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

11月4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624号(教育类091号)提案答复的函》,公布了教育部答复《关于应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的提案》的具体内容。

教育部在《答复函》中介绍,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提供世界的重要语言文化公共产品。在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在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1300多万人。180多个国家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75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文院系、专业、课程,7.5万多所主流中小学校、华文学校、培训机构开设中文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人。2021年起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一是支持成立基金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据了解,2020年6月,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较多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考国际等27家国内高校和企业,自愿发起成立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运行孔子学院品牌,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划、设立标准、质量评估等方式,为全球孔子学院提供支持和服务,有助于孔子学院向专业化、民间化、本土化方向发展,调动和发挥各方办学积极性,夯实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同时,教育部成立了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统筹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此外,支持中外高校发挥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三是加强标准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推广多语种《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修订《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推动与各国语言标准对接和认证推广。根据新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孔子学院章程》,为孔子学院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中外方合作机构办学主体作用,为孔子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中文教学主业,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法律研究和风险预案制定,“一院一策”推动本土化发展。

四是应用新技术,加快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步伐。推出“中文联盟”数字化云服务教学平台,面向全球提供中文学习、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等190多门6000多节在线课程;面向全球中文教师推出80节直播示范课程,开展在线中文教学师资岗中、岗前培训;面向全球中文教育机构搭建技术平台、推送免费课程,服务200多家各国大学中文院系、孔子学院等中文教育机构。今年以来中文联盟课程平台总访问量超380万人次,用户超200万。创新实施居家网考模式,为全球100多国40余万名考生提供汉语考试和在线模拟诊断服务。推出在线教育新品牌,继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在希腊爱琴大学落户后,相继在多国设立市场化运行的网络中文课堂和中文学习测试中心。

关于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要举措,教育部在《答复函》中指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坚持稳中求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标准体系、办学体系、传播体系为主线,以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突破,努力开创国际中文教育新发展格局。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动态修订教师、教材、教学、考试、评估等系列标准,大力提升标准的时代性、适用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等系列标准应用推广。

二是加强资源建设。加强教师、教材、教学、考试等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巩固拓展国际中文水平考试、汉语桥系列大赛、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新汉学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国际中文日等品牌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完善办学体系。在继续办好孔子学院,推动朝民间化、专业化、本土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配合各国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创新支持中外高校合作设立中文专业,合理布局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网络中文课堂,积极将华文教育、国际学校等纳入支持框架,构建开放包容和多主体、多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

四是开展在线教育。继续打造“中文联盟”数字化云服务平台,推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建设,培育国际中文在线教育新模式、新业态。

五是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中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与国际中文教育“走出去”融合发展,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

六是推动中文教学本土化发展。根据各国实际需求,通过派遣中文教师、志愿者,赠送和销售中文教材,联合培养本土中文教师,以及中外专家联合研发统一使用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多种方式,配合支持各国开展中文教育。

七是拓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提高中文服务能力,为来华旅游、留学、工作、居住人民提供语言支持,进一步推动中文成为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

THE END
1.免费下载!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以下简称《职业标准》)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基础上,充分借鉴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研究成果而研发的团体标准。 《职业标准》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提出,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归口。2023年12月8日发布,2023年12月8日实施。 http://zhaopin.jiaohanyu.com/news/20240315/2524.html
2.《国际中文导游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4项职业中文标准发布《国际中文导游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国际中文学前教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信息与通信技术营销人员中文能力等级标准》等4项职业中文标准正式发布。 职业中文系列标准研发成果发布现场。图片来源: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97813
3.我校两项“中文+职业技能”团体标准在世界中文大会发布12月8日,“职业中文系列标准研发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世界中文大会语言展成功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应邀出席“中文+职业技能”团体标准发布仪式。 本次大会发布了4项职业中文标准,其中包括我校为主体参与研制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与《信息与通信技术营销人员中文能力等级标准》,等级标准均兼顾https://www.sziit.edu.cn/info/1036/15865.htm
4.探索“中文+职业技能”语言服务新路“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性强,建设与职业相适应的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与现有的等级标准共同构成顶层设计,有助于对学习者进行分阶段客观性评价,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制定应考虑二语学习者适用性、行业差异性,解决语言与技能的融合分级、通用语言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衔接问题。此外,品牌推广离不开平台助推,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2/t20230215_5588245.shtml
5.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pdf3. 能够阅读高难度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论文等。 4. 能够独立撰写较高级别的应用文,如商务信函、报告等。 5. 能够正确使用中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以上为中文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旨在评估个人中文水平的高低。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评估和提升个人的中文能力水平。?https://wenku.baidu.com/view/4a941461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b.html
6.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出海”老挝留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以职业教育标准“走出去”为媒介 助力老挝国际物流人才供给 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求、服务全人类美好生活为目标,对接老挝物流行业,制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服务和保障好老挝人民物资需求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助力当地物流行业产业发展;经过几年探索,依托“嫘祖学院”,http://sc.china.com.cn/2024/difang/1339/0126/523675.html
7.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修业年限3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五、职业面向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设计类通用技能和知识,并且熟练掌握艺术设计方向专项技能,发展适应社会各行业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网页设计师https://sdshxy.cn/news/yuanbushezhi/yishushejixueyuan/jiaoxueguanli/20230721/48311.html
8.2018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29)掌握康复治疗技术OT、PT、ST等专业知识,具备运动疗法、言语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及民政、残联、工伤等各类康复机构第一线能从事康复治疗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