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IESR季刊(2023年46月)电子杂志免费电子期刊制作

InstituteforEconomicandSocialResearch,IESR

季刊2023年

4-6月

诺奖大师JamesHeckman教授谈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慧育中国”

冯帅章院长受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三农”咨询专家

我院师生在广东省“挑战杯”竞赛获得特等奖两项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InstituteforEconomicandSocialResearch,IESR)成立于2015年

11月,是暨南大学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行经济学教育科研国际化而设立的教学科研机构。研究院致力于打

造国内一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开展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进行国际水准的学术研究,提供高质量本科生及研

究生教育,建设高水平智库。研究院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冯帅章教授为院长。

2017年11月,研究院荣登《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核心智库榜单。2018年2月,我

院名列《2018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社会类智库专业影响力排名榜前十。

师资建设方面,研究院延揽多名海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聘请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知

名学者担任特聘教授,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师资团队,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考评标准体系。学生培养方面,借鉴北

美一流经济系的培养模式设立本科、硕士及博士项目,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且立足本国现实国情,能运用现代经

济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人才。

为了提升科研实力,研究院成立五大科研机构:微观计量经济学中心、国际贸易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

态文明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心、房地产与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心及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心。劳动经济学中心与美

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共同创建“芝加哥-暨南人类发展研究联合计划”,由冯帅章教授与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JamesHeckman教授共同担任负责人。2019年,James

Heckman教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此外,研究院下设三大职能中心:社会调查中心、政策研究中心和发展与交流中心。社会调查中心旨在开

展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为政策制定及学术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微观数据。目前已开展的调查项目包括:中国乡城

人口流动调查、中国家庭就业调查、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查、绵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

踪项目、广东千村调查等。政策研究中心旨在数据收集及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有关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进

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德州A&M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纽约城市

大学联合开展海外硕士合作项目。

学院简介

目录CONTENTS

我院获批1项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

我院获多项2023年度“大创项目”立项

02

04

05

06

学院要闻01

论文发表08

科研动态02

第七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

乡村振兴研究院2022年度课题结题评审会

暨南论道

10

12

15

学术活动03

暨济一堂

乡村振兴主题研修班

19

23

思想聚焦04

中心动态

“社会调查与应用”系列讲座回顾

29

36

数据调查05

07

培养动态

学子风采

42

55

学生天地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谦一行来访我院

冯帅章院长带队与广东省社科院交流

乡村振兴研究院调研团队赴贵州黔东南调研

38

39

对外交流

祝2023届毕业生前程似锦,逐梦成真!64

图说08

总第二十五期

2023年第二季度

冯帅章院长

本次公开讲座,Heckman教授首先介绍了他与合作

者在中国开展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慧育中国(China

诺奖大师JamesHeckman教授谈

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慧育中国”

5月18日上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教授来访暨南大学,于国际会议厅开展了题

为“InteractionsasInvestments:TheMicrodynamics

andMeasurementofEarlyChildhoodLearning”的公

开讲座。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暨南

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冯帅章院长首先对Heckman教授的到

来表示热烈欢迎。冯帅章院长介绍,Heckman教授为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亨利舒尔

茨杰出服务”教授。2019年,Heckman教授因长期致

力于中国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由暨南大学通过中

央统战部推荐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031学院要闻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检

验参与项目的婴幼儿的人力资本获得过程,分析结果帮

助理解了家访型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主要机制和动态互

补(dynamiccomplementarity)的学习过程。研究通

过基于隐马尔可夫过程(latentMarkovprocess)建立的

微观动态学习模型检验技能不变性假设。研究结果显示,

家访型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提高儿童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

的核心机制是家访工作人员与儿童照养人(caregiver)

的互动。非参数检验结果支持动态互补学习过程,接受项

据支持技能不变性存在于特定技能的部分难度阶段,但

不是对所有的技能都适用。

Heckman教授

讲座结束后,Heckman教授移步曾宪梓科学馆406

室,在这里他与“新文科经济学拔尖人才计划”的六位

优秀学子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六位同学们畅所欲言,讨

论话题涵盖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人口老龄化、金融问

题等。面对同学们的求知之问,Heckman教授一一耐心

给予解答。

本次活动系“大师暨南行”系列活动,由暨南大学

经济与社会院与暨南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联合主办,并

于暨南大学视频号、经济与社会研究院B站号进行同步

直播,共吸引了校内外师生超3000人次广泛参与。

济学奖得主James.JHeckman教授合作开展多个研究。

期间,冯帅章教授获聘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

东省民政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首届乡村振兴

究我国的人口流动问题,持续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

特殊群体的关爱与保护工作献计献策,获得由民政部颁

发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

进个人。

冯帅章院长受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三农”咨询专家

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三农”咨询专家名单,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

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名列其中。

据名单,本届30位“三农”咨询专家来自乡村产业、

农业农村经营管理、乡村振兴、水利、气象、农业农村

实务工作者等六个领域。冯帅章教授获聘为乡村振兴领

域咨询专家。

近年来,冯帅章教授连续5年发起组织广东千村调

查,并产出了2018-2022年广东千村调查研究报告和50

余份政策简报,并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批示和多家权威

媒体的报道。此外,他还组织开展了如农村低保、留守

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等调查和调研。冯帅章教授长期

051学院要闻我院获批1项校级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

近日,暨南大学公布了2023年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立项名单。我院副院长史炜副教授担任负

责人的“‘经济学实证方法前沿’课程改革与实践”获

准特色“金课”专项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本项目拟基于史炜副教授主讲的《经济学实证方法

前沿》课程,通过教师授课与学习小组研讨的形式,围

绕多个经济学实证领域的前沿方法为专题进行研讨。在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

试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优化升级,以助力学校经济学

专业培养技能复合、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突出的人

才。

近日,暨南大学公布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立

项名单。通过三级项目同时申报,在校级项目中

择优遴选省级、国家级项目的方式,经学院推荐、

专家评审,我院获“国-省-校“三级立项共6项,

其中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立项

4项。

热烈祝贺获得立项的同学们!我院一直以来

都十分重视“大创项目”申报,注重学生创新实

践能力培养。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

育教学改革,多筹并举扎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

养与能力,推动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5月2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

行。本次决赛共有808个参赛队伍,由我院助理教授严

子中担任指导老师,2020级本科生张子若、纪宇轩、宋

子旋、邓致平参与的作品《来穗务工人员对公租房满意度

的影响因素及留穗意愿的调查研究》与2020级本科生陈

瀚瀚参与的作品《“破题分级诊疗,聚焦外来务工和留

守老人,普惠人民问医”——广东层级性医疗资源配置

与健康寻求行为研究》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均

获得特等奖。

特等奖作品展示

项目介绍

《来穗务工人员对公租房满意度的影响因

素及留穗意愿的调查研究》

该项目聚焦于广州公租房现状,走访来穗务工人员

并调查其住房特征和满意度因素,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

究住房满意度和留穗意愿之间的关系,总结住房保障问

题,为公租房的建设分配以及更好地留住外来人才提供

政策建议。

《“破题分级诊疗,聚焦外来务工和留守

老人,普惠人民问医”——广东层级性医

疗资源配置与健康寻求行为研究》

该项目聚焦民生福祉,历时9个多月,走访了多家

不同层级的医院,从广州出发,拓展至广东,探索合理

调整医疗供给、匹配多样化需求的分诊新途径,力求破

题分级诊疗,普惠人民问医。

我院学子纪宇轩(左)、张子若(右)于比赛现场

我院学子陈瀚瀚(右一)于比赛现场

072科研动态

08

论文发表

JournalofPublicEconomics

我院副教授朱宏佳、2020届本科毕业生韩亚婕的合作论文“Disguised

pollution:Industrialactivitiesinthedark”(合作者:SumitAgarwal,Yu

Qin)被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JournalofPublicEconomics接受发表。

《经济研究》

我院院长冯帅章教授(通讯作者)、唐高洁助理教授(第一作者)和2019

级博士研究生闫东艺合作的论文“走向共同富裕: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分布的影

响分析”在《经济研究》2023年第3期正式发表。

我院副教授李承政(通讯作者)的合作论文“从小农户经营到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合作者:盖庆恩、张无坷、史清华)在《经济研

究》2023年第5期正式发表。

093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5月13日,第七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

论坛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

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主办,邀请来自浙江大学、陕西

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上海市教科院、中国社会工作

联合会、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青草公益团队等奋

斗于流动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事业一线工作者共同探

讨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问题。

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致辞

大会伊始,暨南大学副校长饶敏教授发表开幕致辞。

饶敏首先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她提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集聚高地之一,暨南大

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的殷殷嘱托,致力于

高素质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

科学研究,充实和丰富决策参考的“智慧宝库”,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在学校支持下充分

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致力于参与人口发展、

民生保障等政策领域的实地调查与研究,将大力推进高

水平智库建设和专业化调查研究开展作为紧密贯彻国家

战略、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重要的政策研究

交流平台,“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的

持续举办,已经将各位专家学者积淀的宝贵经验和积蓄

的学术力量,汇聚成推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智慧和力

量,也将进一步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暨南大学饶敏副校长

随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

冯帅章教授发表致辞。冯帅章表示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聚

焦流动人口子女发展的困境和现实需求。通过“绵竹

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踪项目”和“中国乡城人

群体,着力建设人口发展领域的高质量微观数据库,产

出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推进儿童早期发展

干预探索。同时,通过搭建“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

暨政策论坛”这一重要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国内高水平

交流合作和研究深化。冯帅章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及一线

工作者通过政策论坛这一交流平台,围绕流动人口子女

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服务需求充分深入讨论,碰撞思想火

113学术活动花,为全方位、全周期促进流动和留守儿童全面优质发

展,汇聚更多真知灼见、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并共同展

望和助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

美好未来的实现。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冯帅章院长

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发表了

题为“农村人力资本储备与未来经济增长”的主旨演讲。

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

浙江大学张俊森教授线上发表了题为“The

DemographyoftheGreatMigrationinChina”的主旨

演讲。

浙江大学张俊森教授

政策论坛

政策论坛中,来自广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

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来

自绵竹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上海市

民办中小学协会、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蓝信

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青草公益、绵竹市南轩小学、广

州大道南小学、海珠区康乐小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就随

迁子女与广州市普通高中学位建设、家庭养育与乡村学

龄前儿童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

程中的随迁子女教育、留守儿童心理支持工作的一线实

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

交流现场

实验课程等方面介绍了绵竹市开展的一系列针对随迁子

女、留守儿童的政策及措施落地情况。最后,他表示将

全力支持“绵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踪项目”,

希望双方继续保持密切合作与深入交流,为流动儿童身

心和谐发展勠力同心、携手同行。

绵竹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陈黎明

至此,第七届流动人口子女学术研讨会暨政策论坛

圆满结束,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平台的优势,广邀

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研讨,希望为“以

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美好未来的实

现贡献一份力量。

5月22日下午,乡村振兴研究院2022年度课题结

题评审会在曾宪梓科学馆406举办。我院7位研究员就

各自的课题进行了结题报告陈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

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研究院的5位专家评审现场点评。

结题评审会由我院副院长李承政主持。

首先,7位研究员就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结题报告

陈述。此次课题的研究题目根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

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2022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目录

项目总结会

在“绵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踪项目”

2022年度总结会上,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高级督导、

绵竹项目执行负责人袁静怡首先对该项目及2022年执行

情况进行了介绍。

绵竹项目执行负责人袁静怡

最后,绵竹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陈黎明进行总结发言。

他首先介绍了绵竹教育及绵竹流动人口子女的基本情况。

随后以“多措并举让流动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主题,

从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干预

制定,题目包括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研究、人口外流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研究、农

村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变动趋势与增收政策研究、金融

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取向和实施路径研究、农业农村减排

固碳问题研究等共6个议题。其中,研究员朱火云老师

的课题《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此前已获得获2022中央农

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立项。

133学术活动朱火云(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

员)介绍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郑筱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李书娟(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副教授)介绍人口外流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研究——基于广东

千村调查数据

杨森平(广东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

经济学院教授)介绍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问题研究

王鹏(暨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乡村

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介绍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取向和实施路

径研究)

王子成(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乡村

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介绍人口外流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14

李承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副教授)介绍气候冲击与农业产出及适应

评审会现场

点评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

授杨正喜,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谭莹,经济管理

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李琴,广东农村研究院专职

副院长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孙

希芳进行评审。各位专家分别对课题的研究选题、研究

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详细的修改建

议。

专家点评

3学术活动

2023年5月17日晚上,应我院“暨南论道”活

动邀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MatthewNeidell分

享了题为“Airpollutionmonitoradoption:Publicor

privategoods”的演讲。讲座由我院副教授邱筠主持。

MatthewNeidell首先指出,在环境监管领域的各

种方法研究中,信息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监管方式,有多

种途径发挥作用,但是这一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

足:如果要求公司提供其掌握的信息,很有可能会改变

公司的行为而导致股价变化;消费者决策也是如此,在

将污染水平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之后,他们会做出自我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MatthewNeidell:

Airpollutionmonitoradoption:Publicor

privategoods

保护的适应性决策行为,例如搬迁到污染水平更低的地

方。关于规避行为的研究,有雾霾警报、空气质量监测

和火灾等。

近几年,监控空气质量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低

成本空气污染监测器的出现导致它们在过去几年中迅速

采用,许多人称赞它是改善污染暴露公共信息的重要工

具,因为现有的监测网络有限。左图是英格兰某地的商用

空气质量监测器,其规模和尺寸比一辆汽车还要大,价

型空气质量监测器“PurpleAirsensors”,其尺寸小到

16

可以放在手掌中,最新的零售价是229美元,属于个人

和家庭购买的消费类产品。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地图上显

示的EPA环境保护局的官方传感器和个人购买的消费类

传感器分布来看,后者的数量在近几年大幅增加。该研

究的问题是,空气质量检测变革是否也带来了重大的信

息变革?这取决于谁在购买消费类空气质量监测器,他

们在哪里安装,以及用它们做什么。

该研究使用2019-2021年的加利福尼亚地区所有的

PMmonitors数据,使用监测器的GPS坐标和人口普查

记录结合起来,并与vanDonkelaaretal(2019)中的

平均PM2.5数据合并。vanDonkelaaretal(2019)将

卫星读数与地面监测器和运输模型相结合,从1×1公里

的网格中计算出全球PM2.5的测量值,而不是使用官方

监测器来数据。卫星模型数据的问题在于,不能很好的

展示出实时变化和污染,但它们是长期尺度(如年度)

上污染的良好衡量标准。下图展示了2019年至2021年

数据点分布的变化,其中橙色点是官方的EPA监测器,

较小的紫色点是加利福尼亚州基于户外监测器的紫色空

间的推移而急剧增加。

最终的研究数据涵盖了大约8000台室外监测器,大

约4000台室内监测器,有四个主要影响需求的因素:第

一个是作为普通商品而言,消费者收入越高,他们购买

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消费者意识也很重要,受过更

多教育的人可能更了解这一产品,也就更有可能购买它

们,同时存在同伴效应的影响;第三个是健康状况,此

处用年龄作为代理变量;最后是污染事件的影响,例如

2020年8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系列野火,这将提

高人们对空气质量水平的认识,并可能引发购买空气质

量监测器。这项研究在探讨了监测器采用的因素后,对

它如何影响有关空气质量的公共信息传播进行了数据检

验。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监测器通过app发布在网上的

污染浓度信息。因为室内环境各有不同,室内监测器在

很大程度上只为拥有者提供信息,但户外监测器很有趣,

因为一旦把放在外面,而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的污染信

息,它就提供了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污染数据,同时

具有私人和公共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消费者和其

邻居同时在户外安装监测器,可以说每一家的监测器几

乎没有提供额外的信息;只有在新的监测器远离别人的

监测器时,才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如果想最大

限度地增加人们拥有的信息量,作为社会规划者需要尽

可能地将机器分散在整个区域。但这是一个私人市场,

前面谈到了对监测器的需求以及可能影响监测器购买的

因素,所以,这里没有协调,可能不会看到最大化监测

器的社会价值。实际的监测器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集聚,

因为空气污染被资本化为更高的房价,高收入的人往往

生活在污染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有很多的监测器,而

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没有很多监测器。

通过对各区域中的监测器数量进行泊松回归,考虑

收入、种族和民族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并控制

PM2.5水平,结果显示,室外监测器更有可能在污染较

少的地区,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我们看到室外监测

器数量减少;室内监测器也是如此。室外监测器在分布

上明显具有空间聚类的特征,提供的额外公共信息非常

有限。结果显示当家庭收入增加1000美元时,监测器

增加0.8%。所以监测器产品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空气质

量信息,这实际上与其目标相反,事实上,高收入人群

更好地获得空气质量信息,而低收入人群则相反。因此,

即使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拥有更好、更多的信息,但获取

信息的机会更加不平等。

最后,MatthewNeidell教授对参会者的问题展开

了进一步的讨论,帮助参会师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这项研

究。

173学术活动中学”这一因素后,在不同的政策情景下社会的福利及

分配的变化。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电动汽车电池行业

“干中学”的学习率大约为22%,接近于现有估计的下

限。同时,“干中学”这一因素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电动

汽车补贴政策的影响。

讲座现场

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面临两个核心挑战。一是电池

的生产成本无法观测,因此无法直接估计“干中学”的影

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善军教授等人利用可观察到

的电动车价格数据以及构建电池生产厂商与电动汽车生

产厂商的议价模型来推算出电池生产成本。二是模型中

用于反映“干中学”的生产经验变量可能是内生的,从

而导致估计存在偏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利用电

池生产厂商暴露于下游电动车政策补贴的外生变化来构

建电池厂商生产经验的工具变量。

在此次讲座中,李善军教授生动的讲解使听众受益

匪浅。他耐心回答了参会人员的提问,讲座气氛十分融

洽。

2023年6月29日下午,美国康奈尔大学李善

“VerticalStructureandLearningbyDoinginthe

座中,李善军教授详细介绍了“干中学”(learningby

doing)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行业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相

关电动车政策在考虑“干中学”这一因素后对社会福利

和分配的影响。本次讲座由我院副教授唐曲主持。

近年来,许多国家制定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目标,但大

多数国家距离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最大的障碍之一

是较高的电池成本。然而,自2010年以来,电池成本大

幅下降,有些业内专家和文献将其归因于“干中学”的

影响,即随着生产经验增加,生产成本将减少。那么在

现实中,“干中学”是否真的推动了电池成本的下降?

策与此因素的交互作用又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李善军教授等人建立了一个针

对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的结构模型,刻画了电池生产厂商

与电动汽车生产厂商之间的议价过程以及下游电动汽车

生产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之后,他们利用全球13个

计模型中“干中学”的学习率等重要参数。最后,他们

运用估计的参数进行了反事实模拟以评估在考虑了“干

康奈尔大学李善军教授:VerticalStructure

andLearningbyDoingintheElectric

VehicleBatteryIndustry

18

求职者时更偏好女性,当职位要求年长求职者时则更偏

好男性。

最后,沈老师介绍了其最新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Review》中的研究成果,该篇论文利用厦门

人才网在2019年3月1日发布的性别歧视禁令,禁令

歧视时的后续影响。研究指出,政策的实施确实让男性

(女性)更多投递原来偏好女性(男性)的职位,并且

雇主对这些性别不匹配的申请态度出奇地好。男性更加

积极的投递行为导致男性进入(以前)需要女性的工作

岗位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进入(以前)需要男性工作的

比例。

流提问环节,在座师生踊跃发言,沈老师也一一给予了

耐心详尽的回答。

2023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沈凯玲副教

授受我院“暨南论道”公开讲座活动邀请,于暨南大学

recruiting:evidenceandpolicyevaluation”的研究成

果。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沈凯玲老师围绕自己的三篇研究介

绍了如何利用在线招聘网站大数据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

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偏好男性和偏好女性的比例几乎相

等。另外,对性别的偏好通常和其他特征存在较强的相

关关系,例如外貌、身高和年龄等。通过方差分解,发

中的性别偏好差异几乎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公司内部,三

分之一发生在相同公司的同一职位内。

第二篇研究主要对比了四个在线招聘网站的数

据,包括厦漳泉职业介绍(XZQZYJS)、厦门人才网

(XMRC)、智联招聘(Zhaopin)和墨西哥在线招聘网

站Computrabajo。在这四个招聘网站中都发现雇主的

性别偏好和技能要求之间存在负向关系(NegativeSkillTargetingRelationship),即随着工作技能要求的提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沈凯玲副教授:Gender

discriminationinrecruiting:evidence

andpolicyevaluation

194思想聚焦

20

高鸣: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农业强国建设

2023年4月13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高鸣做客暨南大学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7讲。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科技与改革对建设农业强

国的重要性,基于此,高鸣老师作了题为“科技与改革双

轮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暨南大学乡村

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承政主持。

首先,高鸣老师介绍了新阶段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

与愿景。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供给保障安全可靠、科

技创新自立自强、设施装备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健全高端、

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唐仁健,2022)。

从狭义的农业视角来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

用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多功能属性强三个方

面。而广义的农业强国还体现在农村和农民上。从农村

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要逐步实现现代化生

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人居环境条件持续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

国要让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

农民精神富足。

其次,高鸣老师解释了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的理论基础。“双轮驱动”从理论逻辑上看,是对生产力和

214思想聚焦生产关系理论的基本遵循;从历史逻辑上看,是“三农”发

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本经验;从现实逻辑上看,则是构

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实需要。

然后,高鸣老师强调了科技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现

实基础、主要思路和关键任务。在现实基础上,2021年中

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整体研发水平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具体表现为农作物种源自给率

在95%以上,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主要思路上,一是要统筹实现科技

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二是要充分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

政府;三是要同步推动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而科技驱动

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主要有四点:其一,推进种源核

心技术攻关;其二,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其三,加

快发展设施农业;其四,构建更高水平的农业防灾减灾体

系。

接着,高鸣老师强调了改革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现

实基础、基本思路和关键任务。在现实基础上,中国深化

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坚实

的制度基础,包括开展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并

实现法制化;实施并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

证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

在基本思路上,一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二是发展

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坚持在改革中保障

和提高农民利益。而改革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

主要有五点:其一,要深化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其二,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三,要稳慎

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其

四,要持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其五,率先在县域内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高鸣老师提出了农业强国视域下的粮食安全

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目标和底

线任务,也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体系、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

平的前提,更是保障国家安全、抵御风险挑战的关键。总

体来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处于国际高位,粮食总产

量较高,谷物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但对标世界

农业强国的粮食安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玉米、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在农业

强国视域下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六点:第一,

粮食总量缺口大、隐性自给率仅为70%;第二,自然资源

约束加剧、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压力较大;第三,粮食单产

提高难度大、规模化提质增效难;第四,种粮效益持续下

滑、耕地非粮化倾向突出;第五,外界风险加剧、进口不确

定性增加;第六,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基于此,农业强国视

域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

保障粮食安全优先级、加快粮食安全立法进程;二是持续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产、高产、绿色和可持续

的新型粮食生产体系;三是打造系统高效的粮食全产业

链发展模式,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四是优化粮食供给结

构,打造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2

解伟:农业生产优化布局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解伟教授

2023年4月17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解伟

生产优化布局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讲座。讲座由乡

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承政主持。

首先,解伟老师介绍了过去40年我国农业生产布局

的演变。总体上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其一,小麦向黄

淮海地区聚集,水稻“北增南减”;其二,东北成为玉米最

大产区,大豆向东北地区集聚;其三,油菜籽由长江转向

西南地区,“三大棉区”向新疆聚集;其四,甘蔗由华南向

西南地区转移,甜菜由东北向西北地区转移。

接着,解伟老师总结了这些年我国有关农业生产布

局的政策,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优势农产品区

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2008-2015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2030年),到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和区域布局”、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农业

界委员的座谈中提出“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

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都体

现着国家对于农业生产布局的重视。但我国在保障粮食

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却依赖着长期的、高强度

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根据国家需求调整农业

生产结构和布局的同时,更要重视资源环境的问题,探究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有多大潜力解决“跨部门、多资源的农

业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思考在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

资源约束下的农业生产布局是什么样子。

随后,解伟老师讲解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布局如

何优化的研究。该研究主要基于农业大数据,依据在最适

宜地区生产最适宜农产品的原则,构建作物布局优化模

局对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民收入的影响、对每

个格点蓝水消耗的影响、对实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目

标的贡献、对全球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

不同情景下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最终在农业生产布

一个可持续发展维度时,农业生产力布局能够引起所关

注的资源环境大幅度优化,但同时导致其他种类资源环

境恶化。2.加强各部门合作可以有效减少此消彼长的权

衡问题,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维度同时优化。3.农业生产

力布局能够有效推动实现国家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目

标。除此之外,该研究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料作物

和糖料作物的生产布局做出了详细的调整。最后,解伟教

授提出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多目标决策或协同,同时

提出了考虑资源环境的农业生产布局以及将科学与政策

结合的理念。

234思想聚焦其四,要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一是要加大公共

服务资源投入力度,构建多元投入格局。二是要大力推

进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推动基本公共服

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

其次,谢宝剑教授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农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完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等为重点,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构建规划引领

机制、风貌引导机制和农民参与机制。另一方面,要强

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重要基础。一

是要支持扩大水利投资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推

进农产品产地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三是要加快5G基站

等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谢宝剑教授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活农业农村

经济活力的内容非常关键。其一,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

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其二,要扩内

需,稳投资,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应发展乡村餐饮购物、

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不断推进县乡村商

业体系建设。其三,要聚人才,畅流通,让城乡经济联

系更紧密。人力资源的聚集将带动科技要素的集聚,新

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断赋

能。其四,要以特色产业助力农村农民发展致富。既要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也要充分

发挥企业带动作用,聚焦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其五,要

打造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拓宽食物供给渠道,增加食

物供给种类。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

要性,要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

2023年3月23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

村振兴专题培训第十五期课程顺利举办。暨南大学乡村

振兴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谢宝剑教授受邀为学员授

课,本期课程的主题为“改革引领乡村振兴——2023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乡村振兴内容解读”。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下一发展

阶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仍然是

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此,谢宝剑教授从五个

方面对政府报告中乡村振兴的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谢宝剑教授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深化

农村要素改革导向。其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

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

地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改革。其二,要发展新型农

村集体经济。重点是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要

完善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也要健全农村集

体资产监督体系。其三,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

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把县域打造成链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

谢宝剑:改革引领乡村振兴

——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乡村振兴内容解读

24

2023年4月14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

振兴专题培训第十六期课程顺利举办。暨南大学乡村振

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受邀为学员

授课,本期课程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形势与企

业发展机遇”。

刘金山教授分析了后疫情时代钱潮涌动的新趋势。

过去20年,中国广义货币量(M2)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

世界上广义货币量最多的国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

出,要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

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广义货币量增速将依然较高。

谢宝剑教授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解读。第一,保障

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必须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

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不仅要加强高

标准农田建设,还要加强耕地地力保护。第二,保障粮

食安全要藏粮于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

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机制,布局建设一批创

新基地平台。第三,保障粮食安全要从种子抓起。要提

高育种创新能力,以国家安全战略来统筹考量种业布局

与质量体系。

最后,谢宝剑教授谈到要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其一,

要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全面落实和完善乡村振兴责

任制、督查考核机制以及统计监测制度。其二,要健全

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包括政府投入、金融投入和

社会资本投入。其三,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提

振农民种粮信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其四,要完善

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改善农业补贴与农资价格联动

机制。其五,要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必须严格管控耕地

用途,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和改造提升。其六,要建立粮食安全责任机制。完善粮

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责任制,为确保国

家粮食安全做好组织保障。

刘金山: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净增人口数不断下降直至

2022年出现负增长。未来时期,如何在募集“天量货币之

水”的同时吸引人才,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2022年,在钱潮涌动背景下,由于新冠疫情、美联储

货币紧缩、地缘冲突等多重风险叠加,全球步入一个新政

治经济周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尽管各级政府、各

企业齐心协力化解风险,还有更多的风险冲击需要外部

力量协同才能化解。刘金山教授预估了今年风险转变新

趋势。

第一,从疫情防控进入到后疫情时代。2022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任务,2023年《政府工作

报告》提出八大任务,对于扭转疫情防控带来的负向经济

影响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

高涨,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将迎来大发展,

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将在政策引导下消解疫情防控

产生的多方面冲击,推动行业主要指标回升。这些都是践

行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施工路线图。

254思想聚焦第二,美联储货币紧缩趋缓。2022年3月起,美联储

持续加息,导致全球资金汇入美国,全球各地资本市场和

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预计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将停止

加息,意味着美联储加息紧缩风险将得到缓解。

第三,地缘冲突的成本冲击。近年来世界地缘冲突导

致能源、粮食、稀有金属、稀有气体价格波动,我国企业的

生产成本急剧上升。2023年这一风险有所转化,对制造

业而言是利好消息。

第四,中美竞合长期化。未来中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竞争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一个长

期现象,会对全球资本流动和产业布局产生长期影响。

第五,全球通胀长期存在。未来资源和能源将从低价

时代迈向高价时代。我国是能源等初级产品的主要输入

者和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未来商品价格呈现金融化趋势,

许多商品的价格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受期货

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

刘金山教授指出了未来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其一,企

业全产业链运营或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导致成本

核算方式重构。其二,企业从即时生产方式迈向预防式生

产,带来生产方式的重构。其三,企业向全产业链生产模

式转型,存在垂直一体化趋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轻资

产(重科技)向重资产(轻外包分工)转型。其四,企业进行

全球分布式生产,存在着产业链供应链由“溢出”迈向“转

移”的态势。其五,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由“成本导向或市场

导向或资源导向决定”向“成本导向、市场导向、资源导向、

政治导向等综合决定”转变。其六,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方

式化解输入型通胀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的风

险。其七,调整供应链、提高安全性、加强现金管理、降低

企业管理成本,应是当下所有企业的必修课,企业由“分

工出效率”模式向“安全谋生存”模式转型。其八,企业生

产经营必须具有宏观大视野,向市而生与向策而生并重。

李霞:品牌营销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创新之路

2023年4月27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

村振兴专题培训第十七期课程顺利举办。广州华商学院

发展规划处处长,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监事长,左右农旅

品牌顾问李霞博士受邀为学员授课,本期课程的主题为

“品牌营销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创新之

路”。

首先,李霞博士指出应当理解并重视品牌在乡村振

兴中的价值。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和价值载体,承载着能

够在竞争中产生差异化意义且能够带来溢价和增值效应

的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一种超越功能利益的价值包装,是

功能利益之外的增值价值,蕴含着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

产品或服务可以快速被超越,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

牌却经久不衰。

李霞博士认为,品牌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宁夏盐池滩羊的品牌化建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羊肉

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宁夏政府着力打造盐池滩羊的高端

区域公共品牌,在多个主流平台进行品牌营销,从顶层设

计上创造可持续发展品牌的空间格局,不仅提升了产品

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还增强了区域文化吸引力。此外,品

牌战略还倒逼了区域农业产业持续革新升级,通过强化

组织管理、规范产业发展、推进产融产保、严格品牌保护

等持续强化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在

26总第二十五期

品牌营销下,盐池县成为宁夏首个脱贫摘帽县,切实带动

了农民致富,产业升级,助力了乡村振兴。

其次,李霞博士表示当前的农业品牌化仍处于起步

期,消费升级是持续驱动力。当前典型的区域农产品公共

品牌案例如丽水山耕、聊胜一筹、荆品名门等,是农业品

牌化的早期探索,但在农业品牌化的过程中,仍存在市场

化、营销化手段不足,市场标准缺失等问题。2012-2021

年我国累计批准249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

6992个集体商标。然而,地理标志不等于市场认知,拥有

商标不等于拥有市场。因此,在思考农业品牌化的过程中,

要从管理驱动升级转向市场驱动,注重用户洞察,从用户

视角寻找乡村品牌化的机遇。例如,丹东草莓瞄准高端年

轻女性的社交需求,打造名为iMeiMax高端草莓品牌,经

过轻奢化的品牌营销,将农产品变为高质量社交品。

最后,李霞博士认为乡村农业品牌化要从在地文化

中寻找创新机遇。品牌化的过程是一种关系的构建过程,

而能否建立亲密关系在于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是否相

匹配,价值观则取决于消费者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因

此,品牌必须与用户所处的文化环境高度匹配,通过文化

战略方法论和实施路径,向文化寻求创新空间,把区域文

化作为品牌创新的机遇和灵感。

文化自信让文化赋能乡村品牌的时机真正到来,以

广东南海的大地艺术节为例,其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和在

地故事,将艺术作品与当地村民、村居融合,让品牌记忆

进入全域大小场景中,在游客和村民心中烙下品牌印

记。依托品牌影响力,大地艺术节带来了大量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艺术节品牌也沉淀为乡村新型文化资产。同

时,当地政府提出要以长期主义视角打造品牌,将艺术节

作为长期性的地方文化工程,以品牌力形成差异化发展的

“护城河”。

李霞博士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品牌化思维,通过品牌

化思维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市场化”、“显性化”和“持续

化”。

27

4思想聚焦

王华:新时代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

开发模式与发展策略

2023年5月11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

村振兴专题培训第十八期课程顺利举办。暨南大学深圳

校区管委会副主任、管理学院王华教授受邀为学员授课,

本期课程的主题为“新时代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开发模

式与发展策略”。

首先,王华教授总结了广东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与问题。广东省乡村旅游居于全国上游水平,业态丰富,

“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但目前广东省乡村旅游带动

就业、促进增收的效益仍有待提高。此外,广东省乡村旅

游的市场供给规模相对有限,游客人均占有量偏低,落后

于浙江省,面临着“增量、提质”的双重要求。

广东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两大亮点,一是农家乐,

二是民宿客栈。然而,总体上看广东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

场供需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品牌名气不响亮四大问

题;在微观层面则表现为发展模式单一化、主题文化空心

化、开发建设城市化、经营服务乡土化、发展后劲乏力化

五大问题。

接着,王华教授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与开发

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主要包含五大要素:其一是人

才,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人、新乡贤和外来人的管

理、投资和消费;其二是土地,农村土地改革要求坚持底

线思维,满足新业态,支持城乡融合;其三是资本,要坚持

财政资金“输血”、社会资本“造血”和村民资源“活血”;其

四是文化,即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

地方特产蕴含着的乡愁文化;其五是产业,乡村旅游应进

行产业升级、产业延伸和产业裂变。

点。由近十年的“老三变”,即农村变景点、农产品变旅游

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转变为近五年的“新三变”,即

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再到现在呈现出

“多变”模式,即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农民变员工、产品变商品、集体变企业等。

最后,王华教授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路径与

策略。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主题

化、体验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特点。发展路径则因不同

的乡村类型而异:自带能量型乡村,关键是品牌化;“抱大

腿”型乡村,关键是差异化;“傍大款”型乡村,关键是乡土

化;“搭便车”型乡村,关键是特色化。而乡村旅游的发展

策略,需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乡土的特色性、文化的原

真性、服务的品质性和社区的参与性。

295数据调查人,所获成绩有目共睹。其中,广东千村调查更是作为

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实践育人的良好示范,多

如今,调查研究蔚然成风,我院院长冯帅章教授表

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之行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

调研示范,激励我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未来将继续深

入基层,进一步做好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头版头条!《南方日报》报道我院调查研究工作

4月17日,《南方日报》头版头条以《用好调查研

究“传家宝”苦练干事创业“基本功”》为题,刊文报

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的重要

要求,在广东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调查研究历来是我院安身立命和推动工作的“基本

功”。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暨南

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联合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业企业发展等国计民生问题的大型调查项目,持续通过

调查研究建设数据库、开展深度研究、培育“四有”新

30

A01版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开展主题教育

提出的重要要求在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

烈反响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苦练干事创业“基本功”

“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躬

身垂范、以上率下,以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为全党作

出表率。”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开展主

题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在广东党员干部中持续引发热

烈反响。

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在

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

调查研究。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

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我

们党的“传家宝”,苦练干事创业“基本功”,深入基

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扑下身子干实事、谋

实招、求实效,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

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东党员干部纷

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深入调查

研究上狠下功夫,带着问题去调研,又通过调研发现问

题,做到调查研究以指导实践为导向,加快调查研究的

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之行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

调研示范,激励我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做好高质

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冯帅章说,

学校依托社会调查中心连续开展制造业企业、流动人口、

高质量就业等多个主题的大型调查项目,其中过去5年

来开展的“广东千村调查”,通过连续追踪访问广东30

个区县的119个行政村、3600余户农村家庭,收集一手

微观数据,并基于数据产生大量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成果,

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冯帅章表示,未来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进一步开展好“广东千村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通过

微观数据库建设来服务发展大局。同时,引导青年掌握

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合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东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我们做好平安建设工作,服务

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州市委政法委基层

社会治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陈木森表示,作为基层政法干

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基层

治理突出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声音,加快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

过程,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州、法治广州。

315数据调查广东千村调查成果:数据助力科研,

两篇最新论文见刊CSSCI

4月,使用广东千村调查数据的高质量论文在中文

核心期刊上发表。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李

承政的合作论文(合作者:马祥)在中文核心期刊《经

济科学》上发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丹的合

作论文(合作者:冷利)在中文核心期刊《农业技术经

济》上发表。

李承政和马祥合作论文题目为《抵御风险视角下农

户的借贷和赊账行为》。该文利用广东千村调查数据,探

讨了农户使用借贷和赊账这两种信用工具的现状和动机。

该文主要有以下两点发现:第一,除农户之间的借贷外,

农户赊账现象也非常普遍。第二,抵御风险是农户使用

这两种信用工具的重要动机。

杨丹和冷利合作论文题目为《农户劳动力配置与“一

家两制”行为——基于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分析》。该

文基于2018年广东千村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劳动力

配置对“一家两制”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

和稳健性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劳动力跨产业配

置带来的挤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加剧了农户“一家两

制”行为,但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地区,农

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显著加剧“一家两制”行为;经济

发展水平偏高地区,农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对“一家两

制”的影响不再显著。

关于广东千村调查:

广东千村调查项目是由暨南大学发起,暨南大学经

济与社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共青

团暨南大学委员会共同开展的全省性社会调查项目,自

2018年开始,五年内已完成5轮调查访问。该调查每年

组织约200名大学生访员,深入广东农村进行入村入户

问卷调查,足迹遍布广东17个地级市的30个区县,通

过连续追踪、系统地收集了近120个行政村和3600余

户农村家庭的微观数据,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户收入与消费、土地确权与流转、农村人居环境、乡

村治理、乡村教育、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旨在为三农

问题的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提供一手数据,为广东省乃

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广东千村调查已向科研工作者开放了2018-2019年

的数据,在此之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乡村

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席金瑞使用广东千村调查数据而

Science。

32

广东千村调查成果:媒体聚焦从

“千村调查”看乡村振兴实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

工作方案》,提出把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

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

实。

5月,乡村干部报特对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以及两位暨大学子专访,

从广东千村调查看乡村振兴实景。

以下为报道原文:

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于2018年起连续5年开展广

东千村调查项目,2022年夏对南粤63个行政村、1757

户农户家庭进行的入户调查,聚焦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力

求真实呈现乡村振兴实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汇

成《2022广东千村调查研究报告》近日向社会发布。

对话:专家眼中的千村调查

本报记者近日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

东省首届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对

调研成果进行深度探讨与解析。

335数据调查记者:您和团队长期以来坚持在一线调查研究村庄,

请您介绍一下千村调查的意义和最新成果。

冯帅章:目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

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也是我

们前进的路标。我们紧贴群众所需所盼,通过千村调查

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我们

点,实现了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有机结合,真正把论

文写在大地上。

基于广东千村调查的真实数据与对中国乡村问题的

思考撰写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涵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兴的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与美丽经济体系建设、城

乡融合与要素流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主题,成

果丰硕。

记者:在调研中,一定有很多“先进村”,虽然发

展历程各不相同,它们的成功之道有哪些共性?

冯帅章:根据千村调查结果,“先进村”主要有三

点相似之处。首先,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能够充分发

挥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

的组织保障;其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兴

旺、农民增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数据显示,去年广东大部分行政村将集体资产收益主要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分别占比为73.81%

和66.67%;最后,打造了优秀乡村人才队伍。“先进

村”往往注重打通人才返乡下乡制度通道,注重本土人

才技能培训,为村子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记者:同样,我们也不能忽略依然有一些“后进村”。

它们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冯帅章:“后进村”发展缓慢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产业

资源和比较优势。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但

这些村生产力不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产

业主要以粗加工、低附加值为主。另一个限制因素是乡

村治理水平不高,村委会成员年龄较大或学历水平不高,

凝聚力不够,群众缺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第三个

原因是“空心”问题严重,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这

不仅是“后进村”,也是相当一部分农村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建议也主要针对这三点问题。首先,突出政治

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有效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向心力和凝聚力,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其次,依托特

色资源,鼓励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提高

农产品的品牌和市场价值。同时推动产业链延伸,实现

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的链接融合。最后,各地基层政府要进一步畅通人才返

乡下乡的制度通道,以人才为载体牵引资金、技术、信

息等关键要素导入农村,形成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

记者: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最终受益者。调

研中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有哪些痛点和难点?该如何

解决?

冯帅章:从近几年的千村调查来看,农民最关心的是

就业和收入问题。首先,近四成广东农村劳动力在私营

企业就业,而私营企业在过去几年受到的冲击较大,我

认为应当尽快通过“减免缓返补”等政策,为企业减负,

稳住农民的就业岗位。其次,全省约有三成农村劳动力在

本地务工,但本地就业工资明显低于外出就业,因此应继

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和兴旺,让本

地劳动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收入。另外,广东

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加

快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可不断拓宽农民经

和权益保障体系。

记者: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基层

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请您为村级集体经

济发展支个招。

冯帅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扎实推进多项工作。

首先,需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保

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等问题都会严重制约集体经济的

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在税收和金融

政策上对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予以优惠,针对改革经费

紧缺的区域进行经费扶持。

其次,土地及生态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首要资源,

土地流转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村土地资产

34

红利的释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农户进行农地和宅基

律法规的宣传,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各

项流转政策的贯彻落实。

最后,建议各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村集体

为载体加强同农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等合作开发优势

产业,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将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话:学子眼中的千村调查

连续5年,近千名学子参加千村调查,为收集一手

农村数据行走在南粤大地,听四方乡音、访民情动态,为

实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本报记者邀请其中两位畅

谈见闻和感悟、收获和成长。

青年学子在乡村调研

记者:请两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参加千村调查的初

衷。

陈瀚瀚:我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经济学专

业的大三学生,之前对农村的了解仅仅来自我的家乡,比

较片面和局限。我想通过参与千村调查走进更多村庄,切

身感受农村发展变化,挖掘乡村振兴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谭学韵:我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言专业的大三

学生。希望借助乡村调查,从乡村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

者,并继续朝着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而努力。

记者:你们分别去了哪些地方调研?遇到哪些困难

和挑战?

陈瀚瀚:我在汕头市龙湖区调研12天,和队友共计

走访4个村庄、120户农户。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

要在入户环节。龙湖的样本村主要是城中村,环境复杂,

信任和友好关系。这不仅考验体力和毅力,还锻炼心理

承受力和抗压能力。经常有村民问:“你们年年来调查,

有什么意义?”我告诉他们,一个村的数据也许微不足道,

但上千个的村数据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宏观参考、惠及

千家万户。

谭学韵:我所在的队伍调研区域是肇庆市怀集县。部

分受访者是独居老人,只能用客家话沟通,需要尽可能使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入户做调查,因

为访问技巧生涩,磕磕绊绊,进度严重落后于队友,非常焦

虑。整整3个小时,受访的阿姨没有抱怨和催促,还塞给我

一颗苹果。虽然出师不利,但这份浓浓的乡情让我对乡村

的陌生感、疏离感一下子消退了。

记者:参与千村调查,你们有哪些收获和成长?

陈瀚瀚:深刻的感受总是,要在“躬身入局”的体

验中塑造并成型。这一次短暂的乡土旅程,让我对广阔

的农村有了更多切身体会和认识。万家灯火,每一盏灯

下都有一个故事。此后无论继续学习还是踏入社会,我

外,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学生,我希望利用千村调查收

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谭学韵:这段调研经历给我带来的不只是一时的风

景和感受,更是陪伴我度过大学生活甚至更远人生的一

种思维方式。我常常想:立足于自身专业,我能为乡村

振兴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我可以投身乡村教育、推行

语言保护工作……见证过不一样的乡土,我不仅拓展了

思维和视野,也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本文首发在乡村干部报。

355数据调查调查动态:2023年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广东片区

访员招募工作顺利完成

6月,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与社会调查中心

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委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

圳)、兰州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

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郑州大学形成联盟合作,组建

了专业一流的项目执行团队,共同开展2023年中国企业

创新创业调查。

其中社会调查中心负责广东片区除深圳样本点外的

具体调查工作开展,计划于7月前往广东省内10个城市

以面对面访问的形式进行调研,收集反映中国企业创新

创业状况的微观数据,推动更高质量的学术和政策研究。

项目吸引了众多广东省内外青年学子报名参与。为

选拔一支素质过硬、有调研热情的调查员队伍,社会调

查中心于6月中下旬综合采用笔试、面试等多种考核方

式进行筛选,并科学搭配人员结构,完成组队工作。

面试现场

SEMINAR回顾

浙江大学史新杰:机会公平与共同富裕:

理论、方法与测度

4月25日,暨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邀请了浙江大学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史新杰研究员担任

史新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百

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经济、发展

HealthEconomics、WorldDevelopment等期刊。

主讲人史新杰

讲座伊始,史新杰首先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两个

角度介绍机会公平的重要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而机会不平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

障碍之一。现有关于共同富裕的文献大多认为提高低收

入者收入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但鲜有研究

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益贫式增

史新杰从机会不平等的概念与应用入手总结当前国

就无法掌控的“环境”因素,诸如性别、(出生时)户口、家

庭背景和出生地等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其中,户口是非常

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因素。

那么,哪些机会因素会产生重要影响呢?机会因素如

何作用于个体的收入?史新杰利用CHIP2018年数据进

行分析,通过引入机会不平等的分析框架并加以拓展,基

于传统参数估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条件推断树

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发现,个体是否陷入低收入陷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出生即很难改变的机会因素。户

口因素是影响机会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地域、年龄和家

保等标准的低收入人群识别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史新杰

通过渠道分析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传导机制,发现机会

因素通过影响个体教育和就业选择来影响低收入陷阱的

发生。

这项实证研究为如何通过机会公平政策促进实现共

同富裕提供了科学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作了有力补充。

讲座的最后,史新杰回答了参会师生关于机会不平等测

度方法、个人努力的影响程度、数据实地采集、后续研究

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与线下线上参会者积极互动,现场交

流气氛热烈。

376对外交流

期正在进行的老年人就业、养老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双

方交流了各自在研究以及实务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深入

讨论了日后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交流合影

5月29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社

联)副会长王谦带队来访我院交流。我院院长冯帅章、助

理教授唐高洁参与交流。中社联团队还包括:中社联儿

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社联儿助会)副主

任委员兼总干事张周、副主任委员林平光、副总干事刘

翰松。

目,包括对接社会资源、医疗资源,对儿童进行医疗救

助等,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创办的各类活动等。王谦介

绍,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中社联坚持传播交流公益

理念,广泛链接社会资源,长期帮助各类弱势儿童群体。

冯帅章介绍了我院目前有关儿童群体的研究项目,包括

绵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追踪项目,以及与公益

2023年3月28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

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带领团队,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廷惠教授等专家交流,双方就

乡村振兴智库建设、数据开发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

双方交流现场

王廷惠院长首先代表社科院欢迎冯帅章院长一行的

到来,她详细介绍了省社科院的科研特色和亮点,并介

绍了近年来在乡村调研方面的布局、各类智库成果等。

冯帅章院长详细介绍了已连续开展5年的广东千村调

查,以及一系列高水平的政策论坛、高质量的智库成果

等。双方表示,未来可以在乡村调查、成果申报、课题

合作、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

为乡村振兴政策研究探索出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交流团队成员还包括包括: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

长李源、科研处副处长杨广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

佳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贤、钟韵,乡村振兴

研究院副院长杨森平、办公室主任武茜。

396对外交流他介绍,从2021年6月起,碧桂园集团进入黔东南州台

江、雷山两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碧桂园集团在台江县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等工作上给予了大量帮助,不

仅对困难户进行兜底帮扶,还通过帮助脱贫户就业和参

与乡村旅游项目,增强脱贫户的自我造血能力。在两所

小学的座谈中,校方负责人则详细介绍了台江县乡镇学

校的发展现状,调研组也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缺乏问题提

出了相应建议。

省社科院院长王廷惠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冯帅章教授

2023年4月10日-11日,暨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

院副院长、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鹏,乡村振兴

研究院副院长李承政,研究助理钱文文,视频专员丘宇

璐、余旭楷,硕士生蔺新康一行,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

台江县和雷山县调研。

10日,调研组首先前往台江县长滩村和偏寨村,走

访了鲟鱼养殖基地、城关第一小学和方召镇中心小学。长

滩村村书记周兴文向调研组成员介绍了本村的脱贫成果,

40

农业农村局局长郭昌标详细介绍了雷山县的六个农特产

品,也是碧桂园集团在东西部协作帮扶中的重点内容。县

委组织部李娟主任主要介绍了雷山县在乡村治理方面的

亮点,并表示碧桂园集团在雷山县开展的乡村干部培训

课程,为全面推进本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扎实的组织保证。

调研团队在雷山县各地调研实景

此次贵州黔东南之行,我院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

当地产业帮扶项目、学校等,探寻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

兴产业帮扶的优良做法,并给予可行建议。

调研团队在台江县各地调研实景

11日,调研组走访了雷山县南猛村。据介绍,在粤

黔协作的推进下,南猛村开展了以农村改厕为纽带,统

筹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粪便治理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模式,大大改善了南猛村的人居环境,发展了庭院经济。

南猛村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碧桂园集团

的帮扶支持下,建成多家民宿,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

接着,调研组去往县农业农村局和县委组织部开展座谈。

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结题验收会顺利举办

近日,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

简称“大创训练项目”)结题验收会在曾宪梓科学馆406

召开。本次“大创训练项目”结题验收会分两场进行,共

八组同学进行汇报。我院副教授李书娟,助理教授谢佳欣、

李绍腾、刘珂、刘凯欣、乔玮出席验收会,认真听取了八

位同学的“大创训练项目”结题汇报,并分别展开详细点

评。

在3月30日进行的第一场汇报中,首先由邹新颖同

学对项目“教育投资对彩礼是否有替代作用——继续山

东省农村入户调查的实证研究”进行汇报展示。汇报中,

邹新颖从“高价彩礼”现象引入,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地区

男性入户调查样本的多元线性回归探究教育投资对农村

地区男性彩礼支付水平的影响。她认为,该研究能够弥补

当前学术界只聚焦于彩礼问题形成原因和影响而较少关

注落实性解决办法的空白。

邹新颖

庞雅丹同学就“中国城市家户房贷对家户风险金融

资产配置的影响”主体进行项目展示。该组认为,购房压

力过大不利于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个人的幸福生活,

过重的房贷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希

望探究房贷对家户风险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影响,并基于

中国背景对内生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庞雅丹

王海润同学就“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基于无监督

机器学习的精准扶贫策略”主题进行结项汇报,基于高

斯混合模型,对不同家庭进行聚类。结果显示,高斯混

合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能够“自动地”根

据经济社会特征对收入不同的人群进行分类。使用该模

型可降低政府构识别贫困户的工作量,提前发现高风险

返贫人群。同时,使用该模型有助于政府机构了解不同

收入群体的特征以及地理上的发展不平衡。

王海润

最后,卫珂妍同学对“留守经历对流动人口实际生育

数量的影响探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项目进行结题汇报。项目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

监测数据,首次就留守经历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

438学生天地进行研究,并通过稳健性检验与一系列异质性分析,把

THE END
1.learningachievement是什么意思目得探讨学习成绩与述情障碍得关系。 4、Motivation is one determinant factor that affects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achievement. 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重点词汇 learningn. 学问, 学识, 学习 [计] 学习 achievementn. 完成,达到;成就,成绩https://danci.gjcha.com/learning_achievement.html
2.中考英语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单选题40题1. Lifelong learning is about ___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out one's life. A. stop learning B. give up learning C. continuously learning D. never study 答案解析:C。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选项A停止学习、选项B放弃学习以及选项D从不学习都与终身学习理念https://wenku.baidu.com/view/16080c7b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0.html
3.坐在学霸的棍子上背单词:高效学习的秘密武器在学习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在背诵单词的时候。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单词的记忆似乎是一个无尽的挑战,但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那就是“坐在学霸的棍子上”。这个比喻形象地传达了借助优秀榜样的力量,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http://www.0551bjb.com/bjbwf/159134321.html
4.干中学,learningbydoing英语短句,例句大全2.This paper puts forward Learning by Doing,a new classroom teaching view,and expatiates that students become the subjects of teaching through "learning by doing",in which they can take initiatives to take part in classroom teaching.提出了“干中学”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3.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https://www.xjishu.com/en/035/y256569.html
5.中文中的learningbydoing,例句,英文从做中学 The process became mainly a learning-by-doing exercise 这个过程主要已成为一种从做中学的练习。 UN term 从干中学 UN term 干中学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RBM system will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training, workshops and “learning by doing”. 将通过培训、举办讲习http://zh.glosbe.com/en/zh/learning%20by%20doing?page=2
6.内生增长理论课件.ppt39第二节单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干中学与知识外溢模型 阿罗(KennethJ.Arrow)在1962年的经典论文《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提出了“干中学(learningbydoing,也译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概念。简单的说,“干中学”的含义是指企业增加其物质资本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率生产的经验,这种经验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9824648.html
7.干中学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检验期刊摘要:一、"干中学"模型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地位 最近的经济增长理论沿着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扩大资本的范围——例如将人力资本等其它资本包括进来,并继续把资本积累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King andRebelo,1990;Rebelo,1991).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认为资本的外部性是经济增长过程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zyj200906008
8.干中学–12Reads管理百科目录 [隐藏] 1干中学概述 2干中学与学中干 干中学概述 所谓“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就是在实践中学。现代设计鼻祖包豪斯提出:“干中学”提倡的就是实践精神。 干中学的经济学含义:干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是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之所以被视为内生变量,是因为技术变动最https://www.12reads.cn/wiki/%E5%B9%B2%E4%B8%AD%E5%AD%A6
9.“干中学”的英文“干中学”翻译“干中学”英语怎么说“干中学” “干中学”的英文翻译 基本释义 "learning by doing" 分享单词到:http://dict.cn/%E2%80%9C%E5%B9%B2%E4%B8%AD%E5%AD%A6%E2%80%9D
10.有道词典Human capital has the nature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initial advantage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hereby expand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人力资本具有干中学的性质,初始的优势会不断扩大,从而扩大区域经济差距。 21. 48kb We are a company with Swiss roots, doing business in and withhttps://m.youdao.com/singledict?q=expand-doing:&dict=blng_sents&more=true
11.英语格言励志英语名言,你知道哪一句In doing we learn.我们在干中学习. No man is infallible.没有人不犯错误。 A lean dog shames his master.狗瘦主人羞。 Easy and success are fellows.从容与成功是伙伴。 Bad times make a good man.艰难困苦出能人. Wisdom is only found in truth.唯有在真理中才能找到智慧. https://www.yjbys.com/mingyan/lizhi/3270565.html
12.包含R&D和干中学两类知识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pdf由相信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增长有较大可能属 ⑤Arrow,K.J.,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learning 于第二类情形 ,它们的高增长是RD、干中学和高 by doing.Review OfEconomicStudies,Vo1.29,No.3,1962. 储蓄率的产物。 ⑥ Romer,P.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change. (4)本文的模型中仍然有许多假设 ,但 已经可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303/6239164.shtm
13.干中学丶过度投资和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6,18—31. Learning by Doing,Overinvestment and the“Erosion Effect” of R&D o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Li Shang’ao,Chen Jiyong and Li Zhuo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There is an“erosion https://doc.mbalib.com/view/29c4caaa0afe535c797e2070a5165368.html
14.《关键跃升:新任管理者成事的底层逻辑》关键跃升pdf下载干中学:从用人所长到帮人成长 那经理怎样才能帮助员工成长呢?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让员工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中学习。 一个人能获得的成长,70%是在工作中完成的,20%是在与他人的互相学习中完成的,只有10%从课程等正式学习中得来。成年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https://blog.csdn.net/yzf913214/article/details/143270513
15.learning是什么意思learning的中文翻译音标读音用法9.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学;干中学;在做中学 10.learning organization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构;学习组织;学习性组织 用法例句 1. She′s still learning to read. 她还在学习识字。 2. Is he learning an instrument? 他在学习演奏乐器吗? 3. I′m learning how to budget. 我正在学习怎样编制预算。 https://danci.gei6.com/learning__4sl9e4u6.html
16.[求助]名词解释,“干中学(learningbydoing<FONT color=#d52bd5>请教: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宏观还是微观啊,哪一章的,我看了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901&page=1
17.刘润《关键跃升》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成年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如果经理只把员工当作工作的机器,认为工作成果才是唯一的产品,那么员工的价值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用越来越低。最后经理会发现,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平均水平越来越高,自己身边没有人才可用。如果经理有意识地把工作的副产品,也就是员工在工作中思考、https://www.zhixi.com/tpl/fa514646e7ed759142b4cf0e4919996d?category_id=-1
18.毛时代晚期的工业革命?江苏省在1966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考察实现规模增长,主要得益于“干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思路。在20世纪70年代,无锡县大队产业的规模几乎没有增长,但劳动生产率仍在提高。无锡县并不是个案。尽管可供使用的数据不多,但有证据表明江阴等其他苏锡常县市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91]简单来说,在上世纪70年代,江苏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靠投入带动,也https://m.hswh.org.cn/wzzx/llyd/jj/2018-12-26/54244.html
19.技术路径与中国经济增长[3]Chuang,Y.C..Learning by Doing,the Technology Gap,and Growth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697-712. [4]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Sanjaya Lall.India's Manufactured Exports:Comparative Structure and Prospects[J].World Devel- opment,1999,(10):1769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8220816_2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