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平台责任维护交易秩序(法治聚焦)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旨在通过健全和明确网络竞争行为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明晰指引、划清底线,引导数字技术更好赋能,保障市场竞争机制在法治轨道上高效有序运行。“《规定》是我国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举措,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平台经济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推动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时建中说。

《规定》全面梳理列举了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网络竞争行为复杂多变的特点,《规定》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分类提炼梳理,明确认定标准。明确了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表现形式,对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等热点问题进行规制,着力消除监管盲区;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细化,列举了流量劫持、恶意干扰、恶意不兼容的表现形式及认定因素;对反向刷单、非法数据获取、歧视待遇等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设置兜底条款,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行为提供监管依据。

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认为,将《规定》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结合起来理解,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依据更明确,整个制度的可操作性更强。“《规定》进一步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细化和明确,能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和制止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害,帮助消费者降低维权成本和难度。”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丁茂中说。

《规定》强化了平台责任。平台企业掌握海量数据,连接大量主体,既是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的重点对象,也是协同监管的关键节点。《规定》突出强调了平台主体责任,督促平台企业对平台内竞争行为加强规范管理,同时对滥用数据算法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进行规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戴龙说:“在《规定》中增加对于平台经营者侵害交易相对方公平交易权的行为规制,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顺应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监管需要。《规定》的出台有助于稳定平台经营者的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升网络竞争行为的治理水平。”

《规定》优化了执法办案程序规定。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辐射面广、跨平台、跨地域等特点,对监督检查程序作出特别规定,根据重大案件的连接点确定管辖权。创设专家观察员制度,为解决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难点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助理教授肖昱堃认为,《规定》创新性地引入“专家观察员制度”,通过吸纳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参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和处理过程,达到提高案件处理的专业性和效率的目的。这不仅有助于市场监管部门更准确地理解和判断技术性较强的争议问题,也有助于确保案件判断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在评估尚未被法律类型化明确禁止的新型行为时,有重要辅助作用。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帮助社会各界、各类经营主体理解和掌握《规定》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完善合规体系建设,及时调整经营行为。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工作的指导,及时制定执法指导意见,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

THE END
1.网络服务平台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需要。网络交易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承担责任的关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https://www.66law.cn/laws/208952.aspx
2.马更新:平台经营者“相应的责任”认定标准及具体化但四审稿公布之际,滴滴平台被曝乐清女孩遇害案,由于平台未及时提供遇害女孩搭乘顺风车的相关信息,大众舆论对于加强平台责任呼声高涨,“补充责任”变得备受争议。消费者认为,平台经营者仅承担补充责任时,消费者只能先向平台内经营者求偿,在经营者赔偿不能时,平台经营者才出面承担责任。消费者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623655
3.货物运输服务纠纷中网络平台的责任认定目前,网络平台运输业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但由于立法供给存在不足、网络平台运营模式多元等原因,实践上有不同裁判思路。笔者尝试在区分网络平台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剖析涉网络平台运输业务中相关法律关系的认定及责任承担,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裁判思路,以期对当前的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8/id/8083837.shtml
4.深度对话︱防治网暴,平台的责任边界在哪里?伴随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完善,治理网暴的平台责任不断加重。 然而,由于“网暴”界定边界模糊、各平台技术治理“底子”差异大、跨平台治理缺少平台自治动力和可行机制等因素,在现实中,平台往往难以兼顾“快速”与“精准”,一些错审、漏审事件多次引发公众不满,甚至部分平台应尽的治理责任可能流于形式,在此背景下,公权https://www.yicai.com/news/101860408.html
5.正确认识平台法律责任编者按:避风港原则是认识平台责任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随着平台能力的强化,平台责任进一步细化,避风港原则的操作标准更为明确,平台治理义务成为必然。需要推进治理理念更新,设计一种激励相容的规制体系,科学厘定平台责任与平台治理的边界,调动市场主体、个人、政府,以及其他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自下而上的https://www.shupl.edu.cn/xbbjb/2022/1013/c2265a115862/page.htm
6.时报观察:AI新骗局平台责任大凤凰网财经时报观察:AI新骗局 平台责任大 人工智能(AI)骗局又有了新花样。 有网友向媒体反映,家中老人在网络卖货视频中看到“张文宏医生”在卖一种蛋白类的产品。老人信以为真,不仅下了单还转发到了很多群。经核实,该视频中的“张文宏医生”不是张文宏本人,而是利用AI技术合成的。张文宏对此回应称,这样的卖货账号已出现多个https://i.ifeng.com/c/8fYXaGM9XxO
7.平台责任的边界与完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平台责任的界定和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平台责任的边界和完善涉及到平台的服务类型和功能。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电商平台应当确保商品的真实性和质量;社交平台应当加强管理,防止传播非法信息;搜索引擎平台应当排除有害信息等。这些责任的边界要明确,https://wenku.baidu.com/view/ba497637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