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对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比较传媒

此文为2019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

摘要

关键词:框架理论LDA主题模型中美贸易争端人民网华盛顿邮报

在2018年的这场贸易争端中,中美两国不仅投入大量政治、经济、外交资源进行博弈,同时也使用了大量媒体资源为自己赢得舆论优势。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是中美两国国家级的新闻网站,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对比两大新闻网站上以“中美贸易(U.S.-Chinatrade)”为话题的新闻报道,探究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对于认识中美两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规律、发现新闻报道差异有一定的帮助,最终对于改进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在国家层面,研究不同类型的新闻框架能够指导现实的舆论引导实践,丰富舆论引导的方法体系。在国际层面,日益“走出去”的中国要求我们的媒体必须了解国外媒体的新闻框架,这样才能与国际社会进行高水平对话。在媒体层面,主流媒体虽然掌握着巨大的舆论资源,但随着社会多样性外溢到媒体领域,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被稀释,主流媒体必须适应来自多样性框架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新闻框架进行理论建构与方法探索。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大量新闻文本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大大提高了内容分析的效率,拓展了新闻理论研究的方法手段。

(二)文献综述

目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研究贸易战的文献不多,与我国政府和媒体业界对中美贸易争端的重视程度不相匹配。从百度学术的搜索结果来看,真正符合“贸易战”和“新闻传播”的结果只有三篇,包括吴玉兰和罗予翎在论文《国际贸易新闻传播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我国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传播影响力探析——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和彭丽的《如何提升门户网站财经专题传播影响力——以新浪网、网易网“光伏贸易战”专题为例》。这三篇论文主要研究国内财经报纸对单一商品争端的报道,研究角度较窄,宏观视角也较为欠缺。

国内框架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类研究方向:(1)对国外框架分析研究成果的引介(2)对框架分析的理论解读(3)框架理论在现实案例中的应用。第一类的代表性论文是孙彩芹的论文《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作者从研究内容、研究典范、分析路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框架理论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二类的代表是潘忠党的《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对框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类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方博在其硕士论文《新闻框架与社会图景建构——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例》中,对比了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在对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中的一般框架要素的分布状况,最后对两份报纸的新闻框架进行总结。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本文主要采用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潜狄利克雷分布(LDA)算法建构主题模型。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是为了探寻文本数据中“隐藏的结构”,事先并无训练样本集,通过机器聚类等算法,来发现数据潜在类别规则。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最常见的应用是主题模型的挖掘。

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将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文本看作一个混合概率分布,而将其中的每个主题看作在词语上的一个概率分布。通过代码运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词语概率分布,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归纳后得到每个概率分布对应的主题。

(三)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其次,在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内容搜索框中进行关键词测试。经过多轮测试发现,除了“中美贸易战”之外,人民网的搜索结果中还包括了“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谈判”等,与“中美贸易战”具有强关联性,若单独使用某个词语将损失部分数据,同时,几个词语都是“中美贸易”的子集,使用“中美贸易”将包含更多可能的主题,因此,本文将关键词的范围扩大,以“中美贸易”作为主关键词进行检索;在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搜索结果中,除了“U.S.-Chinatradewar”之外,还包括“U.S.-Chinatradedispute”,“U.S.-Chinatradefight”和“U.S.-Chinatradenegotiations”等,基于同样的考虑,将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搜索关键词定为“U.S.-Chinatrade”。

三、基于LDA建模的新闻主题识别

本文使用Python构建LDA主题模型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整体和分段两个层面进行。在整体层面上,本文把两个网站的所有数据视为一个主题集合,通过LDA主题建模,分别提取主题。在分段层面上,本文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数据分为12个阶段,每两个自然月为一个阶段,分别提取每个阶段的主题,并尝试发现新闻报道主题的变化。

新闻媒体的作用之一是议程设置,议程设置为公共舆论提供议题。在新闻实践中,一个新闻主题出现的数量和频率是衡量主题重要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显示话题提供者对社会某一方面问题表示关切的重要暗示。

2018年3月以后,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数量激增。通过观察可发现,人民网的报道数量分布依然是簇状分布,连贯性较弱。2018年10月23日美国宣布特朗普将与习近平在G20会议期间会面,在此出现一次报道高峰之后趋于整体减少。基于人民网在“中美贸易争端”中对美方做法主要持批评态度的判断,可以合理推断该事件之后中国一直在释放善意信号,逐渐减少批评报道的数量,淡化事件影响,中国逐渐从被动对抗状态转入积极讲和状态。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数量相对连贯,在中国政府转入讲和状态后,其报道数量依然保持了相对多且稳定的趋势,美方态度强硬,对华态度依然以对抗为主。

(二)人民网的主题模型识别

1.可视化人民网的主题关键词

人民网数据共经过两次关键词可视化建模。第一次建模后,结果显示“中国”、“美国”是最主要的关键词,其他更有意义的关键词被掩盖。因此本文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去除“中国”和“美国”两个词语,获得了更丰富、更细腻、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以下所述均为第二次实验结果。

尽管人民网的报道主题整体比较一致,但仍可以看出前后变化。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人民网在“中美贸易”话题上更多展现“发展”和“合作”的世界愿景,“全球”、“世界”、“国家”、“合作”、“市场”、“投资”等词汇高频出现;而在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其话题逐渐转向具有实体意义的“国家”、“市场”和“企业”,主题更加务实,虽然“全球”、“世界”等词仍有一定比重,但“国家”、“市场”、“企业”、“发展”、“政策”、“贸易战”等词的比重显著增加。

2.识别人民网的LDA主题模型

本文使用LDA模型提取主题后的结果如表1。在表1中,人民网的新闻主题紧紧围绕经济领域展开,包括对中美贸易形势的研判、政府出台举措稳定经济压力、政府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寻找出路、政府稳定对内对外投资、表达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宣传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推出发展经济的举措。其中一个稍微不同的主题是中国密集开展主场外交活动。总体来说,人民网比较集中地报道了在贸易争端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举措和期望。虽然报道范围有限,内容单一,但塑造出中国政府的实干、高效形象。

(三)《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新闻主题模型识别

1.可视化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主题关键词

与人民网一样,《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数据经历了两次关键词可视化建模。第一次建模后,结果显示“trump”、“China”、“president”等词是最主要的关键词,关键词高度同质化并且意义有限。因此本文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去除“trump”、“China”、“Chinese”、“American”、“president”、“week”、“report”7个词语,获得了更丰富、更细腻、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视化结果。以下所述均为第二次实验结果。

2.识别华盛顿邮报网站的LDA主题模型

通过提取华盛顿邮报网站在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新闻报道的主题,得到如表2结果。

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华盛顿邮报的新闻主题更加广泛,涉及到美国国内政治,如中期选举、美国两党在国会的博弈;还有美国经济,如国内产业空心化导致的工作岗位减少、国际贸易等;另外还涉及国际政治,如半岛核问题、美伊关系问题、移民政策问题、防恐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安全问题。众多不确定因素交织在一起,展现着中美贸易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四)人民网与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新闻主题对比

为了对比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主题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两家媒体的主题再次进行归纳,得到结果表3。

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人民网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主要是表达中国的经济发展举措、理念等方面,对于外交和内政的涉及不多。这种报道模式虽然单一,但塑造了实干奋进的政府形象,营造了全国上下一条心,真抓实干求奋进的舆论氛围,使舆论呈现简单的和谐。

华盛顿邮报的主题分布广泛,经济、外交、内政均有涉及,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华盛顿邮报擅长构建庞大的“冲突”视角,“中美贸易争端”这个原始主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张巨大的冲突网络之中,每个主题在冲突网络种都占据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张力。这张网络反映了“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的现实复杂性。

四、基于主题模型的新闻框架分析

框架的本质是一种思考和解释结构。不同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报道框架,不同的新闻报道框架能影响其在舆论中的作用。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分别是中美两国重要的新闻媒体。人民网定位为《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具有强大影响力。它们是中美两国舆论场中的中坚力量。对比分析他们对重大议题的新闻框架,不仅可以发现双方在说什么,更重要的发现对方想说什么,以及是怎样说的,这是发现媒体报道规律、制定传播策略的基础。

(一)话语框架:愿景式与事件冲突式

(二)报道范围:窄域框架与宽域框架

中美贸易争端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它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涉及到进出口贸易、农业、工业、金融、股市、货币、国内就业、知识产权转移和保护、经济战略实施等一系列经济议题,同时也牵动到两国的内政和外交。不仅如此,作为发生在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必然影响着全球发展的预期。从报道内容的丰富性角度来说,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发展链条:世界(全球)、国家——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实现发展

危机链条: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市场——企业——发展

(三)报道对象:个人主义框架和集体主义框架

而人民网更倾向于使用“中国”代表国家,国家领导人出现的频率并不像美国媒体那样高,甚至很难在图5(b)这样的宏观图景中找到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形成一种集体主义框架。

结论

(一)两家媒体的框架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差异。总体上来说,人民网以中方为中心构建了简单和谐的愿景式报道框架,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呼吁世界共同发展的愿景,通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大命题,表达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也为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展现了宽阔的世界眼光和大国担当。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事件冲突框架以事件的阶段性和复杂性为特点,多角度地展现中美贸易争端中多主体参与、各方联系广泛、不同逻辑链条交织、事态诡谲多变的现实图景。中外媒体的框架差异巨大,中国在应对国际舆论、回应国际诉求、解决国际问题时,不能简单将所有问题简化为经济问题,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转变思路,多管齐下处理问题。

在报道方式上,人民网在报道中运用的话语体系、报道内容较为单一,以我为主的宣讲姿态在对外传播中也难以有较大收效。在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中,我国媒体应调整传播姿态,改变对内对外一个思路的传播方法,在国际舆论中争夺主动权。

(二)本论文的优势与不足

本论文中采用了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对新闻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对于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继续前进的新闻传播学而言是一种探索式的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中美贸易争端在新闻报道中的框架特点,不仅对于今后新闻媒体在应对国际争端时提供了一个参考,也为框架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的思路。但本论文中也有一些不足:该研究方法无法像人工编码那样细腻和全面;仅研究了两家新闻媒体,有代表性但不够全面;受主客观的影响,对于新闻主题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局限与偏差。对于本论文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积极改建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松.大众传播建构理论和框架理论研究综述[J].理论界,2010(8).

2.肖伟.试析新闻框架的层次与类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刘朝霞.《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的比较——框架理论的视角[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

5.张楠.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非典型肺炎”报道[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6.王自跃.框架理论下中美媒体中菲南海争端报道比较研究[D].2016.

7.李梦悦.美国主流媒体2011年涉华报道框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8.方博.新闻框架与社会图景建构——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林萍,黄卫东.基于LDA模型的网络突发事件话题演化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4(10).

10.楚克明,李芳.基于LDA模型的新闻话题的演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4).

11.马晓姝.基于LDA模型的新闻话题发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2.王斌.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13.秦升.中美贸易争端:特朗普的动机与中国的应对[J].中国发展观察,2018,No.188(08).

THE END
1.论文常见五大研究方法,你都知道吗?论文研究方法在论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为研究者指明了探索的路径,还确保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了论证的说服力及整体质量。熟悉并掌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精准定位研究课题、高效推进研究进程的关键所在。 文献研究法 概念定义:文献研究法,是指在搜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MTM4Nzc4NA==&mid=2247500473&idx=2&sn=260742cff9523574c73590aa2ef3d360&chksm=c0ecd67914d60a6f31f2e9c6801afc0a106f02aa1f9645a4ae778bcae21ca3baffd9a89f0e5d&scene=27
2.陈岸瑛《艺术概论》思考题艺术基本原理第三章至第八章(总结内容均吴冠中先生提出的“风筝不断线”理论,这一艺术理论主张又使得形式的愉悦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联系到一起。这一理论是吴冠中先生在1983年《文艺研究》上发表的一篇创作笔记,他认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 https://www.douban.com/note/819004994/
3.探析与探究的区别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探析与探究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二者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介绍探析与探究的方法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2634404.html
4.探析教育研究选题中的问题分解和课题聚焦其中, 第一维度“学校类型”:分解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等;第二维度“素养构成”:分解出道德素养、学科素养、教育素养、科研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养等;第三维度“研究视角”:分解出需求研究、现状研究、促进研究、评价研究等。依据其中某一维度或某几个维度分割出来的部分内容, 均可能产生研究课题。 https://www.meipian.cn/2am9reh8
5.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若干理论问题探析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不仅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还承担引领科技创新的重任,每年国家科研三大奖中,来自高校的就占了相当大比例,其中有不少就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还有不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出起书斋,自觉把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结合,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创办了一大批产学研相结合http://www.hbtyzx.gov.cn/dcyj/26587897452834514.shtml
6.探析研究生毕业论文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及防控方法论文研究生教育是区别于职业化教育的“精英式”教育,是国家科研力量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培养单位中约有75%以上的科研项目是由在学研究生参与完成的。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的科研质量,而规范的学术道德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研究生在读期间稳抓培养成为重要之举。对于学术不https://www.wenshubang.com/yanjiushengbiyelunwen/747586.html
7.机械制造的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探析论文(精选10篇)当数控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中时,由于设计的主要工作都围绕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涉及具体方案的实施,因此这与传统机械设计相比,会大大缩减设计时间和设计周期。同时,对于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由于设计方案均建立在计算机的全面控制基础上,因此这种设计方案有较高的借鉴性和重复利用https://mip.ruiwen.com/lunwen/2324492.html
8.#学术研究#姚立伟:汉画中西王母形象原型探析李秋香在《近30年来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中说:“西王母曾被一些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者视为主神,西王母信仰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而且学者之间的分歧也比较大。”该文的“汉代的西王母信仰”部分梳理了1980至2010年间汉代西王母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学者间的分歧[2]。有关汉代画像石中的http://www.han-art.net/view.asp?id=278
9.2020年学刊第3期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探析 芮小欢(51)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如何做到“五化” 张庆平 李宝杰(54) ·领导科学· 党员干部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 陈 琳(56) ·市情研究· 灵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品牌化建设问题研究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灵宝分校课题组(59) https://www.smxdx.cn/xk/7464.html
10.财务管理论文必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务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40614151314_3877669.html
11.音乐美学论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美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美学论文1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理论学科,它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又因为它侧重于音乐艺术基本规律https://www.unjs.com/lunwen/yinyue/20240517095030_8206783.html
12.案例研究徐某某诉平安银行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金融机构违反侵权责任构成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我国一般采四要件说,但实证法中并未明确区分过错与行为违法性, 从比较法上看无本质区别。就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侵权案件而言,作为国家管制规范的适当性义务,“实质成了民商主体从事交易活动的内在变量,即界定出了市场主体行为自由的边界” ,当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向投资者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13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