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在北纬60度的地方

之前看学校发的日程安排觉得只是中规中矩的访学安排。但是!今天看了英文版的agenda才发现安排得好有意思。比如说今天的在赫尔辛基大学化学实验室里做实验,明天的Citywalk,还有后续参观天文馆啥啥的,听起来就很让人期待!

我们的两个带队老师也超级好,就是很能我们打成一片,对我们也比较放养,每天的课程15:30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自己在城市里逛,他们也不会过多干涉。

今天早上算是作了一个芬兰LUMA中心的介绍,开创者讲述她的创立初衷以及芬兰的教育为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她告诉我们芬兰在60年前就要求学校里的老师至少是硕士学位,并且把中学与大学的交流写进法律,确保中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os:这也太超前了!)。

下午我们参与了一个化学小实验,其实实验本身就是很简单逗小朋友的那种实验,但是我最感触的点在于我终于在电影里才会见到的那种实验室里穿上实验服做实验了!有一种圆梦的感觉。为什么我之前见过的实验室永远是昏暗的、陈旧的?如果都建造成赫尔辛基大学这种样式,我会爱上做实验吧!

怎么说呢,上大学之前别人一直告诉我要上985211,然后教育资源更好啥啥的,我也一直很好奇什么叫做所谓“好”的教育资源,是给我上课的都是非常大牛的老师?还是说机会更多?而我现在发现,可能好的大学不只有好的老师好的课程,还会有很多让你见世面的机会,比如这次访学。对于我来说,“去北欧”算是我的人生清单里重要的一项,我确切地知道我一定会来这里,那可能是一次复杂的准备过程,可能是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但是现在我因为一个轻描淡写的机会就可以很简单地来到这里,并且如果不是因为访学,我可能永远不会进到芬兰的大学里,听听他们是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如何做到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所以我很感激有这样的机会。

今天以一碗价值120元的豚骨拉面和千辛万苦找到的绝美机位结束,现在22:36我非常困,但是为了倒时差还是11点之后再睡吧!期待明天~

DAY2赫尔辛基(2024.01.31)

今天总结起来就是震惊+震惊的一天,听到了震惊的观点,感受到了震惊的教育模式。“Weareproducingpeople,notEnglishspeaker”,这算是今天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来自一位当地中学校里的英语老师。

今天首先邀请了一位赫大的一个中国人老师(这个老师五十多岁了,真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芬兰从零开始,现在定居在芬兰)给我们讲芬兰提出的“21世纪能力”的概念,包括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领导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其实在中国我们也讲所谓的“核心素养”或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这些东西总是空洞的、应付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除了能提高分数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应该被扼杀。

然后我们又切身地来到一家芬兰的中学校(这跟国内好像不太一样,6-19岁的学生都可以在里面读书),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英语老师,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说到大家心坎里去,有好几个瞬间我都快要因为他的话而热泪眼眶了。

首先,在芬兰教育是完全免费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是免费,他说“Ifyoucangetamasterdegreefree,whynot”,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芬兰人均教育水平都很高的原因吧,教育资源在这里不是稀缺品,不是奢侈品,只要你想学习,那么学习的大门就会为你打开,而免费的学习也让这里的人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在芬兰,所有老师都是自由的,没有人会来管你这堂课有没有按照大纲走,校长不会考察你,整个教育系统也没有老师评价体系这一说法(学校也是,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他们不会相互judge),所以,老师可以按照任何自己想要教学的方式来上课,如果一堂课有不同小组,每一个组内的教学都不会完全一样,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里的老师不用写report,不用花心思应付家长,所以他们可以完全专注于把自己的课讲好,这么听起来真的是win-win的逻辑。

他说,这里的人们相信彼此,对于教育也是如此,老师相信学生,反之亦然,家长也相信学校和老师,所以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就近上学,不会有人为了去某个学校而长途跋涉,因为他们真的“相信”。“Youknow,wejustbelieve.”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他讲到,像英语这种学科,它并不是一大块knowledge放在那里,老师每次从中取一块讲解然后循环往复,而是一种tool,他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会用这些工具,学会交流,就像最开始提到的那句话“Weareproducingpeople,notEnglishspeaker”,如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们实际走进了一堂课去旁听,看到那些理论上的教学模式真正应用于实际时我还是觉得五味杂陈,一方面很羡慕这一个班里14个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又不免为中国大部分“小镇做题家”感到一点点可悲,我不知道我们前十八年的努力可以换算成多少“人的成长”,这或许是个无解的问题。

看见听见这些之后我还是不免在内心作了对比,我知道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芬兰的教育好,中国的不行”,因为有太多额外因素掺杂着,比如国情的不同,供求关系的不同等等。教育理念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早就达成了互通,应该也不乏有中国老师来到芬兰,也像我一样看到了这些,或许我们都想改变些什么,但是现实却是无能为力。我不知道赤手空拳如何能积少成多,我不知道颠覆性的改变有没有可能发生,我不知道免费的教育如何才能在中国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存在云泥之别,教育只能是在适合国情的基础下改善,而不可能完全照搬,认识到这一点我有一点泄气的感觉,虽然我以后大概率也不会从事教育行业,但是我依旧觉得教育事业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DAY3赫尔辛基(2024.02.01)

今天的主题是“特殊教育”。在国内,我们一般意义上特殊教育是指给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比如盲人开展的教育工作,但是在芬兰,这个范围就很广阔了,包括那种对某一学科比较吃力的孩子也可以接受额外的support(他们叫做intensifiedsupport),当然也是免费的。在每一所学校,每一所班级都会配备至少一名specialeducationteacher,他们会在课堂上来回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孩。并且他们目前基本上废除了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孩子都是在regularschool里上学。在中国我们一般把最好的资源配备给了最好的学生,而在芬兰,那些相对弱势一点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因为他们相信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handle所有事情了,没有必要再去额外的帮助。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展示一个对比的数据:在芬兰特教覆盖率为24%,而在中国仅有0.6%,并且中国老师在观念上还是没有重视起来这个领域。然后他问我们认为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回答他说最基础的问题在于芬兰是发达国家,而中国还处于发展中,越富裕国家才越有空间去培养一个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想,还是回到了最基本的话题,教育这种东西是不能照搬的,它是根植于国情的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我哪怕了解了“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但也没办法改变。

其中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研究生,他们一家人已经移民来芬兰七年了,问其原因,她说一部分是因为老公的工作,更大一部分是因为她自己经历过中国的教育,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所以“我不能再让我的孩子在中国受教育了!”蛮荒诞但又很现实。她还说在芬兰人们可以在任何年龄开始读研究生,她周围有应届生,也有快到退休年龄的学生,也有刚生完孩子把孩子带来上课的母亲…她说“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在年龄焦虑”,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心情去面对这句话这些现实,只能说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平和地成长吧。

晚上和同学一起去了阿黛浓美术馆,据说是第一个收藏梵高画作的博物馆,但是最近馆里的梵高画作在外展览所以没能看到,有点可惜。but!看到了很多幅莫奈的真迹和其他好看的印象派画作,goodgood!

在买票的时候,那个前台奶奶还专门问我们是不是学生,我们说是学生但不是芬兰的学生,她说没关系然后就给我们便宜了八块,整个过程非常丝滑,也没有查看我们的证件,实际参观的时候也没有人检票。我又想起之前老师说的芬兰坐地铁火车自己买票但是没有检票闸机,整个社会依靠“信任”建立关系,真好。

DAY4赫尔辛基(2024.02.02)

今天上午去了科技馆,还不错,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稍显幼稚,最喜欢的项目是科学表演和空中自行车。

下午的课程比较无聊没有认真听,应该比较宏观,也听不太懂。

今天天气超级好!上午下过雨之后就慢慢放晴了,到了晚上天空变成了上帝的调色盘,渐变的蓝色和粉色紫色的晚霞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很北欧的感觉(我在说什么废话)。凛冽的海风把人吹得清醒,像是自己也变成蓝色天空的一部分~

DAY5赫尔辛基(2024.02.03)

在赫尔辛基的最后一天了,明天要出发去别的地方开启新的地图,赫尔辛基这个城市其实不大,但确实很精致,有人会说赫尔辛基蛮无聊的,不值得专程来一趟。如果只是说风景的话我可以理解,因为如果你想看古欧式建筑你可以去意大利、法国,如果想看海你可以去中欧,如果你想看极光那可以去冰岛,但是如果你真正走进芬兰这个国家背后的故事、社会运作体系,我想这更是一次丰盛的人文之旅。

其实我自己之前没有对教育行业有多感冒,觉得老师不过就是一份高投入低回报的工作,我身边的人都说那些拿了硕士学位还当老师的人好傻,明明做其他行业可以赚钱更多。现在我才发现教育是不应该被这样评价的,这件事远比我想象中更重要,教育行业本是高尚且神圣的。在芬兰,人们因为热爱所以教育,所以更加热爱,但为什么到了国内教师行业就变成很多人嗤之以鼻甚至是很多老师本人都秉持着“跪着也要把自己选的路走完”的态度?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是出不了好的教育的。

在这一刻,我更加不认同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了,这些所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热血口号荼毒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国社会一方面在教育阶段擅自摘除了除分数以外的所有东西,另一方面又要求着离开学校的年轻人“会沟通、会自立、有主见、能够爱人爱己…”我们都知道,不可能的,你不能凭空要求一个你从未授予过的东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而从来不是机智的做题机器,希望我能谨记这一点。

我看到中国的教育行业也开始做出一些改变了,比如“素质教育”、比如“双减”,虽然微薄,但总归积少成多。我真的很羡慕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们,但我也必须面对结束行程之后我也要回归我的课业继续焦虑与内卷,乌托邦终究也只能是乌托邦了。但很开心我真听真看真感受的一切,关于这个世界的b面。

DAY6赫尔辛基→图尔库(2024.02.04)

今天是转场日和合照日。

上午一顿拍拍拍,下午乘坐了这边的“雪国列车”,在车上偶遇了一些残缺的晚霞。

晚上来到图尔库,初印象很不错,感觉比赫尔辛基更干净一些,中国人也明显少了很多,还遇到了来芬兰的第一场雪。这里是芬兰之前的首都,所以会比赫尔辛基更加古老一些,晚上饭后citywalk溜达到了这边的酒吧一条街?哈哈。

我路过这些店面总是喜欢往里面张望一下,看见每一家餐厅或者酒吧里都快坐满了人,店面都是暖色调,里面每一张高脚桌子上都摆放着摇曳的火烛,几个或是家人或是朋友的人们围坐在一起,烛火的灯光跳跃在他们交谈的话语之间,路过的我们好像又一不小心窥见了他们的幸福时刻~

DAY7图尔库(2024.02.05)

今天早上去了这边的天文馆,在城外,我们的大巴开过一大片雪地和一小段森林才到达目的地。馆本身一般般,给我们看科普电影虽然用的圆弧顶影院,但是还是架不住早上太困了直接睡过去了。第一个视频讲的暗物质,听得一知半解但感觉蛮神奇,第二个视频是关于极光的,还挺逼真的,就当自己看过极光了吧!后来跟我们介绍说这里原来是欧洲唯一一个可以制作天文望远镜玻璃的地方,深藏blue啊。

然后!我们就去到了他们荒废的天文台,算是那一片最高的平台了,从螺旋的楼梯走上去打开大门时先一步让我感受到的是狂风,然后见到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真的真的很像电影里结束的场景,也是我第一次见被白雪覆盖的森林,还零星点缀着几个房屋,世界的尽头也就是这样了吧。

中午我们继续在森林里穿行后来到了一家“芬兰农家乐”,吃一些他们的传统食物。屋子里壁炉还烧着柴火,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温暖,玻璃窗外就是近在咫尺的雪白森林,除了我们一行人,来的好像都是芬兰本地人,不得不说选地方的人真的很会,有种来得很值的感觉(虽然菜的味道不敢恭维)。

下午的活动依旧在森林,我们去参观了一个植物园,那是一个只有植物没有昆虫的植物园,非常合我心意!

回酒店之后我们十几个人又自发一起去了这边最有名的图尔库城堡,来回足足走了六公里多(问就是我们的交通方式只有步行),但是因为来到一个新地方“来都来了”的信念加持着我们,加上大家一起走说笑着很热闹,所以也就不觉得远了,而幸运的我们也在去城堡的路上看见了粉色的夕阳,在海风中迎来落日。

出来拍合照的时候偶遇了热心游客帮我们拍照,还问我们是不是韩国人哈哈,但从概率上讲应该还是中国人更有可能吧。

DAY8图尔库(2024.02.06)

今天算是访学的最后一天了,做了一些数学小游戏,下午参观了超导材料如何应用于磁悬浮列车,感觉课本上和网络上看见的知识走进了生活,很独特的体验!还去参观了图尔库大学的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据介绍里面有四百万多件藏品,是芬兰第二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前每次去到一个博物馆我都很疑惑为什么这些博物馆对外宣传有很多藏品,但是我能参观到的好像只是很小一部分,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到了他们的工作间,里面不大,拥挤地陈列着一排排标本,每拿出一个板块,里面都有很多生物,所以说那些陈列出来的展品原来只是冰山一角。

最最最有意思的是结束时我们大家用液氮自己制作了冰淇淋,特别特别好玩,把液氮倒进用于制作冰淇淋的液体里时瞬间腾云驾雾,然后能感觉到冰淇淋液体慢慢变黏,不到五分钟冰淇淋就做好了,然后我们大家最后还把冰淇淋分而食之,第一次吃从实验室拿出来的东西呢!

晚上在老师的推荐下去体验了芬兰人最喜欢的桑拿,不得不说在图尔库住的这个酒店真的很不错,房间宽敞明亮,桑拿室里干干净净一应俱全,价格也还可以接受。那间小小的桑拿室里只有我们几个同行的同学们,几天的相处之后我们从熟悉变得更加熟悉,桑拿室里一瓢水下去腾升起的不只是热气,还是我们更进一步的友谊。

对了,今天下午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雪,虽然并不持续很久,但也算足够有氛围感了,这是今年冬天在第三个地方看到的第四场雪了。

总结北京(2024.02.24)

总结下来这趟旅程,关键词有两个:“教育”和“感激”。

“教育”是对这次芬兰之行的内容总结。我们探访了号称世界上教育最优的国度,深入走进了当地的教育机构,切身体验了这里的教育氛围,刷新了我对教育行业的认知,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我不能说这里的教育一定是完美的,不能说没有竞争的社会环境就一定是更好的,而是这次访学让我看见教育的更多可能性,让我知道教育还可以是这样的。在当地中学校的时候,我们去参与的那次课堂里,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在课上随意走动,讲台上坐着学生在讲课,我当时内心想的是“哇原来上课可以是这样的!”,但是我不能单纯地评判这样的课堂与国内相对更板正的课堂谁更好,我只能说合适的是最好的,而我所见所闻都会成为我不可磨灭的记忆中的宝藏。

在访学之前,我对于“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我以为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考高分、如何知识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我们好像都忘了教育的初衷应该是培育一个“健全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比起“考高分”,更重要的是“做好人”;比起“爱学习”,更重要的是“爱自己”;比起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感激”是我对于这次芬兰之行的情感评价。虽然之前也去过好几次欧洲游玩,但是都没有这次旅程让我有诸多感触,所以我不管在行程中还是行程结束后都在心里非常感激学部提供的访学机会,让我在自己独一无二的20岁就完成了人生清单中重要的一项,还见识到了很多“如果不是学部组织我永远都不会了解到”的角度;也很感激两位带队老师和芬兰当地所有老师一路上的关照,亦师亦友,一直像朋友一般与我们共同成长…我在春节期间看了一部电影叫《飞驰人生2》,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我努力过很多次,但我知道机会只会出现在这其中的一两次。”对我而言,这次访学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能让我站在学部搭建的平台上登高望远,结合这次访学的主题,又何尝不是对于我们这群来访的人一次全方位的“教育”呢?我在感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接受了教育。

与每一位老师告别的时候,他们都说“欢迎下次大家再来芬兰!”,下次会是什么时候呢,我不知道,但我还是在心里埋下这样一颗种子,期待它早日发芽结果。

THE END
1.学校性与生殖降教育国际政策比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原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 为减少青少年非意愿妊娠、降低性传播疾病以及各种性暴力的风险,国际社会共识要从政策发展、提供教育、改善服务以及创建支持环境等方面形成应对策略。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对学校性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深入比较、分析其异同及优势,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国际上开展学校性教育的政策http://m.cjsh.org.cn/nd.jsp?id=367
2.独一无二的芬兰艺术教育,全方位培养创造力和审美1993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出版了《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明确了艺术教育下的建筑教学设置。建筑基础教育面向芬兰所有公民,除校内课程外,主要开展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课后活动。 在芬兰,从事建筑基础教育的主体既有官方组织,也有专家个体。芬兰拥有3所发展建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MjcwMjY0Mg==&mid=2247498454&idx=1&sn=688b32633d7d69007f9a2316a7909d23&chksm=ce0a89c9be281ce8f85039855953d3bdc8cfb93638f69de023d46871e167395eff891c92a039&scene=27
3.芬兰教育的减负秘诀同时,以优质的教师教育与培训、完善的图书馆体系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人,我们需要观察与对比、碰撞与反思,尽我们所能去改善我们自己的教育生态。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02日第9版 版名:环球周刊 作者:韩军http://m.jyb.cn/rmtzgjyb/202109/t20210902_617059_wap.html
4.与中国教育相比芬兰教育究竟有何不同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原标题:为什么说芬兰的教育水平世界第一 什么事儿都得从娃娃抓起https://edu.sina.cn/ischool/hdjl/2018-01-23/detail-ifyqwiqi8302764.d.html
5.芬兰与中国教育的不同之处芬兰与中国教育的不同之处 芬兰经济发达,政治稳定,且芬兰十分重视教育,国民素养十分高,社会治安优良。那芬兰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下面就和yjbys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芬兰的学制 芬兰学制与我国类似,国民义务教育九年,学童七岁入学,高中分普通中学或职业学校,均为三年,高等教育机构分大学与工专,https://www.oh100.com/peixun/qitaliuxue/77687.html
6.为什么芬兰货币资讯为什么芬兰最新消息近年来,国际上对PISA学习能力的评价引起了很多关注。该测试主要检查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自2000年以来,PISA测试将每三年进行一次。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芬兰学生一直在与中国学生争夺第一名,而且他们一直排名第一。 因此,芬兰的教育被称为“世界第一”。 https://www.unitedmoney.com/zixun/a166544786.html
7.考察完以色列和芬兰的教育,我选择了一土考察完以色列和芬兰的教育,我最终选择将两个孩子都送到了一土。因为就像前芬兰驻华科学与教育参赞Mika Tirronen说的,一土是在中国与芬兰教育理念最相似的一个学校。在本文中,我就分享下研究这两个国家创新和教育的心得。 创新国家的深层动力:先进的教育体系 https://www.jianshu.com/p/8a1d3955cf5b
8.芬兰教育VS中国教育,原来大不同2018-09-23 芬兰教育VS中国教育,原来大不同 2018-09-22 代步车真的只能代步吗? 2018-09-22 单身狗你敢看看这款产品吗? 2018-09-22 超燃智能自行车评测,专业寻回逝去的青春! 2018-09-22 大白鲨看到它,吓得牙都掉了 2018-09-22 别剁手了,让你的双手带你高飞! 2018-09-22 不会死于车祸的人类,你愿https://m.56.com/c/v106463292.shtml
9.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公民2015年4月,芬兰埃斯波市教育代表团一行九人来沪访问,豪基拉赫蒂高中校长PekkaPiri先生到访我校,参观了校园和学校的特色实验室,饶有兴趣地询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校生活,并向学校领导班子介绍了芬兰教育和豪基拉赫蒂高中情况。虽然中国和北欧教育国情有较大差异,但双方在育人目标、创新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http://fwpt.yp.edu.sh.cn/shlgdxfszx/info/1036/2646.htm
10.中国教育改革不仅要学习芬兰,中国基础教育传统不能丢!专家:是时候“我在和德国教育学家本纳交流时,他对中国教育最中肯的建议就是我们的教育学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 今天,“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在和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对话时,两位年龄相差近30岁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20190908/288262.html
11.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1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3 (二)学生情况调查篇………7 高新一小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调查问卷………7 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统计数据………8 常用字1500字………11 一年级四班1500常用字识字量统计表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