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乡市东山办事处塔子村,大学生村官周鑫担任村支书助理一职。“其实不想走。”周鑫说,“一些人认为农村穷、偏僻,都不愿意来,但3年的村官经历让我爱上了这里的工作。”
然而和周鑫一起下乡的村官们,在签约期满之前考取公务员“都走了”,但周鑫想留却不能真正留下来。
据了解,一部分大学生把村官当做缓解就业压力的选择,希望经过在任3年的复习能考取公务员。而真正愿意留在村里做事的村官,又难以争取到事业编制,微薄的收入让生活难以为继。
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向,为其提供了“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学习深造、另行择业”五条出路。
对于许多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学生村官来说,留村任职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现实。“留村任职的大学生必须经过村里的选举,而参选者要具备本地的户籍。”在湖南长沙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军介绍说,即使大学生是本地人,能通过选举担任村干部,但不属于公务员,也无法解决事业编制,所以留村任职对大学生们缺乏吸引力。
而选择自主创业或学习深造的村官,在历届大学生村官中数量也并不多。“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出路并不乐观。而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专升本、考研等优惠政策,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因为深造后又要面临就业的竞争压力。”李建军说。
目前,由于有3年聘期满后可以续签的政策,许多没有考取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续签3年”,暂时缓冲就业压力。但专家分析,随着村官政策的持续实施,待分流的大学生村官人数必将逐年累加,供求差额将使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安置压力增大。
一些受访专家表示,要从源头上解决村官的出路问题,首先需要改变他们“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农门”、“进了编制就有了铁饭碗”等狭隘观念,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多地尝试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