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念这部分的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主要考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考查方式多是概念反选以及地位考查的形式呈现。
二、重点:
(一)课程概念:
1.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2.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在此我们需要将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区分清楚。
【判断题】
1.课程是课程表中所列出的学科科目。
【答案】×。
2.课程即学生所学的科目的教材。
(二)课程词源:
1.中国:
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寝庙——伟业
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有“功课及其进程”的含义,与课程的现代含义接近。
2.外国:
(英)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最早将课程一词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美)博比特《课程》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理论的著作,课程论作为一个专门领域。
【多选题】
A.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
B.朱熹提及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C.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源于赫尔巴特
D.博比特的《课程》可以看作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理论的著作
【答案】BD。
(三)其他代表性的观点(提炼关键词记忆):
1.课程即教学科目:包括广义的课程和狭义的课程。
2.课程即知识: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内容。
3.课程即学习经验:学生对教学内容意义的主观体验。
4.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从某种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代表人:鲍尔斯和金蒂斯。
【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下列哪种课程观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活动
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项目
【答案】A。
三、难点:
1.对比: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VS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2.课程是知识、课程是活动、课程是经验是三种较为典型的课程观。
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侧重于“教什么”;教学是指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侧重于“怎么教”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联系: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它们存在统一的基础,二者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具有内在联系,两者是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的。
课程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