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新闻频道

《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赵少峰著商务印书馆

中国史学有几千年的历史,遗产异常丰富,传统极其厚重。然而至20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面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深思和研究。

《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这部书从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探寻中国近现代史学演进的过程和规律。过去的研究,多从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史家对社会的能动反映来叙述近代史学,而对西学东渐及其影响重视不够,致使近现代史学史线条单一,史学发展历程未能得到全面地反映,此一研究具有加强薄弱环节的意义。此项研究资料分散且有很多属于稀见文献,不容易查找。尽管已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富有价值的开拓性工作,但挖掘和搜集新材料依然是此选题的最大难点,也是取得新突破的关键。赵少峰奔波于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矻矻以求,乐在其中,终于完成了这部既有一定深度也有一定广度的专著。

对中国历史来说,184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西方列强在这一年打开清朝的大门,中国从此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27年也很特别,这一年北洋政府倒台,南京政府建立,标志着民国历史初期的结束。前者可视为中国近代史学的发端,后者可视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初步形成。本书论述的正是中国史学从传统经近代向现代转变的过程。

史学史分期与社会史分期当然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在中国,历史学受社会的影响很大,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状况发生了变化,作为反映历史和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历史的历史学自然也开始发生变化。无论从史学自身的转变,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变化看,把中国近代史学的上限定为1840年都是无可置疑的。

本书丰富了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内容,对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具有推进意义。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注意把不同阶段的西史东渐状况置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下进行考察,分析史学与社会、外国史学与中国史学、史书的内容与编纂形式、历史观与史学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诸多矛盾运动中,探析史学的演进和发展。在资料运用上,除了常见的史家传记和史著,更注重发掘报刊、笔记、日记、回忆录、档案等材料。在研究的全面和重点方面,做到了统筹兼顾。在研究范式上亦有新颖的呈现。

THE END
1.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03期回顾与总结: 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实证史学,传统史学,“文化大革命”,“四人帮”,中国历史学,社会形态学,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史学发展,唯物史观,五十年,一、引 言新中国历史学是一个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历史学概念。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ZGSJ199903000.html
2.简述中国史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举报 楼主若问的是当代史学发展的阶段可参见【参考资料】的连接,如下所示: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中国的服装历史是怎样演变的? 论述我国历史上政区是如何演变的 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维码 回顶部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8886da972d9416278ca1db66b069bb1.html
3.中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3个阶段,分为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http://m.chusan.com/zhongkao/85299.html
4.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南开贡献史学:扎根中国,立足学术梁启超先生曾言:“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近代以来,随着“新史学”的产生,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现代史学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兼具传统考证优势与新时代学科特色,已然屹立于世界史学之林,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https://ssrm.nankai.edu.cn/info/1042/3393.htm
5.金先生笔下中国史学之进化(中国史学史:新校本)书评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学史的初创者,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包括“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的趋势”四个部分,为我国史学史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此后金毓黻先生遵循此建议,梳理出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脉络,作出了《中国史学史》此书,形成了将史家、史籍、史官制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69291/
6.[转]简述《新史学》的内容《新史学》开宗明义标明史学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史学应是“学问最博大而切要的一门”;对几千年中国旧史学进行猛烈批判,指出了旧史的“四弊”、“二病”。 主张以进化论学说为指导,进行理论创造,提出新史学的方向从三个层次对“新史学”的性质、内容加以限定,即一、历史者,叙进化之现象也;二、历史者,叙述人群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313645&id=39471689
7.高中生史学入门基础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常识;知道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重要性,了解史学家是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的;能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探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理解史实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问题做到史论结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史学的优秀传统,理解史学探究的目的是求真求实,提高学习历史的http://www.dyyz.net/f/view-153676-157978.html
8.中国改革网深入认识史学发展规律 中国的史学很早就产生了,但研究史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专门学科即中国史学史的产生却不到百年时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史学史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取得许多重要学术成果。 中国的史学很早就产生了,但研究史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专门学科即中国史学史的产生却不到百年时间。中国史学史在20世纪20http://m.chinareform.net/index.php?a=show&c=index&catid=61&id=29226&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