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将中国历史分期划分为:远古史,上古史,古代史(初古史、中古史。近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重新架构中国历史体系,称作“六分法”。
中国现代史是以1949年为分界线;1853年至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时期,1949年至1981年为现代史时期,1981年至2011年后为中国当代史时期。
关键词:历史分期、封建社会、初古史、六分法、自然经济、地主社会,中世纪史。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大物博、史料丰富。所以,中国历史分期,众说纷纭,许多专家、教授、学者,囿于地域分割、专业限制、往往各执己见,致使中国历史分期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今日中国历史,只要它在今日中国版图疆域之内,我们都要收录,过去的我们也要载入史册,现在的我们要收录教材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中国历史分期划分的依据
总结以往诸多大家意见,尊重现今有关学者意见,笔者在现今中国前提准则下,提出如下评判依据:
(1)朝代更替转折
(2)政治制度改变
(3)社会性质转变
(4)土地制度各异
(5)赋税政策有别
(6)用人制度不同
(7)文化制度转向
(8)国家机构健全
(9)军事制度重建
(10)重大事件影响中外
以上10项评判准则,经过综合审定指数最高,便是历史划分界限的评判依据
二、中国历史分期的具体划分-六分法中国历史分期年代表
远古史--原始社会-公元前26世纪-公元前22
世纪上古史-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初古史-封建宗法社会-前221年-公元581年
中古史一封建军国社会--581年-1281年
近古史--封建地主社会-1281年--1553年
中世纪史一地主社会--1553年--1853年
近代史-半殖半封社会--1853年--1949年
现代史一社会主义社会(上)-1949年--1981年
当代史一社会主义社会(下)-1981年--2011年后
三、中国历史分期划分“六分法”的原因
1、远古史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到夏朝建立前,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奇缺,历史学家只能依靠考古家的发现得到一些零星的远古人类活动情况,通过对新石器、实物、器皿等,用来甄别历史年代久远,所以,我们把这段历史命名为中国远古史。
2、上古史
在上古时代,人们通过口述,代代传承历史,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已知的甲骨文、金文、帛文等取得只言片语的历史记录,知道这段上古史,正处在我国奴隶社会时期、距离今天比较早的处在上古史中,与世界通史分期比较靠近的命名,我们称它为中国上古史。
3、古代史
(1)初古史
(2)中古史
(3)近古史
(4)中世纪史
(5)中国近代史
随后,中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孙中山领导下,组建政党,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推翻了统治中国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不久。袁世凯窃取国家政权企图恢复帝制,签定下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被全国人民唾弃,后来蒋介石分共和剿共、签署“何梅协定”、放弃东三省,接受美援攻打共产党,想建立独裁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日本侵咯者、人民解放战争,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进入到现代史阶段。
(6)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的划分界限是1949年,1949年以前为中国近代史时期,以后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其中现代史阶段,又可分为1949年--1981年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1981年-2011年后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从最初的7年社会主义改造到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到建设期,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高速建设时期。
(7)中国当代史
中国当代史是1981年至2011年后,几十年来,我们叫它中国当代史,属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期。是记录现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全过程。中国共产党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等,促使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猛进,社会稳定繁荣富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三史有一段重叠的历史阶段郎1981年--2011年后,但三史各有侧重,现代史按编年体例记录重大事件。当代史不光记录重大事件,还包括党的方针政策、重要会议、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重要方面的内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是按照年月日如实记录共和国所发生的每一件大小事务。现代史突出重点;当代史突出最近几十年的历史赋税上:免除农业税,取消农林特产税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不论大小事务,一律载人史册。
其中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分界是1981年,是因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方针政策继续沿用以前的,人们处于观望状态。直到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解决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解答》.全国开始全面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政治上高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全面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上改变原有的集体经济模式,实行生产责任制;机构上废除原有的人民公社、大队、小队建制,改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用人上采用高考制度后;增添免农业税,取消农林特产税,燃油税费改革。文化上废除大锅饭,企业化管理;教育上完善高考制度,取消学杂费;军事上裁军100万,打造现代化的各军兵种,精兵简政。
四、中国历史分期年代划分表
史前时期公元前26世纪-公元前22世纪
华夏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221年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
南北朝时期420年--581年
隋唐五代时期581年-960年
宋辽西夏金时期960年--1279年
蒙元时期1206年---1368年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民困时期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时期1949年一至今
五、中国历史分期“六分法”的重要意义
1、六分法强调全球性宏观考量
“六分法”看重研究各个地区,中国版图之内的历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之间的发展程序,反对用偏见的地区,国别,民族史来拼奏一起,寻找划分中国历史的依据。
2、要求线索脉络一目了然
世界各国版图疆域的起因和走向,中国历史采用“六分法”、使全球各国的来龙去脉清楚,历朝各代重点突出。易于分辨,现今各国的政治版图。
3,“六分法”便于比较
4、警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受孔孟之道影响,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贸易往来,不论是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还是郑和船队远洋航行,都以经济贸易为中心,这和新老殖民主义者有天壤之別。
5、认识历史规律,展望美好未来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划分,使我们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性质、社会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从而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由初步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出其中的历史规律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理论发展的依据。
六、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分期,笔者划分为:远古史、上古史、古代史(初古史、中古史、近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其中,在分期上与以往的历史时期不同,增加了初古史和中世纪史,以便与东西方史学比较。在年代界限的划分上也不一样。笔者依公元前221年为界线,以前为奴隶社会,以后为封建社会;初古史和中古史的分界线为581年;中古史与近古史的分界线为1281年;近占史与中世纪史的分界线为1553年;中世纪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线为1853年;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线为1949年;中国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分界线为1981年,这是绝无先例的划界一-“六分法”,供史学界专家、教授、学着、网友们讨论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