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结果表明,近几年来,特别是年至年选拔112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之后,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共有426名(不包括医护人员及教师),其中,中共党员113名,研究生学历5名,本科学历123名,专科学历156名,中专(高中)学历103名,女性83名。426名年轻干部中县直单位年轻干部113名,占全县干部总数1.5%;乡镇年轻干部313名,占全县年轻干部总数4.2%。共有科级以上年轻干部26名,其中县直机关科级以上年轻干部5名,乡镇科级以上年轻干部21名。从总体上看年轻干部队伍整体学历较高,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二、近年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人事部门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按照“适度倾斜,统一调配,重点培养”的工作思路,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议常抓。着重抓好在各级领导班子中选配年轻干部,特别是在领导班子换届时,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启用。在06年乡镇党委、人大换届工作中,选拔19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乡镇班子。
二是拓宽渠道,多方培养。充分利用县委党校的资源,坚持举办青干培训班,定期对年轻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99年以来,先后举办青干班3期,培训年轻干部87人次。并采取选派挂职、轮岗锻炼等途径,加大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先后选派33名优秀年轻干部下乡挂职锻炼,选派14名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并从基层选调3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直机关挂职锻炼,着力培养和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是建章立制,完善措施。组织、人事部门主要从两个方面的工作入手,一方面,制定政策“空位子”,疏通年轻干部“上”的渠道。在领导编制数额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制定政策明确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有意识的给年轻干部空出位子。如公开选拔副科级任职资格领导干部时,就明确要求年龄严格限制在35周岁以下,从制度上保证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另一方面,积极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挂职锻炼、任职试用等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同时,在日常班子调整充实中,坚持年轻干部优先选配的原则,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推上“快车道”。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外部问题及原因:
(一)结构不甚合理。全县每年经审批考核录用的公务员名额有限,年轻干部数量较少,尤其是县直部门干部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此次调研还发现部分单位干部队伍流动较缓慢,年轻干部压力较大,发展空间小,影响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
(二)思想不够解放。近年来领导干部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观念有很大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在培养提拔年轻干部问题上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不成熟、挑不起重担,“嫩”了顶不住,“浅”了镇不住。有的领导用老干部的素质来比照年轻干部,看缺点多,看优点少;看问题多,看成绩少;看现象多,看本质少;看眼前多,看潜力少;觉得年轻干部不稳重、不全面;在培养使用上顾虑较重,循旧保守,缺乏不拘一格大胆识才的战略眼光和胆识,影响了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认识不够全面。一些领导在年轻干部的使用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认识不够全面,缺乏全局意识,觉得年轻干部在现有岗位使用得心应手即可,而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把年轻干部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使其进一步成长。一个年轻干部在本单位比较优秀,所在单位就舍不得放人,注重部门利益,而较少考虑全局利益。很少从培养和造就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角度着眼,为年轻干部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致使一些本来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逐渐失去了优势。
(四)机制不够健全。有些部门在培养管理年轻干部的问题上缺乏长远的、具体的操作规范,未能形成年轻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上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手少、精力有限、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制约,使得在年轻干部管理工作目标上不够明确,造成对年轻干部管理的不到位。
自身问题及原因:
(一)对未来信心不够足。一些年轻干部志向不够明确,对未来缺乏信心,工作缺少动力。由于目前乡镇干部工资待遇较低,发展空间小,再加上基层工作时忙时闲,劳动的强度较大,使得年轻干部工作忙时疲于应付,闲时就无所事事,造成责任心不强,缺乏求真务实和进取精神。
(二)学习主动性不够强。
有的年轻干部对学习持无所谓思想,认为学习不能解决资金权力等问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有的对学习理论不重视,轻视理论的功用,又不注意在实践中加以总结运用,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比较薄弱;有的忙于事务和不必要应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缺乏年轻干部应有的学习热情。
(三)工作经历比较单一。
据问卷调查发现,不少年轻干部的工作经历比较单一,从学校直接到机关,缺少其它岗位锻炼。因此,乡镇和县直机关年轻干部中,有多数希望参加挂职锻炼,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