一些教师而言无疑是加大了工作量,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应付差事、消极怠慢的情绪。

3.学校管理者层面

由于微课程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尝试,所以对于学校的教学硬件提出较高的要求。

微课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一切新事物的发展和成熟都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中间过程肯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微课程也是如此。但是一定要相信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要相信微课程必然会迎来一轮新的曙光。

THE END
1.我省选手在“全国第十届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活动”中再获佳绩2024年10月24-26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十届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活动在昆明落下帷幕。来自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6名教师参加了物理、化学、生物等8个学科的说课展示活动。我省参赛教师成绩突出,其中,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姜海娟老师的http://www.jsjyzb.cn/Html/Article/8727/
2.说课比赛视频,展现教学风采,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工具以某高校化学课程说课比赛为例,一位教师的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的实验演示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其他教师可以借鉴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化学知识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这说明说课比赛视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课比赛视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推动教育教学https://m.qyedutechnology.com/post/52517.html
3.[转]教学成果奖获奖要点分析在基础教育领域,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发展完善已有理论,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358362&id=39543284
4.牛!金牛科研成绩再刷新纪录!综合新闻构建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底层逻辑,凸显“学理”的有品质研究设计。 开发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模板,强调“规范”的高质量研究实施。 扎根区内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追求“实效”的循证性教学改进。 据四川省教育厅官网《四川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显示,金牛区2024年度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ttp://www.jinniu.gov.cn/jinniu/c147395/2024-12/12/content_b042ec147e87468497a947d0b8d2d9ed.shtml
5.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通用18篇)xxxx年下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命题工作,在认真学习修订版课标的基础上,还深入研读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一书,结合现行教材和我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命制了两份高质量模拟试卷,并及时组织考试,做好阅卷、分析反馈工作。5月24日-25日,从各乡镇学校抽出部分教师在实验学校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112100701_655986.html
6.师资培训工作总结15篇我市主讲教师唐传经、染正发两位教师还受省研训院的委托,承担xxxx、乐东、昌江三市县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的英特尔应用项目培训与指导工作,并代表海南省到广西北海市参加全国“英特尔”项目培训与交流。今年11月,受省教培院的委托,在全省率先开展“英特尔”项目高级版《基于项目的学习》专题培训,培训主讲教师25人。https://www.yjbys.com/peixunzongjie/3735997.html
7.说课与评课(讲稿)(精选8篇)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0utolei.html
8.校本培训个人总结(精选23篇)4月份,我校在旗教研室指导下,成功地承办了全旗小学蒙语文教改实验推广会,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这些“做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研讨性的对话与交流,一起议论“新课程现象”,例如有的在课堂教学中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但又被头脑中的“教案”所束缚,课堂上表现出很强的“以教师为中心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015715.html
9.2018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目录首页2018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第6期目录 注:本期作者样刊于2018年6月14日寄出,请注意查收! 2018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第5期目录 注:本期作者样刊于2018年5月17日寄出,请注意查收! 2018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第4期目录 注:本期作者样刊于2018年4月17日寄出,请注意查收!https://zxxsx.cnu.edu.cn/ggl/qkml/141815.htm
10.教研室主任工作计划(通用15篇)1、积极开展走进新课堂活动,进行以课改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验。开发校本教材。 2、组织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活动,并开展组内教材培训活动。 3、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到小学和学前幼儿园实习,以便促进教学改革。 4、总结教学改革经验。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ongzuojihuafanwen/jiaoyangongzuojihua/20220419093833_5005442.html
11.教师成长的路径思考12篇(全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中小学的教科研活动已成为无法绕开的事实, 教师要想改革自己的教学,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就必须做教科研工作。目前倡导的“校本研修”, 就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目标, 以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为主要对象的基于学校的“草根式研究”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wpxsz6v.html
12.中国教育报:聚焦核心素养成就幸福人生—安顺二中“三色育人二中教师队伍的“含金量”逐年提升,成为“三色育人”的强劲支撑:学校目前拥有5名特级教师、6名正高级教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建立了2个省级、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教师中有16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国家荣誉,一人获全国高中实验技能创新说课大赛金奖,3人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https://www.asez1957.cn/news/490.html
13.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通用16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 1 一、指导思https://www.ruiwen.com/gongwen/jihuashu/211648.html
14.视导工作总结扎旗中小学进入课改以来,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下发了很多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狠抓校本教研,开展教研活动组经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和听评课活动全员参与,全面开展,注重实效。活动要求做到“五落实”即组织、内容、时间、形式、管理措施落实。注重细节,狠抓落实,全旗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5190689.html
15.教科处工作总结(15篇)江苏省第x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初评;参加20xx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我的教改试验”征文活动;参加20xx年“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育管理论文”评选活动;参加第八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等。 3.组织教研交流与学习活动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加强教研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形式。本学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为配合公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22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