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教法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体现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工具】2、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教师释疑】正确答案:【选文】3、语文教育以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及其归宿。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全方位】4、写作【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也称作文,指用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语言来表达情意的书面形式。

】5、写作能力【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

】6、写作教学【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教师指导学生选取材料、整理思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训练活动。

】7、阅读【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凭借的对话。

】8、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是哪些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2)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组织的规范;(3)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后教学评估的准则。

(2)所谓隐蔽性,是与明朗性相对而言的。

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在相当多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不是明显的表露在字面上,而是隐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10、听话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哪几点?【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认真地听,明宗旨;(2)冷静地听,辨是非;(3)细心地听,记要点;(4)虚心地听,作对照;(5)耐心地听,重细节;(6)用心地听,品滋味。

】11、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只有借助()为媒介才能实现。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言】12、学业()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知识】13、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中,“好懂”是对教学()方面的要求。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措施】14、教学单元【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课本结构网络中的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横向层次,与语文知识点和训练点序列的纵向直线,纵横交叉的结合点。

】15、课文标题【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课文的旗帜,通过解题能揭示标题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起到带动全篇的作用。

】16、语文课程标准【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新课标,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并颁发的法规性文件,是语文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导性、纲领性和权威性。

】17、讲授法【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讲授法是教育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以教师口头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讲述、讲析(或讲评)、讲演等形式,具有方便、灵活、高效以及便于师生情感交流等优点,也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比较被动等不足。

】18、综合性的课外活动方式有哪几种?【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活动;(2)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3)丰富学生人文情感的课外语文活动;(4)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活动。

】19、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重视复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复习是防止遗忘、巩固记忆的必要。

(2)复习是使认识获得发展的基础。

】20、语文教育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它要对语文教学这一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揭示其基本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作为应用技术学科,它要研究语文教学的操作过程和具体方法,指导学生把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

而无论是基础理论或应用技术的教学,都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工作的思想品质。

】21、初中毕业生应当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3500】22、()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式。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略读】23、()实验室是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装备的供语言教学用的电化教育课室。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言】24、语文教学过程【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程序,具有双边性、目的性、学科性、活动性等特征。

】25、说课【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讲述的内容包括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26、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预期,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制定的,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可行性等特点,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的功能。

】27、入境【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8、语文教育学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教育学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掌握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9、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哲学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30、语文教育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理论联系实际】31、选材能力属于作文的()能力。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专门】32、进行()拟题作文时,教师关键要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自由】33、听是将外部语言(有声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思维】34、一体两翼【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

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35、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欧诺个研究。

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36、阅读迁移力【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思辨和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文本向实践的迁移,促进个性完美发展。

】37、《国文百八课》【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由夏丏尊和叶圣陶合编的《开明国文百八课》,此教材与1935年出版,全套计划编六册(实际编出四册),每册18课,合计“百八课”。

这种基本方法被许多研究领域和教学领域所运用,是指记录和描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的内容、过程、重要细节、处理方法、后果及各种反应等,以备研究和教学,又称个案。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或实践能力的需要,再现教学案例的情境,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某种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

教学案例的选取、设计、制作和运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实践性。

教学案例是从教学实践中选取的真实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身历其境。

(3)典型性。

教学案例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是典型的,既能体现一般的教育理论或操作程序,又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典型引路的作用。

(4)综合性。

教学案例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项知识和多项能力综合运用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启发性。

教学案例要求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作出判断,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抉择,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机敏的应变能力。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案例教学法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和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39、语文教育学课程建设要实现的三种功能:(1)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能够总结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成果,(2)能够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需要,(3)能够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

】40、语文教育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四个基本”:(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基本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提供确实可靠的实际材料;(2)基本概念,是从基本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观点,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3)基本原理,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概括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4)基本原则,依据基本原理所制订的行为准则,原则规定语文教育实践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

】41、加强语文教学与()的联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生活】42、巩固提高是()课的升华与扩展阶段。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复习】43、重视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是()性评价。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终结】44、设计教学法正确答案:【也叫单元教学法,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克伯屈教授始创,他主张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的目的而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连续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教学内容因活动需要来确定,教材因活动需要来编制。

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大单元,各科教学在这个大单元中相互配合着进行。

】45、道尔顿制【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由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始创于美国,次年传入我国。

主要措施是:(1)把教室一律改为作业室,按学科分设,室内陈列各科参考书、实验仪器等。

(2)废除班级授课制,把各科教学内容制成分学期、分月、分周的作业大纲,规定每学期、每月、每周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及进度,由学生根据各科大纲自行学习,自行记载成绩表,教师在作业室担任指导者。

(3)实行学分制,年级递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

】46、“红领巾教学法”【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红领巾教学法是指解放初期,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一译普希金娜)在北师大附中指导讲授《红领巾》一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法。

】47、语文导读法【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导读法中的“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

“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

“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48、研究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溯其渊源,察其流向,寻找发展规律。

】49、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先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以文选为补充教材和写作范例。

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但整个教育过程始终以语文教育为基础。

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废科举兴学堂,课程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分科教学,于是语文也就单独设科。

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学科的起点。

】51、____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正确答案:【教师】52、__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师个体专业化】53、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_____,张孝纯的________________;姚竹青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六步教学法”“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观“教大语文,育小能人”】54、口语交际教学【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规范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口语交际素养的教学。

】55、口语交际【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交际双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借助标准的有胜于言和相应的姿态语言进行听、说互动,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一种实践活动。

】56、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中的语文、社会中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活动。

】57、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58、“国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国文”的基本性质是古文教学。

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主要特点有:(1)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由其它学科承担了;(2)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有专门负责思想品德教育的“修身”等课程承担;(3)“文道统一”中“文”与“道”的关系有了变化,以“文”为主,“道”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所以,“国文”是语文单独设科后的第一个正式的名称,也是语文教育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中独立出来的标志。

1920年开始在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学口头语言和用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从此,口头语言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这是克服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的根本措施,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萌芽。

】60、“国语”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国语”和“国文”为什么会长期并存?【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当时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黎锦熙等,是主张彻底的全部的用“国语”取代“国文”。

但由于两个原因造成了“国语”和“国文”长期并存的局面:(1)反对派的力量过于强大,他们认为只有文言文才值得教值得学,白话和白话文没啥可教也没啥可学。

这种观点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但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2)改革者自身力量虚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准备不足。

例如,要找教古文的老师很容易,而要找能教标准国语和现代文的老师很难。

要组织起一支能够满足中小学“国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当时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好采取过渡的方式,小学改为“国语",中学仍为“国文”,而且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

但是,能够联系语言实际和应用实际的,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1、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62、陶行知_______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__________【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63、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____________同志主持编制的。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胡乔木】64、教学评价【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65、非智力因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人的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

】66、智力因素【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的心理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

】67、语文学习习惯【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学习者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征和方式上表现出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的行为倾向。

它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68、新中国建立前解放区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哪些【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无论是“国语”、“国文”都以现代文为主,使现代文在全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课文的思想内容革命化;(3)教学方法民主化。

这些特点说明,解放区的语文教学改革,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

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的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区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一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

这是自鸦片战争后100年以来教育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开端。

】70、简述“红领巾”教学法产生的过程【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红领巾”教学法产生的过程是,1953年,前苏联教育家普希金到我国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听课,教学的课文是《红领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象教学文言文那样的串讲法。

普希金听后认为是灌输式的,并提出了改革意见。

他和教学人员共同研究制订了改革方案,重新试教。

试教获得了成功,总结了一套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称为“红领巾”教学法。

】71、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_________是基础的基础。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72、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诸方面。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课程功能】73、_________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理解】74、教师的专业化【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

】75、校本培训【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

他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76、语文学习方式【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指学习者学习语文学科内容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

】77、语文学习方法【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用的有效策略、技术、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78、“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启发式和谈话法。

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

】79、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80、单元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单元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材编写的科学化系统化问题,和教学过程中教材处理的科学性艺术性问题。

】81、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探求-确立-改革-发展-创新”】82、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______,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_________。

【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导”“写”】83、语文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有(1)_____(2)_____(3)_____(4)______(5)_____(6)______【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2)“国文教授法”时期,(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5)“语文教学法”时期,(6)“语文教育学”时期。

】84、教学智慧【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学智慧就是语文教师以语文教育活动为基础,将自己的生命理想和生命智慧具体化、实践化,并且消解融注到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心理结构,发展自身的认知、生存、合作、创造的一种智慧。

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包括治理智慧、道德智慧、情感智慧三个范畴。

】85、教学能力【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教学能力就是老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教学能力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并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教学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

离开了具体教学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

】86、《教童子法》【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晚清文字学家、教育家王筠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写成的一部专门阐述训育蒙童方法的著作。

该书采用的类似“教学札记”的形式,对蒙学识字、写字、读书、属对、作诗、作文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87、《读书作文谱》【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是清初教育家唐彪的用于指导塾学童蒙语文教育的论著,它以论学法为主,要求把学习心理的修养作为“学基”,然后分论训练读写基本功的诸法,旨在提高读写基本能力】88、目标教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目标教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问题。

】89、实施目标教学的基本要素有: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_【教师释疑】正确答案:【(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2)以教学评价为动力。

(3)以反馈矫正为核心。

(4)群体教学辅以个别化帮助。

(5)保证95%以上的学生掌握教学目标。

】90、为什么说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教师释疑】正确答案:【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而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即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

THE END
1.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小学肖远义邮编:401332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诠释了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6bso9ji.html
2.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研究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研究,张孝纯,“大语文教育”,一体两翼,思想,实践, 针对于传统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智力与才能的高低,存在着与实际https://wap.cnki.net/lunwen-2007151308.html
3.何为“大语文教育”观念?小学名师指导五年级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 语文课堂教学;2 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 语文学习环境。坚持完整的语 文教学结构,就是要:1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 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 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http://m.hujiang.com/lx/p304426/
4.大语文教学观范文12篇(全文)大语文观渊源及变异探析 第4篇 20世纪80年代初, 河北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他把“大语文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它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 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cjqbs7a.html
5.“大语文教育观”是著名特特级教师()创立的语文教育思想。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大语文教育观”是著名特特级教师( )创立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https://www.shuashuati.com/ti/4df1fdb885a84db88b22c163463654ab.html?fm=bdac6e7d7d34b5efff7907fd96bd119787
6.树立“大语文”观培育高阶思维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是“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不同,大语文教学观在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以及应试教育之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健康美好的情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健全的人格,提升自我修养。在时代的要求下,语文教育承接着培养下一代新https://jyj.changzhi.gov.cn/jyzc/202306/t20230615_2761272.html
7.语文教学技能大赛总结(通用11篇)的父与子》《矛和盾的集合》《搭石》《自己养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命,生命》《酸的和甜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圆明园的毁灭》《狮子和鹿》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顺学而导”,作了解读、展示、竞技,进而把素质教育下语文三维目标的达成,从定性预设、定量估计、质的提升几个维度,作了最大限度的https://m.ruiwen.com/zongjie/4346214.html
8.语文教育走过和走向的路──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概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二十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在教材建设、教法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生语文水平明显提高,是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处在世纪之交,回顾新时期语文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强大威力;深刻认识到只有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080807195810_165730.html
9.弘乐大语文加盟流程弘乐大语文加盟条件“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https://m.xiangmu.com/so/zuowen/honglejiaoyu.html
10.什么是大语文教育,名词解释定义是?大语文教育 参考答案:“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ldquo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语文素养 参考答案: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904012.html
11.圆桌论坛:“融”与“变”之大语文发展之道大语文的创始人是河北邢台八中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他在1982年提出了大语文教育,并且进行了为期10年的教育改革实验。他所提倡的“大语文教育”概括而言,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https://edu.sina.cn/zxx/zxxzx/2018-11-27/detail-ihpevhcm0178731.d.html
12.漫谈大语文视野下语文教学与作文之道“大语文”的概念,最早由已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大语文的“大”是相对于传统语文而言。大语文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https://www.jsenews.com/edu/202204/t20220413_7501297.shtml
13.张瑾琳:校园文学是语文教育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之所以影响至今,就在于他认为语文应该以课堂教育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和延伸,将生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全面、立体、客观、丰富的语文实践。可见,校园文学和大语文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挖掘文学潜质,引导创造力,发展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https://eduwx.com/memberDetail.html?id=717
14.校本研训工作总结15篇3、体现时代特点关于语文教学,古今文人学者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现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张孝纯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等四大主张,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要从社会教育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语文单元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683491.html
15.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精选6篇)29.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 30.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31.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 32.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 33.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 34.迁移教学法(马芯兰) 35.尝试教学法(邱学华) 36.学导式教学法(胥长辰)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篇2 https://www.yuwenmi.com/baike/130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