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最准确汉译翻译家马坚的一生

1906年6月,马坚生于云南省个旧县沙甸镇一个普通回族农民家庭,原名马玉书,字子实,经名穆罕默德·麦肯。马坚的父亲马忠吉是信仰虔诚的穆斯林,曾在1920年代中期到麦加朝觐。马坚自幼受到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熏陶,7岁时便跟随马明福阿訇学习,后又改投王富云阿訇接受《古兰经》启蒙,学习阿拉伯文,一年后便能熟读《古兰经》并背诵若干章节。此后马坚到沙甸绅士白亮诚创办的私塾接受新式教育。白亮诚建议马忠吉让马坚到省城昆明深造,并愿意资助。马忠吉想让儿子当阿訇,所以起初并不赞同,后经白亮诚多次劝说才同意。1918年,马坚到昆明进入中阿并授的成德中学学习6年。

中学毕业后,1926年3月马坚回到沙甸,在沙甸鱼峰小学任校务主任。其间,他将原来的初等小学改为初等和高等两级小学,采用新课本,增加作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等课程,并兼授阿拉伯语,使鱼峰小学成为“中阿并授”的完全小学。他说:“我相信,回族所需要的是教育,中国所需要的也是教育,惟教育可以救国,惟教育可以振教。”1928年3月,马坚为去宁夏固原县三营大寺教长虎嵩山阿訇处学习波斯文,和人结伴自沙甸出发,经蒙自乘火车沿滇越铁路出河口,从越南海防乘船经香港赴上海,从上海乘火车到河南洛阳。同年6月,他独自从洛阳出发,最终抵达虎嵩山阿訇帐下。当年中国西北地区战乱不断、匪患严重、霍乱流行,民众生活困苦。他沿途与当地回民同样常以野菜及植物块根为食。晚年他回忆称:“这段旅途,也可以说是唐僧取经,唐僧穿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我是穿过赤地千里的黄土高原,几战霍乱症。如果当时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坚等中国留学生很关心国内局势,向埃及当地民众及其他各国留学生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开罗的华侨成立了“中国战区灾民救济会”,马坚任该会秘书,该会向阿拉伯友人介绍中国抗日进展,并四处募捐汇往国内支援抗日战争。1939年,侵华日军从沦陷区回族人里挑选出一批亲日卖国分子组成朝觐团,准备赴麦加朝觐,以制造国际舆论。马坚和几位同学得知后,立即致信哈德成阿訇,哈德成阿訇随即向国民政府建议,以中国伊斯兰教名义派出朝觐团赴麦加朝觐,以抵制日伪朝觐团的影响。国民政府采纳了该意见,决定由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组成中国朝觐代表团赴麦加朝觐,并拨500英镑路费。马坚随团朝觐,并开展了抗日宣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分别迁回北平、天津复校,1946年马坚获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成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创始人之一,并在该系建立了阿拉伯语专业,使阿拉伯语在中国首次进入高等教育,奠定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基础。至1949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和商务印书馆已先后出版了他译的《古兰经》上册(前8卷译本和注释),随后又出版了他写的《〈古兰经〉简介》单行本。

1949年,他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部分教授联名上书傅作义,为北平和平解放起了推动作用。1949年9月,马坚作为宗教界和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出席10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坚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中国亚非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和东方语研究室主任等职。

1954年,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1957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机关刊物《中国穆斯林》创刊,从第2期开始连载马坚译的带注释《古兰经》译本。此后因教学和社会活动繁忙,马坚一度无暇进行注释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坚身心受到摧残,只剩一只眼睛勉强有微弱视力,用高倍放大镜看稿吃力,只好靠助手读译稿,他边听边口述修改意见,直到病逝前十多个小时,他还在最后一次修改核校译稿。另外从1957年到1965年,马坚翻译了《阿拉伯通史》,后又根据原书1970年第十版作了修改。

1978年8月16日,马坚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8月26日,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由教育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周林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铁致悼词[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马坚译《古兰经》现代汉语通译本,卷首由白寿彝作序,书中还保留了马坚1949年为前8卷带注释本撰写的《〈古兰经〉简介》(节录)和《译者序》,书末附《参考书目举要》及马坚夫人马存真写的《后记》。1987年,经沙特阿拉伯王国朝觐义产部督导,中阿对照版本由麦地那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厂出版,向世界发行,成为迄今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古兰经》汉译本。

THE END
1.国外名著阅读实践心得体会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学习但丁的 《神曲》 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宗教的点点滴滴,;学习《哈姆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莎士比亚大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98709-1-1.html
2.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思想;现代终身教育体系;1919-2018;发展史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这一术语于1919年最早由英国植入现代教育体系,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报告中认为:“终身教育自有人类以来就已存在”(任宝祥,1982)。终身教育思想起源于圣经、古兰经、犹太圣法经传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56f7be3ef97fc3a90bcad0f34eba7307
3.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1、《圣经》 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 2、《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从对世俗的征服来看,它表现的威力比任何神迹都大。 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这种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https://www.ruiwen.com/word/baibujingdianmingzhetuijianyuedushumu.html
4.沈卫荣姚霜语文学的未来思想市场澎湃新闻他们分门别类地讨论当代人文学术研究各个学科与语文学的关系,并再次将语文学提升到人文科学研究之最基本的学术形式的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即是近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初版的论文集——《世界语文学》(本书中收录翻译其中关于欧洲人文主义、梵语语文、伊斯兰《古兰经》语文与文学诗歌研究的四篇文章)。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97175
5.2023年去英国这几所大学读考古专业带你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近年来,《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小说相继被排成电视剧、电影,又一次点燃了大家对考古的兴趣。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考古学专业的国家,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习俗和传统的知识还能获得实践经验,因此,去英国攻读考古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英国考古学专业名校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idp.cn/yingguo/liuxueredian/128191.html
6.回坊口承文学《一十八年开海学》在西安回族民间口承文学中,传说《回民的来历》反映了回族先民入华的经过,歌谣《一十八年开海学——关于胡登洲的传说》反映了胡登洲创办经堂教育的过程,这两篇传说和歌谣的内容都与阿拉伯世界有密切的关系,是中阿交流史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回民的来历》;《一十八年开海学》;解读https://www.meipian.cn/370l3cdj
7.《宗教学概论》.docPAGE PAGE 28 《宗教学概论》 第一讲 宗教与宗教学 一、当代世界与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1、世界宗教状况 当代世界绝大多数人是某一宗教的信徒。一般认为,宗教信徒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这并不是说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就完全是真正的无神论者。他们中很多人也有某种宗教情节,只是没有正式皈依,或宗教信仰比较隐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913/7146066143001146.shtm
8.法学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和公元7世纪出现的《 古兰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即使在近现代,一般说,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学与伦理学已明显分开,但法学与伦理学都极为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极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 与心理学关系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而人的行为同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分的。因而法学与心理学也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9.AppStore上的“学习古兰经吟诵:LearnQuranTajwid”学习诵读正确阿拉伯语古兰经以及改善您的太吉韦德和发音部位 学习如何诵读古兰经的多合一应用。通过使用Learn Quran Tajwid应用,让您学得更好、更快、更方便地正确诵读古兰经! Learn Quran Tajwid为您提供全面的课程,范围从基础的主题到高级太吉韦德学课程。为所有在任何程度的学者非常的适合:从您完全不太会诵读古兰经https://itunes.apple.com/cn/app/learn-quran-tajwid-%E5%AD%A6%E4%B9%A0%E9%98%85%E8%AF%BB%E5%8F%A4%E5%85%B0%E7%BB%8F/id960134803
10.PaperSpace博客中文翻译(三十二)风格转移是最近围绕深度学习媒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有许多原因,包括该方法易于出版的可论证性,以及对照片进行快速风格编辑的潜在效用。这种实用性和易于演示的结合使 style transfer 成为许多数据科学家、ML 工程师和人工智能爱好者从事的最受欢迎的第一个计算机视觉项目之一,例如将文森特·梵高的“星空”的风格赋予以前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358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