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层群众的过得好不好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情,他多次到下到基层,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他提出“不落下一个民族和群众,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党中央践行初心的最佳体现。最终能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农村、看农民。只有乡村振兴了,群众富裕了幸福了,共同富裕才算真正实现了。
为此,党中央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打起了脱贫攻坚战,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力气建设和发展农村,力争把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上来。基层已成为年轻干部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地方。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服务人民,敢于和艰苦的环境做斗争,在基层挥洒汗水、战胜自我,这就是年轻干部应该有的样子。近几年来,一些年轻干部不愿下到基层,对农村可以说是谈虎色变,避而远之,就算是平时到农村开展工作也是极不情愿的。2019年,云南两名女干部因不愿到条件艰苦的乡镇任职而拒绝提拔;2018年,四川一名干部拒绝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等等,这些现象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问题,对事情进行刨根问底。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想作为年轻干部必须要清楚,下到基层锻炼的必要性和可贵性。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碌碌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那与朽木腐草何异。年轻干部都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基层开疆扩土、建功立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辛苦奋斗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下到基层,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帮助。
二是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年轻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去培养,要放在艰苦的基层岗位去锻炼,这是党中央对年轻干部的要求。艰难困苦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年轻干部变得更坚强,纵观历史上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面对失败挫折不气垒,越挫越勇终成功。基层的艰苦环境,促使年轻干部学会克服、忍耐和乐观,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方法克服困难、推动工作,在失败时也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会轻易放弃、颓废不起,如此反复循环,年轻干部就会变得风吹不到、雷打不动,成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年轻干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在基层吃的这些苦受的这些累是年轻干部一辈子的财富,引领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那怕有再大再多的失败挫折,年轻干部也不会被轻易击倒,因为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这点小风小雨又能算什么呢。吃苦耐劳是一个人珍贵的品质,它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如果说一个人流点汗受点苦都受不了的话,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年轻干部要实现理想抱负,吃苦耐劳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作为年轻干部要敢于到基层去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的韧劲和干劲,在基层大显身手,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