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软件产业是本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软件能形成庞大的经济规模,拉升国民经济效益指数。据互联网实验室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分析指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进入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关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由于科研要面向经济,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们也纷纷走向市场。许多提供代理销售、增值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相继成立,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转变。
第三阶段:进入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初)九十年代初,为了发挥集群优势,中国的软件产业开始了集群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立,更触动了软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2000年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软件产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速。
第四阶段:发展期(网络软件时期,2000年至今)进入了2000年以后,中国的软件企业开始进入网络软件时期,互联网和软件网络营销大规模兴起,中国软件出口逐渐增加,中国软件走出国门。另外,一批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的迅猛崛起,他们推出各类软件,获得的大量用户的认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纷纷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主板,获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实验室: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软件商业模式的萌芽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软件发展逐步分为若干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软件企业。
项目类型软件针对企业客户的独特项目定制开发的软件,每次仅仅为一个客户提供一个定制的软件,包括技术咨询、软件编程和软件维护。软件销售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这种项目型开发是早期企业软件的雏形,具有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销量少等特点。但基本上所有的中国应用软件企业早年都做过这种项目软件。
个人消费类软件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专门针对个人用户销售的套装软件,例如个人杀毒软件、办公软件、词典、游戏等,还出现了“连邦软件”这样专业的软件销售机构,但是由于大众正版观念以及消费能力的限制,这类个人套装软件在发展的早期很不顺利,困难重重,其中遇到的比较严重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盗版问题。随着互联网和Web2.0的到来,这类软件正逐步转型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个人套装软件,例如网络杀毒软件和网络游戏等等。
共享软件的商业模式大多数共享软件是个人作坊式的开发模式,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销售和传播都存在严重缺陷。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共享软件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下载、传播和销售,互联网成为共享软件的一根救命稻草。国内共享软件大多数是针对个人消费类型的小型软件,在发展道路上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路线:
●国内市场型这类软件主要是针对中文市场开发的中文共享软件,由于国内大众消费能力和正版观念的不足,以及中国的共享软件体制尚不完善,盗版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很多共享软件刚一推出即遭到破解。共享软件作者很难从软件注册费中获取收益,这时,一些互联网厂商开始尝试通过将自己的插件和共享软件捆绑的方式,向用户的电脑中安插流氓软件。这些厂商网罗众多共享软件的作者,将自身的产品与共享软件捆绑,并支付一定费用。当用户安装这些共享软件时,会同时被强制安装“流氓软件”,且无法卸载。因此,国内共享软件作者纷纷通过推广流氓软件来牟利,有的共享软件甚至捆绑安装十余个流氓软件。后来,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部分厂商已经逐步放弃推广“流氓软件”。
●国际市场型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是较为成熟的软件市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正版观念都非常适合共享软件的发展,因此不少国内开发者尝试开发针对国际市场的英文共享软件,不少开发者都获得了成功经验,通常,成功的英文共享软件开发者,每月的软件销售收入都远远高于国内的共享软件同行。
软件运营商业模式前面已经提到过,国内目前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财务软件市场的封闭。早期中国会计准则的个性、财政部对财务软件认证的市场准入政策、电算化市场较低的盗版发生率共同构成了市场健康成长的原因。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以及国外大型ERP软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企业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软件和互联网Web2.0存在理念上的不同,一个是以产品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用户为中心。长期以来,传统软件业一直是以产品升级模式带动需求和业务增长的。这种状况使得传统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中国软件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中国各行业的IT企业都不会放过这个转折的机会,它们正在酝酿一场变革的潮流,而传统软件业也不应该错过这次变革,软件企业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结束语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在传统的ERP软件领域有优势,包括客户资源优势,自有产品技术优势,销售队伍和渠道优势、实施服务能力优势等,这个优势是其他运营商无法相比的,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SaaS运营和传统业务的冲突如何平衡,虽然SaaS确实将对软件产业发挥重大影响,而且SaaS还将改变人们构建、销售、购买以及使用软件的方式。不过,为了将此变为现实,软件开发商需要高效开发SaaS应用的资源和信息,与时俱进地发展新的服务和盈利模式才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