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平台”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教学资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语种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双创学院、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国际创业教育学院“四平台”,对接黄河三角洲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学校品牌建设,以创新创业课程为突破口,开发《创新创业基础》《石油石化碳中和创新创业案例》等多语种课程和教材。独创性构建了“875”教学内容模式——“创业8阶段,建构情境;内容7环节,层层递进;学习5步骤,温故知新”,建成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双创教育资源,在俄罗斯、马来西亚、肯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职教平台开展教学。
“875”教学内容模式
(二)构建国际化教学新模式,培养国际型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中文+技能+双创”国际化教学模式,打造创新品牌。《创新创业基础》国际化课程面向高职学生,以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文化教育为基础,以学校优势专业为技能依托,
“中文+技能+双创”打造国际化课程标准
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载体,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青年技能培训、国际中文培训、创新创业系列讲座、“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掌握汉语技能、熟悉中国文化、通晓专业技能、服务国际产业发展的国际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创新驱动发展,开发国际职业标准
开发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四)输出优质资源,培养高职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三、成果成效
1.“‘中文+技能+双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被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参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资源。
2.开发多语种《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在泰国、肯尼亚、俄罗斯、突尼斯等国家院校推广应用,赴非洲推广中国课程标准和优质教育资源,被坦桑尼亚职委会授予中坦职业教育“特别贡献奖”。
3.受邀在第六届中国(北京)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中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职教国际合作论坛作典型经验交流,为国际国内职教和行企发展提供了“东职智慧”,为中国职业教育迈向世界舞台提供了“东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