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何:中国智慧与中国式人生幸福五部曲——暨《五福临门》国学智慧内训课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又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运用中国智慧经营幸福人生?《中国智慧与中国式人生五部曲》将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应用中国智慧。

◎上篇——正本溯源篇,概括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构成,并结合企业经营的传统文化观及当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篇——五福临门篇,解读中国式人生五部曲:

◎下篇——经典融合篇,运用“道、德、修、善、爱”五字真言结合易儒道禅医等各家经典具体阐释了仁爱孝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自律、奉献感恩、卓越担当、创新共赢、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课程收益:

●阐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为学日益

●国学经典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五部经典

●运用中国智慧经营中国式人生五部曲——五福临门

●以古今案例为辅、融会贯通中国智慧——五字真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以经营幸福人生的角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运用中国智慧,融汇贯通国学经典哲学智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用学的落地,助力企业永续经营、成就家族基业长青、达成人生美满幸福的理想目标!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课程大纲

上篇:绪论——正本溯源篇

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什么是国学

1.国学的概念与分类之系统梳理

2.国学的起源与发展之道统承传

3.国学的传承与弘扬之辉煌时代

二、中国智慧现实运用意义——为什么学习国学

1.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利于正确的树立人生价值观

3.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三、中华文化的因材与因需施教——学习国学的方法

1.学习国学的方法之历史辩证唯物

2.学习国学的技巧之中心与基本点

3.学习国学的态度之博审慎明笃行

四、中国智慧的实用性——如何运用国学?

1.健康——中国式养生:养心养气养精养神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自强——中国式奋斗:自省自律慎独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3.家庭——中国式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关系

4.工作——中国式管理:领导之道执行之道经营之道沟通之道

5.社交——中国式相处:处世交友客情维护上下级相处同级相处

中篇:五福临门篇

第一讲:人有三宝——中国式养生

一、找到身体心灵的压力之源——“怨恨恼怒烦”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4.从易儒道禅医的角度阐述“五毒”的释怀

二、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三、身心双解压的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1.健康之本——和谐人与自然的对应

2.疾病之源——不和天人合一的调养

3.治疗之要——调和修身养心的方法

四、三魂七魄的身心双解压

1.睡眠——尸狗如何能够安心入眠

2.呼噜——臭肺如何缓解呼噜打鼾

3.非毒——毒素在体内的快速排解

4.吞贼——异物的转化与分解消化

5.除秽——身体能够恢复能量的开关

第二讲:自强不息——中国式奋斗

一、修身当自强的中国式奋斗

1.勤能补拙——老天最爱笨小孩

2.静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恶

3.克己复礼——君子人格的四非

4.敬能聚人——待以诚与事以敬

5.忍能成事——忍耐千万的功夫

6.恒能成功——坚持到底的毅力

二、时乘六龙以御天的中国式奋斗

1.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的智慧

2.见龙在田——把握机遇的智慧

3.惕龙乾乾——慎言慎行的智慧

4.跃龙在渊——与时俱进的智慧

5.飞龙在天——修齐治平的智慧

6.亢龙有悔——功成不居的智慧

第三讲:中国式关系——家风家训家教家和万事兴

一、五伦关系与家庭和谐

1.六亲不和与六亲不认的内因与外因:父、子、夫、妻、兄、弟

2.运用国学智慧总结并解决的问题

1)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而不能放纵,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教育方式在家庭中实施的变化:《山水蒙卦》揭示家庭教育的阶段性

3)如何能孩子认识到孝敬的含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4)家务的范畴与家庭成员的分工:男有分,女有归;家务事提升责任感

5)夫妻相处融洽程度与孩子情商:阴阳调和的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6)家庭中学习氛围的相互影响:学习型家庭是家风家教中最好的类型

7)家庭风气的影响与孩子成长:穷人孩子早当家与慈母多败儿的思考

8)学霸家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家庭教育的因类施教与有教无类

二、家风廉洁——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家教不严害子孙家风不廉毁全家

1)霍光的高光时刻与霍妻的作死节奏:为政从不出错,持家一塌糊涂

2)和珅的欲壑难填与固伦和孝的智慧:权倾朝野纵欲,皇室儿媳明智

3)秦桧的贪恋权利导致家族臭名昭著:品德败坏下的能力越大破坏越大

4)范仲淹的心忧天下与为国为民情怀:廉洁家风与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2.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2)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3)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4)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5)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6)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7)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第四讲:人心·人性·人欲——中国式管理

一、中国式管理三部曲——内圣外王之道

1.自我管理——立志——做君子的人格

2.管理他人+接受管理——四合——做大人的格局

3.管理境界的圆满——三立——有圣人的境界

二、管理者的情绪压力自我解压——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三、国学智慧与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

1.自我管理——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为人智慧提升自我

2.行动管理——努力学习与知行合一:为学智慧成就人生

3.责任管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为政智慧经营企业

四、中国式管理与识人用人智慧

1.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知人心

2.管理他人与教育他人——通人性

3.接受管理与接受教育——用人欲

1)孔子:富与贵,人之欲也;贫与贱,人之恶也

2)韩非子:舆人成舆与匠人成棺的利之所在

2)王阳明: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3)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五、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六、为政之道——儒家知道:打造卓越团队

1.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素养:为政以德

2.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角色:为官为教

3.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职责:以身作则

4.儒家管理智慧之工作艺术:中正中和

5.儒家管理智慧之治企理政:八政为重

七、事业之道——道家三宝:企业永续经营

1.道家管理智慧之“慈”为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动力

2.道家管理智慧之“俭”为企业事业永续经营密码

3.道家管理智慧之“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有不恃不居

第五讲:相处之道——中国式社交

一、人生若要贵人助首先知道和谁处

1.君子自处:慎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2.君子交友:与善人居——三交与三不交

3.君子处下:周而不比——取得群众信任

4.君子处上:信而后谏——得到上级支持

二、社交用五宝相处没烦恼

1.自我独处的行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平级相处的标准: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成事不说的结果:牢记不做事后诸葛亮

4.遂事不谏的境界:既已发生的权变思想

5.既往不咎的核心:对下宽容的厚德载物

三、中国式管理之上位篇:用好上级

1.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懂规则、无背景

3.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先低就、耐得住

4.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得信任、再建议

四、中国式管理之共事篇:和谐平级

1.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相处: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与同道不同频的同事相处: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对同志不同智的同事相处: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五、中国式管理之御下篇:带兵之道

1.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面对下属的背叛:辩证分析是原谅与惩罚

4.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5.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6.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六、中国式管理之自处篇:内圣外王

1.修身是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慎独是君子:若人不知己莫要为

3.身教是王道:以身作则方不令而行

4.晓事与办事:知上下轻重大小缓急

5.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下篇:国学经典融合篇——道德修爱善

一、幸福有道——道在心中更在行中

1.易经大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2.儒家本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道家几道:道法自然,故水几于道

4.医家知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5.兵家修道:修道而保法惟民是保

二、德者得也——有德此有财

1.易经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创造价值

2.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立身之本

3.道家玄德:不辞不有不恃不宰功成不居

4.医家全德:志贤少欲心安不惧病安从来

5.佛家功德:已生功德心即无功德业的禅机

6.兵家五德:智信仁勇严与人生管理相结合

三、修齐治平——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1.儒家的修身:克己复礼的为人处世

2.道家的修为:清静无为的治世智慧

3.佛家的修行:精进般若的人生境界

4.医家的修真:精神内守的天地同寿

5.兵家的修道:修道保法的不败之地

四、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人类共需

1.儒家仁爱——亲亲尊尊兼济天下

2.道家慈爱——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佛家普爱——普度众生离苦得乐

4.墨家兼爱——交相利兼相爱

5.兵家爱兵——视卒爱子可与俱死

6.基督博爱——恒久忍耐爱人如己

7.古兰经至爱——至仁至慈坚忍慈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五、友善之善——善心善念善因善果

1.易经的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是一个过程

2.儒家的善:止于至善——人生要清晰的最高目标

3.道家的善:上善若水——经营人生要有行为艺术

4.医家的善:乐善好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5.佛家的善:善哉善哉——人生最终结果是觉悟圆满

6.中国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之善

参考资料:

1.《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7.《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THE END
1.国外名著阅读实践心得体会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学习但丁的 《神曲》 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宗教的点点滴滴,;学习《哈姆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莎士比亚大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98709-1-1.html
2.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思想;现代终身教育体系;1919-2018;发展史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这一术语于1919年最早由英国植入现代教育体系,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报告中认为:“终身教育自有人类以来就已存在”(任宝祥,1982)。终身教育思想起源于圣经、古兰经、犹太圣法经传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56f7be3ef97fc3a90bcad0f34eba7307
3.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1、《圣经》 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 2、《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从对世俗的征服来看,它表现的威力比任何神迹都大。 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这种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https://www.ruiwen.com/word/baibujingdianmingzhetuijianyuedushumu.html
4.沈卫荣姚霜语文学的未来思想市场澎湃新闻他们分门别类地讨论当代人文学术研究各个学科与语文学的关系,并再次将语文学提升到人文科学研究之最基本的学术形式的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即是近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初版的论文集——《世界语文学》(本书中收录翻译其中关于欧洲人文主义、梵语语文、伊斯兰《古兰经》语文与文学诗歌研究的四篇文章)。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97175
5.2023年去英国这几所大学读考古专业带你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近年来,《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小说相继被排成电视剧、电影,又一次点燃了大家对考古的兴趣。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考古学专业的国家,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习俗和传统的知识还能获得实践经验,因此,去英国攻读考古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英国考古学专业名校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idp.cn/yingguo/liuxueredian/128191.html
6.回坊口承文学《一十八年开海学》在西安回族民间口承文学中,传说《回民的来历》反映了回族先民入华的经过,歌谣《一十八年开海学——关于胡登洲的传说》反映了胡登洲创办经堂教育的过程,这两篇传说和歌谣的内容都与阿拉伯世界有密切的关系,是中阿交流史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回民的来历》;《一十八年开海学》;解读https://www.meipian.cn/370l3cdj
7.《宗教学概论》.docPAGE PAGE 28 《宗教学概论》 第一讲 宗教与宗教学 一、当代世界与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1、世界宗教状况 当代世界绝大多数人是某一宗教的信徒。一般认为,宗教信徒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这并不是说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就完全是真正的无神论者。他们中很多人也有某种宗教情节,只是没有正式皈依,或宗教信仰比较隐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913/7146066143001146.shtm
8.法学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和公元7世纪出现的《 古兰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即使在近现代,一般说,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学与伦理学已明显分开,但法学与伦理学都极为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极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 与心理学关系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而人的行为同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分的。因而法学与心理学也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9.AppStore上的“学习古兰经吟诵:LearnQuranTajwid”学习诵读正确阿拉伯语古兰经以及改善您的太吉韦德和发音部位 学习如何诵读古兰经的多合一应用。通过使用Learn Quran Tajwid应用,让您学得更好、更快、更方便地正确诵读古兰经! Learn Quran Tajwid为您提供全面的课程,范围从基础的主题到高级太吉韦德学课程。为所有在任何程度的学者非常的适合:从您完全不太会诵读古兰经https://itunes.apple.com/cn/app/learn-quran-tajwid-%E5%AD%A6%E4%B9%A0%E9%98%85%E8%AF%BB%E5%8F%A4%E5%85%B0%E7%BB%8F/id960134803
10.PaperSpace博客中文翻译(三十二)风格转移是最近围绕深度学习媒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有许多原因,包括该方法易于出版的可论证性,以及对照片进行快速风格编辑的潜在效用。这种实用性和易于演示的结合使 style transfer 成为许多数据科学家、ML 工程师和人工智能爱好者从事的最受欢迎的第一个计算机视觉项目之一,例如将文森特·梵高的“星空”的风格赋予以前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3582860