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商业模式的发展与2.0时代农民

中国软件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软件产业是本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软件能形成庞大的经济规模,拉升国民经济效益指数。据互联网实验室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分析指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进入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关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由于科研要面向经济,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们也纷纷走向市场。许多提供代理销售、增值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相继成立,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转变。

第三阶段:进入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初)九十年代初,为了发挥集群优势,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集群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立,更触动了软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2000年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软件产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速。

第四阶段:发展期(网络软件时期,2000年至今)进入了2000年以后,中国的软件企业开始进入网络软件时期,互联网和软件网络营销大规模兴起,中国软件出口逐渐增加,中国软件走出国门。另外,一批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的迅猛崛起,他们推出各类软件,获得的大量用户的认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纷纷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主板,获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实验室: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软件商业模式的萌芽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软件发展逐步分为若干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软件企业。

项目类型软件针对企业客户的独特项目定制开发的软件,每次仅仅为一个客户提供一个定制的软件,包括技术咨询、软件编程和软件维护。软件销售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这种项目型开发是早期企业软件的雏形,具有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销量少等特点。但基本上所有的中国应用软件企业早年都做过这种项目软件。

个人消费类软件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专门针对个人用户销售的套装软件,例如个人杀毒软件、办公软件、词典、游戏等,还出现了“连邦软件”这样专业的软件销售机构,但是由于大众正版观念以及消费能力的限制,这类个人套装软件在发展的早期很不顺利,困难重重,其中遇到的比较严重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盗版问题。随着互联网和Web2.0的到来,这类软件正逐步转型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个人套装软件,例如网络杀毒软件和网络游戏等等。

共享软件的商业模式大多数共享软件是个人作坊式的开发模式,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销售和传播都存在严重缺陷。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共享软件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下载、传播和销售,互联网成为共享软件的一根救命稻草。国内共享软件大多数是针对个人消费类型的小型软件,在发展道路上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路线:

●国内市场型这类软件主要是针对中文市场开发的中文共享软件,由于国内大众消费能力和正版观念的不足,以及中国的共享软件体制尚不完善,盗版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很多共享软件刚一推出即遭到破解。共享软件作者很难从软件注册费中获取收益,这时,一些互联网厂商开始尝试通过将自己的插件和共享软件捆绑的方式,向用户的电脑中安插流氓软件。这些厂商网罗众多共享软件的作者,将自身的产品与共享软件捆绑,并支付一定费用。当用户安装这些共享软件时,会同时被强制安装“流氓软件”,且无法卸载。因此,国内共享软件作者纷纷通过推广流氓软件来牟利,有的共享软件甚至捆绑安装十余个流氓软件。后来,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部分厂商已经逐步放弃推广“流氓软件”。

●国际市场型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是较为成熟的软件市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正版观念都非常适合共享软件的发展,因此不少国内开发者尝试开发针对国际市场的英文共享软件,不少开发者都获得了成功经验,通常,成功的英文共享软件开发者,每月的软件销售收入都远远高于国内的共享软件同行。

软件运营商业模式前面已经提到过,国内目前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财务软件市场的封闭。早期中国会计准则的个性、财政部对财务软件认证的市场准入政策、电算化市场较低的盗版发生率共同构成了市场健康成长的原因。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以及国外大型ERP软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企业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软件和互联网Web2.0存在理念上的不同,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用户为中心。长期以来,传统软件业一直是以产品升级模式带动需求和业务增长的。这种状况使得传统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中国软件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中国各行业的IT企业都不会放过这个转折的机会,它们正在酝酿一场变革的潮流,而传统软件业也不应该错过这次变革,软件企业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结束语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在传统的ERP软件领域有优势,包括客户资源优势,自有产品技术优势,销售队伍和渠道优势、实施服务能力优势等,这个优势是其他运营商无法相比的,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SaaS运营和传统业务的冲突如何平衡,虽然SaaS确实将对软件产业发挥重大影响,而且SaaS还将改变人们构建、销售、购买以及使用软件的方式。不过,为了将此变为现实,软件开发商需要高效开发SaaS应用的资源和信息,与时俱进地发展新的服务和盈利模式才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需要。

THE END
1.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何虎生 胡竞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宗教“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宗教中国化也走过了新中国、新时期,迎来了新时代。 一、新中国: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我国宗教割断了与旧社会、旧时代、旧制https://mzw.abazhou.gov.cn/abzmzw/c103042/202010/f0ab373994e7423cad10819ea4676586.shtml
2.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与世界意义二、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在“走出去”战略提出后,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参与和推进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依循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制度的基本路径,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逐渐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因势利导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肩负起推动新http://www.sass.cn/109001/63525.aspx
3.《新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历程与时代同行》CCTV节目官网《新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历程与时代同行》 分类:军事 集数:3集 导演: 简介:新中国军事实力大增,在建国前军事上的胜利奠定了中国的军事外交。建国初,中国外交施行“一边倒”政策,坚决站在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的外交人员显示出了杰出的水平。南京军事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外交人员。https://tv.cctv.com/2012/12/15/VIDA1355572588944365.shtml
4.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新时代意涵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https://www.meipian.cn/2tx2w2gl
5.追思徐滨士:新时代中国再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邀请业内权威人士以亲历者的视角撰文,总结回顾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发展历程。徐滨士院士欣然应邀,撰写了《新时代中国再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文,收录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8年)》中。现将全文转发,以寄哀思。】 https://www.chinacace.org/news/fieldsview?id=14417
6.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认真探索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其历史经验,阐述其当代启示,对于深入研究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https://jw.yau.edu.cn/info/1187/2495.htm
7.《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文艺评论篇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中国美协主办“史诗的图像建构——党史百年历史画创作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梳理中国革命美术史发展历程及反映党史百年历史画创作的演变轨迹,多角度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及艺术成就。 2021年5月,“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媒体平台充分发挥理论阐释和舆论引导作用。《人民日报》推出《展时代画卷 谱奋斗华章https://www.zgwypl.com/content/details160_59250.html
8.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理论从全球价值链发展历程来看,全球价值链重构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重构正在加速进行。这一进程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战略空间,新发展格局构建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培育土壤。以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契机,多措并举,有利于推动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实现经济高https://www.workercn.cn/c/2022-04-29/69663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