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

1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的词叫喻词。例如:我们是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比喻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明喻。

明喻的结构特点是用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是:甲像乙。

3比喻的好处: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另外,比喻可以用浅显常见的现象对深奥的道理假意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

4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要具体、浅显、贴近、让人一看就明白。

二拟人

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也就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例如: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2好处: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本来不是人的东西人格化,使被描写的事物活跃起来,这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力。

3注意:运用拟人的写法必须是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描写的环境气氛。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运用拟人时还应注意比拟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之处,才能把物写的像真正的人一般。

例如:

比喻句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6)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1请听听森林爷爷的话吧。

2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3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4花红的像一个小姑娘的脸。

5花儿在微风中翩然起舞。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春天母亲又苏醒了,她哺育小草,呵护大树,孕育生命,温暖人间,使世界一片生机盎然。

8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把春风春雨送到人间

9春姑娘穿着彩衣,身批彩带,带着明媚的阳光、艳丽的花朵,翩翩舞到了人间。10柳树在小河边听着春之歌,微风一吹它摇动起像小辫子那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

11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12一盆盆花草从冬天的沉寂中睡醒来,抖掉全身的枯枝败叶,重新换上了新装。

三排比

1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例如:汽车在奔驰,钻机在轰鸣,人群在欢笑。

3好处: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的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4注意:构成排比的一组句子的意思总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按事理的内在逻辑顺序一层一层的说下去,不仅说明自己思维混乱,也让别人抓不着头绪。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的拼凑排比的形式。

四设问

1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就是明知故问。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1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反问有两种句式:一是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二是肯定句,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2好处:用反问的方法表达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注意:使用反问一定要注意同正面的叙述、描绘紧密联系,当问题十分清楚,结论十分明确的时候,再提出反问,效果就好。

六夸张

1夸张是有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作了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2好处:可以使人感到真实可信。目的在于深刻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地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3分类:扩大夸张,有时故意把一般的事物往大处说。

缩小夸张,有时故意把事物往小了说。

4注意: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真实感。还要注意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简单机械的模仿前人。

二、修辞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THE END
1.分论点并列式作文范文4篇(全文)1. 比喻拟人句分论点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抽象为形象, 论点不直接表明, 而是借助喻体, 形象化地表达, 使文章富有语言美、意蕴美。 例:中心“学会欣赏路边的风景” 路边的风景是一位浪漫主义的画家, 为你苍白枯燥的人生着墨布彩。 路边的风景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音乐家, 为你无聊平淡的人生奏响乐章。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dzv456i.html
2.复习四语文教案2、造比喻句、拟人句。 复习四语文教案8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3.能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样子填空:“为了……我们可以……” 5.巩固练习4中的题目,复习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https://www.jy135.com/jiaoan/500428.html
3.议论文如何拟写好分论点从“是什么”或“叫什么”的角度展开,即以话题为中心,陈述话题是什么内容,常用格式是“话题+内容核心”。要求从两个或三个角度展开,使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构成并列式的结构。 在陈述分论点时常使用主谓句的形式,可用比喻句、拟人句来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而两到三个分论点之间要构成并列,陈述概念时不出现交叉关系。https://www.360doc.cn/article/53651044_1065725447.html
4.管理类联考——写作——考点+记忆篇——论说文——记忆? \Longrightarrow?案例、故事类的材料? \Longrightarrow?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案例(故事)启示我们:中心论点句。 ? \Longrightarrow?观点型材料? \Longrightarrow?复制或简化材料中的关键句。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句。】 https://blog.csdn.net/stqer/article/details/134620634
5.修辞手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比基本结构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 2、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一定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是否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3802097.html
6.2021作文秘笈一口气学会拟写分论点(你学得会!)从“是什么”或“叫什么”的角度展开,即以话题为中心,陈述话题是什么内容,常用格式是“话题+内容核心”。要求从两个或三个角度展开,使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构成并列式的结构。 在陈述分论点时常使用主谓句的形式,可用比喻句、拟人句来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而两到三个分论点之间要构成并列,陈述概念时不出现交叉关系。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22/20/36858671_1022744313.shtml
7.微课教案:如何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岐子教学练习:判断下列标题,哪些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哪些不能?说明理由。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问句。答案往往是中心论点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表意不够明确。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运用了修辞手法将拟人句还原即可。 《学贵质疑》可以做中心论点,表意完整,明确。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5f123fcd0102w9vt.html
8.议论文写作——分论点拟写的方法(通用4篇)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更好,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7、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ljcz6ny.html
9.山中访友散文阅读答案(精选11篇)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https://www.hrrsj.com/jiaoxue/yuedudaan/832221.html
10.沥青句子沥青广告语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是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 http://www.bgk6.com/wenan/5929.html
11.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精选5篇)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可见榜样的力量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拟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以利用科学书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进行辅助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一文中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名人的具体事例,向我们阐述“https://www.1mishu.com/haowen/156701.html
12.苏教版期末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反问句: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 期末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https://www.yjbys.com/xuexi/jiandanxuexi/1501368.html
13.人民日报6大“分论点拟写方法”,50+作文都是用的它!(二)学会拟写分论点---3W拆分法 1、“是什么”(WHAT)从“是什么”或“叫什么”的角度展开,即以话题为中心,陈述话题是什么内容,常用格式是“话题+内容核心”。要求从两个或三个角度展开,使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构成并列式的结构。在陈述分论点时常使用主谓句的形式,可用比喻句、拟人句来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而https://www.zxxk.com/soft/4429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